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系列之原料药投资策略
(2011-05-05 05:08:53)
●报告要点 原料药—医药行业中周期性最强的子行业医药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原料药行业是医药制造业所有子行业中周期性最强的行业,医药行业对上游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的依赖性较大,且相对于宏观经济、上游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医药行业周期波动有1—2 个月的滞后,在2009 年至今的一轮通胀周期中,大宗商品、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已有相当的涨幅,而原料药价格并未启动,因此价格较低的原料药提价可能性较大。 通胀驱动上游行业产品价格上升,成本压力显现原料药上游原始产品石油、粮食在通胀驱动下,价格上升明显,特别是弱周期的粮食价格在历史中高位情形下,依然保持了上升趋势,给原料药造成成本压力,增强原料药提价刺激。 原料药价格偏低,提价预期强烈通胀趋势带来了周期性行业——原料药的提价预期,下游原料产品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快提价的速度,原料药子行业提价预期有一定的分化,维生素类周期性最强,受通胀影响最为显著,且维A、维E 行业供需合理,国家着力优化维C 行业供给,小维生素产品如核黄素、泛酸钙的价格今年已有小幅上升,正在建立提价通道, DSM 提价有望加速维生素产品提价的速度,成为提价预期最高的子行业;抗生素类,大众品种由于产能过剩,对通胀下的提价预期带来一定的压力,而培南类高技术产品提价预期高;激素类同时受益于通胀及产业定价权优势,价格已进入上升通道;大量专利药到期直接利好特色原料药,增强了通胀下提价的预期。 原料药投资组合据上述各原料子行业分析及相关公司业务特征,推荐以下原料药投资组合:海翔药业、广济药业、新和成、浙江医药、海正药业、华海药业、东北制药、天药股份。 一、原料药—医药行业中周期性最强的子行业 原料药是指旨在用于药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而且在用于制药时,成为药品的一种活性成分。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原料药作为药剂的主要成分,只有加工成为药物制剂,才能成为可供临床应用的医药。原料药从医药中间体中提炼而来,医药中间体是化工原料至原料药或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工产品。一般将原料药分为维生素类、抗感染类、激素类、解热镇痛类和特色类,我国可生产全球2000 多种原料药中的1600 多种,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8%,位居第一,仿制药原料药的市场份额高达35%以上。 原料药分类及相关上市公司 1、原料药维生素类: 维生素 A:浙江医药、新和成 维生素 E:浙江医药、新和成 维生素 H:浙江医药、新和成 维生素 C粉:东北制药、华北制药、中国制药 维生素 B2(核黄素):广济药业 维生素 B5(泛酸钙):鑫富药业 2、抗感染类: 青霉素工业盐:哈药股份、华北制药、中国制药、联邦制药 阿莫西林:哈药股份、华北制药、联邦制药、中国制药 头孢曲松:白云山 A、鲁抗医药、东北制药、东瑞制药 6-APA:华北制药、联邦制药、中国制药、哈药股份 7-ACA:华北制药、哈药股份、联邦制药、健康元、鲁抗医药 3、激素类: 地塞米松:天药股份、仙踞制药 可的松:天药股份、仙踞制药 皂素:天药股份、仙踞制药 4、特色原料药类: 他汀类:海正药业、京新药业 普利类:华海药业 沙坦类:华海药业、海正药业 5、其他: 肝素:海普瑞、千红制药 氨基酸、核苷酸:星湖科技 惯性思维认为医药作为弱周期行业,需求弹性较小,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人口增长率及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相关性较大,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小,我们通过历史PPI数据分析显示,医药行业的确呈现出低β特征,其波动性低于全部工业品、全部生产资料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波动性,但仍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2002 年至今,经济周期出现了四次大的繁荣期,时间约为2003 年3 月、2004 年11 月、2008 年8 月、2010 年11月,其中有三次医药行业表现出与宏观经济类似的周期特征,且头部繁荣期滞后大概之1—2 个月,2008 年8 月出现异常,与国家医改、控制药品价格关系较大,由此可见医药行业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相对与整体PPI、特别是化学原料及制品的PPI 有明显的滞后性。 从景气指数看,医药行业亦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征,化学原料作为医药原料药的原材料,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近期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快速提升,预期对医药行业的景气度有较大的提振作用。 医药制造业一般分为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和中成药制造。通过主营业务同比变动看,在2005 年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最高为25.97%,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最高增速为30.34%,2008 年原药制造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远高于行业整体、药品制剂及中成药,但在2009 年的业绩下滑时期,原药制造的下滑幅度亦最大,可见原料药行业在医药制造业所有子行业中周期性最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到结论:医药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原料药行业是医药制造业所有子行业中周期性最强的行业,医药行业对上游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的依赖性较大,且相对于宏观经济、上游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医药行业周期波动有1—2 个月的滞后,在2009 年至今的一轮通胀周期中,大宗商品、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已有相当的涨幅,而原料药价格并未启动,因此价格较低的原料药提价可能性较大。 二、通胀驱动上游行业产品价格上升,成本压力显现 原料药上游的主要原始产品是石油、粮食等,市场熟知的原油为周期性产品,数据证明,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与CPI 走势显著一致,通胀带来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的趋势明显。 市场将粮食、玉米等基础农产品视为弱周期产品,而粮食CPI 数据证明,在2004 年通胀期,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远高于市场平均CPI,在2007 年至2008 年前期市场通胀时,虽然趋势比较缓和,粮食CPI 亦展现出趋势,2008 年中期至2009 年的通缩阶段,粮食价格下降,但由于天气原因,粮食减产,减弱了粮食价格下降趋势,2009 年中后期至今的一波通胀中,粮食价格在历史中高位的基础继续维持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快于2007 年通胀下的增速。 原料药上游原始产品石油、粮食在通胀驱动下,价格上升明显,特别是弱周期的粮食价格在历史中高位情形下,依然保持了上升趋势,给原料药造成成本压力,增强原料药提价刺激。
 三、原料药价格偏低,提价预期强烈 为服务民生、提高国家医疗普及度和质量,国家通过调控普遍调降成品药的价格,但对于原料药,国家并无行政干预,且对于高端原料药,国家鼓励借鉴高新技术方式引进,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的原料药行业采取调控,改善行业状况。 1、维生素——提价预期最高的子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