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秉宜在中国农业大学演讲实录(答问部分)[1]

 文献碎片 2011-05-07

周秉宜在中国农业大学演讲实录(答问部分)[1]

(2006-04-29 13:29:56)

周秉宜答大学生问
2006年4月23日 中国农业大学

  周秉宜:在回答大家的问题之前,我首先要说明一点,就是有关周总理工作上的事情、革命事业方面的事情,我们家属是不可以过问的,甚至我们对周总理小时候上过什么学校,去哪个国家留过学,我们一概不知道,他从来不讲他过去的情况,一句话也不说,所以就是说我们对总理的很多了解也是和大家一样在改革开放以后,对周总理的书、各个方面的回忆,这些书出来以后,我们一点点看了,才知道他做过很多很多事情。原来我知道他是总理,他肯定做了一些事情,但他做了什么我不知道。我们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孩子绝对不可以过问政治上的事情,就是说他工作上的事情,我们一概不知道,所以这一类的问题不好回答。家属就是家属,不能了解太多东西,他是国家的总理,他一句话说轻了说重了小孩子不懂事,出去胡说八道,这个影响太大了,所以他绝对不对我们乱说话,这是他的一个原则。所以对不起啊,我只能说到这种程度,他工作上的事情、革命上的事情我也是和大家一样后来慢慢看书才知道很多事情。

  学生:请问您和您的兄弟姐妹怨恨过我们的总理吗?怨恨他管得太多管得太严。

  周秉宜:这个是这样子的,没有什么怨恨不怨恨,但是小时候不懂事也有不高兴,对他们有意见,但慢慢时间长了以后,因为毕竟是孩子,家长怎么管你,你就怎么听着吧,那你还怎么反抗?没有什么可怨恨的,这是你的家长,他这么要求你就这么听着。我们觉得他讲的是对的,是应该的,比如说他不让我们问他的办公的事情,我觉得这当然是这样子了,所以我没有觉得你为什么不让我管你工作上的事情?为什么不让我看你的文件?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很自然的,所以不可能怨恨他,谈不上怨恨。
  还有就是比如说去北戴河疗养,我伯母说他是去北戴河开会去了,而不是去玩的,你跟着去干什么?我们觉得对啊,说的对啊,就这样听了。大概是这样一种关系吧,所以谈不到什么怨恨。至于管得严,即便当时我也觉得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不会认为你为什么管那么严,这是第一。第二,他对我们严不是骂你,急了以后就跟你嚷嚷,你为什么这个那个,说一些很难听的话。他对你的严是纪律上的严,他个人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他不是一个很厉害、让你一看就很害怕的人,他不会让你觉得他很可怕,一看他马上眼就瞪起来了,他不会这样做。所以没有觉得很怕他或者怎么样,没有这个问题。

  学生:对总理影响最深的人是谁?

  周秉宜:我刚说过了这个事情是他工作和革命生涯上的事情,是他和他的战友、他们革命同志之间的事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家里的事情,不知道他们工作上的事情。

  学生:你认为总理更偏爱那个孩子?为什么?

  周秉宜:这个我可以告诉大家,他从来不偏爱任何一个人,如果你听到有人说“我小时候总理最喜欢我”那绝对是假的(观众笑),他绝对不偏爱任何一个人,他不会告诉你他特别的喜欢你,他不让你觉得你比别的孩子更特殊,更加受到他的宠爱,绝对不让你看出来,他觉得这样对孩子没好处,这一点我很知道他。

  学生:总理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观众笑)

  周秉宜:(笑)还是比较热情,比较有一种……对他的世界有一种热情,比较开朗,一般的什么事情还是讲出来的,不是那种不高兴了就往心里憋着,就很小心眼,那绝对不会的。我觉得他和大家的关系更多的不是像个首长,更多的像个老大哥,你有什么事可以向他倾诉,相信他一定会帮你解决,不会受到轻视。

  学生:周总理对您来说是总理还是伯父?

  周秉宜: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半小时之前他还是我的伯父,半小时之后他就是国家的总理,这个我个人是分的出来的,分得清楚的。回到家里就是你的伯父,该教育就教育;走到外面,到社会场合下他就是国家总理,他就是你的总理,你就是老百姓,这就行了,不能说走到街上说“哎这是我伯伯”(观众笑),这是不可以的。

  学生:总理和邓奶奶是否吵过架?

