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菊颂(52赶集) 向东流去, 颍河边 顺店集(19) 不知是从 何年何月何日起, 每逢双日晨, 四乡八村老乡们, 来到这里买买东西。 这就是 所谓的赶集! 集市上: 卖粮的、卖菜的、 卖油的、卖肉的、 卖用的、卖穿的、 卖吃的、卖喝的, 等等!等等! 各种、各样, 当时、当地, 所有的东西, 都拿来 进行交易! 卖货的: 天没亮, 就把摊床摆好, 紧接着 买货的: 在集市上 挤来拥去, 挑选着 各自常用的东西。 叫卖声声 此起彼伏 喊成一片, 讨价还价 一阵一阵 嗡嗡嗡地 不断响起, 真是! 好热闹的大集。 集市: 就在吴家门外, 颍菊: 出门就可赶集。 就这样每天起床, 没事就到集市里, 挤来钻去! 钻来挤去! 她: 慢慢地! 慢慢地! 知道了市场行情, 慢慢地! 慢慢地! 掌握了物价信息。 她: 慢慢地! 慢慢地! 学会了讨价还价, 走一处, 问一处, 还价总是 最低最低。 按她还价 卖给她, 他嘿嘿一笑, 挤在人群里。 “丑妮子! 真顽皮, 看我如何收拾你!” 慢慢地、慢慢地! 时间一长认识了, 叔叔大爷看见她, 叫她一声丑妮子: “俺的窝瓜最便宜, 一个就买两分七。” “买不买、买不买?” “就这价!不后悔?” “不反悔!不反悔!” 她: 掏出三分钱, 仍在菜筐里, 抱起一个大倭瓜, 说了句: “多那三厘不用找!” 乐呵呵地回家去! 卖瓜的叔叔: 一愣怔, 高高兴兴 说了声: “这孩子! 长大一定 有出息!” 二00八年六月十日 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