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场临时用水布置方案 一、现场概况 大连某黄泥川路北项目位于大连市旅顺南路黄泥川,沿街呈 “品”字型布局,由E1、E2、E3三幢建筑组成,地下建筑面积848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39500平方米,建筑高度52.8m,总建筑面积47981平方米,框架剪力墙结构。 施工场地约15200平方米,建筑红线四周均为马路。现场内有市政自来水及变压器已接入场地以内,自来水由总包方与市政联系接入,管径自定。 二、设计原则 1、满足现场各个需水点要求,如生产区、砼养护、办公区、生活区、现场厕所、养护室等。 2、污水排放符合市政要求。 3、满足现场消防要求。 三、周边环线水管布设 沿现场建筑物(基坑)周边敷设直径DN100镀锌钢管作为环线水源,水管埋深800mm,与现场西北角市政自来水管网接驳,接驳点处设置水表井,并在总干管进水处设置两个阀门,在环线转角各设置一个阀门,以便维修时分段停水用。 四、生产和生活用水布设 结构和装修施工期间,在每栋楼内设置1根DN100供水立管,分别位于每栋楼中间部位的楼梯间内,随结构往上接,每层甩DN25球阀一个作为楼层供水。给水干管采用DN100镀锌钢管,敷设在地下室顶板下,地下室及4层以下结构施工期间干管接到环线水源上,靠市政压力供水,结构施工至4层以上时,利用临时水箱通过加压泵往上供水。搅拌机、办公区、生活区、大门口冲洗池等部位支管采用DN32镀锌钢管,分支管采用DN25镀锌钢管。 五、消防用水布设 在环线水源DN100上按50米间距引出DN65的支管并安装消火栓箱作为消防给水点,并在现场设置两处地下式消防水泵结合器以满足现场周边消防要求,位置见平面图。消防栓井配置专用消防井盖,并设明显标志牌。在消防栓处设消防箱,并配备消防水带50m。 本工程设计同一时间内火灾发生次数为1次,考虑是施工现场临时消防,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1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设计为10L/S。由于是临时消火栓系统,故室内消火栓系统按一股充实水柱到达任何部位、保护半径不超过25米考虑布置,楼上每个单元设置DN100消防立管(与临时给水立管合用,随结构施工往上接),每层设一个DN65消火栓口,f19枪口,25m麻质水龙带2条。 在室外设临时消防水箱一个,与生产水箱合用,用消防水泵向上打水,水箱在正常使用下保证有12立方米水作为消防用水,当发生火灾时停止全部生产用水,全部水源投入消防灭火,且整个系统的主管道按消防的水量、水压设计。 在大门两侧及模板堆放区、生活区各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如铁锹、消防桶、灭火器等。 六、排水布置 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现场临时厕所设在场地北侧,此部位污水采用De200的PVC塑料管排入化粪池后接入市政管线,在地泵、搅拌机位置和大门口设置沉淀池,所有污水均经过沉淀后才能排入市政管线。沿场地道路两侧设雨水管及雨水篦子,用来收集道路上的雨水保证施工的正常,排水管敷设深度为800mm,排水管坡度设置为0.5%。 七、临时用水量计算书 工程临时给水计算包含内容: 1、工程施工用水量 Q1=[K1*Σ(Q1*N1÷T1*B)]*(K2÷8*3600) K1修正系数 取1.05 Q1 年度施工实物量(如砌砖量、浇注混凝土量、抹灰量等)(混凝土养护用水量为主要用水量)取40000立方米 N1 主要项目的施工用水定额 混凝土养护用水定额取 T1 年度有效作业天数(天)取250 B 每天工作的班数取1.5 K2 用水不均衡系数 1.5 Q1=[1.05*(40000*650÷250*1.5)]*(1.5÷8*3600) Q1= 2、施工机械用水量 Q2=K1*Σ(Q2*N2*K3÷8*3600) K1修正系数 1.05 Q2 同种施工机械台数(台)取 50 N2 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取500 K3 系数取2 Q2=1.05*[(50*500*2/(8*3600)+(4*300*2/(8*3600))] Q2=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Q3=P1*N3*K4÷B*8*3600 P1 施工现场高峰期昼夜人数取600人 N3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 