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清播放机选购知识 - 〖折腾数码〗 - 折腾网 - 专业GPS导航技术资源站,最新GPS...

 昵称6293169 2011-05-03

高清播放机,首先我们要在市场上区分2类产品,一种是偷换概念的“高清播放机”,这种机子一般2百元到4百元(2010年9月补充,目前这种低档机已经降到1、2百元,估计就快退出市场了),他们主要以播放RM/RMVB为主,也能兼顾一些其他格式,但是分辨率和码率不能太高。这种播放机采用的解码芯片种类繁多,主要问题一是处理能力不足,二是支持的影片格式不够丰富。比如高清视频的主要编码格式有3种:H.264、VC-1、MPEG2-HD。这些低端播放机几乎都不能支持,即使支持其中某种编码格式,影片码率也不能太高,否则就会出现卡、顿、音画不同步、死机、跳出等问题。此外声音方面也不支持DTS、AC3的解码或源码输出。因此这些播放机的使用寿命都不会太长,少则1年顶多2年后就面临淘汰,要尽量避免购买。这些所谓的高清播放机,唯一和高清沾边的地方就是视频输出使用了高清视频接口:YUV(色差)接口/HDMI接口,一般YUV可以支持到720P输出,HDMI接口可以支持到1080P输出,仅此而已,关键是机子内置的解码芯片并不具备解码高清影片的能力,因此这种播放机应该叫“RM播放机”或“多媒体播放机”,严格说不能算真正的高清播放机。

      另一类播放机,就是能真正解码并输出720P、1080P高清的播放机。这种播放机起码支持H.264、VC-1、MPEG2-HD里的几种或全部编码格式,解码能力强大,即使是高码率影片也能流畅播放;具备DTS、DTS-HD、Dolby AC3、Dolby  TrueHD等声音格式的“解码”或“源码输出”*,视频方面具备HDMI输出,音频方面具备HDMI和光纤/同轴输出。这种高清播放机一般价格较高,从4百多到4千多都有,不过价格超过2千的播放机,已经和HTPC价格重叠,说起来功能、用途、灵活性方面HTPC都占优势,只是HTPC的功耗较高、开机慢、操作不够傻瓜化、外观不佳。因此高端高清播放机和HTPC将会“共生”与“竞争”。我个人认为超过2千的高清播放机生存空间不大,真正能发挥其自身性价比特点的价格区域就是在1千5以内。

(*名词解释:“解码”和“源码输出”。一般影片都内置多声道数字音轨,常见的如DTS、Dolby AC3,还有次世代音频的DTS-HD、Dolby TrueHD。播放机对待它们有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播放机芯片对数字音轨进行解码,转换成多声道数字音频流(LPCM),通过播放机后部的双声道RCA/HDMI/光纤/同轴输出(俗称“解码输出”或“解码”),接上电视机或音箱即可发声,也可以接驳功放,但只利用功放的D/A转换和信号放大。“解码”输出发出的声音素质和播放机芯片息息相关。
第二种,播放机不对音轨进行解码,而是把数字音轨(RAW)原封不动的通过HDMI/光纤/同轴传输到解码器或功放(俗称“源码输出”),由解码器/功放来负责进行解码处理。这种方式一般可以得到更好的声音,但必须另外购买解码器或功放。)

     这几天我粗略找了一下,市场上在销售的高清播放机就有几十款,乍一看上去有些让人头晕,不过只要我们掌握了关键,就可以提纲挈领一目了然了。这个关键就是——解码芯片。目前国际上能开发解码芯片的厂家不过几家,推出的解码方案也就10来种。而主流方案就几种,它们各自有各自的性能和特色。看一款高清播放机,首先先搞清它的使用的解码方案,就能让我们快速掌握该机的基本特性。

    首先让我先介绍一下主流的几大高清解码方案:
1、高端的首选——Sigma 8634/8635(2个方案各种参数都一样,8634支持正版蓝光认证,但该方案播放机很少见,8635是主打产品),主频300MHz
这种方案是市场上高端播放机的主流方案,下至1千,上至4千的高清播放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支持h.264、VC-1等几乎所有编码格式和封装格式,解码能力强大,播放速度流畅,而且画面质量高,搭配投影机的首选;还支持DTS、DTS-HD、Dolby、Dolby-TureHD的源码输出,也支持自解码输出,如果有次世代功放,最好选择使用这个方案的播放机;拥有强大的网络功能,除了共享局域网,还支持外插USB口的WiFi无线网卡,有些机子还能上网BT下载或者登陆某些视频网站,在线观看电影。
    缺点:它的最大问题(姑且称为问题吧)就是——不支持RM/RMVB格式的电影!当然,真正玩高清的可能根本就看不上RM电影(RM电影过去并不能叫高清电影,目前最新规格才升到1280*720分辨率,并且RMVB只支持双声道音频)。而且RMVB电影流行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国外看RMVB电影的很少,所以芯片开发商根本没考虑支持RMVB,sigma公司应该是美国的。另外这个方案还存在开机比较慢的问题(一般30秒以上,有些机子要60秒)。最后,这个方案价格较高,一般都是高档播放机使用,目前有少量几款机子降到千元以内。

