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益生康健销售模式遭质疑

 zgpht 2011-05-03
本报记者 王荣北京报道  
     刘先生最近一直有一个疑问——1元1瓶的保健品到底是真是假,而疑问的来源就是一年多的时间里《参考消息》和《北京青年报》上几乎占据了1个版的1元1瓶保健品广告,作为这两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刘先生有些动心了。其实动心的不只是刘先生,记者对此也“动心”了。

  保健品的高价格众所周知。以蜂胶为例,一般相对便宜的国产蜂胶在正规的药店的定价就达到108元1瓶,在保健品平价超市89元1瓶,而在报纸上宣传广告称,只需1元就能买到1瓶。除此之外,1元产品还包括鱼油、钙片、维生素E、绿仙螺旋藻、大豆异黄酮等在市场中价格不菲的产品。

  如此大的差价不得不让人怀疑广告中产品的真实性,而这些产品均由北京益生康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生康健)代为销售。为探究竟,记者持续对益生康健展开了明察暗访的深度调查。

  1元噱头

  “公司拥有13年保健品销售历史,是全国最大的保健品网络交易平台。”11月5日,记者以消费者希望入会的理由拨通了益生康健业务咨询的电话,接受咨询的专员在电话那头自豪地推销自己的企业。

  在其内部会员刊物《益生康健健康咨询》广告招标的介绍中,记者还了解到益生康健主要以直复营销、会员制服务的电话与网络营销模式为主,主营国内外百余种保健食品。其中以会员制尤为盛行,据其网页上称其目前拥有会员过百万。

  与记者通话的业务专员也积极邀请记者入会,据该专员介绍,入会的会员可以享受益生康健提供的1元礼包,也就是广告宣传中所称的1元1瓶,不过这样的优惠仅限于“首次”,而且需要一次性购买超过150元的产品。他还推荐说:“入会后还可享受折扣。”

  该专员在解释保健品何以如此低价的时候还坦承:“公司不会赔本卖给你的,只是一种促销的手段。”

  “保健品的价格被人为抬得很高。”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健品销售人士称,在保健品行业内,产品的毛利率通常是成本的数倍,他举例说:“珍奥核酸,成本也就30多元,但卖500多元。如果做医疗器械的代理,拿货一般都是5折,而保健品普遍为2折。”

  同时,益生康健所炒作的1元1瓶的产品也只局限于上述所指的6种产品,相对于其在网站上所宣称的百余种产品来说并不多,更何况还有150元的“送礼”门槛。

  挂靠老年保健协会

  记者一直询问保健品的质量是否有保证,接受“咨询”的专员邀请记者到其位于青云当代大厦的总部察看现场的情况,希望用销售情况来证明。此前,此业务专员在推销益生康健的产品时,还称自己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会员服务中心,以服务为主,产品质量一定过硬”。

  于是,记者以保健品销售代理公司销售经理的身份,于11月11日中午11点半,来到益生康健总部。一踏进公司大门,大堂内一块金黄色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全国会员服务中心”的铜牌立刻映入眼帘,在约50平米的大堂四周的橱窗内摆放着各种功能的保健品。

  尽管快到中午吃饭时间,可仍有10位左右的老人在此选购产品。“我是老年保健协会的会员,在这里买有折扣。”一位老人在买了510元的产品后,还感觉自己很幸运,她认为价格低于市场同类产品的价位,所以更青睐益生康健代销的产品。她甚至还推荐,如果愿意还可以花50元钱为家里的老人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注册,这样在其他老年保健协会的会员单位也可以享受折扣。

  因为有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全国会员服务中心的身份,益生康健的销售业务“蒸蒸日上”。据称,益生康健这样的会员全国有100多万,而其中有不少人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会员。 

产品有亮点就能卖

  在透露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与益生康健探讨产品合作业务后,记者在业务经理A女士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内部的技术部、外地组等区域。在“参观”的时候,发现办公室除了办公桌,其他的空余空间堆满了货物,就连过道也是货物,对此,A女士颇有些自豪地解释:“因为地下一层的仓库放不下,临时放在过道里。”

  在“参观”其展厅时,记者发现展厅橱窗内国内生产的产品几乎都有了“蓝帽”。

  所谓的“蓝帽”是行业内对保健品左上角的一个蓝色帽状符号的称谓,该符号代表产品经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因为保健品必须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才能在市场上销售。

