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教練教學隨筆之──觀香港與新加坡少年乒乓好手比賽有感

 熊教練 2011-04-29

熊教練教學隨筆之──觀香港與新加坡少年乒乓好手比賽有感 

熊志超 

本人觀看了香港與新加坡兩位少年選手的比賽,感覺香港某選手是個很有潛力的運動員。他在比賽中表現出積極主動、搶攻意識強、攻守謙備、步法靈活,基本功較扎實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於他們年紀尚小,掌握的技術還不夠全面,他們主要以左右擺速在近檯相持為主,中檯以後失誤很多,技戰術較粗糙和單調。基本上都是左來左打,右來右打,落點變化有余(左右兩點)而節奏變化不足,側身很少,即使打了威脅也不大,這不僅是他們兩人而且是業餘運動員普遍存在的一個技術問題。也是本人觀後感覺最深刻的地方所在。
       為什麼業餘運動員側身少或不敢側身呢?“本人发现业余运动员普遍反手相持侧身正手打运用得很少或只停留在会侧身打,但不常用,到真正比赛时不敢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受过正统的步法训练,侧身正手打涉及到正手位空档的风险问题,如果不会交叉扑右打就会直接影响侧身打的质量(心虚怕对方变直线)。所以业余运动员一定要学会交叉扑右打,才能有侧身打的底气;才能体会到反手相持要多侧身使用正手打的好处,这是提高反手相持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正手的力量比反手大得多,能起到强烈的节奏变化作用而令对方失误”[1]。
 
這場比賽的最終結果誰勝誰負(基本功較扎實的香港選手勝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教練員要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最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幫助運動員分析和提高認識。愛因斯坦說過:“發現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還要重要”。我認為這是千真萬確的,因為發現不了問題,也就無法解決問題。
                                                                                                                    
參考文献:
[1]熊志超. 業餘乒乓球運動員銜接技術的訓練【J】體育學刊,2010(8):92http://www./gb/qkqw_v.asp?bookid=2934 
 
                                                                                                       熊志超教練寫於香港(2010年8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