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图片大全 >> 内科病用药 >> 脑血管意外用药篇

 随风消散 2011-05-12

狗脊

别名  金毛狗脊、金毛狗、金毛狮子、猴毛头、黄狗头

来源  为蚌壳蕨科金毛狗属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 (L.) J. Smith.,以根状茎和绒毛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树型蕨,高2.5-3米。根状茎粗大,平卧,木质。叶柄粗壮,其基部和根状茎上均密被金黄色线形长绒毛,有光泽,似黄狗毛,叶片大型,长可达2米,广卵状三角形,三回羽状分裂,各羽片互生,下部羽片卵状披针形,上部羽片逐渐短小,至顶部成窄卵尾状,小羽片条状披针形,渐尖,羽状深裂至全缘,裂片密接,窄矩圆形、亚镰刀形。苞子囊群生于边缘的侧脉顶端,每裂片上有2-12枚,囊群盖2瓣,双唇状,形如蚌壳,棕褐色,成熟时侧裂。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脚沟边及林下阴处酸性土上。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采集加工  根状茎全年可采,以秋冬为佳。去金毛、须根,蒸后晒干或炒至微黄备用。金毛干燥后用或研粉用。

药理作用  狗脊的毛对外伤性出血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其作用较明胶海绵迅速。

性味功能  苦、甘、温。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祛风湿

主治用法  根状茎:腰肌劳损,腰腿酸痛,风湿关节痛,半身不遂,遗尿,老人尿频。用量3-10克。绒毛:治外伤出血,取适量敷伤口。

参考配方  1.腰腿酸痛,半身不遂:狗脊15克,牛膝、海风藤、木瓜各12克,桑枝、续断、杜仲、秦艽各10克,桂枝6克,水煎服。

2.拔牙创面出血:狗脊绒毛适量,消毒后敷贴创面。

3.男子诸风:(四宝丹)金毛狗脊用盐泥固济,煅红去毛,苏木、荜、川乌头生用各等分,为末,米醋和丸梧子大,每服20丸,温酒、盐汤下。

4.固精强骨:金毛狗脊、远志肉、白茯神、当归身等分,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酒服50丸。

5.室女白带,冲任虚寒:金毛狗脊燎去毛、白敛各30克,鹿茸酒60毫升蒸焙,为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丸梧子大,每服50丸,空心温酒下。

天南星别名  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老蛇包谷、山棒子、轮叶天南星

来源  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Arisaema consanguineum Schott.,以球状块茎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块茎扁球形,外皮黄褐色,直径2.5-5.5厘米。叶一片从块茎中生出,叶柄圆柱形,肉质,直立如茎状,长40-85厘米,下不成桥,基部包有绿白色或散生污紫色斑点的透明膜质长鞘,叶片辐射状全裂成7-23片,集于叶柄顶端向四方辐射如伞状,故有“一把伞”之称。裂片披针形至长披针形,先端多呈芒状而柔弱,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5-6月间抽肉穗花序,雌雄异株,花序柄长30-70厘米,佛焰苞长11-16厘米,绿色,少有紫色,先端呈长线状,花序轴肥厚,顶端附属物棍棒状,雄花有多数雄蕊,每2-4个成丛,药黑紫色,雌花密集,每花由一个雌蕊组成,浆果红色。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阴湿处、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季节  秋季茎叶枯黄后采挖。去须根,刮净外皮。

药理作用  1.祛痰:其水煎剂口服有轻微恶心反应,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加,而有祛痰作用。2.镇静:其水煎剂对小白鼠有明显镇静作用,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作用时间。3.镇痉:其水煎剂对士的宁引起的小白鼠惊厥有对抗作用,并能提高戊四氮的惊厥阈。4.镇痛:对小白鼠试验性疼痛有镇痛作用。5.其提取物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率,对小白鼠肿瘤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制南星:苦、辛、温。有毒。祛风定惊,化痰散结。胆南星:苦、平。化痰熄风,定惊。

