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下图所示,虽然2009年因雷曼危机供货减少,年供货仅2万5000吨,但东丽的大西盛行常务表示,“目前需求已超出预期”,预计2010年度的全球CFRP需求将超过3万吨,2013年的全球需求大约为5万吨。预计到2013年度,建筑材料、发电用风车等产业用途方面将比上一年增长21%。另外,2010~2015年,汽车用途方面市场需求的全面扩大同样备受期待。
 |
●预计碳纤维需求将持续攀升 出处:东丽(点击放大) |
这是因为,随着全球汽车燃效规定越来越严格,需要进一步实现车体轻量化。现在,F1等赛车、以及“法拉利”等高级车的车体很大一部分都使用了CFRP。
从三菱“帕杰罗”开始,日本国内也有多款汽车采用了CFRP传动轴(传递发动机动力的部件)。
不过从目前来看,成本较高的缺点妨碍其应用于量产车核心部件。虽然过去曾用于日产“Skyline GT-R”的发动机罩等,但该车种的现行车型并未继续采用CFRP。“目前,在汽车上使用CFRP的目的还主要在于宣传造势。用于量产车的主要部件将成为技术开发上的突破性进展”,东丽的大西常务介绍道。
克服高成本
之所以能被“雷克萨斯LFA”采用,其前提是按单生产。要应用于量产车,提高加工速度是不可或缺的。要想用CFRP取代铁和铝,需要把加工时间缩短到与铁的冲压时间相等的1~1.5分左右。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9成以上的CFRP,其树脂原料是环氧树脂等“热硬化性树脂”。这种树脂的性质是,在常温下呈液态,粘度较低,很容易与纤维相结合,加热后会变为固体。此前制造汽车部件采用的加工法是,把碳纤维织物放到模具中,注入树脂使之硬化成型,然后从模具中取出。
但这种加工法有着加工时间过长的缺点。以前由于需要高温固化成型等,因此CFRP的成形总共需要160分钟。目前,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委托东丽和日产汽车等进行的研究中,开发出了超高速硬化树脂等,可将成形过程缩短到5分钟。
此外还存在一个问题,热硬化性树脂在加热固化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即使再次冷却也不会还原为原来的液体。必须准确地一次性固化成型,与金属相比,加工难度较高。
因此,使用“热可塑性树脂”的CFRP的研究开发也正在进行之中。热可塑性树脂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聚乙烯和聚丙烯。在常温下呈固体状,但加热后可熔化流动。即使已经固化成型,也可多次重复进行软化熔融,因此较易加工。不过由于粘度较高,因此很难与纤维相结合。
东丽、三菱人造纤维和东京大学等的研究小组,受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的委托,确立了在维持与热硬化性树脂同等性能的同时、将加工时间控制在2分钟之内的目标。据称,东邦特耐克丝已经独立研发出可将使用热可塑性树脂的加工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的方法。
每公斤碳纤维的价格是2000~3000日元,比铁要高出一位数。要实现量产化,还需要降低纤维的制造成本。2009年度,日本国内钢铁厂商接到的国内汽车用普通钢材订单是876万吨。大西常务认为,如果CFRP应用于量产车的趋势全面展开,那么“碳纤维原材料目前3万吨的年产能可能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到时候还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丰田有机材料室长间濑表示,“虽然在成本、生产效率和接合性等方面,CFRP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但作为新一代轻量材料,CFRP仍然具有很大魅力,今后我们将全力进行研发”。目前,日本国内外的材料和汽车厂商正纷纷加速进行研发,一旦出现突破性进展,CFRP甚至可能会提前得到普及。(《日经生态》记者:金子宪治、外薗祐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