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济学家,与一个年轻女孩在火车上偶遇.
这个女孩和男朋友是大学同学.她大学毕业后,找到了理想工作,男朋友的工作不太好,女孩鼓励他考研,也供了他3年.没想到如今,男朋友快毕业了,居然提出要和女孩分手.原来,他与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女孩谈起了恋爱.对此,女孩感到很痛苦. 以下是女孩和经济学家之间的对话. 女孩:为什么男人总是那么花心? 经济学家:套用经济的理论来说,那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就是说,一样东西,当你拥有得越多的时候,对你的作用就越小.比方说,你饿了,吃第一个包子特香,第二个很香,第三个还可以,第四个饱了,第五个吃不下,第六个看见都烦.也就是说,第六个包子的作用为零,甚至为负.从恋爱的角度看,你就是那第六个包子,而那个刚毕业的女孩却是第一个包子.这也是许多男人为什么家有美貌如花的妻子,却要在茶座酒吧去找小姐的经济学原则. 女孩:既然边际效用递减是公理,那么,为什么花心的女人比较少? 经济学家:已婚男人花心,相对于已婚女人来说,其成本是比较低谦的,最多是花几个小钱,很少有妻子因为丈夫花心而坚决要离婚的.已婚女子红杏出墙的成本太大,尽管有边际效用递减的公理存在,但是,她们仍然会作出忠于婚姻的理性选择. 女孩很愤怒:可是他也太不讲道德了.毕业之前,他吃我的、用我的,现在快毕业了,却和我分手,是不是太市侩?他要是3年前提出分手,我不会像现在这么难过,现在我是人财两空。 经济学家:经济学一般并不研究道德问题,因为道德要求的是多为他人着想,而经济学理论的前提是假设人都是自利的。经济学假定,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大学时期与你谈恋爱,那时是追求激情,就是恋爱利益的最大化;3年读研之中,你们之间已经没有激情了,但是,此时他心中的最大利益是获取文凭,以便日后能找个好工作,此时,如果和你一刀两断,经济来源就没有了。现在,他临近毕业了,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不像当初那样急切地等钱用,于是,追求年轻漂亮充满激情的女友,便成了他恋爱利益的最大化。 女孩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我当初只是想,如是他能读个研究生毕业,我们今后一家人的生活会更好些,没想到现在竹篮打水一场空。 经济学家:这说明你在决定供他读研之前,忘记了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收益越多,风险越大。你当时只看到供他读研毕业后的收益,却没有看到他读研毕业后的风险。一般来说,收益越多的事情,就意味着风险也越大。 女孩急切的问道: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风险呢? 经济学家:有啊,领取结婚证啊。结婚证就是婚姻当事人中弱者的护身符。如果你们领了结婚证,他现在要分手,成本就大得多。 女孩:我现在应该怎么办?他现在还在犹豫,而且他家人也在给他施加压力,可是我不想勉强他,万一他勉强和我结婚,婚后却对我不好,我岂不是更痛苦? 经济学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你还是应该再去找找他。假如你给老板做完一份设计,报酬是10万元,付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付10万元,另一种是分15年付你15万元,你选哪一种? 女孩:我选第一种。因为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经济学家:同理,你现在的痛苦,就比未来的痛苦更真切。 女孩顿悟。(摘自《太原日报》2008年9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