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一名也不自我放弃:差生的成功故事

 蓓蕾1994 2011-05-11
最后一名也不自我放弃:差生的成功故事
        高考考了三年,终上北大。前日下午,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用自己高考实战经历鼓励高三学子:大考在即,要学会自我鼓励。

俞敏洪坦言,从小学到大学,从未考过全班前20名,但凭借“自我鼓励”考上北大。
从33分到90分自我鼓励考上了北大
很多人知道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参加过三次高考,但曾拖后腿的竟是他现在的强项—英语。
俞敏洪说,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在复读班,英语基础差,从未得到老师的鼓励,强大的“自我鼓励功能”支撑他挺到最后。第二年高考,英语成绩55分,虽比前一次有进步,但总分不高仍落榜。
在一片质疑声中,俞敏洪坚持再读一个高三。当年暑假,俞敏洪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有了前两年的积累,加上最后一年的拼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语得了90分,最终被北大录取。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俞敏洪说: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没有人鼓励,就自我鼓励。”
考上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精英分子编成一班,俞敏洪是其中之一。“大学期间,我从未进入全班前40名。但我没有因此放弃自己,一天内背不下课文,我就花一周的时间天天背,到最后可以脱口秀。”俞敏洪说,在与同学智商相当的情况下,惟一能胜出对方的是超常的努力加毅力。
他寄语即将参加高考的后进生:即使最后一名,也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
每天5分钟记单词学英语需要骆驼精神
“新东方牛人多,他们中很多是海归。论口语,我不如王强和周成刚(新东方另两位创始人),我的英语里有较明显的口音。但我的英语词汇量是他们所不及的。”俞敏洪说,每天不论多忙,都会抽出5分钟时间巩固词汇。“我手机里装有英汉大词典软件。”俞敏洪直言,自己不是天才,在脑海里库存的3万多个词汇,不是哪一天哪几个月积累下来的,而是这么多年每一天巩固的结果。
对于很多人头痛的词汇量问题,俞敏洪说没有丝毫的捷径可走。只有和遗忘规律较劲,每天花一定量时间巩固记忆单词,让词汇在脑海里日久扎根。
俞敏洪说,很多家长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上,太注重结果,忽略了过程。他认为,英语学习应具有骆驼精神,而不是骏马精神。“品种再优良的骏马,一刻不停息地奔跑,总有一天会停止;而骆驼在沙漠的漫漫长路,则需要长时间的韧劲坚持下来,相信前方一定会出现绿洲。”
所以,即使高考在即,我们也应该还是以势如破竹的气势和干劲去努力去奋斗。而不是觉得自己基础不好就轻言放弃,现在说放弃还太早!

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读者》上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年迈的骆驼在垂暮之年又一次穿越了死亡之海——沙漠,从而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报道。骡子、马们组织了一场盛大的英雄事迹报告会,请老英雄来做报告。老骆驼说,其实没有什么英雄事迹和经验,过程也很简单,就是认准了方向,耐住性子,忍着饥渴,一步一步朝前走,就穿过了沙漠。骡子和马对此嗤之以鼻,说这叫什么英雄,既没有豪言壮语,又没有心理活动,也太普通了,人人都能做到。
是的,有时候十分深奥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这里的“认准了方向,耐住性子,忍着饥渴,一步一步朝前走”,正是取得成功的最宝贵的经验。目标明确,又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时刻朝前走,而决不后退,又怎么能不成功呢?成功的诀窍在于脚踏实地地努力,的确人人都能做到,但又是人人难以做到的。
过去有句老话,叫做“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还有一句,“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减少伤亡,惟有平时练兵时多吃苦,多流汗,多下工夫。要想台上赢得喝彩,不出差错,也要平时练功时多吃苦,多流汗,多下工夫。想一想,中国女排,中国体操,中国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哪一项世界冠军的取得,不浸透着运动员、教练员的汗水?没有付出,哪儿有回报?
