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志 博学 修身 报国》——立志篇之二

 奔★跑 2011-04-30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译注】大丈夫一定有治理天下的远大志向。

【评述】李白是盛唐诗人。《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他年轻时向安州的地方长官呈送的“求职信”。在历述生平、表白心迹时,说了这句话。李白的一生是坎坷多难的,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四方之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译注】大鹏一旦乘风起飞,就会扶摇直上,冲入九霄云外。

“大鹏”两句: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书中虚构了一种大鹏鸟,说这种大鹏是由一种大鲲鱼变成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这里是用大鹏来自喻,说自己有远大的抱负。

【评述】《上李邕》是李白写来送给当时的名士李邕的述志诗。这是开头的两句,作者以鲲鹏自比,毫不掩饰地向对方表明自己既有能力,更有远大的抱负。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

——李白《古风五十九》其一

【译注】我的志向是著书立说,创作出更多的好诗文,让它的光辉映照千秋万代。

删述:著书立说。删,指孔子“删诗”,即删削整理《诗经》。述,著述。垂:流传。

【评述】《古风五十九》是李白的大型组诗,思想内容包括许多方面,不是一时所作。其一(大雅久不作)是述志之作。这两句,最直接地概括了他平生的志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译注】(我)定将有机会高挂风帆,乘风破浪,渡过浩瀚的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会:必定。云帆:高大如云的船帆。济:渡过。

【评述】李白42岁时,曾被征召进朝,在京都长安待了三个年头,由于与权贵们多不相合,被迫怀着失意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长安。《行路难》诗就是在离长安后不久写的,其中抒发了他的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实现远大理想充满信心。这是此诗最后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暗用了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表明了这种信心。



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译注】骐骥的生性,就具有驰行万里的远大志向。

骐骥:良马,千里马,在此喻指李白。筋力:体质。筋,指肉体方面。力,指气质力量方面。

【评述】范传正是中唐时期的文学家,其父范伦与李白交游,有诗唱和。《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是他迁葬李白时,为李白新墓所作的碑文。其中包括“序”和“铭”两部分,这是序的开头两句。形容李白自小就有雄心壮志。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白居易《新制布裘》

【译注】大丈夫注重兼济天下,难道只是考虑个人的利益吗?

兼济:为天下人谋利益。独善:保持个人的人格完好,在此偏指个人生活。

【评述】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是通俗晓畅,富于人民性。《新制布裘》一诗,从自己新制了一件布裘,得到保暖,联想到如何才能使“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其胸襟怀抱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出一辙。这两句诗,显然是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点化而来的,其气格是一致的。



少年心事当拿云。

——李贺《致酒行》

【译注】年轻人应有凌云壮志,成就大业。

心事:志向,理想。拿云:比喻志向远大,本领高强。

【评述】李贺是唐代诗人。他才高命短,只活了27岁,但他的诗独树一格,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致酒行》诗,既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又表白了他胸怀壮志,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少年”一句就是这种表白。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李涉《岳阳别张祜》

【译注】要策马加鞭,努力向前,不要老气龙钟,唉声叹气。

【评述】李涉是唐代诗人。《岳阳别张祜》一诗,是他长期贬谪遇郝后写给友人张祜的。诗中写了他十年被贬的悲愤,对张祜的人格才华大加颂扬。“策马”二句是对张祜的勉励,也是他的自励。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陶瀚《赠郑员外》

【译注】人生树立志向,所注重的是功业昌隆。

【评述】陶瀚是唐代文学家。《赠郑员外》是一首投赠诗,其中称颂郑员外的武略战功,表示自己也要投笔从戎,做一番大事业。“人生”二句,正是表白了这种远大的抱负。



荣必为天下荣,耻必天下耻。

——齐己《君子行》

【译注】要为天下而获取荣誉(不为个人争荣誉),要为天下的耻辱而感到耻辱(不计较个人的耻辱)。

【评述】齐己是唐代诗僧。他的诗大多是写景咏物,表现其悦禅归道的意趣,但也有一部分是关注社会民生的。《君子行》就属于这类。其中这两句,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格相类似。



义士之立志也,不以存亡易心。

——刘眗《旧唐书·王伯当传》

【译注】义士立志,不能因为生死存亡而变心。

以:因为。

【评述】刘眗是后晋史学家,监修《旧唐书》。该书是纪传体唐代史。王伯当是隋末瓦岗军的部将。他举荐李密给当时瓦岗军的首领翟让,后又劝翟让奉辛密为主。李密兵败,他劝李密降唐。李密怀疑唐猜忌他,又叛唐,他曾尽力谏阻,李密不听。他出于旧谊,只好随同李密叛唐,并说了这两句话。如果撇开具体背景,他的话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注】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安乐之后安乐。

