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诵读指导

 一苇的书柜 2011-05-12
一、 学生状况分析

    1.由于当今社会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问题,一方面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难以开卷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即使读了课堂之外的书也大多是教辅类的书,为的是立竿见影的应考,走的是急功近利的路。而对于超逸于教材与课堂之外的、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经典好书则是很少接触。

    2.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读图”将成为这个世纪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当然,从读书到读信息,从读文字到读图,从纸质阅读到网上阅读,是某一种进步,确实给人带来了便捷。但这种便捷是有限的、局部的。如果用“读图”方式逐渐替代读纸质的书,带给人类的将是巨大的精神缺失和尚难预料的其他不良后果,尤其会给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3.从语文教育角度来看,叶圣陶先生和朱自清先生曾经强调:“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当然,这里说的“目的”,并非指读书本身(读书只是一种手段、途径),而是指读书读书所内蕴的文化底子的厚实、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今天变异、变味的语文教学已经离叶老与朱自清先生的真知灼见已经很远很远了,这是造成今天一般学生缺乏见识、不懂得“得法于课内,得力与课外”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致使今天的读书实践与理想的读书境界有着太大的差距。

    4.当今功利性的社会导致功利性的学校教育,又直接导致学校对待考试的功利主义态度。这又使得语文教育地位在学校的日见低落,语文生存环境空前窄化,尤其在中学,语文学习时间远远少于数理化和英语。同时,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内外不读不写或少读少写的中科院直接使得语文学习的釜底抽薪。

    5.今天社会的主流文化,由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五千年辛苦积累的优秀文化严重流失,充斥市场上的是大量的低俗口味的市民文化或者是外来文化。这些东西对学生产生不少负面影响。看看今天大学生英文水平普遍优于汉语水平、看看今天社会人们对母语的轻率狎弄态度、看看国人汉语平均水平只降不升、看看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线索正在断裂之中……我们的母语运用实在是愧对祖宗,我们的学生对本民族究竟了解多少?

    6.当今的德育,总是用干巴巴的口号、说教等形式主义来进行,实际效果实在是很小很小。这种教训也是很多很多的。其实,德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慢功。就以古代诗文经典来讲,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经典,确能沁人心脾。这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标志之一。实践证明,这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厚实文学功底,陶冶高尚情操是喊口号、靠说教所不能及的。

    以上例举的几点缺失,使我们今天的学生跟书的关系,不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密切,而是越来越疏远。学生普遍文化积淀浅薄,品味偏低,思维稚化,个性发展与情操陶冶失去依托。这使人忧虑,我们的学生心灵深处,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什么时候才能烙上永不磨灭的中华民族文化印记。

    二、教师状况分析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但是教育改革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社会的批评与责难。处在这种时候,从教育内部我们教师自身来讲,有哪些地方应该扪心自问?

    1.今天的语文教师一天能有多少时间看专业书刊?

    2.今天的语文教师自己订阅了什么专业杂志?

    3.独立处理教材是一个语文老师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的语文教师如果离开教参能备好课上好课吗?

    4.我们有的语文教师看到学生好的作文会喜形于色,赞誉有加。而对学生语无伦次的习作却愤然有色,面露不满。这种时候我们老师有否扪心自问:自己能写好下水文吗?

    5.新课程下对话交流的课堂,经常看到学生踊跃发言,掌声不断,老师欣然有色。可是对学生自己的感悟与诠释,老师只是一味地表扬、鼓励,体现不出主导作用。其实,学生的回答必然有优劣之分,有的甚至答错。这种时候难道老师也是一味地肯定或者不置可否?如果我们老师这样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厚实的文化专业修养、不能给学生留下一些知识干货,如何驾驭课堂?

    6.在市场经济商业社会冲击下,我们教师中的家教问题,补课问题,待遇问题都在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对待这个问题,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更应是一种事业,更需要一种敬业和奉献)。我们的老师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7.一方面,我们今天有不少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对中国教育发展史的了解,缺乏对过去蒙童教育的了解,缺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也缺乏理论知识,甚至对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规律一无损知。另一方面,现在的语文教学在一些时髦说法与口号的引导下的时髦做法,已经把本来并不复杂的语文教学弄得越来越复杂,面目全非了。而由于我们教师自己的底气不足,对语文究竟是什么也是模糊不清,所以在这种追风趋时的所谓教改面前显得手足无措。我们的语文教育怎么会没有这么多遗憾呢?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上述问题吗?

    8.其实,语文并不复杂,不就是学习汉语言文字以及以此为工具传承民族文化吗?不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母语,热爱母语,正确理解和运用母语吗?如果我们的老师能以自己的品格与学识唤起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使学生上你的课有愉悦感,写你布置的习作没有压力,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的老师再能以自己的文采才气把课讲得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那么你真的是功德无量了。我们的老师做得怎样呢?

