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孙铭久、孙铭武、孙铭宸抗日“孙氏三杰”

 昵称1298788 2011-05-10
记孙铭久、孙铭武、孙铭宸抗日“孙氏三杰”
 
——抗日殉国纪实

穆忠德

清原县南口前镇南三家子村旁,埋葬着为抗日壮烈殉国的孙氏三兄弟。中间是长兄辽东血盟救国军战士孙铭久,右边是老二辽东血盟救国军总司令孙铭武,左边是老三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军团总参议兼第四梯队司令官孙铭宸。三位抗日先躯长眠地下,虽已过去五十多个春秋,可他们的英雄业绩,却一直在清原百里城乡广为传颂着。

(一)

五十多年前辽宁省清原县浑河南岸的中寨子村里,有一殷实大户,人称“孙家大院”。大院里住着孙铭武、孙铭宸和孙铭久三弟兄,一家三代大小三十余口,当地无人不知。然而,“孙家大院”,名扬百里城乡,那还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事,孙氏三兄弟为抗日先后殉国,家乡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功绩的。

孙铭武,原名孙述周。为人正义耿直,民族自豪感颇强。1908年考入兴京县警官教练所,毕业后任兴京北四区区官兼地方保甲团团总。1916年参加讨袁革命军, 1919年该军改编为东北陆军第十六师后,北陆军第十六师后,曾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后因不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实而退役为民,在沈阳开客栈维持生活。

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当时孙铭武和原籍新宾县湾甸子村的留日学生张显铭都在沈阳。他们目睹了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沈阳烧杀抢掠的凄惨情景,深感“亡国之惨” , 旋相约分别回籍,联络同乡、旧僚,雪国耻,救危亡。孙铭武回籍后,三兄弟酝酿组织抗日队伍,其弟孙铭宸愿弃职投笔从戎,协助其兄孙铭武创建抗日救国军,其兄孙铭久决计舍弃家业,凭自己熟练的枪法,跟随孙铭武奔赴疆场杀敌,举家上下莫不赞许。同时,还动员乡民亲友举旗抗日,一起痛击倭贼,全村老幼无不称颂。

张显铭,因曾在国外留学,社会联系较广,与当地警甲亦有往来。他回乡后,便首先向朋友张东郊、当地公安分队长盖光安等人,详述了“九·一八”事变的情景,并力陈救国大计于张、盖等人。张等表示愿效前驱。遂写信给新宾第九大队二十八步兵中队长李栋材。经多次联络和商议,李栋材同意“约期哗变”。同年 10 10 日,李栋材借“剿匪”名义,将其所部拉出,向议定的举义地点大苏河集中。

孙铭武亦率所部从清原县赶到这里与李部会合。在城隍庙内,他们摆下香案,由张显铭诵“抗日誓文”,并把一支手枪置放于香案,孙铭武、李栋材、张显铭等人齐说:“倘有二心,弹穿我胸”。宣誓毕,孙铭武即登台向全体官兵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指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杀贼,民族兴亡在此一举”。遂以刀割指,于庭柱上写“血盟救国军”五字。接着用流血之手做手势,激昂陈辞,血滴涔涔,声泪俱下,旁观百姓和在场官兵,群情激愤,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东北去的口号声震天动地。

大苏河血盟誓师后,孙铭武、孙铭宸和张显铭等人,先后到新宾、柳河、通化、桓仁等地,秘密联络各界人士共同抗日,县公安大队长也暗中给予很大支持,使队伍迅速壮大,直接威胁着辽东地区日伪政权。
 
 

汉奸、卖国贼,东边镇守使于芷山,得知孙氏三兄弟大苏河举旗抗日后,深感震凉。他派汉奸陈云久,以同乡的关系找到孙氏兄弟,表示只要“放下武器不抗日”,愿给县长、旅长之职为交换条件,孙氏兄弟严辞拒绝,并痛骂他们“没有人味,不如禽兽”,当即把他们赶走。汉奸于芷山见诱降失败又遭痛骂,便恼羞成怒。通令驻清原、通化、金川、柳河、新宾等五县的伪军联合围击救国军。孙铭武率队坚决应战,多次击退了伪军,血盟救国军获胜,军威立振。