取 B 每天工作班数 取1班 Q3=600*25*1.4/(1*8*3600) Q3= 4、消防用水量Q4 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1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设计为10L/S,假设该工地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为一次,则消防用水的定额为10—15L/S,取 q= 10L/S (q4——消防用水施工定额) 5、总用水量计算 Q1+Q2+Q3+=3.79+1.9+0.72= Q4= (Q1+Q2+Q3)<Q4, Q=Q4=10L/S 6、管道管径确定 D=(4Q*1000÷π*V)1/2 D=(4*10*1000÷3.14*2.5)1/2=71毫米 所以考虑主管管径为采用DN100管道 7、系统扬程的确定 H=H1+H2+H3 八、管道铺设及有关要求 1、所有暗敷管道埋深要低于800mm,所有外露的水管在冬期均要作保温以防冬期受冻,保温做法为50mm岩棉外缠塑料布。 2、室外埋地管道在埋设前应作除锈和防腐工作。 3、所有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给水管试水压力按工作压力的1.5倍进行,注水后不渗不漏为合格。排水管注水高于地面、渗漏为合格。 九、节水措施 1、在临时用水点处均设节水龙头。 2、所有管道相接处要严密,以防漏水。 3、现场沉淀池内的水进行二次利用,用于现场洒水降尘或砼养护。 4、现场设专人负责,发现水阀和龙头处滴水,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十、临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1、施工时应注意保证消防管路畅通,消火栓箱内设施完备且箱前道路畅通,无阻塞或堆放杂物。 2、现场平面应及时清扫,保证干净、无积水。 3、应加强施工现场厕所的管理,及时清扫、冲洗,保持整洁,无堵塞现象。 4、施工用水立管及消防用水立管在上层楼板浇注前应及时接高,按照每施工两层接高两层进行。 5、对于有渗漏的管线及阀门应及时进行维修。 6、冬季施工时应做好防冻工作。 7、各个施工用水点作到人走水关,杜绝长流水现象发生。 第二章 现场临时用电布置方案 一、现场布置 1、根据现场情况,在施工区域的空地上主要布置塔吊、双笼电梯等施工机械,以及钢筋加工场及木工加工房等用电设备。 2、业主提供变压器,我方从变压器上将一路电源引至现场一级柜。现场用电共分三路供电,现场用电共设一级柜三个,详见附图。 3、楼内施工用电隔层设二级箱2台。 4、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规定,本供电系统采用TN-S系统(三相五线制)供电。 详见附图1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 各阶段用电量如下:
详细计算如下: 各阶段机械设备功率及临时用电统计表 (表一)
用电项目的需要系数表 (表二)
二、负荷计算 1、地下室结构阶段施工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 计算公式:有功功率计算 PjS=kxPe 无功功率计算 QjS=PjStgθ 视在功率计算 SjS= 式中Pjs—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kW; Qjs—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kVar; SjS—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kVA; Kx—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1)电焊机及焊接设备组 查表KX=0.35;COSθ=0.4;tgθ=2.29; 先将Jc=50%统一换算到Jc=100%的额定容量; Pe1= 计算荷载:Pjs1=KX*Pe1=0.45*93.34=42(kw) Q js1=Pjs1*tgθ=42*1.98=83.16 (kvar) (2)临时用水泵 查表Kx=0.7;COSθ=0.7;tgθ=1.02 Pjs2= Kx·Pe2=0.7*75=53.55kW Qjs2=Pjs2·tgθ=53.55*1.02=54.62 kvar (3)钢筋机械组 