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00万”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3gzylon 2011-05-04

“2300万”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专家指出,重要的不是大数,应该是结构
日期:2011-05-04 作者:张晓鸣 来源:文汇报


                     
    上海常住人口突破2300万,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位居民,意味着什么?在昨天发布的本市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市统计局表示,取得了反映上海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迁移流动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是一份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专家则指出,重要的不是大数,应该是结构,这样才能清楚哪些增长是合理的,哪些需要调控。同时,上海亟待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对“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挑战。
    
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从人口增量结构分析,与10年前相比,全市常住人口增量中有87.75%是外省市来沪人员。这些外来人口为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市统计局认为,上海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较快的主要因素是本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较为完善和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促使外省市来沪人员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上海吸引外省市优秀人才来沪就业,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口素质。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0年前的10940人上升为21952人。
    
    那么,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有没上限呢?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陆铭认为,中国的大城市从总体上来说人口密度低于世界上的其他主要国际大都市。事实上,诸如日本的东京,也曾经认为城市太大了,于是以行政力量来限制城市发展,但结果是城市的竞争力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降低了大城市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带动力。陆铭认为,城市的扩张在多大程度上会让城市“生病”,关键还是看科技和管理,“简单地将城市病归结为人口规模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合理的人口扩张有利于转变城市的职能。”
    
老龄化步伐有所减缓
    
    人口老龄化是上海近年来一直面对的问题。不过,从这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这个问题必须一分为二地来看。
    
    一方面,上海老龄化步伐有所减缓。与10年前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32.98万人,占10.12%,下降1.3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为1756.3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76.30%,上升3.54百分点。这表明上海作为极具活力的大都市,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增强。以劳动年龄为主的外来人口的迅速流入,促使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较快,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年来上海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趋势。
    
    另一方面,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与之相比,上海老龄化程度要更高。因此,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善为老服务设施等仍是上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陆铭认为,基于当前老龄化的现实,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工作年限,推迟退休年龄,让尚有富余能力的人继续留在岗位上工作。
    
    本报记者  张晓鸣
    
相关链接  全市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常住人口,是指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