1932 1 月初,血盟救国军迅速发展到千余人,全军集中到柳河县打牛沟进行整编。这期间,孙铬宸正四处奔走,为进一步武装血盟救国军筹款购枪。他回到中寨子村召集村民代表商量,把村头石灰矿变卖后的资金用于购买枪支,村民代表一致同意买枪抗日。孙铭宸先后从新宾、桓仁等地购买了枪支和子弹,以牛车送到打牛沟救国军驻地,进一步武装了队伍。不久于芷山又派吕衡督率伪公安大队和伪军一个营,外有炮中队、骑兵队等,包围了救国军驻地,炮火激烈,弹飞如雨。救国军在孙铭武指挥下,顽强抵抗,鏖战终日,击退了伪军。是役,“击毙伪公安分队长以下五名,伤四十余名”。救国军牺牲二十余名,伤十六名。在激战中,孙铭久胯骨被打断,无法再跟随队伍转战,被隐蔽到群众家中养伤。救国军从打牛沟转移红石镇,建立根据地,准备长期抵抗。这时,救国军重新整编了队伍,公推孙铭武为总司令,李栋材为总指挥,张显铭为总参议。重申了军纪,一时秩序井然,士气大振。由于以孙铭武分首的血盟救国军,提出了明确的抗日宗旨,不动民间一草一木,深受抗日群众拥戴,致使于芷山多次派出的伪军不但不真正攻打,反而同情血盟救国军。因此,救国军越战越强,成为辽东地区最早崛起的一支抗日劲旅。

(二)

辽东血盟救国军击退五县伪军联合围剿和打牛沟战役胜利后,军威大震,越战越强.使汉奸于芷山感到武力围剿已无法使孙铭武的救国军屈服。于是,老奸巨滑阴险毒辣的于芷山便施展出卑鄙的阴谋手段,以瓦解血盟救国军。

 1932 1 月中旬,于芷山授意其子同孙铭武谈判。孙铭武等救国军领导知道于芷山凶狠毒辣,但想到于芷山投日之前,亦有过观望动摇,对于芷山还心存幻想,想借谈判之机再次争取于芷山,以便扩大抗日力量。正在犹豫不决之际,于芷山又派人送信给孙铭武,信中附有于芷山属下几十名军官,包括孙铭武相识故友,联名签署的“保证书”担保谈判人员人身安全,遂决定派人前往柳河县三源浦与于芷山谈判。

1 19 日,孙铭武与张显铭、王绍卿等二十名教国军军官及护兵百人来到三源浦。于芷山并未出面会见,却先大摆宴席款待。宴毕借口天晚强留住宿。孙铭武觉查到这是于芷山的“鸿门宴”,已知难逃虎口,当即写了遗书嘱其二子:“……父生年四十有四,时置国家变乱,余本国家军人,必须与国同难,故奋然抗日,号召民众救国,但不幸中途惨遭挫折。父今为国而死,吾子必继父志,为国努力。 …… 父总死九泉已瞑目矣。再关于父之体骨,倘能回籍,暂不入土,必俟国土收复,民众免遭灾难,青天白日旗高悬国土时,再为安葬。是余所嘱”。而后交孙铭武的旧部下刘锡九转给孙铭武家。刘锡九悲感交集涕泪而退。当晚半夜时分,于芷山派其子以重兵将救国军谈判人员包围后,持枪入室,将孙铭武等二十人一一捆绑。于芷山害怕真相外露,竟连夜将孙铭武等人拉往三源浦西门外杀害。张显铭被害时身中两弹,昏死过去,在收尸时被群众救出,养伤数月后,化装前往北平。

孙铭武等遇难前后,孙铭宸正在奔走各地联络义勇军,而幸免遇难。

孙铭宸,别名孙耀祖,字光烈,号觐廷。为人忠诚,秉性豪爽。 1917 年毕业于兴京(今新宾)县立二部师范学校。自1918 年起,在兴京县内任小学校长达十年之久,因办学成绩优良为乡民所称颂,赠给“热心教育”匾额一方。 1928 年任清原县教育局学务委员。 1930年充任清原县县志调查员。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宸曾多次到清原各学校和一些警甲单位,呼号抗日救国,鼓动筹款购枪,于是协其兄创建辽东血盟救国军。正当他欣喜这支抗日队伍迅速发展壮的时候,二胞兄孙铭武被害的消息传来,加上其大哥孙铭久,至今生死未卜,这双重的打击,孙铭宸悲痛欲绝,决心继承胞兄遗志,奋勇杀敌,收复国土,遂带领余部五百余人,参加李春润率领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六路军.共讨日寇。李春润素闻其有胆有识,精明干练,材堪大用,遂委任为第六旅旅长。从此,孙铭震在李春润司令指挥下,率领所部将士抗击日寇杀敌讨逆,雪耻复仇。

(三)

