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元一只,蟹黄汤包卖出天价?

 榆杨 2011-05-01

2010-05-17 11:09:00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 

18元一只包子,两斤肉的价钱,估计很多人乍听之后都要说“晕”,毕竟大家见惯了满大街“富春放心早餐”1.2元的一只肉包,三丁包顶破天也就1.5元。与之相比,18元的包子当之无愧为“天价包子”。

提价

一只包子一口气涨了8元

18元的包子,实际上是一只蟹黄大汤包。

昨日,在怡园饭店二楼服务台,记者注意到,价格表上标注着“蟹黄大汤包,70克,18元/只”。

“是不是有点贵,有人买吗?”对于记者的疑问,领班肯定地说,“每天都有,具体多少要问办公室。”在她的印象中,品尝蟹黄大汤包的主要是外地游客,“当然也有不少是本地请客的。”

随后,记者在富春大酒店、冶春茶社了解到,蟹黄大汤包的标价为10元一只。据悉,此前,怡园的蟹黄大汤包也同样为10元一只,但从4月16日起,一口气每只提价8元。

店家

“我们要做扬州最贵的包子”

同样一只蟹黄汤包,价格为何相差甚远?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怡园饭店总经理徐鑫,而徐鑫的答复多少有点出乎记者的意料。

“我们就是要做扬州最贵的包子,当然,价格高的保证源于品质高,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徐鑫告诉记者,这次提价,不仅仅是蟹黄汤包,包括菜包、细沙包、肉包、三丁包等等,都有较大幅度提升,成为扬城同类品种中价格最高的代表。

对于“品质高”的理解,徐鑫认为关键在于用料精细。

“众所周知,蟹黄汤包主要用料有五花肉、肉皮冻、蟹肉、蟹黄等,而最重要的无疑是蟹肉、蟹黄。我们每年在国庆节后到春节前的这一时期里,选购单只净重2两以上的活蟹,而且必须是母蟹,剔出蟹黄、蟹肉,专柜冷冻,用于来年制作蟹黄汤包。”徐鑫介绍道,去年仅此就花了15万元。

徐鑫说,“市面上的蟹黄汤包选料,不少是通过市场采购的,并非自己加工制作,而这其中夹杂着龙虾油黄,影响口味。”

“并不是说,我们这所有的点心、菜肴在扬州都是最好,比如,油糕、肴肉、干丝还比不上富春,但对于蟹黄汤包,我敢保证,谁要比我们贵,明天我就超过他。”

同行

用料特别?吸引眼球?

扬州包子究竟怎样定价?

市烹饪协会秘书处邱扬毅表示,扬州包子定价权早已放给企业,物价部门并没有统一规定。“价格是不是虚高,主要还是看市场能不能接受。”

对于怡园蟹黄汤包比富春的还贵8元,富春饮服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颖宏并不愿发表评论,他认为,“企业定价多少,无非出于两种理由,其一是市场营销的需要,或者说为了吸引市场注意力而与众不同;其二,用料真有特别之处,产品供不应求。”

尽管自己表态不会跟风,但锦春大酒店总经理滕静认为,徐鑫此举对扬州包子业还是有正面影响,“很多人只看到了包子的直接成本有多少,而没有认识到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代价。”

“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当,每天早上4点起床开工,做馅、和面、擀皮、捏包,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试问,现在的年轻人谁还能吃得这样的苦?”滕静表示,目前月薪2000多元,已很难找到一个熟练的捏包子师傅,也许将来可以由机器代替制作,但手工制作的考究是无法取代的。

在滕静看来,提价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营销的需要,一个收入低微的职业是难以吸引到人才的,“而这对扬州包子今后的传承发展不能不说没有影响。”

众议

包子本不是贵族食品

消费者如何看待18元的“天价包子”?难道说越贵越有市场?

扬州大学小顾同学表示,自己每天早餐不会超过5元。知道蟹黄汤包好吃,但18元也太贵了,天天吃经济上难以承受。

市民陈小姐做着夸张表情说:“这种早餐是有钱人吃的吧。我一天能赚几个钱啊。”

白领王先生听说“天价包子”后,当即表示“有机会会考虑去吃一次”,“尤其是宴请亲朋好友,两斤肉的价钱买一个包子,起码表示了对友人的情谊。”

“贵,不代表没有市场。天价食物的厂家之所以能把产品做成功,是看准了消费者的欲望和实际购买力,专走高端路线。”扬州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张亚维表示,从营销学的角度而言,低价的产品可以覆盖市场,但附加值不高;而市场中有这样一批消费群体,他们看中的除了商品本身,还有商品外带的附加值,在他们看

来,高附加值是身份、品位的象征。

邱扬毅认为,“包子是大众式快餐,本不是贵族食品。但扬州包子,作为扬州传统美食文化的代表,需不需要以‘天价’提高附加值,这种争议是有建设性的。”

“而这个前提是,‘天价包子’是不是通过用料和制作的创新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让消费者感觉物有所值,甚至能从消费中获得一种愉悦感?”张亚维如是认为。记者孙炎

编后

从10元涨到18元,几乎翻了一番。不仅涨幅惊人,涨价原因也颇叫人看不清。

蟹黄是去年备下的,蟹黄汤包是今年4月涨价的。至少说明,最重要的原料蟹黄,价格还是去年的价格。是面粉价格大涨,还是人员工资大涨,抑或服务附加值大升?语焉不详。“我们就是要做扬州最贵的包子”,倒是说得清楚且掷地有声。


然而,自主定价权不是随心所欲,你必须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服务,否则就有不公平竞争、引涨物价之嫌。前车之鉴就是“天价月饼”被封杀。是谁给了“最贵包子”的底气?首先,商家有自主定价权;其次,有市场需求。

18元一只包子,对多数人而言,偶尔尝尝鲜也是消费得起的。但尝不出特别的味道,尝不到超值的服务,消费者恐怕唯有“用脚说话”了。而能维持这一市场需求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嘴?是否像许多贵族商品一样,寄托着对权力、金钱、资源的“渴望”?

市场经济下,商品提价本无可厚非。但我们期待,商家提价更明白,自主定价更理性,定位市场更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