主治用法  姜南星(制南星):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外用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灭蝇蛆。用量2.5-4.5克。胆南星:小儿痰热,惊风抽搐。用量3-6克。外用适量,研粉调醋敷患处。

参考配方  1.痰起涌塞:胆南星、半夏各10克,生姜30克,煎3小时以上服。

2.肺痈吐臭痰:生南星、生半夏、山豆根、人中白各3克,天门冬、麦冬、马蹄草各12克,水煎服。

3.疮毒:制南星磨水外搽。

4.毒蛇咬伤:鲜天南星捣烂敷伤口。

注: 

同科植物异叶天南星(斑杖),叶鸟趾状全裂;多疣天南星,有小叶3枚。同作天南星应用。

凌霄别名  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

来源  为紫葳科凌霄属植物凌霄花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Loisel. ex K. Schum.,以花及根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攀援藤本,高达10米,具攀援气根。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1片,顶端小叶较大,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边缘有锯齿,两面平滑无毛。夏季开花,由3出聚伞花序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稀疏,花萼5裂至中部,裂片披针形,微弯曲,表面有凸起的纵棱5条,花冠大,径约7厘米,漏斗状钟形,鲜红橙色,雄蕊4,弯曲,2长2短,花药个字形着生,子房卵圆形。蒴果细长,先端钝,具子房柄。种子两端具大而薄的翅。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水沟边,攀援在其他树上,通常多栽培。分布于长江流域至华北一带各省区。

采集加工  以6-8月花未完全开放时采花为好,春秋挖根。

性味功能  花:酸、微寒。活血通经,祛风。根:苦、凉。活血散瘀,解毒消肿。

主治用法  花:月经不调,闭经,小腹胀痛,白带,风疹瘙痒。根: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脱臼,急性胃肠炎。花用量6-10克。根用量10-30克。外用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月经不调、瘀血闭经:凌霄花、月季花各10克,益母草、丹参各15克,红花6克,水煎服。

2.急性胃肠炎:凌霄花根3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

3.接骨:凌霄花根30克,捣烂,酒炒,包骨折处。

4.月经不调:凌霄花根和花各30克,煎酒服。

5.风湿关节痛:凌霄花根或茎10-15克,水煎服。也可泡酒服。

6.脚膝肿痛:凌霄花、牛膝、木瓜、豨签草各10克,煮猪脚食。

7.偏正头痛:凌霄花根或茎煮鸡蛋食。

8.关节痛、半身不遂:凌霄花根10-15克,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分服。或配等量抱石莲、络石藤、白英,水煎服。或用凌霄花根1斤,浸于5斤烧酒中,泡20天,每日早晚饭前服一小盏,分30天服完。

9.全身风疹瘙痒:凌霄花干花3克,研末,黄酒送服。

10.闭经:凌霄花干花3克,研末,黄酒送服。连服2天。

皂荚树(附:猪牙皂)别名  天丁、皂丁

来源  为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树Gleditsia sinensis Lam.,以针刺和成熟果实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5米。分枝圆柱形,有圆锥状棘刺,坚挺,有互生分枝。双数羽状复叶簇生,有小叶3-8对,小叶片矩卵形或卵形,长2.5-9厘米,宽1.5-5厘米,先端钝,顶有细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常稍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下面网脉明显,两面均被毛,小叶柄短。春季腋生总状花序,有杂性花约20朵,花梗长0.3-1厘米,花萼钟状,先端4裂,花冠左右对称,白色,但非蝶形,花瓣4,椭圆形,雄蕊6-8个,其中3-4个较长。荚果直,带形,长7.5-30厘米,宽2.4-3.5厘米,深棕色,边缘平滑,被灰色粉霜。种子10余粒,长椭圆形,黑棕色,光滑。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丛林,多为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四川、贵州等地。

