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1临时上、下水布置及计算
(1)临时用水设计思路
1)本工程的临时用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
2)用水特点:该工程基础类型采用筏板基础,地上结构为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用水量大,用水范围广,装修用水和结构施工用水交叠在一起,在规划施工用水时要同时考虑到养护用水、砌筑工程用水、装修工程用水等;在规划生活用水时要考虑到结构施工工人总数和装修施工工人总数叠加问题。
3)上楼供水管路系统规划: 现场形成直径100mm的形环供水网,每栋楼设二DN65mm的立管作为消防立管并向各楼层供水。
4)室外(施工现场、办公区)供水管路系统规划:由于现场只提供一趟直径100mm的供水管线,施工现场和办公区的用水分别从主干管上引用。
5)考虑到施工工期到冬季,需对管道进行埋设和保温,上水管线埋深80cm,明露管道冬季作好保温处理。
6)消防用水:,场区消防用水管线沿各楼布置,形成环形管网。消火栓及各楼的消防给水立管均从环形管网上接出。消火栓间距50-100米。
(2)施工用水布置及计算
1)现场供水类型
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主要包括:施工生产用水、机械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环境保护用水。
现场施工队外住,不设生活区,不考虑此项用水;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考虑混凝土搅拌用水。
2)施工用水量计算
①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定额
序号
|
主要用水项目
|
单位耗水量(N1)
|
备 注
|
  1
|
混凝土养护
|
400L/m3
|
|
2
|
浇砖、砌块
|
300L/m3
|
|
3
|
砂浆搅拌
|
300L/m3
|
|

—施工工程用水量(L/s);
—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这里取1.10;
—年季度工程量,经估算,这里取季度工程量15000m3;
—施工用水定额,根据施工用水取850(升)/m³。
—年季度有效工作日,取85天;
t —每天工作台班数,取1.5;
—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代入,求解:q1 =5.2(L/s)
②施工机械用水:
—施工机械用水量(L/s);
—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这里取1.10;
—同种机械台数(台);
—施工机械用水定额,根据施工用水取8000升/日。
—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代入,求解:q2=0.61(L/s)
③施工现场生活用水: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
—施工现场高峰期生活人数 700(人);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30L/人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4;
b—每天工作班次(班) 取2。
代入,求解:
=1.1(L/s)
④环境保护用水:




—施工现场环保用水量(L/s);
—施工现场环保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每天环保用水量,这里取5吨。
代入,求解:
=0.26(L/s)
⑤消防用水:
根据场地面积,
取10(L/s)
⑥总用水量的计算:
当(
+
+
+
)<
,则按消防用水量计算即可。取Q=
代入,求解:Q=
=10(L/s)
3)供水管径的验算:
在计算出工程的总需水量后,可计算出管径:
D=
D—配水管内径(mm)
Q—总用水量(L/s),此处为10(L/s)
—管网中水的流速(m/s),这里取25 m/s
代入,求解:D=89mm
甲方须提供管径100mm的供水干管。
(4)管线的布设:
1)布设原则:按整个工程各个阶段的用水来考虑,管线一次布置到位,争取到工程结束不再挪动。阀门井、消防井设置合理,符合有关规定,平面布置详见施工临时用水平面图。
2)管径的选择:
根据管径的计算结果并考虑到上水压力,现场沿马路布设管径选择100mm钢管作为上水主干线。
3)位置的选定:
根据现场情况,管线位置选择沿路边1m范围内布置。埋深不小于80cm,每30m间距及转角处在地面上做出临时上水标志,以利保护。
4)井位的留设:

阀门井:阀门井设置主要考虑以后主体结构施工用水、现场施工机械、环保、生活等方面用水来留设,设置2个筏门井,试验室、洗车池等处都分别留出阀门井,甩出(φ40)接口,接出上水,现场设2个洗手池。
5)结构施工时临水管线布置:
①基础部分的结构施工、消防用水:从槽边设置的阀门井、消防井接软管到施工面。
②主体结构施工的施工用水在每层留设出用水接口,阀门借口为DN15,每栋楼房设置两根立管,每根立管每层设阀门。
6)下水管线的布设:
现场基槽西侧、东侧沿马路外侧设排水明沟,沟宽200mm,最深处200mm,坡度0.5%,现场马路和其余硬化区域向排水沟找坡,在排出口处设沉淀池,排入甲方指定市政管线排污口。向排水沟方向找坡,槽边砌筑30cm高挡水围堰 具体见现场临水平面布置图。
沉淀池做法见下图。
5.2.2临时用电布置及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