【评述】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参与主持的政治改革运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出京,他的好友滕子京也被贬至岳州。滕重修岳阳楼,请他作记,于是他写了《岳阳楼记》。这两句名言,充分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人格和博大胸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注】世间奇特壮丽雄伟的非凡景观,常常是处在艰险遥远而人们极少到过的地方,因此如果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不可能到达的。

【评述】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游褒禅山记》是他写的一篇山水游记,作者在文中借写游山的感受来谈人生哲理。这段话,说明了树立和坚持坚忍不拔之志,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译注】古时成就大事的人,不仅有超越天下人的才能,也必须有坚忍不拔的志向。

【评述】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晁错论》是一篇史论,评论西汉晁错尽忠被诛的是非得失。他的这段话,堪称至理名言。



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

——苏轼《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

【译注】应当守住坚定不移的志向,以便成就大功业。

【评述】《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一文,是苏轼替皇帝起草的批文。此类应用文多是套语,而这两句对励志是很有启发的。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张耒《警示秬秸》

【译注】无论所从事的职业高或低,志向都一样要坚定,男子汉是要有所追求的,哪有空闲呢?

安:何,哪。

【评述】张耒是北宋文学家。《警示秬秸》一诗,原题是《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柜》。这是以序代题的。从这个题目,可以清楚地看出此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他的邻居有一位卖烧饼的小孩,每日五更起床,沿街叫卖,哪怕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都不曾误时或间断。这事使他深受感动并得到启发,于是写下这首诗,用来教育他的儿子张秬、张秸,希望他们学习卖饼人不畏艰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汪洙《神童诗》

【译注】将相本来就不是天生的,男子汉应当自强不息。

【评述】汪洙是北宋学者。《神童诗》是他编来供教育青少年用的。全诗比较长,其中收录了不少格言警句,这两句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注】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评述】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际的女文学家。诗、词、文都写得很好,以词的成就最为卓著,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她的诗流传至今不多,以这首《夏日绝句》最有名。诗中以项羽为例,批判了当时南宋朝廷对金侵略者的屈辱妥协政策,表达了报国的远大抱负和赤诚。



或问入道之功。子曰:“立志。立志则有本。譬如艺木,由毫末拱把,至于合抱而干云者,有本故也。”

——《二程全书·程氏粹言·卷一·论学篇》

【译注】有人问得道的真功夫如何。程先生说:“首先立志。立志就有根本,这也好比种树,从像毫末那么细小的苗芽长到拱把那么大,直至长到合抱,长到参天大树,这都是因为有了根本才能这样。”

或:有人。入道:进入道的境界,即得道,成就了大才。

子:对有学问,有德望的人的尊称。意思相当于先生,老师。在此是指程氏兄弟(程颐、程颢)中的一个。艺木:种树。艺,种植。拱把:两只手掌围拢起来那么大。合抱:两只臂膀围拢起来那么大。干云:高耸入云。

【评述】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北宋哲学家,是程朱理学的奠基人,并称二程。他们的著作,后人合编为《二程全书》。这里所说的“入道之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成才的诀窍。程子说,要成才首先是立志,立志的极端重要性,用“艺木”来作比方,说明成才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非常精当而又特别形象。



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陆游《陇头水》

【译注】男子汉一生下来就应当是志在四方的,“马革裹尸”本来就是常事。

【评述】陆游是南宋诗人。他自小就怀有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陇头水》就是一首爱国的诗篇。这两句诗,化用了汉代马援的典故,表明自己也要像马援那样,胸怀大志,为国立功。



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

——陆游《诵书示子聿》(“易传三圣至仲尼”)

【译注】父子一起诵读(经书)而废寝忘餐,攻读经书的志向至死不变。

忘朝饥:(从昨夜读到今天早上)还忘记肚子饿,即废寝忘餐的意思。

【评述】《诵书示子聿》诗,是陆游写来送给他的儿子陆聿的。记述了他们父子勤奋攻读经书的情形,并父子共勉,竭尽毕生精力,始终不渝地读下去。“此生有尽志不移”的恒心和毅力是很值得我们仿效的。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译注】完成皇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的美名。

天下事:在此指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大事。

【评述】辛弃疾是南宋词人。他的这首词是写来送给他的词友陈亮的。陈亮是哲学家,爱国词人,和辛弃疾多有唱和。此词回顾了作者的斗争历程,抒发了他抗金报国的宏愿和壮志未酬的悲愤。这两句词就是他的理想抱负的概括。忠君和爱国,在他那个时代只能结合在一起。他这种以天下为己任,以功业自许的历史使命感,在今天依然很有激励作用。