  周秉宜:没有吵过架(观众笑)。他们两个人挺默契吧,就是说老两口……因为当时总理和邓颖超他们一开始是出于一种共同的、他们信仰马列主义,共同闹革命,他们是在这样一种基础上才产生了感情。而且我伯父这个人比较能忍让,就算老太太有时候说话比较……女同志嘛,说话比较厉害一点(观众笑),他都会让着,他不会跟她吵的。
  我伯母对总理的生活照顾的非常周到,包括每天给他配营养餐啊她都要跟大师傅商量,她一定要保证他的身体健康,不然的话他工作太忙了,你不能保证他身体健康的话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另外在很多……就是说一些个关键的事情上她都绝对是站在我伯父一边,绝对是支持他的。我记得他说过这么一句话,那时毛主席说要把总理办公室的人员减少,所以就要去掉总理办公室,他就说“谁都不同意,就是我老婆支持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说明在一些关键的事情上我伯母是支持他的。我伯母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懂政治的人,在事业上两个人配合的特别好,所以没有吵过架。

  学生:你们认为总理规划你们的人生对你们的未来发展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吗?也许如果让你们自己选择,你们会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周秉宜:这个是这样子的,一般情况下他是让你自己选择,比方说我当时考大学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自己选择。我想他是希望我们到农村去,希望我们去做工人去做农民,这的确是他的——我不能说谎,他的确是希望我们去做工人做农民。但他不是逼着你一定得去,不是说你不去他也安排着让你去,那个不会的。我小弟弟小妹妹他们去农村是因为那时全中国的中学生都去农村,那个不算。我大弟弟是他自己愿意表示要去农村,这是他自己个人的志愿。
  至于我哥哥那次参军,当时的确是要求他,一个男孩子,在国家面临着这样的困难的时候,你做为周家的孩子,我希望你要做出牺牲,带个头,为我们国家,把这个难关过去。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他对我哥哥这件事情,等于说教育他,男孩子在关键时刻要做出牺牲。就是说你干革命不能说一点都不牺牲自己,因为他们做的是革命的事业,从救国救民开始。你讲话“振兴中华”,那关键时刻让你做一点牺牲你都不愿意,振兴中华那不可能的,做为我们家的人会要做一点牺牲的,这个是必须要做的,这没有什么办法。
  如果自己选择是不是有更大贡献?要具体情况具体说,我哥哥那个情况他必须那么做,因为当时很多城里人、包括一些干部都不愿意让孩子去参军,61年的时候参军不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很多人不愿意去参军,那他得带个头,得把国家这个困难渡过去。这样一件事情我们只能牺牲自己。很多前辈都牺牲了,我们这个不算什么,就是这样。所以我一开始给大家讲立大志的问题,这个大志不是那么好立的。不是说我想立大志,我想当个大官,这样立大志,不是的,真是要牺牲自己那才叫立大志呢。
  现在我们不要求学生们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但我觉得要懂得感谢。老一代他们牺牲了自己,很多人牺牲了自己,还有包括在座同学们的父辈,他们去农村,到祖国非常艰苦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为我们的国家打好了这么样一个基础,现在咱们的国家整个经济发展的这么好,现在的生活水平真是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我觉得在座的各位同学应该都能深刻体会到,现在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好,你们不能理解过去的艰苦,也没有人要求你们一定得再回到过去的生活,但要懂得感谢。我们的祖辈、父母辈,他们真是为我们做出了很多牺牲,那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又能为社会做点什么,是不是只是坐享其成就可以了?是不是就觉得已经很高兴、很满足了,觉得这样就挺好,享受人生就可以了?我觉得大家可以想想,自己能为社会再做点什么。这一点我是这么想的。

  学生:总理最喜欢什么书?

  周秉宜:我不知道(观众笑),因为这也是属于他工作啊什么的那个范围,我不知道。大约1972年还是73年有一次他曾经要求过我们读二十五史,这个我知道。

  学生:总理对您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周秉宜:这个我马上……特别突出的一件事,最大的一件事,我不是很分得出来,那种很大的事情……说不出来……最大的事……我刚才讲的都是小事,就是一点一点的、慢慢的、潜移默化的来教育的。因为我们不是跟他有很多的接触,也不是说很多的话,因为他不可能、没有时间跟我们孩子说很多话,像我伯母说的总理是全国老百姓的总理,他得忙全国的大事,不是为你们周家服务的,所以他跟我们说的不是很多。

  学生:总理对你们交朋友有要求么?(观众笑)

  周秉宜:(笑)没有什么特别的额外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