分享

曹旭 嵇康的至情:绝交书与遗书

 风云际会2009 2011-04-26

  
(一)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曹  旭、丁功谊
  嵇康(223─263),三国魏末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诗人。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人。幼年丧父,励志勤学,精通音律,笃好庄老。有奇才,学不师授,无不赅通。为人身长七尺八寸,远迈不群;不自藻饰,天质自然,人以为龙章凤姿。因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成曹魏宗室女婿,被授七品闲职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我们见他,依然锻铁洛邑,灌园山阳,优游山林,与其说是官吏,不如说是逸士。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神交,又与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阮咸、琅邪王戎为山林之游,世称“竹林七贤”。
  嵇康生于乱世,忧祸之心常在他的笔下隐隐流露,他诗中屡屡出现的“飞鸟”与“网罗”意象,可谓他当时心境和处境的写照。虽曾效仿阮籍口不臧否人物,喜愠不形于色。但因生性耿直,意趣疏远,心性放达,越名教而任自然,在那个时代便容易演出人生悲剧。
  竹林之友山涛由吏部侍郎迁为散骑常侍,荐康以自代,触动了嵇康刚肠嫉恶的神经,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谓涛之举荐是“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腥膳”,他刚肠疾恶,轻肆直言,“每非汤武而薄周孔”,由此激怒司马氏。嵇康友人吕安,其妻徐氏貌美,其兄吕巽奸之。事发,吕巽恶人先告吕安不孝。吕安引嵇康为证辩诬,钟会进谗言,司马昭遂将嵇、吕收捕下狱,被处死。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临刑前,康神情自若,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广陵散》于今绝矣!”
  司马昭之杀嵇康,为的是给那些不合作的名士们看看。嵇康死后,向秀举郡计入洛,在司马昭的威逼下,说了否定竹林精神的话。为拒司马氏求婚大醉六十余日的阮籍也终于争开了朦胧的醉眼,在晋迫魏禅之际,写下了《劝进表》。司马昭杀嵇康,正说明嵇康是当时的精神领袖,是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是魏晋文学史上最硬的骨头,以后,鲁迅最喜欢嵇康,也最像嵇康。
  嵇康的文学,诗以四言诗成就为高,《赠秀才入军》为佳作;五言托谕清远。文以《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文论》、《声无哀乐论》为代表。往往析理绵密,思想新颖;旨趣高超,以风采壮烈见长,与他英俊豪爽的性格相一致。《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谓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文心雕龙·体性》篇谓:“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诗歌总体成就不及阮籍,然风清骨峻。《赠兄秀才入军诗》中,“凌历中原,顾盼生姿”与“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为其人格写照。
  《隋书·经籍志》谓有“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三卷,梁十五卷,录一卷”,已散佚。明汪士贤刻有《嵇中散集》,鲁迅辑有《嵇康集》。今存诗三十余首,有四言、杂言,五言诗仅十余首。事见《晋书》卷四十九。
  ——————————————————
  与山巨源绝交书
  【导  读】
  此绝交书约写于魏元帝曹奂景元二年(261)。当时,和司马家族有亲戚关系的山涛升任尚书吏部郎,想请嵇康代替自己原来的职务,不想此举触动嵇康最敏感的自尊的神经,受到侮辱一般被激怒起来的嵇康,给山涛写了这封绝交信。当时嵇康三十八岁,正当壮年气盛之时。两年后,他即因这封信被杀。
  信分为五节,分别从绝交的原因、相处的原则、自己的本性、交友的道理、今后的打算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嵇康对自己习性“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的表白,公开表明了自己与司马氏集团不合作的态度。故嵇康《绝交》一书,乃是向司马昭下战表。
