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图片大全 >> 外科用药 >> 阑尾炎用药篇

 随风消散 2011-04-29

大血藤

别名  红通、红藤、槟榔钻、大血通、大活血、活血藤、花血藤、血藤

来源  为大血藤科(木通科)大血藤属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以藤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10米。茎圆柱形,红褐色,扭曲,有条纹,砍断时有红色液汁渗出,故称“大血藤”。三出复叶互生,有长柄,中间小叶倒卵形,长7-12厘米,宽3-7厘米,侧生小叶较大,斜卵形,先端尖,基部两侧不对称。春季开黄色或黄绿色花,有香气,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出自上年生叶腋基部,长达12厘米,下垂。萼片和花瓣均6片,雄花有雄蕊6,雄蕊与花瓣对生,雌花有退化雄蕊6,心皮多数,离生,螺旋排列,胚珠1。浆果卵形,肉质,有柄,多数着生于一球形的花托上。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

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深山疏林,大山沟畔肥沃土壤的灌木丛中。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及贵州等地。

采集季节  全年可采,晒干。

药理作用  大血藤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链球菌、绿脓杆菌亦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性味功能  苦、涩、平。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驱虫。

主治用法  阑尾炎,经闭腹痛,风湿筋骨酸痛,四肢麻木拘挛,钩虫病,蛔虫病。用量10-30克。

参考配方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大血藤60克,蒲公英30克,大黄10-20克,厚朴10克,水煎服。

2.风湿关节炎:大血藤30克,五加皮、威灵仙藤叶各15克,水煎服。

3.风湿筋骨痛,经闭腹痛:大血藤20-30克,水煎服。

4.血崩:大血藤、仙鹤草、白茅根各15克,水煎服。

5.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丫蕨各10克,水煎服。

6.跌打损伤:①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②大血藤30克,泡酒服。此方亦补虚弱。

7.筋骨疼痛:大血藤、岩豆藤、

峨嵋五味子藤、木通、茜草根、钩藤、筋骨草各15克,泡酒服。

8.风湿骨节痛:大血藤、枫杨叶、巴岩姜(天南星科细叶藤桔)、牛细各10-15克,水煎服。

龙胆地丁别名  蓝花草、紫花地丁

来源  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华南龙胆Gentiana loureiri Griseb.及鳞叶龙胆G. squarrosa Ledeb.,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1.华南龙胆:矮小草本,高3-8厘米。茎直立,略粗糙。叶对生,无柄,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近基部叶较大,长1-1.5厘米,宽3-5毫米,上部的叶较小,长约5毫米,先端锐尖,全缘,主脉明显,侧脉不明显。初夏开花,花单生于茎顶,花萼管状,长约5毫米,先端5裂,裂片较萼管为短,条形,先端尖,疏被短毛或无毛,花冠漏斗状,长1.3-1.8厘米,外面黄绿色,内面蓝紫色,先端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短尖,其间皱褶较短,约为裂片的1/3,雄蕊5,着生在花冠上,不外露,子房上位,1室,花柱1,柱头2裂。蒴果倒卵形,压扁,长约4毫米,先端浑圆。

  2.鳞叶龙胆(石龙胆):二年生草本,高3-8厘米。茎不分枝或分枝,常呈紫红色,被短腺毛。基生叶丛生,披针形,茎生叶对生,无柄,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先端尖,全缘,两面有白色细柔毛。春夏季开蓝紫色花,单生枝端,长约8-10毫米,花萼管状,5裂,具白色柔毛,花冠钟状,5裂,裂片间有三角卵形褶片,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着生在花冠管上,子房上位,花柱极短,2裂。蒴果长,伸出宿存花萼外,2瓣裂。图示为鳞叶龙胆。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草地或河沟边草地上。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区。鳞叶龙胆生于向阳山坡。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四川、西藏等地区。

采集加工  春末夏初花开时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功能  苦、辛、寒。清热利湿,解毒消痈。