    9.现代学校教育,面对的是充满活力、个性迥异的学生个体。又是为飞速发展的社会培养人才。如果单纯地依靠相应的文凭、相应的职称或者自身利益的经验,实践证明大多力不从心。今天需要的是具有合作、科学精神的研究型教师。首先要从读书开始,不断地学习、充电。对此,我们的教研组、年级组转变了职能吗?有读书氛围吗?在优胜劣汰的今天,难道我们的老师没有谁会担心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吗?

    三、诵读的内涵与意义

    “诵读”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历史上运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吴承恩、曹雪芹等这样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足见其千秋不衰的生命力。而且近代国学大师哪一位不从熟读几诵发蒙而步入学林?可以说,“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遗产中的精华。

    在今天,诵读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首先,因为它符合汉语的特点。汉语的音乐性使它有双声、叠韵、叠音、声调等声音因素与组合形式(再辅以音节、停顿、骈散交错、长短相间等手段),具有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像四声成语平仄相对,错落有致,读来有强烈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如聚精会神——平仄平仄;风起云涌——平仄平仄等等)。汉语对声音的模拟(如北风呼呼,磨刀霍霍,泉水叮咚等等)。文人利用这一特点来创作诗文,不但拟声,而且显神,产生声形兼备的效果(“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既有摹仿走的声音,也有状写走的神态)。汉语这种富有音乐感的特点,是西方语言所不能及的,而诗人籍此特点写成的诗文铿锵有力,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吟诵起来,美感无穷)。语文教学多让学生诵读课文,符合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律:感受——领悟——升华。学生感受到其中的音乐美,十分有利于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达到一种说之不明,却与之神通的效果。语文教学改革20多年至今,新课程总结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的诵读篇目,可以说是在这个重要问题上的重大突破,足以证明国家教育权威部门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与思路。

    其次,汉语的人文性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宗教与心理的诸多烙印。它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人文精神的语言(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身取义”——人格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爱国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奋进精神等,举不胜举。)这些民族精魂是浓缩在语言文字当中,体现在任务故事之内的,讲是讲不出来的,只有反反复复诵读会感悟出,记在脑子里便刻在了心里。这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品位的需要,是学生日后发展的真正生长点所在。

    古人与今人的诵读,是有一些差别的。古人的诵读方式主要以抑扬顿挫有节奏地吟咏为主,是一种寓意情于声、以声传情、重感性的表达方式。而今人对诵读的理解,虽然也有不同,但一般地讲,主要指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粗解文意;一是背诵,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可以说,这种记诵活动始终伴随着思维与语言的训练,是一种自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言、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阅读实践与情感体验活动。所以它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所以它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法宝,是提高学生语文与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概括起来,诵读的意义主要是“在反复诵读中去体味语言的韵味,训练语感;在反复的诵读中,让词语、句篇进入头脑中的语言仓库;诶反复诵读中,于审美艺术中得到情感陶冶。同时,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是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诵读文本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学生诵读文本的选择标准,只要内容健康、浅显易懂、难易适度、语言典范、便于诵读都是可以的。但是就目前时常情势来看,让人眼花缭乱的图书市场里除了古代诗文经典之外,高水准、高档次、高品位的适合少年儿童的读物太少。今天,由于社会主流文化影响,缺乏引导,学生阅读兴趣比较随意,阅读目的功利性较强,内容除了教辅类的就是娱乐书。这种现象值得重视。教师务须加强引导,尤其要警惕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粗制滥造的阅读垃圾。选择方向与原则:

    1.尽量选择古代诗文经典,因为她们是中华民族文化永恒的经典,是华夏子孙承先启后的精神线索,是最具灵性与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是学习中华文化的最佳语言(这些经典里大多讲的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热爱生活、钟情自然等的基本道理,让学生接受这样的文化熏陶,是教会他们爱国家、长知识、树大志、怎样做人,实在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2.尽量选择题材风格贴近学生生活、又要从学生成长发展着眼的读物。如关于读书,不仅要读文学,也要关注人生、社会与未来,包括做人、自然科学、人类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方方面面都尽量同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步,使学生读来有亲切感、认同感,以激发兴趣。

    3.尽量选择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既有知识性又有思维性的读物,尤其要考虑有语言感受、语言韵味、雨季美感、语言内涵的诗文。以有助于语言积累和丰富语言素养。

    4.选择中,要防止对语文工具论的片面理解,以免只从语言角度去选材。有学者说:语文的表层是语言,语文的底层是文化。他们是手心手背的关系,不可分割。所以我们要深入理解语文不仅仅是一个例子,还是学生精神的底子。可以说语言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母语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使中国的孩子一代一代更像中国人,而不是数典忘祖。