1932 5 月,孙铭宸对其所率第六旅进行了认真的整顿。正在这时,长兄孙铭久战伤恶化死去,孙铭宸化悲痛为力量,统率全旅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仅 1932 年夏秋之际,孙铭宸就率部七打清原,不断袭击伪清原守备队和英额门一带的日伪军,骚扰斗虎屯车站,炸毁英额门铁路桥梁,进攻营盘,焚毁铁路、桥梁和站房,切除日伪电话线,……。在攻打清原后,收编了反正的清原县公安队长高发、副队长于春和,及他们的下属士兵多名;收编了清原县商团队长金雨山及其部下六十多人,获得大批枪支弹药;金雨山被委任为第六旅第一团团长。后来又收编了姜绍泉的山林队和民团,委任姜绍泉为第六旅第三团团长。一时间,声势大震,队伍人数与日俱增,迫使日伪军龟缩清原城内不敢出击,使占领清原、新宾的日寇如坐针毡,日夜不得安宁。

(四)

以孙铭宸为首的第六旅自卫军将士,在新宾、清原和沈海线上各点不断沉重地打击日伪军,敌人急忙调集重兵围剿,妄图消灭这支抗日劲旅。

1932109,日军高波兵团向东边道大举进犯,首先扑向驻新宾的李春润部。由于总司令唐聚五率部北撤,致使李春润部陷入孤军奋战之中,隶属李部的孙铭宸旅在清原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虽浴血奋战三昼夜,终因寡不敌众,不得不采取分散活动。李春润带领一部分队伍冒敌炮火突出重围,于1218到达北平。孙铭宸亦于19331月,秘密赴平向李春润报告战斗经过和队伍的现状,表示重整军旅继续抗日的决心。孙铭宸在北平期间受到东北抗日救国会和东北抗日后援会的热烈欢迎。张学良将军也给予表扬,并拨给大批枪械弹药以示支援。在张学良将军的建议下,组建了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李春润为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副总指挥。孙铭宸被委任为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总参议、兼第四梯队司令官。东北抗日救国会召开了送别会,会上孙铭宸做了讲演,激昂陈辞,与会者无不肃然起敬。随后,孙铭宸又参加了在李春润办事处召开的军事会议。会议决定先行派遣干练人材返回辽东,召集旧部;重整旗鼓,歼灭日寇光复河山。

(五)

汉奸于芷山公开投敌以后,更视救国军、义勇军为眼中钉、肉中刺,极力追剿抗日救国将士。他们一方面以重金悬赏捉拿孙铭宸,一方面又把他们的家门查封,把两位年迈老人赶出家门,房屋地产和家具浮财全部没收。全家三十余口人,作为“反满抗属”被追捕。孙铭宸在北平得知家中的不幸遭遇后,没有低头,没有悲伤,而昂首陈情:“国破家亡,有房何用,倘东北有光复之一日讵患其没收耶”。 国仇家恨更加激励着孙铭宸复归故土,挥戈抗日的决心。

193312928,李春润先后分组派回四十四名义勇军骨干,分赴新宾、清原、凤城、宽甸、本溪等地,秘密恢复抗日队伍。孙铭宸受命以前方督导官的名义返回抗日前线。孙铭宸28 日,从北平出发,化装成劳工从天津乘船准备到大连登陆后再去抗日前线。不料,当船航行到大连港附近海面时,孙铭宸及同行的旅长齐洪治、参谋处长秦洪修、清原县长杨庆贤等被日军水上警察截捕。被捕后,孙铭宸得知先遣人员有二十人先后被捕,自己官职最高恐难逃虎口,遂写信嘱其后辈要不忘血泪仇,继续完成父辈未竟之业,托同屋狱友设法捎回家中。在狱中孙铭宸多次经受敌人酷刑,始终坚贞不

屈,痛骂倭寇侵华罪行,大义凛然,誓死如归,遂遭杀害。当时被捕的义勇军将士,除“赵玉林从长春计脱囹圄”,其余亦先后被害。

孙铭宸于大连被捕惨遭杀害的噩耗传到北平,真乃晴天霹雳。在平的义勇军将士无不万分悲痛。李春润痛心异常,万分惋惜,曾“引咎自劾”,请求免职,要“以国民资格杀敌图功,以完未竟之业,而慰殉难先烈在天之灵”。

孙铭宸等十九名义勇军将士壮烈殉国后,日伪政权欣喜若狂。各种反动报纸争相鼓噪:“少将孙铭宸被捕”,“逆徒二十人一网打尽”,等等,他们以为彻底消灭了义勇军。那知就在他们狂欢“庆贺”和 “嘉奖”所谓“有功”人员之际,李春润重返辽东地区率领义勇军,殊死奋战,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使殉国先烈睽目九泉。

全国解放以后,为褒扬先烈,慰问忠魂,中央人民政府为毁家纾难,抗日救国的革命先烈孙铭武、孙铭宸,分别颁发了《烈士证书》 和《光荣纪念证》。烈士家乡清原县人民,为缅怀先烈和铭记孙氏兄弟英雄业绩,在烈士家乡南口前镇南三家子村,为孙铭武和孙铭宸,分别树立了《忠烈碑》

(崔云鹏  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