  绝交信用了随心所欲、宣泄式的口吻,用激烈甚至偏颇的语调,大肆嘲讽;显示了作者峻急刚烈的态度和傲岸耿介的个性。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言:“嵇康《绝笔》,实志高而文伟。”其析论之绵密,辞气之锋利,思想之新颖,词采之壮丽;不可正视的思想光芒,后世很少有文章可以与之比拟。以前读《绝交书》,怪嵇康怎么不讲人情。至今觉得,嵇康的人品、文品,在浑浑噩噩的思想界和文学界实在太少。
  如屈原的《离骚》,凡用生命换来的文字,都是伟大的;嵇康的绝交书也一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①,吾常谓之知言②。然经怪此③,意尚未熟悉于足下④,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⑤,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⑥,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⑦。足下傍通⑧,多可而少怪⑨;吾直性狭中⑩,多所不堪11,偶与足下相知耳。间闻足下迁12,惕然不喜13,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14,手荐鸾刀15,漫之膻腥16,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17。
  注释:
  ①“足下”句:此谓山涛曾在他叔父山嵚面前称赏嵇康。足下:敬称对方,多用于书信,这里指山巨源。按:山巨源,即山涛。他和嵇康皆为“竹林七贤”中的人物。颍川,指山嵚。山嵚曾任颍川太守。古人常以籍贯、官名、任职之地作为某人的代称。
  ②知言:知己之言。
  ③经:常。
  ④意:指隐居不仕之意。
  ⑤河东:地名,今山西南部黄河以东地区,嵇康曾避居此地。
  ⑥显宗:公孙崇,字显宗。阿都:吕安,字仲悌,小名阿都。二人均为嵇康的好友。
  ⑦故不知之:原本就不了解我。故,原来。
  ⑧傍通:敏于权变。
  ⑨“多可”句:谓凡事应多体谅通融,少责怪挑剔。
  ⑩直性狭中:性情直露,心胸狭窄。中,心地。
  11不堪:不能忍受。
  12间闻:近来听说。迁:升迁,指山涛由选曹郎升迁为散骑常侍。
  13惕然:忧惧的样子。
  14“恐足下”二句:《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以庖人喻山涛,尸祝喻自己,意谓山涛羞于独自为官,而举荐自己做官,就如同厨师硬拉祭师去帮忙一样。庖人,厨师。割,宰杀,切割。尸祝,主持祭祀的人。
  15荐:举。鸾刀:祭祀时割牲畜的的刀,环上有铃。
  16漫:污染。
  17具:详细。
  译文:
  嵇康禀白:当年您曾在颖川太守山嵚面前称道我不愿出仕,我常常认为这是知己之言,然而也常常奇怪我的这番心思,在您来说还不是非常清楚的,您是从何处了解我的呢?前年我从河东归来,公孙崇和吕安都告诉我说,您提议我代替您的职位,此事情虽然未成,我却因而知道您原本并不了解我。您通达世故,敏于应变,凡事体谅通融,对别人很少责怪挑剔,而我却性格率直,心胸狭窄,对很多事情不能克制容忍,只不过偶然同您认识而已。近日听说您又升官,我很惶恐不安,担心您要推荐我出去做官,就像厨师不愿让人说他独自宰割,于是硬拉尸祝协助,亲手递来鸾刀,污我沾上一身膻腥气,所以详细向您陈述此事可否的道理。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1,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2。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3。今空语同知有达人4,无所不堪,外不殊俗5,而内不失正6,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7。老子、庄周8,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9,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10!又仲尼兼爱11,不羞执鞭12;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13,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14。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15。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16,许由之岩栖17,子房之佐汉18,接舆之行歌19,其揆一也20。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21。故君子百行22,殊涂而同致,循性而动23,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24。且延陵高子臧之风25,长卿慕相如之节26,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注释:
