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高考生远离“心理疲劳”

 云闲草绿 2011-05-10
 
让高考生远离“心理疲劳”
        目前,高三毕业生正处于紧张的冲刺阶段。然而,怕在竞争中失利、对升学的担忧以及来自家长、社会过高期望的心理压力和体力上的透支,使得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能进入状态,甚至有放弃高考的念头。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疲劳”现象。近几周来,因“心理疲劳”前来心理咨询的高三级学生明显增多,小林就是其中的一例。 
小林是本市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进入高考总复习后,各种测验、模拟考试不断,每周均有大小的考试二、三场,考试前后老师和家长均不断强调考试的重要性,致其每次考试前均焦虑不安。至近期小林似乎“忍无可忍”,开始想方设法逃避这些考试,一周来干脆连课也不上,早晨赖在床上不起,书本摸都不愿摸一下。面对父母的责备,他一会儿声言肯定能考上父母想要的大学,一会儿又说不想考了,而且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

小林的情况是一种明显的对考试紧张、恐惧、抵触的情绪障碍,是心理疲劳的过激反应。

“心理疲劳”现象在高三学生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生由于心理疲劳而表现出一些过激言行不一定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及时调适可以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思维模式。对于高三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建议作如下的心理调节:

1、明确奋斗目标,激发自信心。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解个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用不断取得的小成绩激励自己,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恢复自信心,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劳,学好各门课程。

2、正确对待社会舆论,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将个人理想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跳出自我设计的小圈子,培养对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正确对待升学、社会舆论、个人的成败、荣辱,从而提高自我心理的调节能力。

3、改善营养,保证睡眠,适当开展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4、提请教师减少作业量,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题海战术只能造成心理疲劳与学习效率降低。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大胆要求教师适当控制作业量,突出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题,做到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果,减轻学生身心负担。 

5、发展良好的个性,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内向、缺乏自信心、疏远集体、忽视人际沟通的学生遇到困难容易情绪低落,心理疲劳。因此,在紧张的学习中,不要忘记与周围的人保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高三学生在临近高考时期的学习生活中,只要努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形成开朗、自信、热情、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适当参加活动,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就能更好地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并以高昂的斗志、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去迎接高考的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