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资源

 08教技郭丽 2011-05-10
一、问题的提出:“是课程资源匮乏吗?”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少人认为难以推行或推行缓慢,很难完全实现预期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程资源匮乏,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也。
  可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就全国范围而言,几乎每天都有几本有关新课程的书籍出版,每天都有有关教育的网站建立,海量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中流动,怎么能说“课程资源匮乏”呢?而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又的的确确感受到了“资源的匮乏”——要用的资源找不到,好用的资源不够用,没用的信息又如垃圾铺天盖地!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里面潜隐着这样的提问: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呢?实用、够用与好用的课程资源到底如何组织和呈现?满足教与学的需要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首要涵义。但是,从目前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现状来看,离实用、够用与好用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
  一、资源建设目的不明,脱离教与学的需求。课程资源建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要为目的。但是,目前很多课程资源重教轻学,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距甚远。
  二、资源结构离散,脱离教与学的实际使用情境。不少课程资源库是一种离散结构,按照学科或资源种类进行组织,缺乏整合,脱离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境,忽视了师生教与学的需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庞大的海量离散信息,而是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适用资源。
  三、依赖单一教材版本,缺乏普遍和特殊适应性。有些课程资源围绕某一版本的教材建设,缺乏对多套教材的“观照”,导致其他教材的使用者难以选择该资源。
  四、资源更新缓慢,呈现凝固,缺乏流动感。有些专题网站或学科网站,呈现的还是几年前的老样式、老内容,没有根据教与学的进程适时更新资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
  一句话,实用、够用、好用的课程资源的确匮乏。满足教与学的需要是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第一追求,如此,绘制一幅结构化、生态化的课程资源“地图”,便成为我们的向往。
  
二、课程资源的结构化追求
  (一)“模块教学”的理想
  当下,模块备课、模块教学是一个热门的东西,受到中小学教师的欢迎。“模块”即主题单元,也就是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教学内容以模块的形式来组织,有利于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多向沟通,有利于在学科课程的背景下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结构化。同时,模块的组织方式为基础性、结构性的教学内容与生成性的内容的联结提供了可能,进而为学术性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提供了空间,为学生获得一种结构化的、有意义的生活创造了条件。教学内容以模块的形式来组织,还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堂教学之间的横向联合与纵向贯通,使教师具备“学科领导者”的眼光和姿态,具备整体性的思想,具备“一览众山小”视野。
  1、在具体操作上,模块教学首先要确定模块的教学目标,既包括模块的整体目标,又包括模块内容每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并要清晰地意识到每一部分的目标如何去支持整体的模块目标。2、要考虑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一般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灵活分配教学时间。3、要通盘考虑模块所要展开的教学活动,如何展开这些活动,在哪些部分展开这些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多样化内容本身的反映,也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4、要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以主题来组织内容模块,已然为教师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便利,即同一模块下的各个部分内容可以互为资源。5、
主题的内容还可以扩展和生成,既要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更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显然,模块教学的理想实际上是一种结构化理想,一种整体性的追求,需要有相应的课程资源的支持。
  (二)支持模块教学的资源空间
  模块教学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课程资源支持。从课程资源的主要功能来说,不管是为学习者提供问题情境,还是为学习活动提供超越教材的资源,或者是为学习者提供探究、建构、展示、交流、合作和反思的工具,需要的是更大的资源空间。也就是说,需要有效的资源整合,需要将教学设计(更准确地说是教学策划)的重心从单一的课堂空间扩展至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在这里,课程资源的主要功能体现为为学习过程提供全面的信息化环境支持。随着“模块备课”的倡导,对应于模块教学和主题学习活动,课程资源的组织也需要体现为相应的模块化、结构化趋向,以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从知识呈现到情境建构的全方位支持。