    五、古代诗文诵读的基本要求

    1.对于古代诗文的体裁类别、常用表现手法及艺术技巧不要求学生化时间去学习。

    2.诵读指导的基本策略

    ①指导方针学生解题。简介作者与时代背景,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思想内容。(如果有时不一定介绍,但教师必须知道。)

    ②识字、释词,不必进行分析讲解,只着力朗读、背诵,让学生从字面读出感受(感知诗的音调与诗中特定的氛围,读多了,有时还能引发想象、联想,甚至产生共鸣)。

    ③让学生从想象领会意蕴。(古代诗歌常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形成寓意于象的表现手法,如古人喜欢用月亮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用夕阳、白云表达无言的思绪,把松、梅、竹、菊当作品行高洁,借长亭叙惜别,借西楼抒愁思,借折柳写送别等,柳就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

    ④从字词悟出妙处,观测感情。诗歌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一些精美的词语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妙语。如“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意蕴。“花溅泪”一种解释为人见花触景生情而落泪;一种解释为花似有知,亦感伤国家的时艰而落泪。“鸟惊心”则为听到鸟鸣,想到离别,感到心惊肉跳。作者用“花”“鸟”这种词语组合表达出唐代“安史之乱”,自己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⑤让学生从语言中品味,初步认知一些写作技巧。写作技巧这个概念对小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因此,只要在诵读品味过程中粗知一些技巧性的表现手法,如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首尾照应、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意于象之类。

    ⑥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入手,深入诗的意境。诗贵意境。诗的意境是指把诗人的思想感情熔铸在他所描绘的生活图画里,即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结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如李白的《赠汪伦》就是融景于情,将作者自己感情的倾诉,主观的情志与他所描绘的客观景物和谐结合,情景交融,以“送我情”比拟“桃花潭水”,以“不及”二字,汪伦的情意成为只可想象不能计数的无穷深。意境非常完美,富有艺术感染力。

    ⑦引导学生从内容、色彩、语调揣摩主旨。如果说诗篇的题目是诗文的眼睛,那么主旨就是诗篇的灵魂。主旨就是作者的见解与主张,也就是立意。诵读训练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诗篇内容来看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从感情色彩来看作者的爱恨;从诗句语调、语气来看诗人的思想倾向(有的诗篇还可以联系作者与时代背景来揣摩其写作意图)。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一首借景明理的诗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游庐山时身在庐山之中在各个位置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各个局部,而不是庐山的真面目。如果要看庐山的全貌,就必须从山中走出来,站在庐山之外来看它。这种身在山中却看不清山的真正面貌的情况,用现成的话说,就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具体事物引出普遍规律,哲理缘景而发,写得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既给人美感,又能启人心智。由此成为千古佳作。

    ⑧引导学生从诵读中吸取其精华。精华和糟粕都是就思想内容而言。区分标准主要是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从诗歌的选材看,我国古代诗歌经典有很多是山水田园、咏物言志、思乡怀亲、怀古咏史、边塞征战、惜别念友、反战爱国之类的。这些内容大多是健康积极具有进步意义的,都属于自由发表意见的民主性精华,应予以启发引导,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⑨教师要把加强课堂诵读教学与学生课外自由诵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指导,提高实效。尤其要制订重在参与的诵读策略,开发经典诗文的诵读资源。

    六、诵读训练教师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1.诵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法。它不仅是口耳艺术,也是诵读者自身修养的综合体现。作为教师应该对诵读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较为厚实的素养。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起码要做到三点:一是通晓关于诵读教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二是有较强的诵读水平;三是熟悉诵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2.教育应具有基本的诵读教学技能。如训练普通话的发音技巧,使学生在一定量的训练之后,做到吐字清楚,语言响亮,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能通过语言传达出诵读内容所表达的感情。

    3.诵读是加深诗词意思和感情体会、并直接感受诗词音乐美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对所诵读的材料,自己本身应有丰富的感受,能把握表达感情的支点,洋溢诵读的渴望,努力把感受到、体味到的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让学生也感受到、体味到;能以最有效的诵读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的训练。其中要防止学生对教师读法的刻板模仿。(教师自己首先要能达到入其境界、悟其真谛、品其真味的程度)这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古诗文教学水平十分有益。

    4.教师在指导时应把握“度”,不要追求把诗词材料讲得太清楚、太全面,甚至作追本溯源、条分缕析的解说与分析。如果这样做,一方面会脱离学生的接受实际,另一方面也容易忽略对诗词直接、整体的感悟和对音乐美的领会。教师也不应把自己的理解硬加给学生,要允许学生在尊重作者本意的前提下有自己鲜活多样的理解。