  1并介之人:指能兼济天下又性情耿介的人。
  2“今乃”句:今天才相信真有其人。
  3强:勉强。
  4“今空语”句:如今空谈,都说有通达之人。
  5外不殊俗:外表不异于俗人。
  6内不失正:内心不违正道。
  7悔吝,指悔恨顾惜之心。
  8老子:姓李,名耳,曾任周朝的柱下史、守藏史。庄周:即庄子,名周。曾为宋国蒙地漆园吏。此二人皆官职低微。
  9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人,居于柳下,为人端贞,卒谥惠。为鲁国士师,官位低下。东方朔:字曼卿,西汉武帝时人。曾为侍郎,作论以慰位卑之境。
  10短:轻视,批评。
  11仲尼:孔子字仲尼。兼爱:博爱无私。
  12不羞执鞭:《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执鞭,指赶车。
  13“子文”二句:子文,姓斗,名谷於菟,春秋时楚人。令尹,官名,春秋时楚国执政的上卿,地位相当于后来的相。《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14济物:济世。
  15“所谓”二句:意谓仕途显达便能兼济天下而不动摇,处境困厄则安然自得而不烦闷。《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易经·乾卦》:“遁世无闷。”达,显达。渝,变。
  16尧、舜:唐尧、虞舜,皆为古代儒家推崇的圣君。君世:为君于世。“君”字作动词用。
  17许由:尧时隐士。传说尧欲让位于他,他却逃到箕山下隐居起来。岩栖:指隐于山林。
  18子房:张良的字。他是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重要谋臣。
  19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孔子游楚时,他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讽喻他放弃对禄位的追求。
  20其揆(kuí)葵一也:他们的处世之道是一致的。揆,法度、准则。38数君:指上面提到的尧、舜等人。
  21遂其志:实现他们的志向。
  22百行:指多种多样的行为。
  23殊途而同致:选择的道路不同,但最终的目标却是一致。《易经·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循性,顺着本性。
  24“故有”二句:典出《韩诗外传》卷五:“朝廷之士为禄,故入而不出;山林之士为名,故往而不返。”
  25延陵: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子臧:春秋时曹国公子。据《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吴国公子季札贤能,其父兄欲让位于季札,季札援引子臧不愿取代国君而隐遁为例,力辞君位,弃家躬耕。延陵,今江苏武进县,春秋时季札曾居于此,人称延陵季子。高,用作动词,推崇。
  26长卿:司马相如的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节,气节。
  译文:
  我过去读书,看到记有一种既能兼济天下而又是耿介自守的人,时常认为世上并无其人,现在才相信真是会有。人的天性有所不能容忍的事情,真不能勉强他去接受。如今空谈,都说有通达之人,能忍受任何事情,外表不异于俗人而内心不失正道,能与世随波逐流,而没有悔恨顾惜之憾。老子和庄周,是我的老师,他们身居低贱的官职;柳下惠和东方朔都是通达的人,他们都能安于自己卑微的职位,我怎能轻视他们呢?又孔子博爱无私,不以担任执鞭的贱职为羞,楚国的子文本来不想做卿相,却三次登上了令尹的显职。这正是君子有着济世的意向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当自己显达时就能兼济万物且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志向,遭到困厄时也能怡然自得而无烦闷。据此看来,尧、舜的为君于世,许由的隐居山林,张良的辅佐刘邦,接舆的高歌行吟,行迹虽有不同,但处世的原则都是一致的。敬观上述诸君,可以说是能实现自己志向的人。所以君子的行为多种多样,道路虽然不同但所最后的目标都是一样,都依随自己的本性行动,也各能安得其所。所以才有“有的人为身处朝廷而不离去,有的人隐遁山林再也回来”的论调。更有公子季札崇尚子藏的风范,司马相如仰慕蔺相如的气节,志向各自有所寄托,外人不能强行改变。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1,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加少孤露2,母兄见骄3,不涉经学4。