1-1、Sigma8655——sigma新推出的解码方案,号称性能更强,速度更快(也有说法这个方案其实是8635的简化版)。这个方案的机子目前很少见,曾有传闻说可以支持RMVB了,但是我找到一款,号称是第一款用8655芯片的——爱国者P8126,售价千元左右,官方就没有说支持RMVB,爱国者方面只说正在研究,将来也许能解决。(到2010年9月,已经过去1年,都出P8126黄金版了,但仍旧没有看到支持RMVB的消息,看来支持RMVB是不可能了)

1-2、新的王者Sigma8642/8643/8653——Sigma8643是新出的高端方案,号称高清播放机的终极产品(嘻嘻,吹牛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目前来说是最好的方案)。8642方案支持正版蓝光认证,8653是8643的简化版,价格便宜一些。
      性能特点:千兆LAN网络;全面支持蓝光(包括蓝光导航);可直接浏览网页,还支持usb鼠标操作;可播放flash动画的.SWF文件,但网页上的flash动画不支持;支持APE+CUE等常见音乐格式;有些机子还配置了7.1声道模拟输出接口;可增配地面数字信号接收模块,可免费接收地面数字高清电视(如:央视高清等),兼作机顶盒之用。另外一个消息就是能够支持RMVB了,可以靠固件开发解决(但厂家正式产品宣传里还查不到),希望不要又像8655一样忽悠我们。
    可能是因为上市时间还短,固件方面还不完善,小问题较多。
2、主流价格、主流性能解码方案——Realtek 1073,主频400MHz
(敏感词语)瑞昱(Realtek)公司的芯片名气不小,声卡、网卡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高清视频界它推出的RTD1073DD解码芯片,性能强大,最大特点是通吃所有视频格式。视频编码格式:H.264、VC-1、MPEG1/2/4、Divx/Xvid、RM/RMVB,封装格式:MKV/ts/m2ts/mts/tp/wmv/ifo/VOB/ISO/dat/avi/mpg/mp4/mov/divx/xvid/rm/rmvb,通通支持。呵呵,比8635最大的强项就是支持RMVB了(具有中国特色啊),rmvb格式支持到720P,其他高清格式支持到1080P。1073解码能力稍弱于8635,但也足以满足高码率1080P影片的播放。1073DD支持DTS、Dolby AC3的解码输出,也能实现DTS的源码输出(Dolby AC3源码输出有问题),开机速度一般,有强大的网络功能,BT/PT下载,网络在线视频点播等等。
     缺点:发热高(通病,至今无法解决);画面质量稍稍逊于8635,小屏幕上几乎看不出区别,40寸以上大屏幕电视或投影仪上能看出8635稍好;声音支持多种格式的解码,但不支持DTS-HD、Dolby-TrueHD这2种次世代音频的源码输出,只能降级输出DTS 5.1(Dolby AC3也有问题),声音解码输出的效果稍逊于8635方案。也就是说在影/音2个方面,比8635都要稍稍差一点,不过差距有限。所以整机价格比8635稍低点,一般在5百到8百之间。
    2010年9月补充   
2-2、2010年后期的最具性价比方案——1073DD C+
最早期的1073不支持DTS,所以后来改进为1073DD,又因为1073DD对次世代以及Dolby AC3支持的不好,2010年6月Realtek公司又推出了其改进版“1073DD C+”方案。目前市场9月份以后出的播放机,很多1073机型都已升级到C+芯片。可以支持次世代音频的的自解码输出(LPCM 7.1),DTS-HD的源码输出已经攻克,TrueHD源码输出目前厂家正在攻克中,相信很快就能解决。除了次世代的改进,还增加了对APE+CUE音乐格式的支持,可以选曲播放APE了。
       1073DD C+,那个C+写在了下面,有时大家也简称它为1073C+或1073+。而平时我们说的1073,则指的是老的1073DD。第一代1073早已看不到了。
2-1、可以录像的播放机——RTD1283方案:
1283是1073的升级版,比1073主要区别一是增加了录像功能,二是提供了DTS-HD、Dolby-HD次世代源码输出和解码输出(厂家宣传的,但实际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也解决了一些小bug,还降低了芯片发热。但其他变化不大,特别是画面和声音质量方面并没有什么提高。(目前产品不多,查到的有忆捷M890,可录像,WIFI下载,登陆YouTobe,接受主流媒体RSS,支持DTS源码输出。还有韩国TIVX-6600,售价3千多,RTD方案的高端货。)
      老的1283DD在对TrueHD的支持方面做的不好,所以Realtek公司在推出1073C+的同时,也推出了1283C+。目前市场上已有采用新芯片的播放机上市,可以支持2种次世代的源码输出与解码。
回顾2009~2010年,8635和1073无疑是最主要的2款解码芯片。8635虽然上市时间很久,但一直能稳居主流方案,无疑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芯片,即使到2010年9月,其性能仍旧足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要。只是较高的价格和不支持RMVB的“个性”使得其性价比稍低,但其对音频的良好支持和高画质的画面输出,是投影仪和次世代功放用户的首选机型。1073则靠着自己通吃所有格式,以及5百~8百元的售价,在中端用户中拥有最大量的人气。而最新的C+版的上市,无疑又让自己的性价比提升了一截。