采集季节  秋季割取针刺,晒干。并摘成熟果实晒干。

药理作用  1.祛痰:皂荚含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引起呼吸道粘膜分泌增加。2.抗菌:试管内皂荚对肠内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并对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3.皂荚所含皂甙能改变细胞表面的通透性,而成为一般原浆毒。对胆固醇有特别的亲和力,能与血细胞表面的类脂质起作用,而有很强的溶血作用,但胆固醇可对抗其溶血作用。4.皂荚毒性:对鱼类的毒性很大。服用剂量过大或胃肠粘膜已有溃疡,均可能发生全身中毒,首先是白细胞溶解,特别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先痉挛,后麻痹,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性味功能  皂刺:辛、温。活血消肿,排脓通乳。皂荚:辛、温,有小毒。开窍,祛痰,通便。

主治用法  皂刺:痈肿疔疮未溃,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用量:5-10克。皂荚:卒然昏迷,口禁不开,喉中痰壅,支气管哮喘,便秘,颈淋巴结结核。用量1.5-5克。鲜皂荚灭蛆、灭孑孓。

参考配方  1.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皂荚、半夏各5克,细辛1.5克,研粉,吹鼻内,引起喷嚏,使苏醒。

2.疔疮:皂角刺60克,蔊菜30-90克,酢浆草60克,水煎服。另以上药捣烂敷患处。
3.灭蛆:鲜皂荚切碎,加水2倍,浸泡12小时,将皂荚和浸出液薄薄的撒入粪面,72小时后杀蛆率90% 。

4.灭孑孓:干皂荚捣碎,20倍水浸泡48小时,取适量放于孑孓中,24小时后杀虫率100% 。

猪牙皂

形态特征:皂荚树受外伤后,易结猪牙皂。猪牙皂呈新月形,弯曲如眉状,全长5-12厘米,宽5-15毫米,厚3-10毫米,暗褐色或红褐色,几无毛,具白粉或白霜,先端有长喙,内无种子。

药理作用:1.猪牙皂在体外有杀死丝虫幼虫的作用。2.本品有溶血作用。

性味功能:辛、咸、温。有小毒。祛痰,开窍。

主治用法:咳嗽气喘,猝然昏迷,癫痫痰盛,中风牙关紧闭。用量1-2克,宜入丸散剂。

参考配方:中风猝然昏迷,癫痫痰盛:猪牙皂、细辛各6克,天南星、薄荷、半夏、雄黄各15克,共研细粉,吹鼻取嚏。

:1.同属植物新疆皂荚分枝粗刺短小且为对生,叶为二回双数羽状复叶,羽片4对,小叶8-10对,小叶柄较长,小叶片先端较尖,全缘或有不明显齿,荚果稍弯,带状,先端有喙。分布于新疆,作用与功效和皂角刺、皂荚同。

2.猪牙皂药性极锐利,非痰结实症、虚弱者、孕妇及有咳血倾向者均忌服。

3.猪牙皂研粉,装入胶囊0.45克,合并使用锑剂,可治疗血吸虫病。

白附子别名  禹白附、独角莲、独脚莲、牛奶白附、鸡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

来源  为天南星科犁头草属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以块茎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成芋艿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大小不等,外面密被暗褐色鳞片,味麻辣刺舌。茎节周围生多数须根。无地上茎。叶基生,叶柄长而肥厚,其基部扩大呈鞘,围抱花葶,叶在1-2年生植株上仅有一枚,初生时旋转呈尖角状,3-4年生的有叶2-4片,叶片三角状卵形,基部似箭形。6-8月间开花,花葶从块茎生出,圆柱形,肉质,有紫色细纵条斑点,肉穗花序紫色,被紫色佛焰苞包围,花序顶端延伸的棒状物不伸出佛焰苞之外。浆果熟时红色。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涧阴湿地和沟谷近水处。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西藏有野生。东北、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有栽培,河南产量多,质佳。

采集加工  春、秋两季均可采挖,秋季的质量较好。洗净,去残茎,撞去外皮成禹白附。也可鲜用。加水浸至口尝无麻辣味(每日换水2-3次),每10斤加白矾、生姜各625克,煮至内无白心为度,晾至半干,切片晒干,成制禹白附。