要想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考一个好成绩,必须要平时的努力去换得,首先是平时努力地学习,学好每一门功课;其次是认真、周密地复习,二者缺一不可。若只是平时努力学习,没有认真复习,你的知识是零散的。只有经过复习整理,才能使你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而平时不努力,考试前才着了急,仓促上阵,复习的难度就较大。所以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最后的复习,都要认真努力,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难考一个好成绩。
高三阶段的复习,对于每一个应考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系统地复习各门功课,再加上大量的练习,并辅之以狂轰乱炸式的考试,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各个知识点,并使其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目的。《孙子兵法》说:“以虞待不虞者胜。”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有些学生对复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所下的功夫不够,有的则是由于不会复习,盲目做题,白白浪费了时间。无论什么原因,到时候只要准备不足,就有可能导致高考失败,从而影响到你的前程。《孙子兵法》又说:“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就是说,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造成胜利的有利条件,有了必胜的把握,才同敌人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打起来,然后侥幸求胜。
然而,高考前的复习只是大赛前的集训,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惟有经过平时长期的努力和准备,建立起扎实的基础和具备雄厚的实力,至少是高中三年,不歇气地马拉松长跑,一口气跑向终点,才是考上大学比较可*的保证。但有些学生平时不够努力,或由于种种原因荒废了学业,等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有些晚了。若此时重新从头开始,一般都还有救,最多延长一年的时间,来年再考。但大部分学生,由于面子问题,不愿意从头开始,不愿意留级,也不愿意复读,想走捷径,存在侥幸心理,幻想哪方能来一位神仙,吹一口气,他就什么都会了,然后名牌大学就派小车来接他了。然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我曾经收过一些这样的学生。我所采取的措施是,首先通过分析,帮助他们建立起信心,然后打掉他们的幻想,让他们做好长期备考的思想准备,再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最后鼓励他们一鼓作气争取高考一次成功。后来,这些学生都考上了比较好的学校。
毛泽东说:“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又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这些谆谆教导对于我们现在众多的考生来说,无疑依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十年寒窗,期待的总是收获。
我们在一次次考试中沉浮。战场上讲“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但学习不这样,学习中大大小小的测验只是定期的考核与评估,发现不足,取得进步。考试可以说有一点运气,当然学习方法也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第一是心态。有二小生,一次测验二生都考差了。其中一生因成绩差而心情沮丧,学习激情一落千丈,他总认为自己很差,于是他成绩一跌再跌。他失败,因为他从内心里告诉自己:“我不行”。另一学生却认为,因为这次考试让自己发现了学习中的弊病,总算没白考,于是他认真分析错误,一一克服,成绩一升再升。“积极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我们要养成积极心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生活中的困难才能从容应付。道理也许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做到还是有点难度的,那是因为很多同学还是不相信自己的实力。昨天更新了一篇文章中也说到,高考不单是智商的一个考验,更多的也是情商。看你如何调整心态,放松情绪。
第二就是勤奋。“天才来自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学习的竞争太激烈了。惟勤奋才能补拙,也惟辛苦才能让我们脱颖而出。
最后一点就是要想取得优异成绩需做大量题目,并不停反思,切记复习和预习同等重要。还有一个很重要也是我们备考版块里一直强调的,准备一个自己的错题集。
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但你真为她全心全意地付出了吗?还是任由她只是虚幻,终究化成玫瑰花的泡影?从现在开始朝你心中的梦想努力,不管要经历多少风雨都不气馁,不要中途放弃!现在我们复习还处在一轮复习中,努力还来得及!