3、生力新军—— AML8626H方案,主频333MHz (2009年底~2010年初进入市场
Amlogic公司的AML8626H解码能力比6M68强,比1073稍欠,大部分1080P硬盘可流畅播放。该方案播放机使用的是AML自己的AVOS系统,开机非常快,一般几秒即可,操作反应也很流畅。
    特点:1080P+RMVB+APE+FLAC+下载。支持绝大部分视频格式,唯独不支持VC1(WMV9-HD)编码格式。支持DTS、AC3、DTS-HD自解码。比1073强的地方是一是发热小很多,二是支持APE格式音乐,但不支持CUE。(目前新出的1073C+ 能支持APE+CUE音乐,因此1073C+又反超8626H了)。另一个遗憾就是网络下载不错,但暂不支持在线视频点播,这点不如1073(部分8626H是机子已解决此问题)。
    8626H性能下压6M68,上打1073,整机不到5百元,价格也处在6M68和1073之间,是一款“搅局”的产品,在它的努力下,估计另2者的价格会做出一定的下调。
   除了以上常见的几个主流解码器方案,我们还能碰到以下方案,这些方案要么是早期解码芯片,能力有限,要么就非常少见(比如Intel方案),应避免购买。
过气的方案:
Amlogic7226/7228/8613/8618——AML也是解码芯片开发的主力,这几个方案是早年的。7226用在录像机里;7228/8613在1年前是硬盘播放机的主力,也有部分由于早期的“流媒体”电视机。7228可以说是RM播放机的开山鼻祖,2年前的播放机上这个方案是主流,8613是7228的精简版。7228方案支持RMVB/Divx/Xvid/MPEG1/2/4,RM最高分辨率1024*768;后来又出了8618方案,在当时有很独特的特点,就是网络功能强大,支持BT下载、迅雷下载,但输出不支持HDMI,只有YUV,最高输出720P(7228方案最高只有1024x768),不支持H.264/X.264编码,不支持MKV、TP、TS等格式视频。(目前产品有:英谷N11,8618方案,可WEB下载、迅雷下载、WIFI,¥399。  图美X5,8618方案,¥615)。虽然曾经是主流产品,但不管怎么说,目前这几款解码方案性能已不足取,应该避免购买。
2010年过气的产品:Mastar 6M68—— (在2009年中这个方案还属于主流方案,但2010年以后采用这个方案的播放机迅速退市,因此这次修订把它也纳入过气产品。)
     (敏感词语)“晨星”公司推出的6M68方案,支持绝大部分编码格式和封装格式,但是不支持VC1(WMV9-HD)编码格式。音频支持Dolby AC3自解码,不支持DTS自解码输出,只能源码输出后外接DTS解码器(或解码型功放)来解决,不过目前有少量几款机子厂家内置了DTS解码电路,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此方案不支持网络功能,只能读取内置/外接硬盘或存储卡上的内容。
    这种方案的一大优点就是播放器价格便宜,比1073又便宜了一个档次,一般能做到5、6百元,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毕竟目前VC-1格式的片源一般都能找到H.264格式的,而声音一般高清电影都有多种音轨,除了DTS,一般还有Dolby AC3和LPCM音轨可用。另外市场上也能买到1百多元的DTS解码器,贵一些的从5、6百到1千多都有,大家可以根据资金灵活选购。
少见的方案:
Intel芯片方案——采用Intel嵌入式1 GHz英特尔XScale CPU(嵌入式CPU,可以用在智能手机、路由器等地方)、MPEG-2和H.264硬件视频解码器、DDR2内存接口、以及2D/3D图形加速器,并具备模块化开发环境的支持。从配置看估计H.264没问题,VC-1没说能否支持,可以上网,灵活性和PC类似。目前产品很少,看用户抱怨,不少视频播放不流畅。(目前产品有:汤姆逊PC6-PC。)冷僻产品,看样子Intel自己也没下功夫搞,应避免购买。CC1100方案——是一款国内开发的影音专用DSP,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者是北京希图视鼎科技有限公司(C2)。主CPU是主频350MHz的超级标量RISC处理器,运行Linux操作系统。性能方面视频格式基本都支持,音频方面不支持DTS,有网络功能,还能支持录像。此方案产品非常少见,目前就见到一款蓝钜K3,售价9百多,从性价比上看没什么竞争力。
(2010年9月补充)
    最近,又有一些新的解码方案上市。2008~2009年,能流畅播放720P高清视频的MP4大量上市,解码芯片的开发也进入成熟期,出现多款性能不俗的产品,解码能力强,有的还支持HDMI输出,特别是功耗低、发热小的特点也适合体积不大的高清播放机。目前已经有部分产品经过改良以后进入高清播放机市场。他们一般价格低廉、体积小巧,主打低端市场。