主治用法  咽喉肿痛,阑尾炎,白带,尿血,外用治疮疡肿毒,淋巴结结核。用量6-15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败酱草别名  苦菜、叶菜、苦叶菜、野苦菜、四季菜、萌菜、真萌菜、癞头婆、梅树草、火罐草

来源  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Thunb.) Juss.,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以全草、根状茎、根入药。

形态特征  1.白花败酱:多年生草本,高0.5-1米,根部有强烈的臭黄豆气。茎直立,上部稍有分枝,被倒生的白色粗毛。叶对生,卵形,或3裂而基部裂片很小,基生叶也有羽状分裂,两面均有粗毛,下部叶有翼柄,上部叶近无柄。8-10月开花,花排列为聚伞花序,多分枝,集成伞房状的圆锥花丛,苞片狭窄,离生,花冠白色,5裂,凋谢时局部变黄色。10-12月果熟,果实倒卵形,背部有一小苞片所成的圆翼。

    2.黄花龙芽(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苦叶菜、细叶萌菜):叶片作羽状分裂,花成稀疏伞房状花序,花冠黄色,果实小,椭圆形,表面有3棱。

生境与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疏林下或林园、溪谷两旁、郊野路边草丛中。分布于我国东部、北部、中南、西南等地。黄花龙芽生于较高向阳山坡、路边草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贵州、四川等地。

采集加工  夏秋采全草。春、秋挖根。

药理作用  1.黄花龙芽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的作用。2.黄花龙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3.据民间经验,黄花龙芽效果较差。

性味功能  苦、辛、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血祛瘀。

主治用法  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作痛,痈肿疔疮。用量15-30克。鲜全草60-12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阑尾脓肿:败酱草、金银花、紫花地丁、马齿苋、蒲公英、制大黄各15克,水煎服。用此方,体温下降平均4天,白细胞下降平均6天,包块消失平均8天。

2.盆腔脓肿:败酱、大血藤各12克,水煎服,连服12剂,至排黄水为止,一般在经前3-5天开始服药。

3.转氨酶增高:败酱45克,白英、六月雪各30克,水煎服。一般10-30天内可降至正常。

4.肾盂肾炎:败酱、车前、苹各12克,金银花、灯芯草、鱼腥草各15克,芦竹根30克,杨柳根10克,水煎服。

5.肠炎:败酱120克,水煎服。

腐卑别名  铁箍散、小青、山膏药、豆腐叶、六月冻、凉粉柴、臭黄荆、臭娘子

来源  为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腐卑Premna microphylla Turcz.,以根和叶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2米左右,有臭气。主根灰黄色,常易剥离成薄片状,茎多分枝,幼枝被柔毛。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形或宽椭圆形,长2-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成叶柄,上部边缘有少数锯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脉上毛较密。夏季开淡黄色管状小花,排列成圆锥聚伞花序,萼钟形,5裂,花冠漏斗状,4裂,二唇形,雄蕊4,不外露。结小坚果,7-8月果熟,果实粒状,成熟时暗紫色,具宿存花萼。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溪边、丘陵、林下或灌丛中。我国长江流域至福建、台湾等地皆有分布。

采集加工  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  腐卑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苦、涩、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活血。

主治用法  痢疾,阑尾炎,雷公藤中毒,外用治烧烫伤,淋巴结炎,痈肿疮疖,毒蛇咬伤,外伤出血。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烧伤:①腐卑根皮或叶,晒干研成细粉,用棉籽油或茶油调敷,每日1-2次。②腐卑叶用麻油浸半个月以上,取油外涂伤处。

2.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腐卑鲜叶或根30-60克,切碎,加黄酒或水,隔水炖透服,以碗底湿米蒸熟为度。连服1-3剂。

3.痈肿疮疖:腐卑、野菊花、鱼腥草、车前草等分,晒干研末,用烧酒调敷患处。

4.解黄藤毒:腐卑根60克切片,大黄20克,芒硝12克,防风20克,水煎服。

5.雷公藤中毒:鲜腐卑叶捣汁,冷开水冲服。

6.刀斧创伤:①腐卑鲜叶,捣烂敷伤处,能止血止痛。若治疗及时,创口未污染者,上药后不需换药,5-7天后脱痂而愈。②腐卑叶6份,木芙蓉叶4份,晒干研细末外敷。或用鲜叶捣烂外敷。