查表Kx=0.7;COSθ=0.7 tgθ=1.02; Pjs3= Kx·Pe=0.7*30=21(kw) Qjs3=Pjs3·tgθ=21*1.02=21.42 (kvar) (4)木工机械组 查表Kx=0.7;COSθ=0.7 tgθ=1.02; Pjs4=Kx·Pe4=0.7*18=12.6 (kw) Qjs4=Pjs4·tgθ=12.6*1.02=12.85 (kvar) (5)震动器 查表Kx=0.65;COSθ=0.65 tgθ=1.17; Pjs4=Kx·Pe4=0.65*100=65 (kw) Qjs4=Pjs4·tgθ=65*1.17=76.05 (kva) (6)塔吊 查表Kx=0.3;COSθ=0.7;tgθ=1.02 先将Jc=40%统一换算到Jc=25%的额定容量 Pe5=2P5* 计算负荷: Pjs5= Kx·Pe5=0.3*81.6=24.48kW Qjs5=Pjs5·tgθ=24.48*1.02=24.96kvar (7)砂轮切割机 查表Kx=0.7;COSθ=0.7;tgθ=1.02 Pjs6= Kx·Pe9=0.7*17.6=12.32 (kw) Qjs6=Pjs6·tgθ=12.32*1.02=12.57(kvar) (8)电动套丝机 查表Kx=0.7;COSθ=0.7;tgθ=1.02 Pjs9= Kx·Pe9=0.7*6=4.2 kW Qjs9=Pjs9·tgθ=4.2*1.02=4.3kvar (9)办公及生活用电及现场照明为100KW。 (10)施工现场照明68KW。 (11)总的计算负荷 (1) 总的负荷计算式 Pjs=kxPjs (kw) Qjs=kxPjztgθ (kvar)
在式中Pjz、Qjz 、Sjz—各用电设备组的有功、无功、视在计算负荷。 kx—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同期系数。 (2)总的有功功率 Pjs总= ΣkxPjs =kX·(Pjs1+Pjs2+Pjs3+Pjs4+Pjs5+………+Pjs11+Pjs12) =0.9*403.15 =362.84(kW) (3)总的无功功率 Qjs总= Σkx Pjztgθ=KX·(Qjs1+ Qjs2+ Qjs3+ Qjs4+……+ Qjs11+ Qjs12) =0.9*457.93 =412.14 (kVar) (4) 总的视在功率
三、初装修阶段施工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 1、电焊机及焊接设备组 查表KX=0.45;COSθ=0.45;tgθ=1.98; 先将Jc=50%统一换算到Jc=100%的额定容量; Pe1= 计算荷载:Pjs1=KX*Pe1=0.45*63.64=28.64(kw) Q js1=Pjs1*tgθ=28.64*1.98=56.7 (kvar) 2、小型电动工具(电动试压泵、沟槽机、热熔机、空压机) 查表Kx=0.7;COSθ=0.7;tgθ=1.02 Pjs12= Kx·Pe12=0.7*12=8.4 kW Qjs12=Pjs12·tgθ=8.4*1.02=8.57 kvar 3、双笼电梯 查表Kx=0.3;COSθ=0.7;tgθ=1.02 先将Jc=40%统一换算到Jc=25%的额定容量 Pe5=2P5* 计算负荷: Pjs5= Kx·Pe5=0.3*151.79=45.54kW Qjs5=Pjs5·tgθ=45.54*1.02=46.45kvar 4、食堂及生活用电及现场照明为100 KW。 5、施工现场照明用镝灯68KW。 6、消防水泵房用负荷60KW。 7、总的计算负荷 (1) 总的负荷计算式 Pjs=kxPjs (kw) Qjs=kxPjztgθ (kvar)
在式中Pjz、Qjz 、Sjz—各用电设备组的有功、无功、视在计算负荷。 kx—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同期系数。 (2)总的有功功率 Pjs总= ΣkxPjs =kX·(Pjs1+Pjs2+………+Pjs6) =0.9*310.58 =279.52(kW) (3)总的无功功率 Qjs总= Σkx Pjztgθ=KX·(Qjs1+ Qjs2+……+Qjs6) =0.9*339.72 = 305.75(kVar) (4) 总的视在功率
四、电流计算及电缆、电箱选型如下: 每个配电箱电缆按结构、装修二个阶段用电量最大时进行计算。