  但是,当记者以“业务经理”的身份询问“如果没有‘蓝帽’能否通过其平台销售”,A女士稍有犹豫地说:“这要看具体产品,看产品是不是有宣传的亮点。”据A女士介绍,有宣传亮点的企业一般至少要支付5万到6万的广告费,由益生康健代为在平面媒体宣传。

  益生康健对于媒体宣传也是遍地开花,除了此前所提到的媒体,益生康健还在湖北、湖南、重庆、辽宁、广州等各省近百家媒体宣传。

  “如果入会,我能套用老年保健协会的名义做宣传吗?”A女士毫不犹豫地告诉记者:“可以,不过费用得另算。”A女士还补充问道:“你们一个产品都没有拿到批号吗?”此前,该公司负责接待会员的员工曾告诉记者,“如果企业能拿到一个产品的批号,其他的产品也能用”。

  然而,益生康健的这种做法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看来并不合规。他指出,这显然不符合《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中已经指明一个批号只适用一个产品。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保健品必须得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企业不能随便夸大其功能。“如果发现保健品生产厂家销售未经审批的保健品将由工商局查处。”

  5万元买牌即可营销

  虽然益生康健一直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全国会员服务中心”的牌子来营销,并指出自己是服务单位,而非销售机构,但它的“上级”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却并不这样认为。

  11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以保健品生产厂的身份拨通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电话,该协会负责团体会员(即企业入会)业务的B女士告诉记者,今后如果希望以老年保健协会的名义来营销,直接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联系即可。“益生康健只是我们的服务部。”

  B女士解释:“益生康健只是一个网上交易平台,你们如果加入他们可能要交更多钱。”看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并不满足于中介、桥梁的角色,更不乐意益生康健利用自己会员服务中心的身份笼络企业,他们更愿意亲自动手。

  据B女士介绍,如果保健品生产厂家带齐企业的经营许可证、代码证、税务证明以及产品的相关证明等材料,入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只需要5000元,“如果需要产品推广,交5万元我们可以发一个铜牌”。据了解,拥有这个铜牌的企业便可以用老年保健协会推荐产品的名义营销产品。

  同时,在打开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官方网页上的“自我保健”栏目时,记者发现该页与益生康健的网页只是名字不同,所销售的产品却一样。在记者提及希望跟益生康健一样,将产品放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官方网站上销售时,B女士称:“也可以啊,我们和益生康健也是合作。”她随即表示,如果企业也需要其他的类似合作,且价格合适,可以考虑根据企业的需要量身定做的合作方式。不过,她同时也表示,费用也有不同。

  不仅在推销产品上老年保健协会可以帮忙,就连保健品必须具备的“小蓝帽”也能帮忙取得。益生康健的工作人员在谈到“小蓝帽”时,也曾表示,有的企业要戴上“小蓝帽”的时间很长,费用可能更高达百万。对此,B女士笑称:“我们可以帮你们用更少的钱拿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文,多余的钱可以用来支持我们协会的发展。”

  民政部:社团经营要合规

  对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此种经营活动,业内人士明显不认同,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同源的中国保健协会则采取了不同的经营方式。

  “我们协会不允许开展任何经营活动,一旦参加经营活动,很难保证协会的公正性。”中国保健协会的副秘书长贾亚光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但是为了保证协会的正常运营,我们会向会员单位收取相对较高的会费。”

  其实,协会并不是不能开展经营活动,民政部社团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协会的经营活动只要是合规的就可以,如果在自己的官方网站销售的产品,没有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那么将由工商部门负责查处,民政部社团管理处将给予配合。

  然而,据上述保健品销售人士介绍,目前企业利用协会名义搞营销十分常见,尽管产品没有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但是因为在普通消费者心目中,协会还是具有半官方的性质,所以消费者很信任协会推荐的产品。

  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所教授宋朝武称,如果网站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轻者罚款,对消费者造成后果的,不仅网站要被关停,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社团的经营活动如果超出了范围,也可由上级主管单位取消资质,并追究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对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是否存在违规盈利行为,最终将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卫生部来界定,记者也于11月19日下午5点,将上述情况传真给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该人士表示将调查核实,给予答复。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没有收到回复,本报也将继续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