7.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腐卑鲜根半斤,墨鱼干半斤,煮食。或单用鲜根半斤,水煎,冲黄酒服。

8.腹泻,痢疾:腐卑叶60克,龙芽草30克,水煎服。

繁缕别名  鹅儿肠、鸡肠菜、合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

来源  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繁缕Stellaria media (L.) Cyr.,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匍茎纤细平卧,节上生出多数直立枝,枝圆柱形,肉质多汁而脆,折断中空,茎表一侧有一行短柔毛,其余部分无毛。单叶对生,上部叶无柄,叶片卵形,长5-25毫米,宽5-18毫米,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全缘或呈波状,两面均光滑无毛。夏秋开白色小花,单生枝腋或呈顶生,少花,聚伞花序,花梗细长,一侧有毛,萼片5,边缘干膜质,花瓣5,短于萼,二深裂直达基部,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4条。蒴果卵形,先端6-8裂。种子多数,黑褐色。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间、路边、溪旁草地。广布于全国各省区。

采集加工  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甘、酸、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催乳。

主治用法  肠炎,痢疾,肝炎,阑尾炎,产后淤血腹痛,子宫收缩痛,牙痛,头发早白,乳汁不下,乳腺炎,跌打损伤,疮痈肿痛。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炎:①将繁缕鲜草洗净,切碎捣烂绞汁,每次约一杯,温黄酒冲服。一日2-3次。或干草120-180克,水煎去渣,以甜酒和服。②繁缕120克,大血藤30克,冬瓜子20克,水煎去渣,一日2-3次分服。

2.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附件炎:繁缕60-90克,桃仁12克,丹皮10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3.痢疾:鲜繁缕60克,水煎去渣,以红糖调服。

4.痈疽,跌打伤,肿痛:鲜繁缕90克,捣烂加甜酒适量,水煎服,另用鲜草加甜酒酿少许捣烂敷患处。

5.小便卒淋(包括尿道急性感染):鲜繁缕90克(干草30克),水煎服。

6.痈疮溃烂,疼痛出血:繁缕烧存性,研细末,以麻油调涂患部。

7.肾虚阳浮,牙齿浮动:鲜嫩繁缕煮熟,拌食盐少许,常常嚼食,能防齿病。或用繁缕烧存性,研细做牙粉刷牙,亦有效果。

8.头发早白:鲜繁缕嫩苗炒作菜蔬食用,久久食之能乌须发。

筋骨草别名  白毛夏枯草、散血草、金疮小草、青鱼胆草、苦草、苦地胆

来源  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基部倾斜或匍匐,上部直立,多分枝,四棱形,略带紫色,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渐窄下延,边缘有波状粗齿,下面及叶缘常带有紫色,两面有短柔毛。春末夏初开花,花轮有数朵花,腋生或在枝顶集成多轮的穗状花序,萼钟形5裂,花冠唇形,淡紫色或白色,花冠下唇长约上唇的2倍,雄蕊4,二强,子房上位。坚果灰黄色,具网状皱纹。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旁、林边、草地、村旁及沟边阴湿肥沃的土壤上。分布于华东、中南、华南及西南地区。

采集加工  春、夏、秋三季采集。

药理作用  1.用氨雾引咳法证明,筋骨草所含黄酮甙和生物碱对小白鼠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2.本品的黄酮甙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因此有平喘作用。3.筋骨草浸膏对大白鼠有预防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伤的作用。4.本品对大白鼠有利尿作用。5.本品对麻醉的狗和猫有降压作用。6.本品能使离体兔心收缩加强。7.抑菌试验:本品乙醚提取物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8.对血象的影响:用筋骨草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增高,机体抵抗力增加,酸性细胞明显下降,机体过敏程度有所好转。

性味功能  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平肝。

主治用法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烧烫伤,毒蛇咬伤。用量15-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筋骨草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5克,每日3次,每次服5片。

