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龙镇2010年干旱灾情报告

 永州之野 2011-05-11



2009年我镇持续干旱少雨,旱情日益加重,持续蔓延。据统计,去年我镇降雨量428毫米,比同期减少42.4%,平均气温比往年偏高2-4℃。旷日持久的干旱,使我镇遭受严重的旱灾。现将旱情报告如下:
     一、干旱遭受的灾情
乌龙属纯农业乡镇,境内水源紧缺,地下水枯竭,加之遭受百年未遇的干旱,给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造成严重影响。主要存在“三个极度困难”。
    1、人畜饮水极度困难。在全镇干旱缺水的56个村民小组中,有420户1555人人畜饮水极度困难(涉及大水井、瓦房、马店4个村13个小组),目前靠人背马驮来维持生活用水,最为典型是大水井村的水井和狐狸窝两个村民小组的159户664人,人畜饮水极度困难,“两边两条河(乌龙河、块河),吃水靠马驮,水井不见水,用水贵如油”是大水井村缺水真实写照,群众用水靠人背马驮从7公里外的松毛棚弄来,无水之苦、缺水之痛,严重制约着群众生产生活的发展。
    2、灌溉用水极度困难。根据区委、政府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实施,去年以来,全镇共种植酿酒葡萄3200亩、枇杷300亩、核桃4500亩。由于干旱,全镇除8800亩小春全部绝收外,还有270亩葡萄、200亩枇杷(坝塘)、3000亩核桃(水井梁子)无灌溉用水,水已成为制约“三大基地”发展的瓶颈问题。
    3、集镇供水极度困难。为确保乌龙集镇安全用水,2005年,投资70余万元,从距镇5公里以外马店村引来自来水。该水源水量较小,既要保证近200亩水田(马家田)的灌溉用水,又要保5000人左右生活用水,每适春耕季节,就要实行分片限时供水,导致集镇用水紧张。近几年来,随着集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供水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集镇居民、机关、学校用水的需要,加之管网老化,供水越显不足,影响了集镇的正常发展。
   二、干旱采取的措施
针对严重的旱情,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春节前后,市政府李副市长、市级扶贫挂钩部门经开区、东川区政府区长及分管副区长先后深入缺水重灾区大水井村看望受灾群众,并就如何做好救灾应急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镇党委、政府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广泛发动群众,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开展抗旱工作。,主要采取“送,拉,轮、助”四项工作措施:
    1、“送”——即政府送水。针对大水井村群众人畜饮水极度严重的情况,区政府安排区建设局每隔3-5天送1次水(20吨/次),共计送水7次140吨;针对葡萄、枇杷、核桃灌溉用水紧张的情况,镇政府已购买了8台抽水机发放给种植大户,区政府今天也为我镇配备了一辆送水车,镇政府从现在起每天进行送水,保证每隔10左右浇上一次水。
    2、“拉”——即群众拉水。针对面上群众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困难的情况,发动群众生产自救,采取车拉、管引、人挑等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和春耕生产。
    3、“轮”——即轮流供水。针对集镇供水紧张的情况,实行分片限时轮流供水。
    4、“助”——即寻求帮助。针对群众受灾严重,积极向区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呼吁,寻求更多支持,帮助受灾群众吃上“安全水”,种下“成活苗”。目前,共收到各类救灾资金15万元,矿泉水近3000件、大米335公斤。
    在抗旱工作中,我镇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灾情严重,靠自身力量解决好群众的饮水和灌溉问题,面临困难还很大,恳请区委、区政府帮助我镇解决三方面的困难:一是针对大水井村和集镇供水缺水的现状,请求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寻找新的水源点,给予规划立项,实施安全引水项目;二是针对葡萄、核桃、枇杷等重点产业灌溉难的情况,请求加大投入,实施基地配套项目,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是针对群众农作物受灾严重的情况,请求加大粮食等生活物资的扶持力度,确保群众生活安全,社会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