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鱼===非传染性疾病

 柴富 2011-05-09

非传染性疾病

1.烫尾病(气泡病) 烫尾病是在夏天气候炎热、阳光照射过强时,一些大尾鳍金鱼,如龙睛、水泡眼、红头帽子和五花丹凤等金鱼最常患的一种

1.烫尾病(气泡病)
烫尾病是在夏天气候炎热、阳光照射过强时,一些大尾鳍金鱼,如龙睛、水泡眼、红头帽子和五花丹凤等金鱼最常患的一种病。
【症状】在病鱼的尾鳍鳍条上有许多斑斑点点的气泡,小米粒大,也称气泡病。严重时,尾鳍上既有气泡,还有像血丝样的红线。患这种病的特征是鱼头朝下,鱼尾浮在水面,是露天大面积的饲养场夏天常见的一种鱼病,室内饲养的金鱼很少患这种病。
【病因】多与水温过高及长期没换水有关。夏季天气炎热、持续高温、鱼池水温增高,水质过肥、池水变成绿色,藻类大量繁殖,光合作用过于旺盛,产生大量氧气,气泡不断上升,水中氧气达到饱和,饵料不足,金鱼上下乱游寻食,上升的气泡就附着于尾鳍上,出现烫尾症状。
此病没有传染性,对金鱼的威胁也不大,很少有致死的危险,但烫过2?3次后,大尾鳍就变成小尾了,甚至变成了秃尾,从而丧失了观赏价值。
   在炎热的夏天,池水水温高的情况下,如鱼体再有外伤,伤口会红肿、溃烂,感染疾病。严重时,尾鳍没有了尾鳍膜,露出鳍刺血丝,胸鳍和背鳍也布满气泡,全身浮在水面。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烫尾病一经发现,先往盆、池中注人或换上新水,以降低水温,以使水不变绿,减少光合作用。多投或勤投新鲜饵料。这时鱼尾虽然仍浮在水面,但只有气泡,一夜就好。鱼体有外伤时,可在伤口涂抹红汞或紫药水,并在消毒池中浸泡5?6分钟,2?3天就能恢复原状。
   预防烫尾病的措施为每天10点以后,用竹帘或苇帘遮盖鱼池、缸盆,大部遮盖南半部,使水温不至于骤然升高,光合作用减弱,气泡产生减少。中午可看到金鱼全躲到阴凉处。
2.鱼鳔失调病这种病只在冬天才发生,怕寒的透明鱼最为常见。
【症状】冬天气温下降,有些鱼横七竖八侧卧池底,不死不活,用手触动它,懒洋洋地摆动几下尾鳍游起来,暂时能恢复正常的游动,但很快又侧卧于池底,不死亡。严重时,鱼体侧卧,一侧鳞片因摩擦而大部脱落。轻者能挺过冬天,一到春暖花开时节,又能恢复正常游动。有的侧身浮在水面而不能下沉,用手触动,立即下沉池底,但随之又浮上水面,半个侧面暴露在阳光下,不能翻身,春暖后,向阳的一面鱼体就会干瘪腐烂。
【病因】主要是饵料不足,夏、秋季营养差,体内脂肪含量很少,降低了鱼体对低温的抵抗力,使体内鳔的功能失去调节能力,引起位置感觉失常,所以叫鱼鳔失调病。
【防治方法】将病鱼集中起来管理,提高水温,勤投饵料,病鱼很快恢复正常。对个别有背鳍的成鱼,如患有鱼鳔失调病时,可用细线穿刺背鳍,拴上一根线,上吊浮物,使鱼在水中保持平衡状态,既不下沉,还可正常游动,2周以后,鳔的功能可恢复正常。这种鱼一般是先天性耐寒性较差,治愈之后,哪怕是显得很健康的鱼,也不能作为繁殖亲鱼用。
3.鱼瘦病 患这种病的鱼主要是被凉水激着了,是在换水操作时人为造成的,也称感冒。夏季换水时,池水水温高,要往池中注入冷水以降低水温,首当其冲的金鱼被水激着,产生内伤。金鱼感冒后,体表出现一层灰白色的翳状物,而且分布较广,鱼体色泽变得暗淡,游动也欠活泼,懒于摄食,逐渐瘦弱而死亡。
   水温骤变是金鱼患感冒的重要原因。因此,换水时要注意水温,勿使温差过大。如果发现金鱼感冒,可放入温水中静水静养,或放在1%的食盐水中短时间洗浴,即可恢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