    5.诵读指导要讲究技巧,但要防止技术主义倾向。诵读要点是要有助于学生的心悟而后口诵,侧重在感悟。如果超越学生的理解、感受,只在高低、停连、轻重、缓急等声音处理方式上指导,甚至用统一的符号来硬性标划诵读文本,很容易导致机械的、模式化的朗读。所以,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追求声情并茂,体悟作者的感情,逐渐理解作品的内容,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诵读的技巧。

    6.诗歌诵读实际上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忠实再现,也是诵读者思想感情的生动表现。诵读者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使作品中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在这种再现与表现的艺术审美享受中得到陶冶。所以,教师在指导中的范读十分重要。为此,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诵读水平,揣摩诗文、反复练习,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既依情赋声,以声传情。此“情”指作品中浸透着的作者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领会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把握蕴藏在作品中的感情脉络,才能依情赋声;而这里的“声”指诵读语言技巧的运用,这要根据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而定,诵读时要借助抑扬顿挫的语调来传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并把握停顿、节奏、重音等的处理,以声传情,再现作品中的意境、形象、感情,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听觉,受到生动的感染。

    七、教师对学生诵读方面的要求

    可视年龄学段情况分别要求,但教师自己需掌握。

    1.诵读时,应要求吐字清楚,字正腔圆作为诵读的最低要求。(对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应借助工具书)

    2.诵读技巧的指导,教师一要应为学生诵读提供时间与空间。二需要循序渐进,不应急于求成。先要读出诗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节奏。训练中主要以教师的范读或领读,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细读。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掌握诗词断句,重读等规律。对于难以把握的诗句,教师应帮助学生揣摩涵咏,找准重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以培养学生对诗句的初步感受力,使学生在诗句音韵美与和谐美的感染中引发审美愉悦。

    3.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读懂文意,读出文气(气势、连贯性),读出个性化的感受理解。因此,训练中主要采用自读方式(如果是在课堂训练,可插入如全班齐读、小组读、轮读、分角色读、竞技性诵读、表演性读等各种方法,不拘一格),以激发学生兴趣持久高涨。

    4.教师必须指导方针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经典,并引导学生养成课外诵读的习惯。这既要靠学生自觉,又要有制度保证(可以自查结合互查、统查、默写等)。

    5.教师的指导必须具体:如读音涉及词义,停顿涉及句子组织,语气涉及虚词作用及作者感情;对于理解性的指导要精要,对句意、段意、诗文主旨等点到为止,要给学生创造会意的条件,不要什么都说完。

    6.指导学生时教给学生两条基本原则。

    ①诵读与会意密切结合,以求疏通文意。会意,即时时朗读与背诵中思索文字所包含的意义。经过会意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

    ②灵活运用诵记三要素,以求自然成诵。

    一是口熟。通过反复朗读,像磁带一样把诗文的语句包括吐字、停顿、语气、语调等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在读的过程中粗知文意)

    二是利用支撑点。在粗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首先记准若干关键语句(包括名句、佳句、过渡句与段落的起结。),用它们作支撑点把篇贯穿起来。

    三是诗文理路。就是探索作者行文意图(弄清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利顺畅背诵全篇。(最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7.训练方法:

    ①读正字音——用普通话读是起码要求,纠正方言。口眼并用,心到口到,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读出标点符号,音量适当,语速合适。

    ②读通词句——这是诵读的基础。要解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双音,词类活用等,以及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问题。

    ③读断句读——这是诵读关键。主要指断句的停顿处理,包括虚词用法,句式、语气等,作用是训练语感,把握意脉,领悟内容。

    ④读出语调——这是诵读的熏陶感染。“语调”指思想感情,首先要把握诗文基调,了解诗文基本感情倾向。一般要从辨明文体着手:论说类诗文语调较为平稳;记叙抒情类的语调较有表情;散文类的语调要体会其真情实感;韵文类的语调则要体会其韵律与节奏。讲究节奏,要依意义单位划分,读出抑扬顿挫,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内容意境,声入心随。

    ⑤读清思路——这是诵读的深入。两个作用,一是训练思维,体味构思的妙处,二是便于背诵。会背文章者背结构,弄清层次好背。

    ⑥读懂技法——较高的要求。适当教一点篇章、文章学知识,古为今用。

    ⑦诵读量——培养能力的前提。一定的诵读量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做保证。鉴于现在学生学业负担沉重,所以诵读量无法无法做硬性规定,只能从实际出发,根据课标精神及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决定。

    8.诵读应达到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品其滋味熟读。要能抑扬顿挫地诵读。(书读百遍,酝酿胸中,自然悟入)

    第二层次——入其境界求静。这时候身心专注,读书求悟进入的一种读书状态(若能达到此种静态,则其义自现)

    第三层次——悟其真谛妙悟。能在静态中达到对诗文精妙之处的感悟。(悟是诵读的最高境界,即便当时没有情出,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答案会一下子在脑海中出现,豁然开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