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 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由于发生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内痔:多为无痛性 软团块常出血 严重的可脱出肛外。
外痔:发生于齿线以下 表面盖以皮肤、不宜出血、多有疼痛及 异物感。
混合痔:也称为内外痔或内外混合痔,齿线以上为内痔,齿线一 下为外痔。具有内痔,外痔俩种症状。
病因病机:
多因饱食酗饮、过食辛辣肥甘、以致中气下陷、湿热内生、
蕴蓄大肠、下迫肛门,或久坐久立,或负重远行,或长期便秘,泻痢、妊妇多产、或肛门直肠局部病变皆可使气血不畅、血液回流受阻、邪热与淤血结滞,郁积而成。
一期内痔;痔核较小,质柔软,色鲜红或紫红,大便时痔核不
脱出肛外,便后出血,血色鲜红。
二期内痔;痔核较大,呈紫暗色,便时痔核脱出肛外,便后可
自行回复,排便时易于出血,血量较多。
三期内痔;痔核较大,较硬,呈灰暗色,便血较少,大便时
经常脱出肛外,甚至行走、咳嗽、下蹬时也易脱出
若痔核脱出嵌顿时,可致持续性剧痛、痔核糜烂、
坏死。
一, 结缔组织外痔:肛缘处有敖生皮瓣质地柔软,一般不 痛,不出血。仅肛门有异物感,感染时,则肿胀疼 痛,肿胀消失后,敖皮依然存在。
二,血栓性外痔:多生于肛门左右俩侧。为青紫色,圆 形硬结,触痛较甚。自觉肛门有异物感。
息肉痔:
肛门内息肉常发生在直肠下端,一般只有一个,但有 时也可见数个,常见于儿童。大便常有鲜血,低位的 和蒂部较长的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外,直肠下端容 易发现带有长蒂的肿块状物,表面光滑,呈粉红色, 质较脆。
肛裂:是指肛门边缘具有剧烈疼痛的裂口或感染性溃疡多因便 秘排便时用力迸张或因扩肛,妇女生产时产道扩张不当导致,使肛缘皮肤损伤而发生。排便时肛门口有刀割样 疼痛,便后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有少量鲜血流出,裂口 位置通常在前后正中线上,新裂口创面较浅,色鲜红, 边缘软而整齐,老裂口创面凹陷,呈灰白色,边缘有缺 口,可伴有外痔。
肛门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本病大多可并发肛瘘,肛门部剧烈 疼痛,肿块,大便,行走咳嗽时加重患者坐卧不安。全 身可有畏寒,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一 化脓性肛瘘,经常性或间歇性流出粘稠的脓性分泌物, 可触及硬索条物,外口呈栓状隆起于皮肤,内扣在黏膜 内,发赤,瘘管周围由于疤痕的牵引形成沟状凹陷。
二 结核性肛瘘,经常性或间隙歇性流出干酪样稀薄分泌 物,无硬的条索状物,外口不整齐 不隆起 有潜行边 缘 皮下有脓腔。
脱肛 : 是直肠脱垂,有痔反复脱出分娩过多,内痔环切术后 以及以习惯性便秘等原因而引起常见于体质虚弱的老 人儿童。
与内痔脱出的鉴别 脱肛形状呈环状或螺旋状,不易 引起出血淡红色或鲜红色。
内痔脱出 有痔核分颗突出,暗红色或青紫色,容 易出血。
检查诊断:病人侧卧下腿伸直上腿屈曲,医者用双手将患者臀部
分开,首先从外面查看,肛门周围有无痈、外痔、瘘管外口、脱肛和脱出的内痔、肛裂、息肉痔等,位置、数目、大小、色泽。
医者用食指戴有指套插入肛门如手指插入引起剧烈疼痛,可能为肛裂,如触到游离的结节状物可能为直肠息肉,如摸到的结节凹凸不平质硬底宽与下层组织粘连固定不动同时有脓血粘附于指套的应考虑可能是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