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辛弃疾《临江仙》(“莫笑吾家苍壁小”)

【译注】有与泰山、华山争高低的壮志,决心干一番大事业,不屑于八面玲珑,投机取巧去取媚权贵。

【评述】这是一首咏物寄志的词。通过描写自己家里的“苍壁”(绿色篱笆),来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和人格操守。这两句词就是这种志向和操守的写照。



盖学莫先于立志。

——朱熹《论语集注·述而注》

【译注】学习首先要立志。

莫先于:没有什么比(立志)更居先,即首先。

【评述】朱熹是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著述很多。《论语·述而》载孔子的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阐释说:“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意思是,学习首先要立志,把志向确立在“道”这方面,就会心思纯正而不胡思乱想,坚持德性修养,所学到的道就保存在心里不会丧失掉,言行思想按照“仁”的要求去做,那么所养成的德性就得到保全,不会产生邪念。广泛学习各种技艺知识,就会使得知识能力丰富全面,言行举止都有修养而不失其度。立志位于据德、依仁、游艺之首,可见其重要程度。



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无志。

——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译注】立志要好像饥渴了就很想饮食那样(出自本能的迫切要求),如果只是优悠自在(没有迫切感),那就等于还没有立志。

才:只。

【评述】《朱子语类》是朱熹讲学的语录汇集。朱熹的这段话,指出了立志必须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要出自内在的本能要求,而不是出于勉强。这是非常正确的。



为学大端,在于立志必为圣贤。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一八》

【译注】求学的头等大事在于,一定要立志当圣贤。

【评述】这里强调,立志要有高标准,严要求。这是对的,只有这样才有奋斗的动力。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陆九渊《语录下》

【译注】人只担心没有志向,有了志向,没有什么事办不成的。

【评述】陆九渊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散文家。“心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语录》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其中反复强调要立志。立志要“先立乎其大者”,“志小不可以语大人事”,所谓“大者”就是指明理、立心、做人。所谓“大人事”,就是经世济民之类的事。



人要有大志。常人汩没于声色富贵间,良心善性都蒙蔽了。

——陆九渊《语录》

【译注】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平庸之辈沉没在声色华贵的物质享受之中,把善良的心性都给掩盖了。

汩(gǔ)没:淹没。

【评述】这里从志存高远和玩物表志正反两个方面教育人们要立志,而且要立大志。



今人如何便解有志,须先有智识始得。

——陆九渊《语录》

【译注】现在的人们怎样才能懂得立志呢,必须先有知识才行。

【评述】立志和博学是相辅相成的。知识越多,志向就会越大、越坚定。陆九渊把立志和博学联系起来是很有见地的。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刘过《盱眙行》

【译注】大海可填,高山可移,男人大丈夫的志向应当如此。

斯:此,这样。

【评述】刘过是南宋文学家,以词名世,辛弃疾的文友,二人的词风相近。《盱眙行》是一首七言古诗,抒发了他抗敌报国的情怀。这两句诗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



丈夫生有四方志。

——刘过《多景楼醉歌》

【译注】大丈夫生来就应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评述】《多景楼醉歌》是一首古体诗,抒发了作者要投笔从戎立功报国的远大抱负。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范开《稼轩词序》

【译注】气度宏大,志向高远的人,他所写作的诗文必然是音调高亢、思想精深博大的。

闳:宏大。

【评述】范开是南宋文士,辛弃疾的门人。《稼轩词序》是他给辛弃疾的词集所作的序。这是序的开头两句。这里所说的“器”和“志”,是指作家的品格、襟怀。所谓“声”、“意”是指作品的格调和主题思想。辛弃疾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所以他的词作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刘过《怀古四首为知己魏悴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

【译注】男子汉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多读书有什么用。

英标:英俊的标格,即崇高人格。焉:哪里。

【评述】《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停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是组诗,共四首,这两句在第三首。这不是反对读书,而是强调,一定要胸怀大志,有崇高人格,读书才有用。这里讲的实际是“做人”先于学习的道理。



立志要定,不要杂;要坚,不要缓。

——陈淳《北溪字义·志》

【译注】立志要专一,不要旁杂;要坚决,不能松懈。

【评述】陈淳是宋朝学者。《北溪字义》是他撰写的一本阐释儒家经书中的字义的著作。这段话强调了立志要专一坚决,反对旁杂和松懈,这是很正确的。



须是立志以圣贤自期,便能挺出于流俗之中,不至于随波逐浪,为碌碌庸庸之辈。

——陈淳《北溪字义》

【译注】重要的是立志要以圣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就能超越世俗,不至于随波逐流成为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