1、低端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F10方案。F10是合智Boxchip公司的产品,和高清MP4中大名鼎鼎的“索智SC9800”应该有血缘关系,据信是从SC9800改进而来。
      F10高清解码能力不俗,H.264、VC-1都支持,分辨率可达1080P,最高码率40~50M。其他视频编码如RMVB、Divx、Xvid、MPEG-1/2/4就更没问题了。支持视频封装格式很丰富,常见文件格式几乎都支持。音乐格式支持MP3/WMA/OGG/FLAC/APE/AAC/AC3/ATRA/DTS。音频方面支持DTS自解,但只能输出2.0,Dolby AC3、次世代音频不支持。不支持网络功能。
      该方案最大优势是价格便宜,目前上市的该方案播放机定价都在299元以下,非常有竞争力。硬件特点:芯片发热低,开机快,支持VGA接口。但无网络接口,不支持下载和在线视频。数字音频输出都是同轴,不支持光纤,少量机型无同轴/光纤。一般无法内置硬盘。接口方面一般带SD/MMC读卡器,USB接口。
      该机缺点:1、刚上市,固件还不成熟,问题不少
(目前找到的产品有:忆典 I600-A      ¥280,可内置2.5寸硬盘,AV+VGA+HDMI,同轴   ;
                            忆捷 X5            ¥299,AV+YUV+HDMI,同轴,无VGA,;
                           封神P11-A         ¥260 ,AV+VGA+HDMI,无同轴/光纤 ;  
                            天目F10            ¥288, AV+YUV+VGA+HDMI,无同轴/光纤;
                           天敏 DMP420     ¥298,AV+YUV+VGA+HDMI,同轴 )
2、低端市场的竞争者之二 ——AML的8626L,是8262H的简化版,内存由128M减少到64M,解码能力弱一些;不支持网络;Flash动画不支持SWF格式。和8626H一样不支持VC-1视频编码格式,其他视频、音频方面一样,但遇到高码率的1080P有些吃力。有USB和读卡器。
(目前找到的产品有:英菲克 I7H         ¥238,AV+YUV ,无HDMI,无同轴/光纤;
                            英菲克 I8H         ¥288,AV+YUV+HDMI,有同轴/光纤;
                            迪优美特 K3       ¥228,AV+YUV+HDMI,无同轴/光纤)
3、低端市场的竞争者之三——RTD1055方案。RTD公司近期推出了定位比1073低一些的1055方案,目的似乎是要和F10、8626L竞争,同样不支持网络。主频高达500MHz,但功耗和发热却降低了不少,而解码能力并没有降低,支持格式和1073一样,还支持次世代音频源码输出。目前产品还未正式上市,具体情况留待以后补充。
(目前找到产品有:元谷魅影M1    ¥328,AV+HDMI,无内置硬盘,光纤+双声道模拟,无同轴,有1个USB,1个SD/MMC读卡器)
4、传说中的高端产品——AML8626M。 据说使用android系统,据说性能堪比Sigma864X,这个应该是去占领高端市场的,但一切都还是传说,留待上市以后补充。
5、N6-UC133A-1019方案,这个应该是F10的马甲。(机型: 乐唯LW-B100)
    MP4市场有不少解码芯片都是互为马甲,几家公司,一款核心,几个名字。这些方案进入播放机市场,会大大增加消费者的认知难度。
知道这些主控芯片的区别和性能特点以后,我们就可以大致掌握1台播放机的性能特点。现在播放器都能支持多种编码格式和封装格式,有些厂家在产品介绍时往往罗列了大量的格式、功能,但对于自己不支持的并不提起,新手选机时,往往看着一堆罗列出来的英文字母而头晕,可能错漏关键信息。
结论:这是台低端播放机!而且不值得购买。
     首先,“视频格式”里把编码格式和封装格斯罗列在一起,造成丰富的假象,实际上高清编码格式只有H.264和Mpeg1/2/4,不支持VC-1。文件封装格式最大问题是不支持MKV。缺这2个,这机器用起来就很难受,VC-1还好说点,但目前大量的高清电影都是MKV封装的,不支持MKV的话这机器利用价值就大大下降。另外视频最高分辨只有RMVB写明分辨率支持到768P(1366*768),其他的笼统写着(480P、720P、768P),但没有说明到底哪个格式分辨率不能超过480P(800*480)?哪个不能超过720P(1280*720)?这样会给我们下载电影造成麻烦,网上的电影一般都有多种分辨率提供,不知道自己播放机的能力,下的电影分辨率高了你可能看不了,分辨率低了画面质量差。
      其次,“音频输出”,连光纤和同轴都没有,根本没法输出数字音频,虽然HDMI也能输出音频,但这里没写明,无法确定是否支持。只能输出双声道立体声,假如你家里有功放,碰到这种播放机就成摆设了。
      第三,“音频格式”,大部分都支持,连热门的AAC、DTS都支持,不过目前网上资源最丰富的APE格式不支持。
      最后,“视频输出”,虽然支持HDMI,但播放机自身最高只能支持到720P左右,因此HDMI在这种机子上几乎就是个“幌子”,厂家把它设计进去估计就是打算欺骗不懂行的人用的,让人以为这是一款高清播放机。                  

