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28) 来源: 陕西省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某区域示意图,分析斜线所示地区。回答1—2题。
1. 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 B. 冲积低平原 C. 河谷平原 D.三角洲 2.所示区域不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 干旱 B. 洪水 C. 土地盐碱化 D. 沙尘暴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它能源),回答3—5题。 3.甲、乙、丙、丁各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矮牵牛叶片伤害最严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 B.丁、c C.乙、d D.丙、d 5.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 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工业布局不合理 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6-8题。 6.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A.中国的西宁 B.中国北京中关村 C.美国的华盛顿 D.澳大利亚的珀斯 7.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A.在珠江三角洲建棉纺织厂 B.在北京建石油化工厂 C.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 D.在上海建钢铁厂 8.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A.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C.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D.由我国内陆向沿海地区转移 2005年8月6日3:40台风麦莎在玉环县(28°12′N,121°48′E)登陆,登陆时近中心风力达到12级以上。读图回答9-12题。 9.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10.有人说台风是一种“小面积受灾,大面积受益”的气象灾害。其“益”不表现在 A.延长休渔期,保护渔业资源 B.解除或缓解旱情 C.增加水库蓄水量,利于水利发电 D.调节气温,降温消暑 11.登陆期间,宁波(29°48′N,121°30′E)处于11级风圈的边缘,其11级风圈半径(箭头)约为 A.228公里 B.178公里 C.308公里 D.128公里 12.登陆期间,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警报。①、②、③、④处海岸,影响较小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假如左图为某岛屿,读图判断13-14题。 13.目前,该岛主要采取风 力发电提供照明,该岛盛行风的 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4.①处海滩有一海滨浴场, 始终生意清淡,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A.位于海湾,风浪太大 B.常有危机游客安全的鲨鱼、白熊、海象出没 C.临近的陆地经济落后,旅游市场狭小 D.夏季降水多,日照弱,气温偏低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大空中飞行115个小时32分钟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六号飞入大空后,其轨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42.40,飞船绕地球一圈耗时90分钟。据此完成15-16题。 15.成都(32°N,105°E)某中学地理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用仪器观测神舟六号飞船的飞行状况,仪器观测时最大仰角和最小仰角分别为 A.90°,58.6° B.90°,23° C.60°,32° D.90°,15.6° 16.当成都连续两次看到太阳处于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内,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转了 A.24圈 B.16圈 C.8圈 D.2圈 12 月22 日,我国某中学的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太阳高度值测量,在学校的操场上选择一点A 处,垂直立一个竹杆(杆长2 米),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将观测到的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如下图),回答17-18 题。
17.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A . 东经127 . 5度 北纬21度34分 B . 东经120度 北纬 45度 C . 东经112.5度,北纬21度34分 D . 东经120度 北纬23度26分 18.该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 A. 30度 B . 45度 C . 60度 D . 90度 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回答19-22题。 19.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0.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21.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 B、草原 C.草甸 D.荒漠 22.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23-27题: 23.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大 D.各地经度差异大 24.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B.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25.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山地抬升偏北风 D.受台风登陆影响 26.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洪涝灾害 D.水土流失 27.此时,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在忙于 A.犁地播种 B.收割小麦 C.在牧场放牧 D.剪羊毛 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数据为经度)据此回答28-29题。
28.此时北京时间是 A.12 : 40 B.9: 20 C.21 : 20 D.2:20 29.若a 点纬度为南纬70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上升 B.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C.非洲大陆上的动物向北迁徙 D.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0度 30.苏轼旅行途中看到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作诗“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有关他的旅行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宝鸡进川 B.从嘉峪关西行 C.出山海关 D.从扬州北上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伊利集团是内蒙古一家知名企业,主要生产液态奶、奶粉、原奶、冰淇淋。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内蒙古许多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托管等方式先后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黑龙江、河北、陕西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材料二: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示意图 (1)简要评价在阶段I伊利集团生产布局的优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发展到阶段Ⅱ时伊利集团生产布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伊利集团的不断壮大对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韩国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请说明韩国的地形特征?
(2)简要分析该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3)分别说明该国东、西大陆架特点及对渔业的影响。
(4)近年,该国一直酝酿将首尔的部分职能外迁,被迁移的主要是哪部分职能?说明这部分职能迁移将会对首尔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20分) (1)优点:充分利用当地质优价廉的原料,降低成本。(2分) 缺点:远离主要消费市场,运费高,且不利于保鲜冷藏,增加生产成本。(4分) (2)变化:生产布局逐步由原料产地转向消费市场。(2分) 原因:乳制品不便于长途运输,且远距离运输成本过高;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接近消费市场。(6分) (3)扩大就业、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业的集约化经营。(6分) 32. (20分) (1)以丘陵、低山为主,平原面积较小;中东部低山、丘陵,西部平原;地势东高西低(或东北高西南低)(6分) (2)西部以耕作业为主,中东部以牧业和林业为主。(4分) (3)西部海域的大陆架较宽广,阳光可直射海底,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和鱼类生长;东部海域的大陆架狭窄,水深,水文条件较差,不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和鱼类生长。(6分) (4)政治职能;减轻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如控制人口规模,减少交通拥堵,减轻就业压力(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