I:回路电流(A) k:安全系数(取1.1) k1:需要系数(动力系数0.7~0.9,焊机系数0.5~0.6,照明系数0.8~1.0) P:回路总功率(W) cosφ:功率因数 Ⅰ-01一级箱总电流: I=1.1*0.7 *443= Ⅰ-02、Ⅱ-04一级箱总电流: I=1.1*0.7*458= Ⅰ-03一级箱总电流: I=1.1*0.7*342= 木工加工区二级箱总电流: I=1.1*0.7*30.9*1000/(1.732*380*0.9)= 钢筋加工区二级箱总电流: I=1.1*0.7*117.3*1000/(1.732*380*0.9)= 楼内二级箱总电流: I=1.1*[6*22*0.6+(2+3+4.4+6+2)*0.7]/(1.732*380*0.9)= 总包办公区二级箱总电流: I=1.1*0.7*120000/(1.732*380*0.9)= 根据计算电流及二级箱负荷分配情况,查《92DQ-1》电缆载流量,电缆选择如下: 一级箱Ⅰ-01电源电缆: YJV(3*185+2*95) 一级箱Ⅰ-02电源电缆: YJV(3*185+2*95) 一级箱Ⅰ-03电源电缆: YJV(3*185+2*95) 塔吊用电缆: YC(3*35+2*16) 楼内二级箱用电缆: YC(3*50+2*25) 总包临建办公区二级箱电源电缆: YC(3*95+2*50) 五、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场临时供用电设施统一由机电管理部管理。本经理部设置一名安全用电技术负责人。电气操作及维修人员必须执有电工证。经理部电气负责人必须在作业前向电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禁无证人员私自接、拆电气设备和线路。 工长必须对所辖区域或分项工程的电气人员在使用电气设备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杜绝私自接线和毁坏电气设备的行为。 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必须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工期长的每年要验收一次。 经理部每半月要组织一次全现场的安全用电检查,发现隐患,要定人定措施定时间及时整改。 电工工作必须在“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进行。 电工在积极配合作业人员接好维修,值班,临时供电工作的同时要做好电缆,配电箱,设备的绝缘遥测及记录,漏电器(每半月一次)的试验记录,接地极(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的电阻测试及记录。做好维修工作记录和电工值班记录。工地要做好塔吊重复接地的隐检记录和电缆敷设方式的隐检记录。 使用Ⅰ类工具和移动设备人员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经理部要建立,完善所有有关临时用电的资料并存档。 六、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本措施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防针,根据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北京市《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及补充规定,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 本工地采用TN—S三相五线接零保护系统以及三级配电两极漏电保护、以及一箱一漏电的配电模式。 所有用电设备,配电箱,灯具的外壳(罩)均必须按要求接保护零线。保护零线均必须采用多股铜芯软线。配电箱的保护零线设在明处。 一般配电箱、开关箱均必须设置保护零线(PE)和工作零线(N)两个子板。相线不得采用接线端子或接线柱进行连接。 本工地保护系统至少设三处重复接地,其位置设在各一级配电柜和线路的中间、末端。各塔吊专用电源初端均增加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塔吊接地要做好隐检记录。 现场使用的配电箱 均以购买经局定型的、定点厂家的配电箱。现场的配电箱要分级设置,整齐,层次分明,并符合CI标准。 现场塔吊,外用电梯因制造的原因无法实行五线制的设备,其电源均以一级配电柜直接引出,并设专用箱。 现场消防水泵的电源线必须接在现场总配电柜总开关的电源。 现场临电线路均不得拖地明敷设及沿金属敷设。不得乱拉塑料线。电缆架空敷设和沿墙敷设时均必须采用绝缘物进行固定。 线路架设的固定距离较长时、或通过架设进入建筑物时以及井架超高限位架空线路必须用铅丝或钢索棚吊。 