自期:自许,自己所定的奋斗目标。

【评述】立志的目标一定要高,这样才有奋斗的动力,才能有所作为。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文天祥《指南录·赴阙》

【译注】我的壮志也像精卫填海那样(一定要打败侵略者),为了国家我要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那样,坚忍不拔(坚持斗争到底,直至胜利)。

填海:用精卫填海的典故。古代神话说,精卫是古时炎帝的女儿,淹死于东海,魂化成精卫鸟,每天不停地衔西山之木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在此用以比喻要把侵略者打败,收复国土。苦胆: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了,越王勾践,立志要报仇复国,用20年的休养生息,积极备战,终于灭掉了吴国。在长期的备战过程中,他担心自己的斗志松懈,经常悬挂着猪胆,自己躺在木薪上舔胆以砥砺斗志。忧天:为天下而担忧,即忧国。

【评述】文天祥是南宋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赴阙》是一首爱国抒情诗。抒发了作者抗元复国的决心,反对妥协,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其中的这两句,就是这种崇高人格和伟大抱负的概括。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文天祥《南海》

【译注】男子汉有远大的志向,我的生命并没有到尽头。

【评述】文天祥在元兵南侵,南宋濒于灭亡之际,他毅然起兵勤王,屡战屡败,始终坚持抵抗,最后败退广东,被俘。元军挟持他追击败退在压山(在今广东新会)的宋军。他在被押送的往返途中,目睹了一切惨状。《南海》一诗就是这时写的,面对元军的侵略和国家的沦丧,抒发了无限的悲痛之情,同时表示要坚决抵抗到底。这是诗的最后两句,与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镜里朱颜都交尽,只有丹心难灭”(《酹江月》)的壮烈语句,正好互相辉映。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

——胡居仁《居业录》

【译注】志向不能有一天丢失,思想不能有一天放纵。

坠:丢失。在此意思与脱离相近。

【评述】胡居仁是明初理学家。他认为立志、遂志、恒心与毅力是最为重要的。只要有一日的失控,就有可能造成前功尽弃。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王守仁《传习录》

【译注】立志用功也和种树一样,当它生根发芽的时候,还没有树干,到了长出树干,还没有枝条,长出树枝后长叶,长叶以后才开花。

【评述】王守仁是明朝思想家、诗文家。因曾在阳明洞讲学,时人称为阳明先生。《传习录》是他学习研究的心得体会的实录,有许多经验值得今人借鉴。在这段话里,描述树木的成长过程与实际有点出入,但所要说明的道理是明白的:“立志用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不能急躁冒进。



志者,其本也。有有志而无成者矣,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四·寄闻邦英邦正》

【译注】立志是根本。自古以来,有有志而没有获得成功的事例。

没见过无志而能够取得成功的。

【评述】成功,除了主观条件外,还有客观条件的种种因素的限制。所以有志而未能成功的情况是会存在的。但是如果没有志,没有做出应有的主观努力,那是不会有什么成功可言的。客观实际正是如此。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译注】如果没有立志,好像没有舵的船,没有辔头的马,胡乱漂荡奔跑,结果又能达到什么目标呢!

衔:马嚼子,放在马的嘴中,用来控制马的行动。底:到达。

【评述】《教条示龙场诸生》是他对诸生的训导讲话稿,分四个部分,这几句出于“立志”部分。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了立志对于整个人生的极端重要性。



世,海也;身,舟也;志,柁也。世之溺人久矣。吾之志所以渡吾身,不与风波灭没也。操舟者,柁不使去手,故士莫要于持志。

——祝世禄《祝子小言》

【译注】社会好比大海,一个人好比大海中的一只船,志向是这只船的舵。社会这个大海使一个个的人淹没,古来不乏其例。我这只船之所以能渡过大海,不至于被淹没在风波中,靠的就是志向这个舵。驶船的人,舵是不能离手的。同样,作为读书人,没有什么比坚持自己的志向更重要了。

柁:舵的异体字。操舟:驶船。操,操纵,驾御。去手:离手。去,离开。莫要:没有什么比……更重要。

【评述】祝世禄是明代诗人、书法家、学者。树立正确的志向,始终如一地坚持这种志向,对于为人处世的极端重要性,通过祝世禄的这个精辟的比喻说理,是再清楚不过了。



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冯梦龙《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译注】不能因为一时的得意,而自我夸耀自己很利害,也不能因为一时失意,而丧失意志,沉沦颓废。

