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作文走出平淡

 小的鱼儿 2011-05-13

让作文走出平淡

   

很多同学的作文写到一定水平就很难再有新的突破,七十分作文总是在五十四分以下徘徊,令很多老师不解,让大量考生苦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写作水平出现瓶颈现象呢?如果我们对一定量的作文进行剖析,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看上去也在阐述话题,但对话题究竟持什么观点却模糊不清;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是各个部分没有明确的阐述角度,说什么、怎么说几乎属于兴之所至;再深入地分析,还可以发现语言的组织也缺少逻辑性,各语义群表意不明朗,彼此之间关系模糊,随意性很大。有的文章甚至出现体裁不稳定现象,先以议论文的特征阐述观点,待到举例时又变成了记叙文或者散文,对事件进行细致的叙述和描写。所有这些现象,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下笔之前没想清楚我到底要表达什么、如何表达。

二是文章内容不丰富。不少同学作文写得很单薄,叙事不完整,目的性不强,不能突出事件中的关键细节;描写手法单一,意图不清晰,没有通过描写突出人物个性、营造艺术氛围、在描写中渗透情与理的意识。典型的案例是人物语言安排很随意,景物描写不能从多角度展开,与文章主题的有机融合做得也不到位。所有这些现象的根本问题是视野不够开阔,对文章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和关系理解不深刻,文章的整体意识不强。

 三是文章缺少个性化色彩。从内容上看,喜欢重复大家熟知的素材,动辄汶川和玉树地震、感动中国人物事件、古代的名人逸事,给人一种抄袭资料的感觉;对自己的生活关注不够,缺少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从结构上看,大多属于一事一议的随感、杂谈式结构,不注意通过结构的安排营造一种文学色彩比较浓厚的特殊意韵。从语言上看,喜欢随手选用一些类型化的抽象性或概括性语言,较少带有个人色彩的描写、叙述类语言,特别是不能把表达自己情感、观点的语言同叙述、描写性语言有机、巧妙地渗透于一体。

上述几个方面是导致文章平淡的主要原因,不是全部。如何才能突破瓶颈、增强文章的个性化色彩呢,或者说如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写出不平常的作文呢?下面就我的写作感悟和写作教学体会谈几点做法,或许能帮助一些同学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用多种感官参与写作

写作离不开观察,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而很多同学对生活的观察角度是相当单一的,这是写作时无话可说、内容单薄的主要原因。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改变对生活的观察方式。从浅层次讲,人有眼、耳、鼻、舌、身五大感觉器官,对应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大区域,相应的观察内容有形状、色彩、明暗,声音,气味,味道,硬度、温度、形状等等。如果在观察生活的时候能够充分调动这些感知器官,再加上统觉、移觉等综合感知能力,我们感受到的应该是丰富的、立体的世界;因此,在写作的时候也应该呈现给读者一个多维的生活图景,而不应该是平面的、单调的内容。

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不妨对文章的主要元素进行简单的分解。可以进入文章的元素不外乎两大方面,即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其中物质元素主要有人、景、物三类:写人的时候可以从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角度入手;写物的时候可以从物的自然属性入手,去探寻其社会属性,也就是通过物的自身特点去类比人类的某些情感、品质、观点;写景的时候要考虑景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可以寄托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在写作的时候牢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可以有意识地搭配这些物质元素,给读者构建一个生动的生活场景,不论是写人为主、咏物为主还是写景为主,文章都不会过于单薄、平面、呆板。

其中精神元素主要包括思想、感情、关系三类:思想是指作者对人、景、物的看法,感情是指作者对人、景、物的感受,关系是指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景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是要通过文章的物质元素加以表达或者表现的,是文章的主旨。这样的分解可以使文章有一个明确的立意,即在进行物质元素构建的时候,要时时想着为什么要构建这样一个生活图景,以此来保证文章的内容充实的同时,内涵有相应的深度,从而使二者相匹配。

