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90相关言论:薛福成认为“凡兹西学,实本东来”

 华夏董氏大全 2011-05-07
1890相关言论:薛福成认为“凡兹西学,实本东来”
梁启超:薛福成著作乃“佳者也”

维新旗手梁启超对薛福成的论著推崇备至。梁曾在《读西学书法》一文中介绍说:“中国人所著言西事之书,所见者如曾惠敏之文集,薛叔耘之筹洋备议、四国曰记、海外文集,黎纯斋之文集,……皆佳者也。”将薛的许多著作列为近代中国“言西事之书”的佳作,号召国人认真阅读。

梁后开列《西学书目表附卷》中,更将薛福成的《筹洋备议》和《海外文编》二书,同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记》和《四上书记》置于同等地位,用于宣传维新。

黄遵宪:西方近代学术源自《墨子》

晚清维新名士黄遵宪早年出使日本,著有《日本国志》一书。黄在书中写道:“余考泰西之学,其源盖出于《墨子》。”认为西方政治、宗教、科技无不出自墨学:“其谓人人有自主权利,则《墨子》之尚同也;其谓爱汝邻如己,则《墨子》之兼爱也;其谓独尊上帝保汝灵魂,则《墨子》之尊天明鬼也;……”

撰写此书时,黄遵宪自称“余足迹未及欧洲。又不通其语言文字,未由考其详。”但1890年与薛福成同往欧洲,归国后其西学墨源论仍未改变。

薛福成:凡兹西学,实本东来

当年与郭嵩焘一同出洋的副使刘锡鸿曾得出西方文明乃中国“圣教”之果实的荒谬结论。薛福成出洋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认为“凡兹西学,实本东来。”不但西方工艺、数学等来自中国,连以蒸汽电力为能源的西方机械也在薛氏的“严密”考证下,成了中国的发明。薛氏最终得出了所有西学“莫不自中国开之”的结论。

这种行为,实是一种文明在另一种文明面前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后所致。不同的是,刘锡鸿得出了西方只学到“圣教”皮毛,中国无需向其学习,更无需改革的结论,薛福成以这种荒诞的方式重构了文化自信心之后,仍然坚持中国需要“变法”。

谭嗣同:薛福成乃洞彻洋务的楷模

 

薛福成的著作对晚清维新变法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谭嗣同即曾从薛福成的论著中得到许多启迪。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谭嗣同对薛福成早年关于日本必“为中国之大患”的告诫感慨万千。谭更将薛视为“洞彻洋务,皆由亲身阅历而得”的楷模,曾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叹薛氏的思想转变:

“郭筠仙侍郎归自泰西,拟西国于唐虞三代之盛,几为士论所不容。薛叔耘副都初亦疑其抑扬太过,后身使四国,始叹斯言不诬。夫阅历者,人所同也。但能不自护前,不自讳过,复何难寤之有?即嗣同少时,何尝不随波逐流,弹抵西学,与友人争辩,常至失欢,久之渐知怨艾……”

谭遂将薛氏出使四国日记视为了解西学、认识世界的入门之书。执教南学会期间,探氏即多次引用薛福成的论述以助讲学,譬如讲授《论中国情形危急》时,便直接引用了薛福成的观点,谭写道:

“暹罗者,亦亚洲弱小之南国也;土地人民财赋,远不及中国,自从翻然变化,国势居然日盛。昔薛叔耘钦使日记中,已称为宇宙内第三等国。今其国君游历泰西各国,共倡实学,各国爱之重之,国势由此更见兴盛,且将升为第二等国矣。我中国以十八省之大,乃不能比一暹罗,其耻又何如也?”

薛福成对晚清维新派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资料来源:

钟叔河主编《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岳麓书社;丁凤麟《薛福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薛福成日记》,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