性复疏懒,筋驽肉缓5,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6。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7。又纵逸来久8,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9,而为侪类见宽10,不攻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11,故使荣进之心日颓12,任实之情转笃13。此犹禽鹿14,少见驯育15,则服从教制16,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17,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18,飨以嘉肴19,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注释:
  1尚子平:东汉人。范晔《后汉书·逸民传》载其事作“向子平”。《文选》李善注引王粲《英雄记》:“尚子平有道术,为县功曹,休归,自入山担薪,卖以供食饮。”台孝威:东汉隐士台佟。《后汉书·逸民传》载其隐于武安山,凿穴为室,采药为生。
  2加:蒙受。孤露:孤单无庇护,指自己年少丧父,没有荫庇。
  3见骄:被骄纵。
  4涉:涉猎,指阅读学习。经学:指儒家经典。
  5驽:迟钝。缓:松弛。
  6“不大”二句:意谓头脸不感到闷痒,就不愿意洗濯。能,通“耐”,愿意。
  7“每常”三句:意谓要忍到小便在膀胱中胀得开始转动了,方才起床。胞,膀胱。
  8纵逸来久:放纵已久。来,由来。
  9“简与礼”二句:意谓言行随便与礼俗相悖,懒散与怠慢相辅相成。简,简略,指言行随便。背,违背。慢,怠慢。
  10侪(chái)类:同辈。见宽:被宽容。
  11重增其放:更加重了放荡的习气。
  12荣进:因求荣耀而进取。日颓:一天天减弱。
  13任实:指放任本性。转笃:变强,加深。
  14禽:同“擒”。
  15少:幼小。驯育:驯服养育。
  16教制:调教制约。
  17狂顾顿缨:疯狂顾盼,挣断绳索。缨,绳索。
  18金镳(biāo):贵重的笼头。
  19飨(xiǎng):用酒食款待客人。这里指喂养。
  译文:
  我每次阅读尚子平、台孝威的传记,时常感慨仰慕他们,并想象他们的为人。我从小蒙受父亡之祸,孤苦无依,因而受到同母兄的骄纵,没有涉猎儒家经学。我天性散漫懒惰,弄得筋肉钝驰,头和脸常常一月或半月不洗,不到太闷痒的程度,就不肯洗头。每次小便,常常忍着不愿起来,一直憋得使膀胱略感尿液转动,方才起床。又放纵已久,性情孤傲散漫,言行随便与礼俗相悖,懒散与怠慢相辅相成,而被朋辈所宽容,不指责我的过错。又因为读了老、庄之书,就更加重我的放荡,所以使得自己追求荣华进取的心意日益衰退,放纵本性的念头转而日益浓厚。这就像捉到的一匹小鹿,从小受人驯养,则服从管教;长成后被捕获,则疯狂顾盼,挣断绳索,赴汤蹈火也要逃脱。即使是饰以黄金的笼头,喂以精美的佳肴,它还是越发想念深林,向往茂草。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1,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2,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3。至为礼法之士所绳4,疾之如雠5,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6。吾不如嗣宗之资7,而有慢弛之阙,又不识人情,闇于机宜8;无万石之慎9,而有好尽之累10,久与事接,疵衅日兴11,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12,朝廷有法,自惟至熟13,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14,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15,性复多虱16,把搔无已17,而当裹以章服18,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19,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20,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恕者所怨21,至欲见中伤者22,虽瞿然自责23,然性不可化24,欲降心顺俗25,则诡故不情26,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27,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28,嚣尘臭处29,千变百伎30,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