性味功能  辛、甘、大温。有毒。祛风痰,逐寒湿,镇痉,止痛。

主治用法  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腰腿关节疼痛,头痛,破伤风,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未溃),蛇虫咬伤。用量:3-5克。多入丸、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孕妇忌服。

参考配方  1.中风口眼歪斜:(牵正散)制禹白附60克,全蝎、僵蚕各30克,研粉,每服3克,开水送服。

2.破伤风:白附子36克,羌活、防风、细辛、白芷、天麻、南星各6克,共研细粉。成人轻症或预防每次服10克,每日一次,连服3日,重症首次服20克,以后每次10克,连服2天。

3.颈淋巴结结核(未溃):鲜独角莲适量,去皮捣烂,外敷患处,每日一次。

4.脑血管意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喉中痰鸣,言语不清:制禹白附60克,全蝎、僵蚕各30克,研末,每服3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5.偏正头痛:制禹白附、白芷、猪牙皂角各60克,研末,每服3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斑杖别名  虎掌、细齿天南星、土南星

来源  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细齿天南星Arisaema serratum (Thunb.) Schott.,以球茎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70厘米。球茎卵圆形。基部鞘状叶2片,具红褐色细点,叶片卵状披针形,第一片长3-6厘米,第二片长5-12厘米,管状部分与叶近等长。叶二片,柄长20-30厘米,下部约1/2扩大成鞘状,叶片鸟趾状分裂,具3-11裂片,裂片长圆披针形,长5-14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侧脉平行,弧形内曲。夏季由叶鞘中抽出花葶,花葶较叶柄短,肉穗花序顶生,雌雄花序异株,佛焰苞紫红色,具绿白色宽条纹,管部长5-7厘米,宽2-2.5厘米,檐部卵状长圆形,长5-7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窄尖,基部略呈耳状,花序轴肉质,先端有棒状附属物,长4-6厘米。浆果。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下或林缘。分布于陕西、江西、湖南等省区。

采集加工  秋、冬采收,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辛、温。有大毒。解毒消肿,祛痰镇惊。

主治用法  毒蛇咬伤。外用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

参考配方  1.防治破伤风:鲜斑杖根、防风各等量,捣烂外敷。另用制南星、防风各10克,研末,童便送服。

2.骨折:生斑杖、生半夏、生川乌、生草乌各适量,晒干研末,白酒少许调敷。

3.疮毒:鲜斑杖根适量,捣烂外敷。

4.毒蛇咬伤:鲜斑杖根适量,捣烂外敷。干药可磨醋外搽。

5.中风口禁,目瞑,无门下药者:(开关散)斑杖为末,入白龙脑等分,端午午时合之,中指点末,揩齿20-30遍,揩大牙左右,其口自开。

6.角弓反张:斑杖、半夏等分,为末,竹沥灌下3克,并灸印堂穴。

7.身面疣子:醋调斑杖末涂之。

8.口眼歪斜:斑杖生研末,自然姜汁调之,左贴右,右贴左。

注:1.本品有毒,生药不可内服。

    2.本品与轮叶天南星效用相同,民间常混用。

天竺黄别名  天竹黄、竹黄

来源  为禾本科大竹节属植物、慈竹属植物等竹属植物茎秆内的伤流液自然干燥后凝结成的块片状物。

药材特征  呈不规则多角形块状或片状,直径1-6厘米,表面为灰白色、乳白色、牙白色、灰褐色或灰蓝色。破断面多光亮,用手摸之有滑感。致轻脆,易砸碎。吸水力强,但不溶解于水,放在水中有气泡产生。用舌舐之粘舌,味甘而微有凉感。

生境与分布  主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采集季节  剖开自然枯死的竹子,取出片状或颗粒状凝块,晾干。自然生者不易得,大部分以人工使竹受暴热,促使竹沥溢在节中,凝固而成竹黄,劈开取之,晾干即得。

药理作用  抑菌实验:天竹黄对常见化脓性球菌和肠道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甘、寒。清热豁痰,宁心定惊。

主治用法  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用量3-6克。常入丸、散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