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计然之策七

 民生民情 2011-05-08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后来范蠡成了中国商人的祖师爷陶朱公。看来,范蠡经商而富有,与用计然之“策”有很大关系。那么,计然之策讲的是什么呢?

 

《史记·货殖列传》有载——

策之一:需求决定与经济周期论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

“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

策之二:价格调控论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策之三:实物价值论

“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策之四:贸易时机论

“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策之五:价值判断论

“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

策之六:物极必反论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策之七:资金周转论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以策之二到策之七殊为好懂,这里不作阐发,唯策之一有必要啰嗦几句。

首先说需求决定论,计然的意思是,“要打仗就需要置办军火,要用度就需要购置物品。”需求决定了货物的存在以及价值。“这二者明白了,所有货物的规律就可以看清楚了。”经营要本着需求导向,逐利的过程,其实就是满足需求的过程。

然后,计然讲了经济周期论(建立在需求决定论基础之上):“金年丰收;水年涝毁;木年饥馑;火年干旱。干旱的年份大多卖船,洪涝的年份大多卖车,这是这些货物的道理。”干旱的年份,水少而船难行,船就没什么用,等钱用的人就贱卖船只;洪涝的年份,水多而车难行,车就没什么用,等钱用的人就贱卖车辆。反过来,旱年车贵;涝年船贵。“六年丰收,六年干旱(疑或其他灾害),十二年有一次大饥荒。”

这里让人着迷的是计然讲到的“岁在金、水、木、火。”如果它们是形容词,说水、火之年对应涝、旱好理解,那么金、木是什么呢?显然,这四个字不是形容词,而是与五行有关。所谓“金、水、木、火”的年份,对应的是中国历法中的五行。

中国历法采用六十花甲子为一周期的方法,在纪年上,六十年,以六十个顺序组合的天干地支代表,如甲子年、辛亥年等。按照计然的十二年周期论,那么就该考察地支的五行,因为地支恰恰是十二个。

[转载]计然之策七

 

按照计然总结的情况设计表格如下:

[转载]计然之策七

 

今年(2008,戊子,水)中国的洪涝严重,我们还不能仅依据这一年的现象就判断上表成立。现在需要对历史水情、雨情做一番调查比较,如果由于自然原因(水利设施等人为原因除外),在那些“水”的年份确实涝情严重,而在那些“火”的年份确实旱情严重,那么今后的洪涝趋势就可以预知了。这既有利于政府提前预警准备应对措施,也可以为经商者规避风险、顺势而为提供参考。

很希望掌握详细而准确气象资料的朋友仔细研究一下,至少是关注当年越国所在的江南地区。看看是不是这个规律。假若成立,功德无量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