      因此建议选机时重点看解码芯片型号,一般中高档机子都会明确,如果产品介绍里不提解码芯片型号,那就要小心了!那就多留意以下信息:
     首先看编码方案是否支持 H.264、VC-1、RMVB、MPEG1/2/4、DIVX、XVID这几个,这是最常用的;
     再看看文件格式是否支持 MKV/TS/AVI/RMVB/VOB/WMV这些封装格式,一般电影跑不出这些格式;
     再看看DTS/AC3解码情况,还有是否支持网络功能,视频接口种类等等。
     如果你有经验,也许就能推断出是否是解码方案中的某一种,自然也就能知道其不支持什么了。

     如果仍旧无法确定芯片情况,那么看看上面列举的各种格式是否都支持,如果都支持,那就问题不大。如果有少量不支持,那么自己判断一下是否需要这种功能。
     比如Sigma8635不支持RMVB格式,但你家的平板电视具有“流媒体”功能(很多国产平板电视都有这功能,进口电视则较少),可以播放RMVB/MKV等等,那么播放机不支持rmvb也无所谓。
     再比如AML 8626H不支持VC-1,但网上VC-1格式的电影所占比例较小,很少有电影只发行VC-1版而无H.264版的,因此下载时注意一下也能接受。
     或者新出的低端播放机,不支持网络,但你从来不用播放机去下载电影,也从不用来在线点播视频(比如我就是这样),那么没网络也无所谓。
     或者有某款播放机没有同轴/光纤数字输出,但你家里也没有功放,那么这个缺陷也就不算大问题。
     总之,没有百分百完美的机型,不要贪多求全,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功能取舍。


      注意:对MKV这种影片格式要留意,MKV是纯封装格式,MKV后缀的文件其内部视频编码格式有很多种,可以是H.264(X264),也可以是VC-1,或者是Divx/Xvid,还可以是MPEG-2,甚至可以是RM的,所以如果你的机子主控芯片不支持VC-1,但标称支持MKV,你千万别下载VC-1编码的MKV电影,因为他肯定放不了。和MKV类似的还有AVI、TS后缀的文件,他们也是纯封装格式,里面的影片采用的编码格式不定,下载之前要先确定自己的播放机能否支持。除了视频编码要注意,音频编码也要注意,AAC、MP3、LPCM、AC3、DTS等等编码格式都可以作为MKV电影的音轨,如果播放机不支持某种音频,那么切换到该音轨时就无声。好在一般电影都是多音轨的,很少有所有音轨都不支持的情况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