31,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32,七不堪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33,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34,世教所不容35,此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36,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37,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38,宁可久处人间邪?又闻道士遗言39,饵术、黄精令人久寿40,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注释:
  1口不论人过:不议论别人的过错,即处世态度谨慎。
  2至性:纯真的天性。
  3过差:过量。
  4“至为”句:《文选》李善注引孙盛《晋阳秋》:何曾在司马昭面前,以任性放荡、败坏礼教为由,诋毁阮籍。但司马昭却为之开脱。礼法之士,指何曾。绳,纠正。此指弹劾。
  5雠:同“仇”。
  6大将军:指司马昭。保持:保护。
  7资:资质。原作“贤”,据《晋书》本传改。
  8闇:不明。机宜:随机应变。
  9万石:指西汉人石奋。他处世谨慎,与其四子皆俸二千石,共万石,故景帝称其为万石君。见《汉书·石奋传》。
  10好尽:喜欢直言不讳地发表言论。累:毛病。
  11疵:挑剔,非议。衅(xìn)信:仇隙。
  12人伦: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尊卑长幼的关系。
  13惟:思考。至熟:很周详。
  14当关:门吏。不置:不放过。
  15痹(bì):麻痹。
  16性:身体。
  17把搔:抓搔痒处。
  18章服:官服。
  19不便:不习惯。
  20机:同“几”,案。
  21已为未见恕者所怨:已经为不肯见谅的人所怨恨。
  22至:甚至。
  23瞿(jù)然:惊恐的样子。
  24性:本性。化:改变。
  25降心顺俗:压抑自己傲散的本性顺应世俗。
  26诡故:违背本性。故,本性。不情:不合常情。
  27无咎无誉:既无过错,也无称誉。
  28聒(guō)耳:噪声刺耳。
  29嚣尘:吵杂多尘。臭处:脏臭的地方。
  30千变:变化无端。百伎:各种各样的伎俩。
  31鞅掌:纷扰而烦忙。
  32世故:世俗人情。
  33每:常常。非:指责。汤武:商汤和周武王。薄:轻视。周孔:周公和孔子。
  34会显,总会显露出来。
  35世教:正统礼教。
  36轻肆:轻率放肆。
  37促中小心:狭隘的心胸。促,促狭。中,内心。
  38内病:指精神上的压抑。
  39遗(wèi)言:赠言。
  40饵:服食。术、黄精:皆为药名,古人认为服之可以养生。
  译文:
  阮籍从来不议论别人的过失,我常常效法他,但未能赶得上。他纯真的天性超过一般人,与外物互不伤害,只是喝酒有些过量罢了。但还受到礼教之土所纠弹,恨他如仇敌,幸而赖有大将军的保护。我赶不上阮籍那样的资质,却有着怠慢松懒的缺点,又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得随机应变,不会像石奋那样的谨慎,而有直言不讳的毛病。这样长时间地与人事接触,矛盾便日益发生,虽然想不招惹灾祸,又哪能办得到呢?另外,人伦关系上有一定的礼节,朝廷上有规定的法度,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认为绝对不能忍受的事情有七件,非常不可以的事有两种:喜欢晚起,但守门的人又呼叫不止,这是第一件忍受不了的事;抱着琴边走边唱,在草野间或猎鸟或钓鱼,官府的吏卒守在身边,使自己不得随便行动,这是第二件忍受不了的事;做了官要正身跪坐多时,即使麻痹了也不许活动。身上又好生虱子,总要不停地爬搔,却得外边裹上官服,向上官作揖跪拜,这是第三件忍受不了的事;平时不练习写信,又不喜欢做文章,而人世间事物繁多,如果不写信应酬答复,就触犯礼教有伤教义,想自己勉强去做,又不能持久,这是第四件忍受不了的事;不喜欢吊丧之类的事,而人事却以此为重,因而已被不宽恕我的人所怨恨,以至有想对我加以陷害的人,我虽然惊恐地自责,但本性难移,想压抑自己的情意顺从世俗,那就违背本心不合性情,最终也不能做到既无过错,也无称誉。这是第五件忍受不了的事。本不喜欢俗人,然而(为官之后)还得同他们共事,或者有时宾客满座,嘈杂之声烦心刺耳,嚣闹尘土臭气污浊,这些俗人应酬的伎俩千变万化。尽情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第六件忍受不了的事情。性情本不耐烦,官事却纷扰而烦忙,机要事务纠缠着自己的心神,世故人情扰乱着自己的思想,这是第七件忍受不了的事。我又常常非难商汤、周武王和鄙视周公和孔子,在人世间定会暴露出来为众人所知,为礼教所不容,这是非常不可以的事情之一。我性情刚正而痛恨邪恶,轻率放肆直言不讳,遇有事端就发作。