  从教学实践来看,游离于教学环境系统之外的、没有与教学活动“捆绑”的课程资源是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的。此时,提升课程资源品质的任务就是在设计与实施教学的时候与特定的教学活动“捆绑”,赋予课程资源以“活”的意义。
  1、赋予课程资源以整体感,整体感是结构化课程资源的空间属性。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面临三个世界:自然、社会和个体的自我世界,这三个世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生活世界。因此,课程资源的空间平面构成要素就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自我资源。与此同时,学习文化又包含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物质文化、规范(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于是,课程资源在功能层次上就表现为学习化的物质资源、制度与规范资源和意识与精神资源。从根本上说,课程资源开发实际是在建设一种学习环境,而根据文化的结构特性,学习环境可以分为“实体性环境”和“功能性环境”,课程资源因此就有实体性资源和功能性资源之分。这样,课程资源的空间平面要素、功能层次要素和文化结构要素分别作为X轴、Y轴和Z轴,构成了立体空间结构,其中充满了超文本的网络结点,不但可以发挥要素的资源功能,而且可以发挥结构的资源功能,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支持。
  2、赋予课程资源以开放性,开放性是结构化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封闭的系统既不能交换能量,也不能交换物质,只能从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由复杂到简单,最后走向沉寂凝固。而结构化课程资源是通过自身的开放性,显示自己的生命力,并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着自己的支持价值。结构化课程资源的开放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空间结构的开放性,即通过课程资源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中的开放,并面向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实现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的双重建构;二是时间序列的开放,即课程资源学程化,面向每一个学习历程和每一个学习过程开放,此时,经历即课程,“一路风景”便是课程资源。
  3、赋予课程资源以立体感,立体感是结构化课程资源的表现方式。在信息社会,新的知识以几何级数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社会的急剧变迁,知识老化的加速,平面印刷媒体资源已无法“多快好省”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为课程资源的组织和呈现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介入课程资源组织,改变了以往那种以语言、符号刺激为主要信息传递方式的资源组织、呈现和使用状态,而代之以图象、语音、符号、动画等多种方法立体传递信息。这样不仅可以沟通课堂与外界环境的联系,而且可以调动儿童多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结构化课程资源的思路(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少人认为难以推行或推行缓慢,很难完全实现预期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程资源匮乏,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也。
  可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就全国范围而言,几乎每天都有几本有关新课程的书籍出版,每天都有有关教育的网站建立,海量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中流动,怎么能说“课程资源匮乏”呢?而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又的的确确感受到了“资源的匮乏”——要用的资源找不到,好用的资源不够用,没用的信息又如垃圾铺天盖地!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里面潜隐着这样的提问: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呢?实用、够用与好用的课程资源到底如何组织和呈现?满足教与学的需要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首要涵义。但是,从目前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现状来看,离实用、够用与好用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
  一、资源建设目的不明,脱离教与学的需求。课程资源建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要为目的。但是,目前很多课程资源重教轻学,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距甚远。
  二、资源结构离散,脱离教与学的实际使用情境。不少课程资源库是一种离散结构,按照学科或资源种类进行组织,缺乏整合,脱离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境,忽视了师生教与学的需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庞大的海量离散信息,而是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适用资源。
  三、依赖单一教材版本,缺乏普遍和特殊适应性。有些课程资源围绕某一版本的教材建设,缺乏对多套教材的“观照”,导致其他教材的使用者难以选择该资源。
  四、资源更新缓慢,呈现凝固,缺乏流动感。有些专题网站或学科网站,呈现的还是几年前的老样式、老内容,没有根据教与学的进程适时更新资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
  一句话,实用、够用、好用的课程资源的确匮乏。满足教与学的需要是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第一追求,如此,绘制一幅结构化、生态化的课程资源“地图”,便成为我们的向往。
  
