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

 hunanyy 2011-05-12
    临盘搏弈,应先清心寡欲,心平气和,依大势及之形势以制其仓,弱市取势制于三分,强市取势制于七分,或不可满------如善射之不尽弓力,仓满则制于人。入局观大盘之形以定其势,再观之势以度其利,临机应变,观于长处,动于短处。勿动于少阴,察于太阴处,易出于少阳,止于太阳;然搏在通变,弈在制心,通在久观常习,变在出奇制胜。勿惧高于涨势,勿贪低于跌市。久之则心通意明,具足知行合一。积小胜成大胜,以成全胜,后归于无极。
    胜手临盘,观其形,辩其意,审其势,度其时。动于阴末阳升,止于阳极阴生。其心如山之不动,其性如水之无常,深得阴阳互化之奥妙,涨跌之平常。无喜,无悲,无股,无我。行法于无法,阴阳相济,是为胜手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投资大智慧

   期货投资要取得成功,顺势操作至关重要,但就长期而言,仅知道顺势操作并不能保证成功。这是令许多投资者困惑的地方,也是导致部分人偏激地认为期货是摸不着边际的事物的原因。许多投资者确实遵循了追随趋势的方法,然而却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自己顺势操作,但刚入场行情却反转了。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相信“老期货”都有这样的经历。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入市时机的选择是决定投机成败的又一关键因素。什么时机最好呢?《周易》告诉我们:“君子要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几”是什么?“几”是苗头,是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见几而作是指发现一点儿苗头就要立刻采取措施。期货投机要想取得成功,也要在最有利的时机采取行动,不必每天都参与交易。若想求得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长期稳健获利,你就需要——见几而作。

   如同不知道天上哪一块云彩会下雨一样,我们也无法确定哪一波行情会演变成为大的趋势性行情。我们没有水晶球,无法提前预知未来,但是可以跟随趋势,跟着行情走,如果发现不妙,要及时跑开。此种作法大概近似于物理实验中的试错法,但为了减少追随大趋势的试错成本,见几而作则是最好的手段之一。
   要顺势而为,更要见几而作。这话对不对,投资者可以自己对过往的行情走势进行统计验证。

  《资治通鉴》称:“八尧、九舜,不能冬种,野夫、童子,春种而生,得时故也。夫天有其时,人有其功。”期货投机也是如此,再高的高手,如果没有适合他的行情,也赚不到钱。相反,如果把握好了春种之“几”,有所收获是很自然的事。期货交易不能只想着赚钱,要知道,能不能成功也是“三分人事七分天”的事情,市场何时出现属于自己交易的“几”以及随后行情能否演变成大的趋势性行情,不是哪个人所能左右的。古人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又一惑也。”如果为了完成要求的任务指标,在不可做时强去做,只会导致操作者冒不该冒的风险。

   孔子说过:“邦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一家期货公司有一个客户很让大家吃惊,每有大行情来临,他都能及时赶到公司来参与交易,或多或空,随后即离开公司,也不与人多交谈。每每他都能赚到大钱,但始终无人知道他是受何方高人指点,是怎样把握行情初始阶段的。此人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行情有“几”时出现,无“几”时隐退,足见此人有很强的自律功夫且能耐得住寂寞。知道“几”是近乎神圣的事情,孔子曾感慨道:“知几其神乎!”在此套用《孙子兵法》“知胜之道”说,期货交易获胜之道——知可以为与不可以为者胜;顺势操作且见“几”而为者胜。

    而孟子在告诉人们要与势俱进的同时,也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把握好时机,孟子提醒人们虽然有锄头,但还要等待农时,“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金兹基,不如待时”。

人们通常不愿意将损失变成现实,总是存在侥幸心理。但是真正聪明的人不仅会赚,而且会亏,且亏得很聪明——止损很及时,代价很小。真正聪明的人总是训练有素,能够迅速地实施止损指令。

有过是一错,不改又是一错。所以,孔子就反复告诫人们,“过,则勿惮改”
投机大师索罗斯曾谈到,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并不在于成功到达用钞票铺成的道路的终点,而在于在这条道路上的走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同行相比,他有一个更小的自我,有一个更开放的头脑。他说:“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在金融市场上能够比别人更快知道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曾有人评论说,只有通过犯错误并受到惩罚,才能学到东西。市场是严厉的老师,索罗斯就是最优秀的学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山塌不后退、浪打不回头的人,是不宜涉足期货市场的。当发现形势不妙时,必须执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为期货市场机会总是有的,赚钱应该是第二位的,保护资本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本钱都没有了,就谈不上赚钱了。

兵法云:善战者不羞走,所以全也。古代兵法还告诉人们要“见可而进,知难而退;退以求进,舍以求得”。《孙子兵法》讲:“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又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力量弱小的军队,如果只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老子》也讲过,“曲则全,枉则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当期货交易处于该止之时,若一味坚守抱单,只会让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期货交易需要顺应时势或进或退,退并不是胆小而是一种大勇。正如《荀子》所云:“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
 
《菜根谭》里的一句话:“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真的没什么,不要怨天怨地,损失本来就是难以避免的。一个交易系统能有60%的成功率,它就算成功的。在每一笔单子进场的同时都要准备好一张离场单子,这是自我保护机制。软藤能缠死硬树,所以,遵守纪律,按原则办事,该止损时就别犹豫,操起刀来——割。”
 
《周易》曰:“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应用到期货交易中就是:高手知几知势,知进知退,财富归之。《六韬》也告诉人们,“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太阳到了中午不曝晒就叫失时;拿起了刀不切割,就失去了有利的时机;涓涓细流不堵塞,就会成为江河;荧荧的小火不扑灭,变成熊熊大火又该怎么办;初生的枝杈不掐掉,将来就得用斧头砍了。

老子早就告诉人们,减损有时反而能得到增益,增益有时反而会成为减损。能够理解损益之间可能存在的这种相互转化关系,对于期货长期投资取得成功是很有益处的。尤其有利于正确对待投资损失——要能够从损失挫折中,寻找到有益的东西,来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从而做到“小损大益”或者“损了眼前,益了长远”。
 
许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经历:苦了心志,饿了体肤,空乏了身,行弗乱了所为……也困于心了,也衡于虑了,但是天就是不降大富于斯人也;相反,还拿走了他仅有的东西。不是这些投资者不动心忍性,也不是他们做不到“人恒过,然后能改”,实在是他们在期货市场难以得其门而入,始终无法真正增益其所不能所致。
 
不要以为天道酬勤,凭借自己的智慧,努力就能成功,市场常常表现出残酷的一面——损之而不益之。所以,对于有志于长期投资期货的朋友而言,在进入期货市场时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也有很多投资者自己有一套很好的交易系统,但总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结果不是赔钱就是与机会失之交臂。但唯其如此,才能让其更坚定地执行自己的交易系统,从而做到知行合一,这也算是一种损之而益吧。

一粒沙子造就了一颗珍珠。期货投资失利时,不妨多想想《老子》里所讲的“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从自己的失利中寻找出有益的东西,损失就成为益事,因为这有利于未来的成功。如果始终困惑不解,那就早些离开期货市场吧,去寻找能够让自己成功的领域,也算是损之而益,毕竟术业有专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