下面通过两首古诗的分析,来说明物质元素与精神元素的匹配问题。古代有个叫张打油的写过一首题为《雪》的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诗在描绘雪景上,不可谓不细腻生动,但是它落笔于雪、指向于雪,不能给我们带来对人生的丰富、深刻的思考,属于较浅层次的立意,从意境角度来分析就是有余而不足,也就是只有物质元素而缺少精神元素,人们将其称为打油诗大概就是这个原因。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也是写雪景的,从千山、万径、江上、钓翁几个方面勾勒了一幅开阔、寂寥的雪景图,物质元素相当丰富;读者了解了画面内容以后,不禁要问:这个老翁就这么迫切要吃鱼吗?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刻他能钓到鱼吗?是不是他的内心有什么东西要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表达?可见这首诗不仅雪景写得生动形象,还表达了作者孤寂的心情和孤立独行的品格,其立意就比打油诗要深刻,内涵要丰富。

由此可见,物质元素是文章主题的载体,精神元素是文章的灵魂。没有丰富生活内容的文章可能不是好文章,而没有明确的精神内涵的文章肯定不是好文章。因此,我们说写物质元素要用眼、用耳、用鼻,写精神元素要用心、用智、用情,处理二者关系要以意导象,就像一个人不能只有健壮的肢体而没有灵魂。

 

二、文章就是生活透过而落在纸上

观察不过是把外界的信息存入大脑,使大脑有了可以加工的原料。正如小麦可以用来制作馒头,而其本身并不是馒头一样,这些通过各种感官进入大脑的信息不过是写作的素材,其本身并不是文章。要想让这些信息由素材转变为文章,还要经过复杂的归类、挖掘、提炼、整合的心智过程。正因为有这样的思维运行过程,才使得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生活内容,可以写出差别很大的个性化文章。就像阳光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投下的光线各不相同一样,同样的生活透过每一个作者的思维落到纸上,就会形成不同的文章,简单地表述就是:文章就是生活透过而落在纸上。这句话一方面说的是思维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文章个性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抛开复杂的思维运行方式,我们来考察一下写作时思维运动的基本轨迹,会发现,所谓的审题、立意、构思,不过就是联想展开的过程,也就是说,联想是写作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举例来说,如果摆在我们面前的作文题目是《窗口》,我们的思维就会围绕窗口展开联想,如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各样的窗口,进一步延伸为某个具体的窗口(如行驶中的车窗),再延伸为展示个人内心世界或团体本质属性的关键要素(如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样不停地发展下去,我们就完成了由概念到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到本质的分析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联想在不停地展开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每一个联想到的节点记录下来,就形成了联想流

下面我们来考量一下联想以及联想流的特点。

联想就是见到甲事物而想到乙事物的思维运动。它的产生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甲事物和乙事物在性质上有某种类似性,如花上的露珠和人的泪珠,这种联想我们叫它相似联想,联想的结果是感时花溅泪;二是甲事物和乙事物曾经密切相关,如赤壁和周瑜,这种联想我们叫它相关联想,联想的结果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的意识在活动,就是联想在进行,所以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联想,没有人不会联想。

由于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不同,所以即使面对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联想到的内容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联想的个性化特征。联想的个性化特征,决定了相同的题目可以写出风格各异的文章,而文章正是因为有了作者的个性才有阅读的价值。如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不过中国的爱情经典故事是《梁山泊与祝英台》,而英国的爱情经典故事是《罗密欧与茱丽叶》,两者情节不同,主题也不尽相同,前者反映爱情与封建思想的矛盾冲突,后者则表现保守的家族势力对爱情的扼杀。这就是文学民族性的体现。即便作者都是中国人,面对爱情这一话题,联想的内容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有人可能联想到战争对爱情的影响,有人可能联想到地域文化对爱情的影响,有人可能联想到个人修养对爱情的影响……于是文学上的爱情之花就有了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芳香。这就是作者的个性化的体现。