这是非常不可以的事情之二。以我这种心胸狭窄的性格,统领这九患,即使没有外来的灾难,也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哪里还能久活在人世呢?又曾听到道士赠言,服用白术和黄精,就能使人长寿,我心里非常相信;游览山川,观赏鱼鸟,心里特别喜欢过这样的生活。可是一旦为官,这些事情便都废止,我又怎能抛弃自己之所乐,而从事于自己之所惧怕的事情呢?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1。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2;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3;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4,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5,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曲者不可以为桷6,盖不欲以枉其天才7,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8,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9,此足下度内耳10。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11;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12。吾顷学养生之术13,方外荣华14,去滋味15,游心于寂寞16,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17,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18,私意自试19,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20,若道尽途穷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21,令转于沟壑也22。
  注释:
  1济:成全。
  2“禹不逼”二句:据《庄子·天地篇》,尧舜时伯成子高为诸侯,及禹为天子,他辞去诸侯之职,躬耕于田野,禹没有逼迫他做官,而是成全他的志向。
  3“仲尼”二句:孔子外出遇雨而未带雨伞,门人说可向子夏借伞。孔子谓子夏吝啬,不要使他为难。见《孔子家语·致思》。假,借。盖,雨盖,如雨伞。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4“近诸葛孔明“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本与诸葛亮同事刘备,后其母为曹操所俘,不得已离蜀而归曹操。诸葛亮未加阻留。元直,徐庶的字。
  5“华子鱼”句:据《三国志·魏书》中的《华歆传》与《管宁传》载:魏文帝时华歆曾举荐管宁;魏明帝时,华歆为太尉,又欲举宁自代,管宁皆推辞不受。华子鱼,华歆,字子鱼。幼安,管宁的字。管宁与华歆是少年共读的好友。
  6桷(jué):方形的椽子。
  7枉:屈。天才:指本性。
  8四民:指士农工商四种人。
  9达者:通达之人。通之:理解这个道理。
  10度内:意料之中。
  11“不可”二句:谓不能自己觉得戴的帽子漂亮,就强迫无须戴帽之地的人来戴。《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章甫,商代冠名。越,今福建、江苏、浙江一带。文冕,有纹饰的帽子。
  12“己嗜”二句:谓山涛自己喜欢做官,但不可以之强加于别人,如同自己喜欢腐烂的食物,但不可以用死鼠去喂鸳雏。鸳雏:同“鹓雏”。《庄子·秋水》:惠子在梁国为相,担心庄子取代他,庄子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
  13顷:近来。
  14方:正在。外荣华:以荣华富贵为身外之物。
  15去:弃绝。滋味:指美味。
  16寂寞:清静无为。
  17九患:即文中所说的“七不堪”和“二不甚可”。
  18增笃:加重。
  19自试:自问。
  20卜:考虑。审:详明。
  21无事冤之:不要无缘无故委屈我。
  22转于沟壑:辗转于沟壑间,指死亡。
  译文:
