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我成为几米之前

 提灯天使 2011-05-04
文/几米
 
与画有关的童年
       
        我生长在一个完全没有绘画艺术气息的家庭里,关于我会画画这件事,不知该从何追溯。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课本空白处画满我的涂鸦。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墙上还挂着我小学二年级画的水彩风景画,那是一间有红屋顶的房子,伫立在草原中,天空有白云飘过。但是,小时候,哪个孩子不会画画?哪个孩子不是小画家呢?那个年代,没有人会培养一个爱画画的孩子。画画又不能当饭吃,玩玩就好。
        小学时,我常常去圆山动物园参加写生比赛,每次老师都叫我画长颈鹿,一连画了好几年,我好像年年都画得一模一样。结果最好的成绩只得到佳作,大部分时候都没有入围。老师还安慰我说:“那是因为你的画风太成熟了,评审一定以为是老师帮你画的,所以才没让你得奖。”当时我信以为真,度过许多落选的快乐日子,心中还莫名地暗暗高兴,真以为自己画技高超。
        小学时我就没有认真看过漫画,那黑白线条的漫画书,从不曾让我着迷。我必须老实承认,我有阅读漫画的障碍,我不知该先看图还是先看文,甚至阅读漫画的方向顺序,都让我迷惑。
        高三下学期,班上转来一位同学,他告诉我,家里本来希望他念医科,但是他还是决定要考美术系,当艺术家。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喔,原来大学有美术系喔,也才知道考美术系还要加考素描,国画,书法和水彩。
        回家后我告诉父亲,我也想考美术系,但要加考的术科,我不知道去哪里学。父亲说,他有个同学的儿子,刚好是师大美术系毕业的,父亲这位同学的儿子,就是后来很有名的大画家——吴炫三先生。
        当时,吴先生没有在教学生,但是他的老师有间画室,在教学生素描。就这样,我被带去老师家,而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面前这位看起来很老的老师——李石樵先生,是艺坛大师级的人物。我就像是个完全没有功夫底子的孩子,忽然变成武林高手的徒弟。但是这并没有让我武艺增强,原因是我根基不佳,根本无法吸收。
        李老师并不直接教我该怎么画,而是用了很多方式来比喻画图的步骤,还顺便讲几个笑话。可惜那时候,笑话我听懂了,但真正传授功力的部分,我如鸭子听雷。
        我跟着李老师学了3个月的素描,结果考试成绩揭晓,没想到素描分数最低,只拿到了40分。反而从来没有学过的水彩,国画却拿了超高分,而我连考试要用的国画笔,都是临时跟人借的。只能说我运气好吧,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考上了文化美术系。
        我知道自己起步太晚,程度不佳,进了美术系后,更发觉自己差别人一大截,开始变得很自卑。那时很多同学,学长都才华横溢,令人佩服。那些会来念美术系的同学,通常都对创作怀抱着很大的热情,每个人的标杆人物都是达利,毕加索,塞尚这类大画家。他们经常为艺术的流派争论不休,因为艺术理念不同而翻脸,甚至大打出手,反目成仇。我对这类事情却没有很大的热情,常搞不懂这些同学是怎么了?

广告与插画
       
        因为在纯艺术领域的表现平平又缺乏热情,同时考虑到日后的工作和前途,大二那一年,我选择了设计组,学习比较务实的美术专业。没想到,我在设计方面的功课表现优秀,念得轻松愉快。而既然走上设计这条路,后来我就进了广告公司,在这个圈子一待就是20年。
        早年做平面广告,最初画出来的产品,人物都很漂亮,最后拍摄的结果,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当时我想,如果可以直接用插画的方式来制作广告,该有多省事啊!
        于是,我决定再开始拿起画笔画插画。当时有个叫Lisa的同事,看了我的插画簿子,知道我的梦想。有一天,她借走我的作品,冲动地跑去《皇冠》杂志找总编辑,没想到居然为我争取到了为杂志画插画的机会。
        就这样,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插画工作。
        记得一开始接的就是司马中原先生,廖辉英小姐的稿子,都是大牌作家,为他们的作品画插图,觉得非常荣幸。但是等拿到稿费,一幅只有300元,心就凉了半截,相较于我在广告公司的收入,真是太微薄了。
        那个时候广告工作繁忙,画插画只是兴趣,几次推辞之后,就再也没有发表作品了。
        3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开始与皇冠出版社合作,这一次是替小野先生的书画插图。小野先生的作品卖得非常好,连带我的插图也被大家注意了。没多久众家报纸的插画案子如潮水涌至。我每天下班都得回家画图。
        在广告公司上班时,我感到最痛苦的就是去见客户和开会,我没有办法清晰地说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厌恶编出一套完美的说词推销自己的创意。对我来说,设计稿本身已  经说明了一切,不必再多做解释。所以,画插画是一份非常适合我的工作,编辑把稿子传真过来,我画完图将稿子寄过去,事情就搞定了,完全不需要跟任何人沟通。相对   于广告公司繁琐的讨论,那真是甜蜜的工作。
        我白天上班,晚上画插图,渐渐地,上班时愈来愈彷徨,在家画画却愈来愈觉得有趣。
        终于在1994年春天,我将工作辞了,到欧洲玩了一阵子,回到台湾后就快快乐乐地过着SOHO族的生活。

生病成为事业的起点
       
        1995年,春节过后,有一天我从梦中惊醒,因为右大腿剧烈疼痛。我以为是不小心撞到了,过几天就会痊愈。但是3天后,腿失去了知觉。
        我赶紧去看医生,初步诊断结果是坐骨神经出了问题。我换了好几个医生,看了西医,又去看了中医,甚至连密医都去找了,症状还是没有消除。3个月后,看完病回家的路上,我在街头差点昏倒。当晚,我住进了“荣总”的血液科病房。
        做完化验的第二天,医生站在我的床头告诉我骨髓里长了不好的东西。我问:“是癌症吗?”医生点点头说,是的。
        然后我就崩溃了。
        确认罹患癌症后,我立即开始接受化疗。并寻求骨髓配对。一开始化疗,呕吐,发烧,昏迷,痛楚,发冷,各种症状就轮番上阵,我曾经天天半夜发冷到一直在床上打哆嗦,连床都被我摇得嘎嘎作响。
        那段时间,因为免疫系统失灵,平时一点小问题,都会变成大问题,如果不小心感冒,可能并发肺炎,一点小伤口也可能造成感染,随时都要小心翼翼地照料,对病人和家属都是莫大的折磨。
        这场病,带给我的恐惧实在太大了,大得我无法承受。
        第三次接受化疗,在医院里住了好久,我好想回家。出院前夕,我突然吐血。我担心如果医生知道,肯定不会放我走,因此硬是把这件事隐瞒起来,办了出院手续。
出院后,没有医师护士的照料,才是疾病恐惧的开始。每天醒来,我都觉得自己赚到了。在太太细心且严厉的照顾下,我们寻求各种能让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日渐恢复。
        我又开始画图。创作帮我忘记疾病的恐惧,纾解我的哀伤。
        1998年,我开始出书,意外地受到鼓励与欢迎。 一晃10年过去了,这10年,我变成了专职的作者,出了30本书,这些书去了很多国家,有的书改编成电影,有的书改编成舞台剧,有的书变成了动画,有的书变成了音乐,有的书变成了商品……这些故事其实就是这样开始的。
       (来源:半月谈系列刊物《品读》——全国十佳文摘期刊,2011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