联想的运行并不是像图片一样静止的,而是像电影镜头一样连续不断地流淌,由此及彼,再由彼及彼,这就是联想的流动性特征。我们把一连串的联想内容称为联想流。我们所说的审题、立意、构思、成文,其实就是一个联想流动、筛选、组合的过程。联想按其的流动的方向,可以分为纵向联想、横向联想和网状联想。纵向联想,即联想按照链状结构不断地延伸下去,由甲到乙,由乙到丙,由丙到丁。比如说,有的人会沿着纸的来源、产生与发展、一张纸的命运这样一种历史的方向去联想;或者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对问题的认识与解决的逻辑方向去联想。将纵向的联想产生的联想内容写成文章就是纵式结构。二是横向联想,即每一个联想的出发点都是源自第一个触发点,呈放射状展开,由甲到乙,由甲到丙,由甲到丁。比如说,可以联想到纸的类别、纸的规格、纸的作用等等;再比如说保守,可以联想到保守有哪些特征。将横向联想形成的联想内容写成文章则体现出横式结构的特点。三是网状联想,即纵横交错式联想,由甲到乙,由甲到丙,由乙到丁。比如说到既联想到它的起源与发展,又联想到它的类别与不同用途。了解了联想的流动性特征及联想流动的方向,我们就可以在构思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联想,使联想流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有目的性,以此来保证文章内容充实、立意深刻、主题鲜明。

不加控制的联想没有清晰的逻辑,而是跳跃的杂乱的,这就是联想的散漫性特征。因为联想具有散漫性,形成的联想内容往往显得杂乱,这就是有些人写出的文章往往主题不够单一、突出,展开角度不够明确,逻辑层次不够清晰的原因。同样因为联想具有散漫性,所以联想的内容比较丰富,产生的思想容易有新意、有个性,这又是文章个性化产生的原因。明白了联想的散漫性特征,我们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它,使联想的内容丰富、新颖;另一方面又要控制、整理它,使之按照题目要求的方向展开,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展开,从而使文章有集中的主题和鲜明的层次。

只要充分地利用联想以及联想流的特点,写文章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没有什么事物不会引起人的联想,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拿来写文章,关键是我们如何将联想到的内容加以整理和优化,使联想流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按照一定逻辑组合;没有人不会产生联想,所以所有人都应该能够写出文章,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联想内容记录下来,再按照一定的中心和逻辑加以整理就是文章。

 

三、按“三人原则”立意、谋篇

知道联想在写作中的意义以后,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应该往哪个方向去想,这涉及评分标准中的深刻性问题。许多文章可能语言很华丽,故事很生动,结构也很精巧,但由于思想没有深度而影响了文章的质量。中国历来推崇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要发挥其兴观群怨经国之大业的作用,因此演化到现代便出现了为人生的文章价值观。

沿着人生这个方向,我们可以思考三个层次的问题,即人行人心人性,简称三人原则

所谓人行是指人的行为,包括行动、语言等表现出来的具体内容,这是对人生较浅层次的观照;对应的评价指标是,通俗地说就是某人的言行对还是不对。小学生的作文大多建立在这个层面,诸如描写具体、形象、生动,叙事清晰、曲折,都是对这一层面的评价。

所谓人心是指人的思想和感情,当然也包括心理活动,这是指向人生的精神层面的;对应的评价指标是,也就是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是否符合社会的公共道德标准,符合的程度如何。中学生的作文大多会建立在这一层面,像感情细腻、思想深刻等,都是对这一层面的评价。因为人的言行是受思想和感情支配的,所以这个层面的文章表现的人生问题就要比单写人行的文章深刻许多。

所谓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它是人的思想感情形成的基础,是人的言行产生的动因;对应的评价指标是。这样的文章反映的问题指向的是人对社会和自身的看法,揭示的是人的道德观念、是非观念,因而它属于更深层次的道德品质层面的问题。因为它的层次更深,因而也更能解释许多文学现象,例如为什么这个人物一定是这样的命运?为什么他的思想感情要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为什么坏人也会有一些善念、也能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情?

