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年俗日历

 紫雨剑 2011-04-30

中国年俗日历

(2010-02-24 10:38:15)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俗传鸡为“五德之禽”,正月初一占鸡,无论是从谐音还是从鸡的“五德”来说,这一天都是吉日。

这样的吉日里,自然讲究也多。这天忌杀鸡,忌做蒸(争)、炒(吵)、炸、烙(落)的炊事活动。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所以忌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引来“扫帚星”,招致霉运。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这天还要早起,争先恐后焚香鸣炮迎新年,是谓“抢春”,认为起得越早福气越多。

正月初一的饮食,也有“万事开头话吉利”的寓意。“有钱没钱,吃饺子过年”,因为饺子是吉祥的元宝形状。有些地方,这天吃的是隔夜饭,除夕之夜预先把正月初一整天的饭用蒸笼蒸好,放在第二天吃,意思是“接连不断炊”。

 

正月初二

农历正月初二,是春节过后的“首节”之日。民间有首节上坟的习俗。

按一些地方的风俗,正月初二是“开年”日。广东等地吃“开年饭”相当讲究,发菜、生菜、蚝肉、鲤鱼、鲮鱼等是必备菜肴,寄寓了“生财好市”、大吉大利之意。这天黎明,民间还有祭财神的习俗。如旧时太原市民,都要赶往府西街的财神庙去进香。

农历正月初二还有“姑爷节”的俗称,是民俗中回娘家的日子。有些地方,姑娘回娘家时,必准备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礼物虽薄,情意却浓,表达了姑娘对乡亲们的思念之情。

 

正月初三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民间对正月初三很重视。据说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后又称“小年朝”。

正月初三,旧时又称“开井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要拿香火、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名曰“开井”。初三夜,要把年节时用的松柏枝及所挂门神门笺等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的俗谚。民间以为,正月初三还是谷子的生日。这一天要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和豆类,因为“豆”与“斗”同音,不吉利。

在有些地方,这天也是女婿给岳父拜年的日子,俗称走初三。但按有些地方的习俗,这天是“赤狗日”,不宜外出,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也不在这天宴客。

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还要把鞋藏好了,以防被老鼠叼走。并要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正月初四

民俗中,正月初二、初四、初六,都是走亲戚的时间,初四这天最为热闹。初四的走亲戚和初一的拜年不同。拜年是礼节性、祝愿性的一种过场,走亲戚体现出的则是亲戚间的情感。走亲戚在礼节上不像拜年那么复杂,随意性较强,一般会在亲戚家从早呆到晚,不仅要吃饭,还要一起聊天、打牌,不像拜年那样只是坐坐而已。

在旧俗中,正月初四,还是诸神重临人间之时。农历腊月廿四送诸神上天庭,让这些神仙在天上欢度春节,兼向玉帝汇报一年来人间善恶诸事。过了春节,在正月初四,诸神返回人间。民间流行一句俗谚:“送神风,接神雨”。意思是说送神之时,老天常常刮风,而正月初四接神,又常常降雨。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又叫“破五”,之前禁忌此日皆可破。比如,这天就可以做新饭、捏饺子,俗称“捏五”。

正月初五,俗传是财神生日,也是接财神的吉日。在零时,家家户户打开门窗,燃香放炮点烟花。这天,各个店铺也闻鸡鸣即起,鸣放鞭炮,迎接财神。

旧时,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此外还有一种颇有特色的风俗,那就是“送穷”。有的地方,初五夜里家家要送穷灰:把灶里草木灰和屋里院内土灰打扫干净,送到村边十字路口,堆在路上。然后磕头上香,口中念道:“穷灰穷灰你快走,俺家金银满屋流。你这一去别再来,回来门子也不开。”念罢站起,在穷灰堆上点几个大炮,把穷灰崩得四散飞溅。最有意思的是安徽省凤翔县,破五这天吃饺子、包饺子时,要点一炷香,在盛饺子馅的盆上绕来绕去,然后才包。意思是要将“五穷”之类赶拢来,包将起来,煮熟了―――不只是赶走,而是要吃掉。