  大凡人与人互为知己来,贵在了解彼此的天性,从而彼此成全。夏禹不逼迫伯成子高做诸侯,是为了成全伯成子高的气节;孔子不向子夏借伞,是为了掩盖子夏的短处;近代诸葛亮不强迫徐庶入巴蜀国,华歆不勉强管宁出任卿相高官,这些人可以说对朋友的了解和爱护能始终如一,真是互为知己的了。您要见到端直的树木一定不用它做车轮,见到弯曲的木头一定不用它做屋椽,这是因为不想改变它的本性,想让它们各得其用的吧。所以,士农工商各有其业,都是以能达到自己的志向为快乐,只有通达的人才能了解这一道理,这应该是您意料之中的。不能自己认为是漂亮的帽子,就强迫越地的人也要戴这有文饰的冠冕;自己喜欢吃腐臭的食物,就用死老鼠来喂养神鸟鸳雏。我近来学习养生之术,正在摈除世间荣华,放弃美味佳肴,倾注心神于恬淡之境,贵于寂寞无为。即使没有上述的“九患”,也不会理睬您所喜欢的东西。另外,我还有心闷的疾病,近来逐渐加重,私下扪心自问,不能忍受自己所不乐的事情。我自己考虑得非常明确了,假如实在走投无路,也就只得拼却一切了,您就不要无缘无故委屈我,使我弃尸于荒野沟壑。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1,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2,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之不置3,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4。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5,不切事情6,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7。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8,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9,无所不淹10,而能不营11,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馀年,此真所乏耳12,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13?若趣欲共登王途14,期于相致,时为欢益15,一旦迫之,必发其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16。
  注释:
  1悢(liàng)悢:悲恨。
  2叙阔:叙阔别之情。
  3嬲(niǎo):纠缠。
  4益:有助于。时用:为当世所用。
  5潦倒粗疏:行为疏漫,不拘礼法。
  6不切事情:不合世故人情。
  7贤能:指为官者。
  8此最近之:这样说最切合我的情况。
  9使:假若。长才广度:高才大度。
  10淹:通达。
  11不营:指不求。
  12“此真”句:意谓“长才广度”的确是我所缺乏的。
  13“岂可”句:岂能见了宦官非要称赞他守贞节呢?喻指自己不喜荣华是因为自己没有才能,并不值得称赏。黄门,宦官。
  14趣:通“趋”,急于。王途:仕途。
  15期:希望。致:招致。欢益,欢娱而有益。
  16“自非”二句:如果不是深仇大恨,是不至于如此的。
  译文:
  我刚刚失去母亲长兄的欢爱,心里常感到凄痛,女儿年仅十三,儿子年仅八岁,都还未成人,况且我还多病。想到这些心中悲切,如何用语言来表达!如今只想守居陋室,教养子孙,时而与自己的亲朋旧友畅叙阔别之情,叙说自己的往日旧事,喝上浊酒一杯,弹上清琴一曲,我的志愿就满足了。您如果要非缠住我不放,也不过就是要替官家网罗人才,以补助时世的需要罢了。您早就知道我放任散漫,不合世故,自己也觉得不如当今在朝做官的人。如果认为世俗之人都喜欢荣华富贵,而独我能不流世俗,以远离荣华为快乐。这种话最切合我的情况,可以这样说。但是假如真是才高虑远,无所不通,而又能远离仕途,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如果像我这样是因为多病,想离开事务自我保全,进而安度晚年,那么这种不求仕进的行动只能说明我真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罢了。怎能见到宦官就称赞他有贞节呢?如果您急于想和我同您一道登上仕途,期待我招致官场,那时您才能相悦相益,一旦这样逼迫我,必然引发我的疯狂之病。如果不是对我有深仇,我想您不会这样做的。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1,虽有区区之意2,亦已疏矣3。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4,并以为别5。嵇康白。
  注释:
  1“野人”二句:谓田野之人感到太阳晒背舒服,芹菜味美,就想献给君王。据《列子·杨朱》载:宋国有一农民,以为晒背可以取暖,便想把这个方法献给国君以邀赏。同里的一位富人告诉他:从前有人爱吃芹菜,便向乡绅称道之,乡绅吃后腹痛,因此受到众人嘲笑,你就属于这种人。野人,指农民。炙,晒。芹子,芹菜。至尊,指天子。2区区:微笑而诚恳之意。3疏:远,不切实际。4解:解释。5别:告别,即绝交。
  译文:
  有位农夫喜欢用太阳晒背取暖并以芹菜味美,于是他想把这两件事献给帝王,这种行动虽然具有微小而诚恳的心意,但也是十分迂阔的想法。希望您不要像这种人。我的意思就是这样,既以此书向您解释,又以此书向您告别!嵇康禀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