一般来说,在审题立意阶段,我们的思维方向是由浅入深的,即从现象到本质。面对作文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件,明确事件的过程和细节;然后要想这些事件反映了人的什么思想、什么情感,即是在什么思想或情感的支配下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最后对照法律、公德等社会价值取向判断其性质。比如说面对窗口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要想与窗口有关的事件有哪些,有人可能会想到窗外的蓝天白云、山水花草、人来人往;有人可能会想到窗内认真苦读的孩子、一家人围坐餐桌的温馨、久久远眺的老人;有人可能会想到原来嵌在窗口美丽的风景,而现在却被密密的防盗网切割得支离破碎,原本透进来的淡淡花香,现在却充满浊臭……其次我们要想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比如窗外马路上的妈妈和小女儿是那样亲密,为什么窗内的母亲对成长中的女儿如此严厉?为什么窗外夕阳渐渐黯淡,窗内的老人一直盯着远山脚下那个通向远方的路口?为什么贫穷时互相从窗口传递食物的邻里,富有以后却彼此用铁栅栏隔开?最后我们要对这些现象、现象反映出来的本质进行是非判断,比如对孩子未来的焦虑说明社会竞争的激烈、经济的追逐对亲情的淡忘、自然环境污染和社会环境恶化等等。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的文章就不会停留在简单的叙事和描写层面了,文章的立意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而在构思成文阶段又要沿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即社会的价值取向在人们的意识中会有什么样的观念和情感?这样的思想和情感会导致什么样的事情出现?想明白以后,才能选定生动的事例、经典的细节来表现作者的思想观点,而不是简单地把观点陈述出来。简单地说,就是人性、人心要通过具体的人行来表现,而不是空洞的说教。依然以窗口这个话题为例。假如我们想表达过分的物质追求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这一主题,我们就要思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彼此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哪些冷漠的行为。于是文章的思路就明朗了:先写透过窗口的铁栅栏看到的景象,再写安装铁栅栏的原因和过程,再回忆邻里之间曾经随意和温馨的关系。这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本质到现象的过程。

 三人原则既是我们挖掘主题和表现主题的思维方向,也是我们判断作文立意深刻与否的标尺,即当文章的立意确定下来以后,我们可以用这个原则来衡量所表达的主题处于人行人心人性的哪个层面,写作落笔于哪些层面,粗略地说,立意的层面越接近人性则主题越有深度,而落笔越接近人行层面则表达越具体、生动。在文章展开的过程中,三人原则还是文章层次安排的依据,一般来说,文章的展开是按照由浅入深的层次进行的,这样的层次性可以在整篇文章中体现(纵式结构的文章),也可以在段落中体现(往往整篇是横式结构而局部是纵式结构)。

由此可见,写作者只要理解了三人原则,便解决了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的深度与层次性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操作的思维方向和模式。

 

四、用“干扰因素”处理事件

不论我们的思考有多么深刻,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事件来承载,主题也还是裸露的。某种意义上说,事件就是主题的载体,主题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是那样的平淡,平淡到我们自己没有任何感觉,特殊的经历毕竟少而又少,而且偶尔的遭遇是不能代表全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淡,或者说如何让平淡的生活变得不平淡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对平淡的生活实施干扰

平淡的生活如平静的湖面,我们可以从中感受一种宁静与淡然,也可以从中感悟到波澜不惊时的五光十色,正如朱熹所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可是如果一阵微风吹过,投入一粒石子,或者有一条鱼从水底跃起,平静的湖面则会荡起层层涟漪,让原本倒映其中的山光云影变得姿态万千。这一阵风、一粒石子、一条小鱼就是对湖面的干扰。因为有了干扰,原本平淡的生活就显出了特别,许多生活的哲理也就随之显现。传说苏轼和秦观的那幅对子就是这样产生的——“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

且看一个例子吧。

 

