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泉隐山间,
道是吴中一胜迹。
啊,看到资料,这山以前真是叫隐山。《苏州旅游经济大全》资料介绍如下:
“位于苏州城西20公里处,是'吴中第一胜迹',它与虎丘、天平、灵岩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大名山'。全国有7处天池山,人文和自然景观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当推苏州太湖畔的天池山。”
“天池山见诸文字记载的年代是东晋。当时结庐天池山东约一公里的观音山名僧支遁,见天池山山腰长年积有一泓澄波泠盈的池水,便从观音山移居天池,苦心经营了二十年。因支遁“清闻于朝”,感动皇上,“拨银十万缗”予以修建。《吴县志》载:“自晋时起,历有名僧高士,逸民遗老,以山宜就隐,乃营墓定宅,避世隐居。”故天池又名隐山。

隐内也,有泉,有林,有壑,有寺,有亭,有迹……

入口。舒同题。

天池的碑刻简介。


天池一角。

寂鉴寺前也一池,映上之莲花峰哉。

了吾济道人题词“钵盂泉”

此状的钵盂泉,水是博主用手舀了后的。

寂鉴寺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因有无梁殿。

国民党元老李根源题词“天池山寂鉴寺”,还题有“宛如桃源”摩崖石刻。李死后葬于天池山南面的小王山也,李系云南讲武堂出身,去昆山讲武堂的人会记得吗?

天池西北的山势,不嶙峋,但有气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