永恒的美,奇光异彩,却无感于情;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只有努力拼搏,才能拼出个此生无悔。
高考生现在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方还有一段路,一段长短无法确定的路,一段只有以努力为见证才能拥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期待的路。
高考状元:高效听课法
高考状元:高效听课法
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听懂每一堂课”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高考状元们考高分的第一法宝。老师们讲课,常常是“课堂45分钟,课后10年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高考状元们的听课箴言是:“课堂走神1分钟,课后摸索半天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提高课堂听讲的学习效率呢?如何让他们保持课堂45分钟大脑思维状态与老师时刻同步?下面介绍超静觉高效听课的几种诀窍:
一、每天坚持累计不少于1小时中等强度的体能锻炼时间。每天保持课间10分钟彻底放松休息的好习惯。课间多一些轻体力健脑动作,为课堂45分钟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储备足够的脑力生理物质基础。
二、调节听课心态,优化听课意识,让潜意识喜爱听课。孩子对于不太喜欢的课可找来一张白纸,认真列出喜爱这堂课的十几条优点、理由,隔二天重复做一次,慢慢就说服潜意识喜欢这些课,进入积极的听课心态。
三、在听课过程中,双目要始终保持半眯着眼的状态。不是睁大眼睛直愣愣地力图看清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而是用半眯着双眼的目光放松扫视黑板上的文字、例题、图表。这是保持45分钟不走神的奇佳小“秘诀”。眼睛一点不眨瞪得大大的听课方式容易造成视觉神经疲劳,引起听课注意力的涣散,连续听几节课后,便会感到很累。
四、老师讲课结束后,不要马上急着看书做作业。而应闭上双目,放松后仰头,把刚才听课的重要内容再像放电影一样回味一遍,使其在大脑烙下的长期记忆痕迹更深刻一些,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真正融化在脑海中。
中等生高考中如何一鸣惊人
中等生高考中如何一鸣惊人
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陈飞荣。以565分的总成绩幸运地被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录取。就在高考前两个月,他被班主任老师预言最多能上一个好点的二本,然而最后肥肉高考,却促使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最终的成功?相信他高三最后的突击策略能给你们启发,找到胜利的希望。
做加法保持一颗平常心
记得在我高考的百日誓师大会上,我们学校特地请来了一位高考状元充满激情地讲述自己如何从年级80名的排名努力,一跃成为高考状元的经历。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备受鼓舞,在心里憧憬着自己也会成为黑马,跃过终点的光辉时刻。
定下高目标为之奋斗固然很好,但在高考临近之时,我想,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合理选择目标更为重要。经过高考,我发现,确实有少数人能够超水平发挥,超越平时的成绩,但大多数人还都是发挥了自己原有的水平。就拿我来说,我平时的成绩就在二本线上徘徊,总结我高考超常发挥的原因,我认为还是那三个字——平常心。有时,期望值定得过高,会给自己造成很大压力,复习考试中的小失利都可能使自己产生挫折感,灰心丧气,而这些都不利于备考和发挥。处于这样状态的同学往往在高考中连自己的正常水平也很难发挥出来。对于中等生来说,“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最为重要的。
其实中等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在平时的测试中,也许你的名次不尽如人意。但在高考场上,命题的难度比较适中。那些成绩比你好的优等生,他们是守势,而你是攻势。处于攻势的人,更有希望搏杀出来,就像2004年奥运会乒乓球决战,不是顶尖水平的韩国运动员柳承敏却用搏杀的斗志战胜了水平更高的王皓。
我们班班长是我的好朋友,在平时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从来没有超过他。班长的目标是重点大学,平时的成绩也是在重点线上,但高考数学考试一下来,他就蒙了,灰心沮丧感难以消除,于是以后的各科都受了数学的影响,最后只走了一个一般本科大学。高考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这次数学失利的原因,原来班长一直都在考试时做减法,这道题他不会做,被扣掉多少分,那道题又被扣掉多少分,进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完了,重点大学上不了了。我则和他相反,当时我的目标定位本来就低,虽然有些题我也不会做,但我做的是加法,每做了一道有把握的题,我就暗暗高兴,最后得到了我想要的及格分,我就很满意了。实际上,考完后,班长的数学也并不是很差,大约在110分。其实是他用减法把自己吓着了。好心态好比做加法,有了这样的平常心,才能够把握开启成功的钥匙!