正月初六

在有些地方,正月初六也有“送穷”的风俗。而有的地方,初六是个出门走亲戚的好日子。

正月初七

依民俗,旧历正月初七为“人日节”,亦称“人胜节”。相传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在这一天,官府不能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教训孩子。

在“人日节”,古时有戴“人胜”的习俗,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戴于头上,或贴于屏风等处。既讲吉利,又是一种装饰。是日,人们还喜欢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称为“赠花胜”。

饮食方面,这天人们要用七种新鲜蔬菜加米粉做羹食用,称“七样菜”。各地物产不同,“七样菜”所用品种不同,但都是以其谐音寄托美好愿望。民间在此日,还要吃春饼,并煎饼于庭院,谓之“天”。

旧时,这一天也是仕女出游,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南方一些地区,还有“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坐,把鱼肉、配料倒在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捞动鱼料,口中还要不断喊:“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正月初八

民间认为,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称为“谷日节”。正月初八还被民间称为“八仙日”,许多地方这一天要外出游玩,有“游八仙,去百病”的说法。相传正月初八这天夜里要举行祭星仪式,有钱人家摆108盏灯花,一般人家最少是9盏,代表等九位流年照命星宿。在这神秘的灯花群照耀下,长辈要向儿孙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直至所有灯花燃尽,全家互道“星禧”后,才重新亮起灯光,放响鞭炮。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被称为“逛庙日”,老百姓要到庙里进新年第一炷香。

还有一种说法,民间认为,农历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称“天公生”,亦称“天日”。这一天里道观都会举行祭天仪式,以示对天公的感恩。百姓人家也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自午夜零时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鞭炮声。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又称“石头节”,按旧俗,这天忌动石器(“石(十)不动”),并要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等。旧俗要在除夕日于这些石器上贴春联,过了这天,才可启封使用。

不少地区以正月初十为“老鼠娶亲日”,举行祀鼠活动,俗称“十指”。晋东南地区习惯用谷面做蒸食,称为“十子团”,夜晚时置于墙角供老鼠吃。晋南地区则在墙根置放面饼,庆祝老鼠娶媳妇。忻州地区习俗是在这天要吃莜面或高粱面鱼鱼。妇女们搓鱼鱼一手五根,两手同时动作,面板上搓动着十根细长的面鱼,故把这一天称为“十指”。搓面鱼的时候,要捏一些花轿同时蒸熟,放置墙角瓮底等处,以备鼠郎娶亲使用。而在晋北,晚上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惹下鼠神,一年为患。

这一天,民间还有许多希冀丰年的活动。晋南地区,用面食蒸成农作物禾穗形状,象征农业丰收,并把此日称为“实子日”。晋东南地区则用谷面捏成十二个灯盏(闰月年则捏十三盏),象征十二个月。按顺序摆在笼里,蒸熟后仔细观察,哪一盏里有水,表明哪一个月有雨水,以此预测旱涝丰欠。

 

正月十一 ——正月十六

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叫上元节,上元节是佛道两家及民俗的结合产物。按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元宵灯节包括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正月十三就开始上灯,十四日叫“试灯”,十五日叫“正灯”,十六日叫“罢灯”。上元前后,张灯三夜,各地要在这天搭起牌坊、鳌山、灯棚,扭秧歌,打社火,玩狮舞龙,大放焰火花炮,锣鼓喧天,路上还要点火树,由此拉开盛大节日的序幕。

元宵灯节期间,也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早在汉武帝时期,宫中始有放灯火之俗。唐代的上元放灯达到一个高潮,本来平时宵禁,不许夜行,而上元佳节却例外,为的是让百姓观灯游玩。

上元佳节期间,除了放灯、花会、吃元宵外,还有一项雅举,即“打灯谜”,此举始于宋代。

 

腊月廿三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众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易记易行,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廿三。

老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到腊月廿三傍晚,便由一家之主的爷爷出面,先到灶房,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上供品。此时奶奶便用净泥涂饰炉灶,那叫“挂袍”。供品有芝麻糖、糖瓜还有凉水一碗、草料一碟,奶奶说那是为灶王爷之马而备的。