二、课程资源的结构化追求
  (一)“模块教学”的理想
  当下,模块备课、模块教学是一个热门的东西,受到中小学教师的欢迎。“模块”即主题单元,也就是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教学内容以模块的形式来组织,有利于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多向沟通,有利于在学科课程的背景下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结构化。同时,模块的组织方式为基础性、结构性的教学内容与生成性的内容的联结提供了可能,进而为学术性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提供了空间,为学生获得一种结构化的、有意义的生活创造了条件。教学内容以模块的形式来组织,还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堂教学之间的横向联合与纵向贯通,使教师具备“学科领导者”的眼光和姿态,具备整体性的思想,具备“一览众山小”视野。
  1、在具体操作上,模块教学首先要确定模块的教学目标,既包括模块的整体目标,又包括模块内容每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并要清晰地意识到每一部分的目标如何去支持整体的模块目标。2、要考虑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一般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灵活分配教学时间。3、要通盘考虑模块所要展开的教学活动,如何展开这些活动,在哪些部分展开这些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多样化内容本身的反映,也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4、要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以主题来组织内容模块,已然为教师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便利,即同一模块下的各个部分内容可以互为资源。5、主题的内容还可以扩展和生成,既要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更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显然,模块教学的理想实际上是一种结构化理想,一种整体性的追求,需要有相应的课程资源的支持。
  (二)支持模块教学的资源空间
  模块教学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课程资源支持。从课程资源的主要功能来说,不管是为学习者提供问题情境,还是为学习活动提供超越教材的资源,或者是为学习者提供探究、建构、展示、交流、合作和反思的工具,需要的是更大的资源空间。也就是说,需要有效的资源整合,需要将教学设计(更准确地说是教学策划)的重心从单一的课堂空间扩展至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在这里,课程资源的主要功能体现为为学习过程提供全面的信息化环境支持。随着“模块备课”的倡导,对应于模块教学和主题学习活动,课程资源的组织也需要体现为相应的模块化、结构化趋向,以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从知识呈现到情境建构的全方位支持。
  从教学实践来看,游离于教学环境系统之外的、没有与教学活动“捆绑”的课程资源是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的。此时,提升课程资源品质的任务就是在设计与实施教学的时候与特定的教学活动“捆绑”,赋予课程资源以“活”的意义。
  1、赋予课程资源以整体感,整体感是结构化课程资源的空间属性。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面临三个世界:自然、社会和个体的自我世界,这三个世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生活世界。因此,课程资源的空间平面构成要素就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自我资源。与此同时,学习文化又包含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物质文化、规范(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于是,课程资源在功能层次上就表现为学习化的物质资源、制度与规范资源和意识与精神资源。从根本上说,课程资源开发实际是在建设一种学习环境,而根据文化的结构特性,学习环境可以分为“实体性环境”和“功能性环境”,课程资源因此就有实体性资源和功能性资源之分。这样,课程资源的空间平面要素、功能层次要素和文化结构要素分别作为X轴、Y轴和Z轴,构成了立体空间结构,其中充满了超文本的网络结点,不但可以发挥要素的资源功能,而且可以发挥结构的资源功能,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支持。
  2、赋予课程资源以开放性,开放性是结构化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封闭的系统既不能交换能量,也不能交换物质,只能从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由复杂到简单,最后走向沉寂凝固。而结构化课程资源是通过自身的开放性,显示自己的生命力,并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着自己的支持价值。结构化课程资源的开放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空间结构的开放性,即通过课程资源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中的开放,并面向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实现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的双重建构;二是时间序列的开放,即课程资源学程化,面向每一个学习历程和每一个学习过程开放,此时,经历即课程,“一路风景”便是课程资源。