抓强项步步为营勤操练
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构件都关乎最后的成败。作为中等生的我在复习后期十分在意这个系统工程。打个通俗的比喻:“生米”就要煮成“熟饭”了,又何必要和班上那些尖子硬拼呢?欲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仗,找准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心态,讲究“策略”才是关键。
英语是我的强项,我当然更需要发扬光大,我给自己的英语突破决策概括为“不仅要读还要勤练”。在最后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没有中断练题,将练习时间分散到每一天,保证每天有1~2两小时的做题时间。另外,我还在《ENGLISH DEGEST》上精选了几篇短小美文,早自习反复朗诵,直到背得滚瓜烂熟为止,因为保持语感很重要。
在卷面上,我把练习重心转移到了分值大户——阅读、完形、听力和作文这四大部分。细算一笔账,这四部分就达125分之高。若能把握其80%,就有100分的进账,高考我就是这样去做的,最后证明效果良好。另外,我特别注意作文的书写,高考作文我得了22分,想来便得益于此。
语文我也能上110分,但我并没有为此放手:我选择了《状元之路》这本复习资料,专门挑选其中的名诗名句利用语文早自习时间反复背诵。此做法既可陶冶性情,找到语感,又能为考场作文提供素材,何乐不为?于是早自习我大声朗读,经常让邻座皆惊,但为了找准高考语文的感觉,疯狂一点又何妨?说到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文风格,切忌高考作文突然变换写作风格,将这种风格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就好。
当然了,我在考前三周起,就扎实回顾每次大小考试后的试卷了,将自己曾经犯的错误梳理一遍,我很看重试卷前面的基础,如一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和成语语义辨析。如有不懂之处,我就想尽办法将其搞定,这样心里就踏实多了。
补弱项睿智取舍有侧重
理综和数学虽是我的弱项,但关系到我高考总分最大化,所以我坚持不放弃。我给自己最后的“血拼”期限,但须注重合理取舍。我先是确定增分潜力最大的科目,然后把大量精力分配到该科目上,分批突围,以达各个击破之目的。
“理清思维易错点,基础分值不放手”是我的数学应考策略。在冲刺的时间里,我狠抓平时复习中的薄弱点,根据平日试卷上失分部分,查找相关知识的盲点,对症下药。由于我的基础不扎实,我重视背诵并记牢一些概念、性质、定理、公式,并通过一些典型问题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我深知做题的准确度和速度直接影响我的高考成绩,因此,在冲刺阶段我强化对解答选择题、填空题方法的练习。
总分300分的理综,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所以我绝不放弃该得的一分一厘。其中生物分值不大,加上题型不太难,所以我不怕,除了给生物每天半小时的复习时间外,重心就放在物理、化学上。
物理作为理综的得分大块头,我确定战略为“梳理知识结构网,做题不辍找感觉”。临近高考的这段时间的复习中,我把精力用在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网络,这里当然包括老师为我们整理的力、电、光、热、原子物理结构网络图,在后一个月时间里,我还将高中三册物理书重新翻了翻,捡起那些平常复习中容易被遗漏的知识点。重要公式和定律我都将其背下。在解题上,我很注意清晰分析出解答难题的完成过程和步骤,容易题的解题套路我也丝毫不含糊。当然了每天均要做一定量的题,就找到了感觉。
对于化学,我特别注意了解试卷的布局、热点、重点及发展趋势。理综化学部分近几年的试题都不难,因此,到最后阶段我拒绝搞偏题怪题来打击自己的信心,而是以常规思维来解题,不去钻牛角尖,紧抓基础和典型基础题型反复体会,最后实行“集中突破”战略:找到历年高考真题,一次性做八九套,专门找类似题型做完,然后总结找规律。遇到迷惑之处,立即对照书本,找到所考查的知识点,并结合参考答案独立分析,反复揣摩,就无大碍。
贯穿整个攻坚阶段,我给自己制定了两条复习法则:
1、复习过程中出现迷惑的地方,经过短暂思考仍然得不出结果,立即向擅长该科的同学老师虚心请教。问毕,马上把该题的思路突破口和关键的解题步骤写在《典型例题本》上,并附上自己独特的理解,以加深记忆!
2、在正式学习时间,我分秒必争,午休时刻雷打不动,效率是我复习的制胜法宝。孔子曰“尽人事,知天命”,我当年就抱着这种大无谓的心态上考场的,我尽力了,最后幸福果然眷顾了我。


用十大学习习惯培养高考尖子生
用十大学习习惯培养高考尖子生! 
高中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像初中的课程,可以凭借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高中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需要培养,高中生应当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进度学习。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还有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应考等好习惯。
6.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和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进行动员,考试时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 安排监考老师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气氛。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 更正错误。
  7.阅读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8.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 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9.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以上所说的十大学习习惯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教条,在这里只是希望抛砖引玉,让高中的同学们借鉴更多更好的学习经验,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