固定设备的电源线必须穿管埋地,采用金属管穿线时,其外皮必须接好保护零线,线路穿管时管口要用绝缘物封堵。 线路埋地敷设时要按要求进行,并做好埋地隐检记录。电缆埋设沿线设置标志牌。线路垂直时必须设可靠固定点。手动工具,移动设备及随外电梯上下的电缆不得有接头。 现场设备的两级漏电保护一般设在二级箱和三级箱。 三级箱的漏电的动作电流选为30mA。二级箱选在50mA—75mA。 现场(室外的)配电柜箱必须砌台,搭棚,并设围栏,挂好标志。配电柜要做好严密防护。不得设在路边、坑边、料场等容易碰触或不稳之处。 各设备的开关必须牢固的固定在1.3~ 电焊机必须设专用箱和漏电器。电焊机外壳完整,一次线长度不超过 焊机设置地点要防雨,防潮,防砸。室外使用要垫高。 现场照明采用长寿命的照明光源,本工地采用镝灯照明,镝灯线路要按规定架设,禁止随架子搭设,镝灯自镇流器要用防雨、散热的金属盒进行保护,并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220V以上灯具在室外高度不低于 凡潮湿场所、(如地下室)行灯。楼梯口、外用电梯平台口电梯井内以及标志灯均采用36V电压照明。 220V的碘钨灯罩:铁支架均必须进行接零保护。灯罩与灯架之间要用绝缘板(非木板)加以绝缘。灯架手持部位和挂线部位必须包缠绝缘材料。 现场使用的一切灯具必须设漏电保护器的控制。低压照明变压器要放在安全可靠,避免潮湿的场所。变压器一、二 应设熔断器或自动开关,其外壳必须做接零保护。 七、临时用电电气防火措施 本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结合工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 变压器、配电箱要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要有防火制度,附近禁止有火源。 根据不同环境要求的负载计算,合理选择导线截面,设备的保护装置,严禁线路长期过负载条件工作。 当熔断器或自动开头用于保护某段线路时,保护电路可能出现的最小短路电流,应不小于熔断体额定电流的4倍或自动开头脱扣电流的1.5倍。 电工应加强电气线路和设备运行情况的巡视和检查,尤其是大电流通过的接头处,可用变色漆或示温蜡片等进行监视,发现接头松支或过热,应及时处理。开关触头等应经常检查,发现氧化,烧烛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等,应按规定选择适当的保护装置,电动机应做到一机一闸。 值班电工应密切注意运行中变压器的负荷电流以及上层油温,变压器油温不得超过85度,发现变压器过热应及时处理。 各种电器具应绝缘良好,保证通风散热,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防止发生短路。 电气线路、设备、开关、电热、照明器具等与可燃物应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木工棚的刨花、锯末应及时清理,并有防火制度、灭火工具,以防电弧、电火花等引起火灾。 严禁利用碘钨灯等高温灯具作为取暖或烘烤材料。 在各级别的爆炸与火灾危险场所应按规定架设电气线路和采用防爆电气设备。 工地的消防水泵电源应接在工地总闸上口(包括消防照明),扑灭电气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电源,及时用合适的灭火器材,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在有绝缘支持物附近切断电源线,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或行人触电。 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并错位剪断,防止在钳口处造成短路或剪断后造成短路。 带电灭火时,人体各部位与带电设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充油的电气设备灭火时,应采用干燥的黄砂覆盖住火焰,使火焰熄灭。 扑灭电气火灾时,应使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严禁直接用导电的灭火剂进行喷射,如使用喷射水流,使用泡沫灭火机等灭火。 电焊机接线要符合规定,二次线要有线鼻子,并用螺栓压实,线路接头要少,作业时应清净作业区易燃物,以上措施要求工地全体人员认真执行,电焊机在操作前必须到安保部门开动火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