  3、赋予课程资源以立体感,立体感是结构化课程资源的表现方式。在信息社会,新的知识以几何级数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社会的急剧变迁,知识老化的加速,平面印刷媒体资源已无法“多快好省”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为课程资源的组织和呈现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介入课程资源组织,改变了以往那种以语言、符号刺激为主要信息传递方式的资源组织、呈现和使用状态,而代之以图象、语音、符号、动画等多种方法立体传递信息。这样不仅可以沟通课堂与外界环境的联系,而且可以调动儿童多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结构化课程资源的思路(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


结构化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之一便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发课程资源,也就是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主题在资源和学习环境之间建立意义关联。一般而言,主题资源库是由活动数据库、素材数据库、工具数据库、案例数据库、学生作品数据库、反思评价工具以及课程标准数据库等资源要素构成的,并与相应的学习活动捆绑着,共同构成支持模块教学的资源环境。
  结构化课程资源作为学习过程的环境支持,其基本要素与主题单元是环环相扣的,一个典型的主题单元资源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主题名称。主题单元的名称是主题单元资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资源检索的关键词。
  2、目标。对应于主题单元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个主题可以对应若干个特定子目标,主题单元的组织,是通过这些目标实现与课程标准对接的。
  3、课程标准。为了实现主题单元与课程标准的对接,在主题单元资源中提供课程标准编码库,以使课程与教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4、资源素材。围绕主题,为学习过程各要素提供支持的相关资源素材,资源素材包括数字化资源和非数字化资源。其中数字化资源包括图、文、音、视频等媒体素材;非数字化课程资源包括文献资源,如报刊、书籍等,以及专家资源等。
  5、教学活动。即作为资源素材的基本教学活动元素,这些基本教学活动元素的不同组织,构成主题单元中的各种学习活动。
  6、工具和模板。工具包括认知工具、合作交流工具、反思工具、问题解决工具等。在学习过程中,任务的要求经常会超出学习者的已有水平,这样就需要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设置相应的工具以支持任务的完成。模板一般包括通用模板、课程设计模板、索引目录等。
  7、教学设计范例。利用主题单元资源组织主题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可以包括优秀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解说等,目的在于为教师提供示范。
  8、学生作品范例。主题学习过程中的任务,有些必须通过案例的形式给学习者提供示范,需要以学生作品范例给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架,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9、相关文献或网站链接。为了给主题单元提供更丰富的资源,还需要提供更多的相关文献,或者相关网站资源,以让使用者对该主题有更丰富的资源可供选择。当然,这些相关文献和网站链接仍然需要做结构化的处理,这样才能让使用者方便寻找和使用。
  10、教与学的评价。可以包括多样的评价方式,如一定程度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或者过程性的日志、笔记、讨论和学习作品的评价。
  为了从知识背景、学习情境、学习过程、学习支架、反思总结与评估等方面为模块教学提供资源支持,课程资源应走结构化组织道路,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解决上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结构化的课程资源,是开放性的、生成性的资源,在支持模块教学的过程中,组成课程资源的要素,如案例等是不断生长的。
  三、课程资源的生态化呈现
  (一)课程资源的生态化意味着什么?
  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方面应该是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经历,使之通过有效的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经历掌握知识的过程,养成某种性情和胸襟,保持他所应有的独特性。为此,我们需要设计出一种以丰富的环境要素作为课程资源来为学习提供充分的支持性学习环境。所谓学习环境,根据Wilson的阐释,是指学习者可以利用资源生成意义并且解决问题的场所。 在这里,学习环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多样的学习工具,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强力的学习支架和生成的学习情境等各种学习支持。在宽泛意义上,它们都是课程资源。由此,我们的结论是:“环境即资源,资源即教学。”这就是生态化课程资源的宣言。
  1、文化化是生态化课程资源的本质属性。生态化课程资源实际上是影响教与学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各种空间、时间进程中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文化因素。从其发生来说,生态化课程资源是人的创造物,具有“人为”的特性,是“人”使课程资源充满了意义蕴涵。正是因其不断地“文化化”,才使师生在互动中、在资源使用中成长。
  2、学习化是生态化课程资源的功能显现。生态化课程资源只有依托于教师的使用和学生的学习才能获得它的自足地位,而教师的使用和学生的学习只有奠基于生态化的课程资源才能获得他的价值。于是,生态化的课程资源也就在使用与学习中得以确认。与生态化课程资源的“人为”的文化特性相比,这里就显示出其“为人”的学习特性,即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为学生的课业学习服务。这里的学习化要遵循知识的序列和心理的逻辑,学习化特征使得生态化课程资源与其他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有了一定的区别。
