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单元格对齐位置设定
1.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最简单的表格:
2. 利用<TABLE>这个标签来告诉浏览器,这是一个表格,至于 BORDER=1 这参数是设定此表格的框线粗细为 1。一组 <TR></TR> 是设定一行的开始位置。一组 <TD></TD> 则是设定一个单元格。当然,文字就是要放在这里面。 3. 现在我们再来增加两个单元格:
4. 看见了吧,<TR></TR>没有增加,<TD></TD>却增加了两组。那如果我要再加上一列呢?很简单,就像这样:
|
1. 并非所有的表格都是规规矩矩的只有几行、几列而已,有时候,我们还会希望能够“合并单元格”,让表格更美观、更实用一点,而谈到“合并单元格”,我们就必须知道,合并的方向有两种:一种是上下合并(也就是行列间的合并),一种是左右合并(也就是行间的合并),这两种合并方式各有不同的属性设定方法。
2. 左右合并:基本上,你的表格已经学会了!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如何将 1、2、3 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大格: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1> <TR><TD COLSPAN=3>1</TD></TR> <TR><TD>4</TD><TD>5</TD><TD>6</TD></TR> </TABLE> |
|
你应该会发现,怎么2、3都消失了?只剩下1,而且该行的<TD>标签还多了一个陌生的脸孔COLSPAN="3",没错,这就是“左右合并”的属性,COLSPAN="3"的意思就是“这个行左右横跨了3个单元格”,也正因如此,本来的两个<TD>都可以省掉了,因为都被合并掉了!
3. 上下合并:学会了左右合并!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如何上下合并,将 1、4单元格通通合并成一个大格: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1> <TR><TD ROWSPAN=2>1</TD><TD>2</TD><TD>3</TD></TR> <TR><TD>5</TD><TD>6</TD></TR> </TABLE> |
|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后,我们就知道,要合并单元格就一定有些单元格的属性“牺牲”掉(也就是那些被合并的单元格!),这次我们要“上下合并”,我们将1与4合并为一个单元格,那么就要牺牲哪一个单元格呢?没错就是下面那一个倒霉的4,我们看看上图,果然4已经被刪掉了,而在1的 <TD> 标签中则多了个生面孔ROWSPAN,这就是“上下单元格合并”的属性,ROWSPAN=2 的意思就是“这个单元格上下连跨2个单元格”,其结果如上所士。
表格单元格对齐位置设定
1. 我可以自己设定表格的大小吗?当然可以,你可以自由设定表格的“宽”及“高”!我们来制作一个宽100、高60的表格,做法如下: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WIDTH="100" BORDER="1" HEIGHT="60"> <TR><TD>1</TD></TR> </TABLE> |
|
2. 哎呀!怎么 1 老是在表格的左边呢?可以弄到中间吗?当然可以,只要在<TD>加入 ALIGN=CENTER 这参数即可: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WIDTH="100" BORDER="1" HEIGHT="60"> <TR><TD ALIGN=CENTER>1</TD></TR> </TABLE> |
|
此外,利用 ALIGN=RIGHT可以让表格中元素置右、利用 ALIGN=LEFT可以让表格中元素置左(默认值),至于为什么要加在<TD>中呢?因为,<TD>是一个单元格的意思,我们要指定在这个单元格中的元素要置中或置左置右,就必须将ALIGN加在<TD>中。
3. 既然可以置中,那么也可以控制表格內文字靠上、靠下吗?可以的,只要利用 VALIGN=TOP 这个属性即可让表格內元素靠上方对齐。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WIDTH="100" BORDER="1" HEIGHT="60"> <TR><TD ALIGN=CENTER VALIGN=TOP>1</TD></TR> </TABLE> |
|
利用VALIGN=MIDDLE可以让表格中元素垂直置中(默认值),VALIGN=BOTTOM可以让表格中元素靠下方。
表格背景、底色设定
1. 表格可以设定底色吗?可以的不但表格可以,你也可以指定某行或某列的颜色,方法和加背景颜色一样,利用BGCOLOR="颜色代码"就行了。下面是指定整个表格背景颜色的方法: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1" BGCOLOR=#FFCC33> <TR><TD>1</TD><TD>2</TD></TR> <TR><TD>3</TD><TD>4</TD></TR> </TABLE> |
|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1" > <TR BGCOLOR=#FFCC33><TD>1</TD><TD>2</TD></TR> <TR><TD>3</TD><TD>4</TD></TR> </TABLE> |
|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1" > <TR><TD BGCOLOR=#FFCC33>1</TD><TD>2</TD></TR> <TR><TD>3</TD><TD>4</TD></TR> </TABLE> |
|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1" BGCOLOR="/images/bg.gif"> <TR><TD>1</TD><TD>2</TD></TR> <TR><TD>3</TD><TD>4</TD></TR> </TABLE> |
|
表格边框线的设定
1. 如何设定表格粗细?只要利用BORDER="粗细值"就行了。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5> <TR><TD>1</TD></TR> </TABLE> |
|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5" BORDERCOLOR="#0080FF"> <TR><TD>1</TD></TR> </TABLE> |
|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5" BORDERCOLOR="#0080FF" BORDERCOLORLIGHT="#62B0FF" BORDERCOLORDARK="#004B97"> <TR><TD>1</TD></TR> </TABLE> |
|
1. 我们可以利用CELLPADDING属性自由设定表格内容距离边线的距离,这个属性很好用,保持适当的距离,看起来比较舒服。一般而言內定值为2,不过建议设定为4比较漂亮。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10"> <TR><TD>1</TD><TD>2</TD></TR> </TABLE> |
|
原始代码 | 显示结果 | ||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5"> <TR><TD>1</TD><TD>2</TD></TR> </TABL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