2.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筋骨草、大血藤各30克,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各15克,南五味子根、延胡索各10克,水煎服。病重者每日2剂。

3.胆道蛔虫继发感染、阑尾脓肿:筋骨草制成30-35%煎剂,每日2次,每次服50毫升,可配合针灸止痛。阑尾脓肿除内服外,另取鲜草捣烂,外敷右下腹包块上,每日换药1次。

:忌食生、冷、酸食物和糯食、发物。

甜地丁别名  紫花地丁、地丁、萝卜地丁、痒痒草、猫耳朵草

来源  为豆科米口袋属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 Bunge.少花米口袋G. pauciflora (Pall.) Fisch.狭叶米口袋G. stenophylla Bunge.异叶米口袋G. diversifolia Maxim.,以带根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1.米口袋:多年生草本,高6-10厘米,通体被白色长毛。根长而直,圆锥形,较粗壮。叶基生,单数羽状复叶,托叶三角形,小叶11-21片,小叶片矩状椭圆形,长0.5-2厘米,宽2.5-10毫米,顶端具细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春季开花,自叶丛中抽出伞形花序,与叶近等长,有花3-7朵,总梗有沟,被长柔毛,花梗较短,长约2毫米,花萼钟状,密被长柔毛,上面2枚萼齿较大,蝶形花冠紫红色,旗瓣卵形,长约1.3厘米,翼瓣窄楔形,长1厘米,具斜截头。荚果圆柱形,长约2.2厘米,密被长柔毛。种子多数,肾形,直径约1.8毫米,黑色,具凹点,有光泽。

  2.少花米口袋(小米口袋):小叶7-19片,小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伞形花序有花2-4朵,荚果与种子均较米口袋的小。

  3.狭叶米口袋:小叶7-19片,长椭圆形或条形,长0.6-3.5厘米,宽1-6毫米,早春时呈条形,后渐成矩形,伞形花序有花2-3朵,旗瓣圆形,荚果一般在1.8厘米以内,疏被柔毛,种子直径约1.5毫米。

  4.异叶米口袋:小叶9-13片,叶形变化较大,有圆形、椭圆形、倒卵形、广倒卵形,两面密生平伏长柔毛,花冠蓝紫色,伞形花序有花2-4朵。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野、路旁、山坡草丛中。米口袋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省区。少花米口袋分布于东北北部。狭叶米口袋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宁夏、山东。异叶米口袋分布于西藏。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辛、寒。清热解毒。

主治用法  疔疮痈肿,急性阑尾炎,一般化脓性炎症。用量6-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患处。

牡丹皮别名  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

来源  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以根皮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2米。树皮黑灰色,分枝短而粗。叶纸质,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长达10厘米,3裂近中部,裂片上部3浅裂或不裂,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不等二浅裂或不裂,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有白粉,只在中脉上有疏毛或近无毛。春末夏初开花,花单生枝顶,大,直径10-20厘米,萼片5,绿色,花瓣5或为重瓣,白色、红紫色或黄色多种,倒卵形,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盘杯状,红紫色,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裂开,心皮5片,密生柔毛。蓇葖果卵形,密生褐黄色毛。

生境与分布  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栽培。

采集加工  秋季叶枯时挖根,取出木心。

药理作用  1.降压:丹皮水煎剂对实验性高血压狗有降压作用。2.丹皮酚可使小鼠自发性活动减少,对由咖啡引起的小鼠兴奋有镇静作用,且有催眠作用。3.丹皮酚对小鼠实验性疼痛有止痛作用。4.抗惊厥:丹皮酚对由于电刺激或药物引起的小白鼠惊厥有抗惊厥作用。5.退热:伤寒、副伤寒菌引起的小鼠发热,丹皮酚有退热作用。6.抗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辛、苦、凉。清热凉血,活血行瘀。

主治用法  热病吐血,衄血,血热斑疹,急性阑尾炎,血瘀痛经,经闭腹痛,跌打淤血作痛,高血压病,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用量:5-10克。孕妇慎用。