【评述】冯梦龙是明朝文学家。他所编辑整理的明代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他的代表著作。《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写钝秀才马任,原出身于官宦家庭,后落拓,经过磨难,又发达的过程。这几句话,是在故事开始之前的开场白中说的。概括说明了持志、励志的重要。



心无日月之明,志无雷霆之奋,不可与言学。

——魏象枢《庸言》

【译注】思想如果没有像日月那样光明,志向如果没有像雷霆那样奋发,就没有必要与他讨论学问。

【评述】魏象枢是清代大臣、学者、诗文家。他认为如果心术不正,胸无大志,不可能学成,何况学了也没用,所以说“不可与言学”。



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

——申涵光《荆园小语》

【译注】志是气的统帅,有了志,气就不会衰竭。

【评述】申涵光是清代诗人。他在这里所说的志,就是理想志向所谓气,就是意气,相当于人生动力。这和孟子的“持志保气”说是一脉相承的。



少年立志要远大,持身要紧严。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持身不严,则入于匪辟。

——张履祥《初学备忘·上》

【译注】小时候立志要远大,自我道德修养要严格。如果立志不高,就会沉溺于庸俗,如果自我要求不严格,就会陷入邪恶。

持身:修身,自我道德修养。匪辟(bì):邪恶。匪,行为不正。辟,罪。

【评述】张履祥是清代学者、诗文家。这几句话,把立志和修身并提,很正确,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秋雨》

【译注】一生没有任何财产,但经常怀有四海之志。

无一锥土:一点土地都没有,形容贫困。

【评述】顾炎武是明清之际学者、思想家、文学家。他年轻时参加过“复社”,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清兵入关,他积极参与抗清斗争,在清廷的统治渐渐稳定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学术研究。《秋雨》自述其身世怀抱,处贫穷而忧天下。顾炎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精卫》

【译注】我决心要填平东海,即使身沉没了,但我的志向是不会改变的。只要大海还没有填平,我的斗志就不会放弃。

【评述】《精卫》诗,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直抒胸臆,表现了精卫崇高的理想和卓绝的毅力。实际是作者借精卫之口,表现了他反清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立志于为圣贤,在自得躬行。

——吴英《四书集注·附考·序》

【译注】人立志要成为圣贤,旨在自己领会,亲自实践。

躬行:亲自实践。

【评述】吴英是清朝学者。这两句话是他对宋代朱熹的《四书集注》的说明。他认为对经书的注释,目的是使读者领会经书文义的精神实质,指导自己的志向行为。



至人立志,周普无偏。

——郭庆藩《庄子集释·卷六》

【译注】至人立志,是要普济天下,没有偏颇的。

至人:至高无上的人。这是《庄子》书中的一个特殊概念,即最完美的人。庄子认为,至人是在圣人、“神人”之上。

【评述】郭庆藩是晚清学者,这句话是他在《庄子集释·卷六》中对《庄子·秋水》的注文的疏语中说的。以“周普无偏”作为立志的目标,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梁启超《志未酬》(《饮冰室合集》文集四十五)

【译注】男人大丈夫的志向是干天下大事,只有前进,没有终止如果说志向已经实现了,那就等于没有志向。

兮:语气词,无实义。但:只。酬:实现。

【评述】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领袖。他在清末民初的复杂的政治风云中,有时表现得进步,有时显得保守。但他为“天下事”努力奋斗,始终没有停止过。他的《志未酬》诗,是一首直接述志抒怀的诗,可以说是如实反映了他的真实思想和人格志趣的。从他一生的生平事历看,也是兑现了他的诺言的。诗的最后一句“言志已酬便无志”,非常警策。看似矛盾,其实很辩证。因为真正的志,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他在该诗中的“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之句,正说明了这点。



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一念之明,浩然与圣贤同位,不移时而堕于流俗、堕于禽兽。惟持志以帅之,然后能贞之以常。

——梁启超《德育鉴·立志》

【译注】人生的最大祸患是没有恒心。如果没有恒心,当你的思想正确的时候,堂堂正正与圣贤同处,当邪念人心时,一下子堕落为庸夫俗子,甚至成为禽兽。只有用坚定的志向来统帅自己的言行思想,才能使人生按照正常方向发展。

莫甚:没有什么比……更甚。一念:一种理念,一种思想。贞:在此与“正”字同义。

【评述】没有立志,固然不可,立了志,如果不能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也是不成的。所以要遂志,恒心与毅力是至关要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