  3、动态化是生态化课程资源的时间属性。结构永远在形成、消失、竞争、协作或组成更大的结构。静止的,处于平衡状态的资源结构是不可能的,动态变化是生态化课程资源的时间属性,具体表现为:一是资源构成要素之间不断发生相互联结、中断、生成、改变、增减等动态变化;二是在资源使用的不同环节,资源分别以不同的组合形式构建相应的学习环境,为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三是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习场所、不同的学习内容,课程资源要保持动态调整。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生态化课程资源
  学习是学习者积极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意义的过程。因此,学习必须基于一个丰富的、反映生活世界的生态化情境中,这样意义建构才得以发生。而生态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则在于为学习提供“给养”(affordance),提供资源和工具的支持,从而促进学习者意义的建立,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为了给学习提供环境支持或者说提供“给养”,凸显信息技术的作用在生态化课程资源建设中显得特别重要。信息化学习环境,以基于信息技术的资源和工具,为主题学习提供学习环境的“给养”。
  学习是通过“熏染”和“支持”的方式展开的,学习环境予以学习者极大的主体表现空间。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拥有探索的空间,对学习目标的决定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承担主要责任;拥有大量的、可方面获取和剪辑的信息资源,如各种印刷品和视频材料等;拥有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如文字处理程序、电子邮件、搜索工具和blog等。基于信息技术的生态化课程资源,是学习者学习的空间与环境。在这个意义上,生态化课程资源是培植和支持学习活动的工具和场所。其价值在于:
  1、提供知识背景支持。在学习过程中,信息资源和其他材料为学习者提供知识背景的支持。在主题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要以一定的知识背景为基础,调动原有知识并且结合生活经验,也要吸收解决新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借助设计合理的信息资源和其他学习材料,主题单元的学习才能顺利展开。
  2、提供学习情境支持。信息资源同时还起到为学习者提供情境支持的作用。复杂的真实性情境提供了知识为什么有用的理由,因此,信息资源为问题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将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提供学习工具支持。信息技术工具可以为学习的各个阶段提供相应的支持,包括信息的收集、分析、归纳、评价,同时提供合作、交流、反思与总结的支持;另一方面,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共同体,包括教师,也为合作、交流、反思与总结提供支持。(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
      4、提供学习支架支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包括为学生提示研究的方向,提出引导性问题,提供思维模板以及反思总结框架,等。
  以上构成了一个“给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课程资源环境。当然,“给养”学习的最佳方法来自于学习者的需求。就是说,资源设计者和教师不是要事先就决定学习者需要知道些什么,并把这些明确地提供给学习者,而是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整体性的、实践的网络——不管是外显的还是内隐的,让学习者在需要时能边缘性地接触实践的多个方面。这对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同样提出了挑战,作为学习支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需要为最佳的学习方法提供全面的支持。这样,设计者就不可能事先提供完整的支持性资源环境,作为应对的策略,作为一种半结构化、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是由使用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根据学习需要不断补充和调整的。
  四、结构化与生态化关联:满足教与学的需要
  以结构化形式组织起来的课程资源,包含了如何使用资源的背景信息,以及资源可捆绑的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和扩展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课程资源不实用、不好用、不够用的问题。同时,结构化的课程资源本身也构成了一个自洽的生态化环境,为学习者提供给养。这样,结构化教学支持和生态化学习环境为满足师生教与学需要提供了关联。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说,在结构化课程资源组成要素中,包含了对作为主题单元设计者和主题单元教学组织者的支持,也包含了对主题单元学习者的支持。主题单元资源可以为教师设计和实施模块教学提供实用、好用、够用的支持。作为生态化的课程环境,主题单元资源也可以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适切的、生长的支持。所谓适切的支持,即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生态化学习环境,资源的最终用户需求包括知识背景支持、学习情境支持、学习活动支持、学习支架、合作交流与总结支持。主题单元是围绕主题的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集合,将资源库诸要素实现与主题学习活动的捆绑,并与课程标准一致,使得这些资源呈现结构化。对学生来说,主题资源库本身已经可以作为学习资源环境,可以为学习提供素材、工具和方法的支持。对教师来说,主题资源库不仅提供了与主题单元关联的素材,更提供了资源如何使用的信息,在主题资源中,教师可以按照主题,选取所需要的专题设计及其配套的资源,修改、增删和完善,为学生提供体现其学习风格和个性特点的学习支持环境。所谓生长的支持,即主题资源结构是半开放性的,具有比较强的生成性,其中的资源要素,包括活动库、资源素材、工具库、案例库、作品库等,都是可扩展、生成的。并且,随着教学实践的展开,主题资源的组成要素还会不断地生长和充实。因此,主题资源的支持也是生长的支持。
  总之,结构化组织和生态化呈现的课程资源实用、够用、好用,能有效满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教与学的需要。
(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