参考配方  1。肝郁血热、月经不调:牡丹皮、栀子、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10克,柴胡6克,甘草、薄荷各3克,水煎服。

2.急性荨麻疹:丹皮、赤芍、连翘、地肤子各10克,蝉衣5克,浮萍草3克,水煎服。

3.急性阑尾炎初起或慢性阑尾炎:牡丹皮12克,生大黄6克,桃仁、冬瓜子、芒硝各10克,水煎服。

4.过敏性鼻炎:牡丹皮10克,水煎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

斑鸠菊别名  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大藤菊、火烧叶、火炭叶、火烫叶、火炭树

来源  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斑鸠菊Vernonia esculenta Hemsl.,以根入药。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枝圆柱形,多少具棱,具条纹,被毁白色或灰褐色绒毛;叶具柄,硬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23厘米,宽3-8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尖,稀近圆形,边缘具有小尖的细齿,波状或全缘,侧脉9-13对,弧状向边缘,细脉网状,叶脉在下面明显突起,上面暗绿色,稍粗糙,被乳头状突起,下面稍淡,特别在脉上被灰色密短柔毛或短绒毛,两面均有亮腺点;叶柄长5-20毫米,密被灰色短绒毛;头状花序多数,径2-4毫米,具5-6个花,在枝端或上部叶腋排列成密或较密的宽圆锥花序;花序梗细,长2-5毫米,或近无柄,被密绒毛;总苞倒锥状,径2-3毫米,基部尖,总苞片少数,革质,月4层,乱撞或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全部或上部暗绿色,顶端尖或稍尖,具小尖头,背面及边缘灰色短柔毛;花托小,具窝孔;花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约7毫米,具腺,向上部稍扩大,裂片线状披针形,顶端外面具腺;瘦果淡黄褐色,近圆柱状,长3毫米,稍具棱,被疏短毛和腺点;冠毛白色或污白色,2层,外层短,内层糙毛状,长6-7毫米。花期7-12月。

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生于海拔1000-2700米的山坡阳处、草坡灌丛、山谷疏林或林缘。

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甘、涩、温。消炎,解毒。

主治用法  阑尾炎,疮疖。用量10-15克。外用研粉,调敷患处。此外,叶可治烫火伤。

多头苦荬别名  山鸭舌草、黄花山鸭舌草、多头莴苣、苦荬菜

来源  为菊科苦荬菜属植物苦荬菜Ixeris polycephala Cass.,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茎直立,高10-80厘米,基部直径2-4毫米,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或自基部多分枝或少分枝,分枝弯曲斜升,全部茎枝无毛。基生叶花期生存,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包括叶柄长7-12厘米,宽5-8毫米,顶端急尖,基部渐狭成长或短柄;中下部茎叶披针形或线形,长5-15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箭头状半抱茎,向上或最上部的叶渐小,与中下部茎叶同形,基部箭头状半抱茎或长椭圆形,基部收窄,但不成箭头状半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边缘全缘,极少下部边缘有稀疏小尖头。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花序梗细。总苞圆柱状,长5-7毫米,果期扩大成卵球形;总苞片3层,外层及最外层极小,卵形,长0.5毫米,宽0.2毫米,顶端急尖,内层卵状披针形,长7毫米,宽2-3毫米,顶端急尖或钝,外面近顶端有鸡冠状突起或无鸡冠状突起。舌状小花黄色,极少白色,10-25枚。瘦果压扁,褐色,长椭圆形,长2.5毫米,宽0.8毫米,无毛,有10条高起的尖翅肋,顶端急尖成长1.5毫米的喙,喙细,细丝状。冠毛白色,纤细,微糙,不等长,长达4毫米。花果期3-6月。

生境与分布  产于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生于山坡林缘、灌丛、草地、田野路旁,海拔300-2200米。

采集加工  春、夏采集,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甘、凉。清热解毒,利湿消痞,去腐化脓,止血生肌,外用消炎退肿。

主治用法  肺热喉痛,腹痛,痞块,阑尾炎,子宫出血,外用治疔疮肿毒,乳痈,目赤肿痛,皮肤风疹。鲜品用量30-45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外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