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2008y8m 2011-05-02
 Bert A.Krawczyk作为陈纳德将军援华空军(飞虎队)的一员来到中国,他在云南度过了将近三年的时光,对当地的人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用照相机和画笔记录了他们的文化的各个方面。1989、1991和1994年,他三度重访云南,记录下了“彩云之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变。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相片里是一名穿着傣家服饰的小姑娘。只见她穿着长长的孔雀长裙,撑着太阳伞,和远方的蓝天石山相互辉映,成为一副美丽的图画。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滇池上,一名云南渔妇的皮肤在太阳长年暴晒下变成了棕色,此时她正在一个小港湾用碗吃饭。在这里,渔民们划船不用发动机,而是使用手摇的船桨。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一名老者在滇池湖畔垂钓。此时,周遭宁静的湖水碧波荡漾,只听得鱼钩在水中不时发出声音。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一群渔民正在滇池水边设网捕鱼。他们通常会沿着海岸线设网,因为海边茂盛的水底植物使得这里有很多小型鱼类聚集。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西山龙门高高地坐落在滇池上方,在这里,你能将整个滇池尽收眼底,同时,你能够顺着滇池海岸线将许多美景一览无遗。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一艘老渔船缓缓驶向滇池某个小港口。这里的一座电厂将电能输给背后的昆明城。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云南省一年四季都适宜于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随着经济越来越繁荣,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绿色蔬菜。这是昆明至石林途中乡间的一块菜地。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滇池旁一处农家,阳光铺满大地每一个角落,母鸡在院子里随处下蛋。这种场景在云南很多地方都能见到。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春节,门上贴一对威武的门神,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以祈求明年能有一个好收成。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滇池旁的西山为农作物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在云南,亚洲水牛依旧在田里耕作,实际上,这种“活生生的拖拉机”非常适合在山区和梯田上劳作。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一头水牛在劳作间隙,到一块草地上津津有味地咀嚼食物。在这个农业国家,水牛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动物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农民们将谷物铺开晒干。由于云南的阳光在一年当中十分充足,因此这是一个贮存粮食的好办法。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今年是一个丰收年,一个妇女正在院子里,站在一长串挂在树枝上的玉米下面簸粮食。丰收总是能带来这样多彩而又生动的画面。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昆明近郊的砖瓦窑。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昆明-石林的路上,一家餐馆正在展示他们的招牌菜——烤鸭。照片中的这些鸭子都已准备开烤,这里的鸭子和小菜都十足美味。在许多这里的四星级饭店里,通常都会有一个烤鸭架子,上面串着香喷喷的烤鸭一边烤一边转,以供顾客自行挑选。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舞狮子正在冲舞狮人恐吓。这些色彩斑斓的狮子和舞狮人在中国的春节,是一种传统表演。在嵩明,市民们每天都兴高采烈地参加这些娱乐活动。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昆明的花鸟市场,这里有许许多多小贩在各自兜售商品,他们主要出售居家宠物和盆栽。这些小贩并提供各种鸟食、宠物粮,还有比较特别的——鹦鹉,也包括鸟笼和鸟绳、鱼缸和鱼缸装饰物。养鱼用具、花和花瓶也在出售之列。这里的商品交易异常活跃。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水烟筒——人们经常可以在茶室内见到,捏一小点烟叶放进筒子里点燃,然后烟被水过滤后冷却可吸。今天,城市卷烟到处普及,这种水烟筒已经越来越少了。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水果摊在昆明菜街子上比比皆是,由于云南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使得各种水果都能生长得很好,例如香蕉、苹果、柠檬、香橙、菠萝等等,这些水果香甜美味,而且便宜!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许多中国人都很信奉中药——将一些药草和干药仔细混配在一起。这些中药调配人整天没日没夜的在小诊所忙碌个不停。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昆明的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到自由市场买东西。在某市场上,一个母亲带着儿子在一家塑料生活日用品摊位上闲逛。现代塑料制品在这里普及得很快,正在逐渐代替那些又老又不实用的家用工具。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一个男人正在兜售包括各种式样、大小、颜色的陶瓷品,我们在照片中可以看见各种大小、直径、外观的瓦罐、花瓶、碗、和水缸。今天的消费者,比起以往更有能力挑选最好商品和服务。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昆明东寺塔。东寺塔是自我在1940年间拍摄过的照片中,为数不多的现仍在的建筑物之一。当时(1944年),照片上的东寺塔还是在郊区(请见上一组图片),而今天,这个城市已经扩大,东寺塔成了昆明一座高大的建筑。而西寺塔已在一次地震中摧毁。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筇竹寺色彩引人注目的庙门。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放学后的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品尝雪糕。在四十年代,这种景象是不可能有的。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一群目光明亮、幸福可爱的孩子们在民族村游玩。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照片中,两个孩子在石林手牵手,一步一步登上台阶。左边男孩手中握着一枝花,不用说,一定是要送给妈妈的。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她的眼神似乎在表达这样一种请求:我希望您喜欢我的家乡。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穿着干净又鲜艳的衣服,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去幼儿园。他们路过我这个外国人时,都非常好奇地看着我。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这样的春城小学今天已经看不到了。图中孩子们站好队,正等着老师来给他们上体育课。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一日之计在于晨。昆明东风广场上,很多人听着音乐整齐地做锻炼,还有一些人喜欢拎着鸟到公园里散步,在那里,你可以听见鸟儿发出动听的歌声。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下班后,交通接近高峰,成千上万的自行车在街道上穿行,在许多像昆明这样的城市,快车道和慢车道是分开的。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1994年3月,克拉夫奇客克先生携夫人前往驼峰纪念碑献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两国人民共同开辟了驼峰航线,从而打破了日本侵略者的对华封锁。为了纪念这一航空史上的壮举和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的友情,驼峰飞行纪念碑于1993年2月在昆明西北郊落成。

美飞虎队员拍90年代云南

  Bert A.Krawczyk


  1923年,美国威斯康辛州人。1943年,他作为陈纳德将军援华空军(飞虎队)的一员来到中国,他在那里度过了将近三年的时光,对当地的人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用照相机和画笔记录了他们的文化的各个方面。1989、1991和1994年,他三度重访云南,记录下了“彩云之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