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及其方法

 武陵一翁 2011-04-30

浅谈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及其方法

实验中学  黄大进

道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做人的最基本的精神文明的素质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及其方法谈一点粗陋的看法,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道德素质教育的意义

首先,道德素质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育人的基础。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基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下进行着史无前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这无疑需要大量的具有献身精神的人为之奋斗。可以想象,一个没有起码道德修养的人,一个缺乏公民意识的人,一个不懂得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对其讲共产主义,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那只能是对牛弹琴。只有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具有高尚的情操,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道德素质教育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需要

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人们待人亲切,富于同情心,富有责任感,这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人获得友谊,减少冷漠,感到集体的温暖。与人相处应该正直,才可能获得人的尊重。

人总要活动在公共场所之中,这就要求人们具有社会公德,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讲秩序。这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基本习惯,是良好环境的必需。

人总是要存在于社会之中,这就需要人们增强社会意识,自觉成为社会的一员,抑制不良风气,对社会负责,对集体和自己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净化社会风气,营造一个共同生存的良好空间。

第三,道德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量的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高素质人才。但市场经济的冲击,经济体制的突变带来了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尤其是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曾有人预言,“21世纪最大的挑战将是道德挑战”。所以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人际行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坚韧的意志、自觉的精神,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

道德素质教育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其内容随时代变化而有所不同。在现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是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生活习惯、性格等而言的。它是人们在公共场所,人际交往以及个人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而又不难做到的基本道德要求。例如不随地吐痰、不打架、不骂人、不乱扔杂物、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场所的所有规章制度;与人交往正直、亲切、有礼貌、有时间观念、讲信用;个人生活中讲卫生、爱整洁、自尊自爱自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弱者不欺、强者不惧;是非分明,责任心强等。

2、社会主义道德。这集中体现在“五爱”思想中,“五爱”教育要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表现出来,在同学关系上要建立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着各阶层,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其外,它的发展需要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人才,而自强自理自制是这些能力的根本,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各种能力的形成的发展,而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的人正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急需人才。所以应教育学生在交往中要顾全大局,诚实守信,热情、坦诚,发扬社会主义道德,反对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的思想和行为。

3、共产主义道德。它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要求人们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具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道德素质的培养方法

一个人的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无不是熏陶感化教育培养的结果。其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服教育法

即是“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以德服人。这种方法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具体可分为三类。

1、语言说服。如谈话、讨论、讲解、报告、交流等。这些方式都可以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直接或间接地谈话交流而使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当然,事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心理特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且态度要诚恳亲切,多用民主协调的口吻,同时注意启发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2、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调查、社会实践等、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使学生通过接触大众,认识社会,了解民情国情,从而增强学生的“五爱”思想。

3、榜样说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革命先烈、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以及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和先进事迹影响、教育学生的思想、感情、行为。教育者以身作则的直接示范是榜样说服的最好方法。

(二)、感情陶冶法。这就是常说的“动之以情”或情感投资,这种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运用教育者的关爱,使学生在爱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

2、运用疾恶扬善的语言激发学生,使之对美好的思想行为产生爱慕、向往和愉悦的感情,对假恶丑的行为产生羞愧、愤慨、自我反省的感情。

3、运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

4、运用良好的环境陶冶人。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如入幽兰之室,久而自芳。

(三)、“导之以行”法。这是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活动中履行道德规范、经受锻炼的一种方法。行为习惯是个体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道德品质的培养不能停留在动机教育与行动方式的指导上,还必须通过不断地训练来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道德行为方式方法的掌握。(2)道德意志的培养。(3)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4)不良行为矫正。方法不胜枚举,应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四)、自我教育法。就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一种方法。

(五)、道德评价法。就是对受教育者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与否作出褒贬判断。它对行为产生一定的监督作用。通过道德评价可以使学生懂得道德规范的要求,从而提高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价值观、促进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根据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方能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