上香后,家中男性按尊卑长幼排列依次三叩首,同时口中说祷词:“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讲”。然后爷爷会用糖稀往灶口一抹,或将一块糖投入灶中,用意是粘住灶君之口少说话,即便说出话来,也是甜言。香燃尽之后,取出香根,与揭下来的灶王爷纸像及草料等一同烧化,将凉水泼在地上,灶王爷便送走了,只等除夕夜再接回来。

 

腊月廿四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年从农历腊月廿三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老百姓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记得小时候,一到腊月廿四,妈妈通常先用芦席或者布将屋中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和大鸡毛掸子将墙壁上下打扫干净,再擦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家里焕然一新……

送灶神是“官三民四船家五”,说的是官府是在腊月廿三,民间是在腊月廿四,而水上的人家就到了腊月廿五了。一般到腊月廿五这天,灶神才真正送完了。

 

腊月廿五

“廿五,磨豆腐……”民谣里这样说,也正是从这天起,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这一天,家家户户拿出自家当年新收、或买的黄豆,泡在水里,等豆子膨胀,便拿到豆腐坊,推磨、摇浆、点豆腐,正月里用来待客。

旧俗还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腊月廿五亲自下界,查看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这副春联在佳节到来之际,更是令人平添几分乐趣。

每到腊月廿五这两天,理发店里总是人来如潮。小的时候,我还见过有人趁这两天在路边支个旧汽油桶改的炉子,烧上热水,给人刮脸剃头。俗话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于是剃头也是准备过年的一件大事

 

腊月廿六

到了腊月廿六这天,各家各户便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这时候便成了屠户们最忙的一天。屠户们也有自己的规矩,除了杀猪应得的报酬外,猪的胰脏也归为己有。据说,过了这一天,“猪胰子”的喊叫声也就会在街头巷尾渐渐升起,一直到大年三十,也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小的时候,腊月廿六这一天,总要跟上小脚的奶奶,到村子东头的屠户家里去割上几斤肉。

路挺远,但没有觉得过累,因为在那里总能寻得着一些童年的乐趣。随着生活条件渐渐改善,不用为了几毛钱的便宜跑那么远的路,也有了更多的玩物。再后来,我搬到了城里,渐渐的,乡村腊月廿六的炊烟,家户里弥漫的肉香和孩子们的嬉闹,都成了遥远而温馨的记忆。

 

腊月廿七

腊月廿六是不能洗澡的,洗浴为“洗福禄”。传统民俗中在腊月廿七、廿八这两天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在老家,还有一种说法,叫“二十七,洗洗老娘的大板足”。那时候,冬天太冷,水要拿茶壶一壶壶地热,所以就不能保证天天都洗脚,但是腊月廿七这天晚上,无论大人小孩,谁都不准偷懒,脚一定要泡了又泡,搓了又搓,除了习俗讲卫生,更重要的是干净的脚才可穿新袜子、新鞋子。

 

腊月廿八

民间有“廿七洗疚疾,廿八洗邋遢”的谚语。许多人廿七没顾上洗澡理发的,廿八就要把这些事情全部搞定。民间还有“廿八把面发”的传统,这天要把面发好,以便次日蒸馒头及做各种发面食品用。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廿八开始的,腊月廿八在???Z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晚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

台湾地区腊月廿八日做甜“米果”过年;廿八日是神回府的日子,家家摆上果供,上香鸣炮,表示虔诚接驾。主妇们忙着做年糕,也就是做“米果”。依照台湾风俗,丧家不可以做甜“米果”,由亲戚赠送。

 

腊月廿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腊月廿九也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叫“调年会”。土家族一般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传说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习以为俗。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廿九撒蜡走。在河南林州腊月廿九晚上,村庄多有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一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廿九去打酒。

廿九蒸馒头。由于主食做起来相对比较简单,所以老北京人习惯在大年廿八、廿九这两天做主食。由于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老北京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

 

腊月三十

“年三十,贴门旗儿”,在这一天,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春联、贴门神的风俗。

春联也叫“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所以得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

除此之外,还要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以往这一天,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是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亲人们欢聚一堂,包饺子、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转自:朔州公众信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