浮躁繁华的城市中,人们住得很近,却彼此陌生。心灵就像一扇久闭的窗口,被钢筋水泥所禁锢。

黯然的片刻

“咣”地一声,电梯又关上了它沉重的大门。

在电梯的这个小小空间里,我和邻居们彼此默立,眼神淡然。等到了目的地,各奔东西,就仿佛连邻居这仅存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刚搬来那会儿,我试图对每个人微笑,可每当我跟别人眼神相遇,嘴角还没来得及扬起,对方早已掉转了脑袋。

热闹的片刻

“嘟——”门开了。

出来的人争先恐后,进去的更是不甘示弱,我被挤在了电梯的角落,如平日安静地等待目的地的到达。电梯门关到一半的时候,响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声音:“等一下,等我一下!”我微微抬起头,下意识地看了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全身挂满了包包袋袋的年轻男孩儿。他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而且把身上的包一个个取下来。

“阿姨,帮我拿一下,谢谢!先生,帮我拿着这个包好吗?小姐,请帮我拿一下!”等到背着吉它的他把自己的包裹一一“安顿”好,他又笑容灿烂地说话了:“大家好,我是新搬来的,住五楼,请大家多多关照!”电梯里的人都意思性地点了点头,我也被这个男孩子的热情逗笑了——笑在心里。

五楼很快就到了,男孩子满口称谢地接过了他的包,走的时候还无限朝气地说了句“再见”。

快乐的片刻

“大家早上好!”

“早上好!”

背着吉它的男孩子一进电梯又照旧问候着大家,大家也互相问候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电梯里有了谈话和笑声。有男孩子的,也有我和邻居们的。我常常在电梯里听到这样的话语:“等一下吧,王大爷就在后边!”“小伙子,学校的新鲜事儿说来听听吧!”……

在这小小的电梯里,每个人心底沉睡已久的窗口被微笑与热情所开启,淡淡的幸福充盈其中,慢慢散开……

 

这是我的学生写的一篇作文,题目是《电梯里的微笑》。文章所写的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上下电梯这样一个事件,如果不是作者运用了干扰因素,这样的生活琐事是不具有写作价值的。但是作者安排了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儿对原本平淡的生活进行了干扰,就使得文章有了比较深刻的内涵: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无法言说的冷漠,随着故事的展开,像早春的冰一样一点一点地融化了。这就是干扰因素对于事件处理的意义——化平淡为神奇。

对事件实施干扰的作用如果仅此而已,倒也算不得什么,关键在于,同一个事件对其实施不同的干扰,事件所显现出来的内涵会产生很大的差别。试想,如果把上面的事例中的那个男孩子换成一个尖刻的老妇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如何发展?如果换成一个收废品的老头子,情节又该如何发展?如果换成一个胳膊上刺着青龙的男人,或者一位气派的官员,故事的性质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很多学生说平淡的生活没有什么可写的,那是因为对生活没有观点,不知道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也能体现丰富的主题;有的学生说不知道如何对生活实施干扰,那是因为没想明白自己究竟要表达什么。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干扰因素的选择和使用,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的需要来进行,作者必须清醒地知道实施干扰的意图。

 

五、运用个性化语言来表达

有一句老话叫言为心声,说的是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众所周知,同样的情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加以表达,不论如何表达,我们都可以把表达语言分为两类,即类型化语言和个性化语言。所谓类型化语言,是指大家都能想得到的,抽象的概念性语言,比如说快乐激动悲伤等等;所谓个性化语言,是指带有作者独特体验的语言,是别人未曾使用过的创新性语言。
   
不少文艺理论中提出了语言陌生化的概念。所谓陌生化,就是使之陌生,即指摆脱习以为常的惯性化的思维制约,采用创新的方式,使人们即使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够有新的发现,从而缓解甚至彻底走出审美的疲劳状态。语言陌生化”,简而言之,就是语言的变异和创新,使语言具有个性化色彩。如父亲的睫毛上都结上了皱纹,就比父亲满脸皱纹更能吸引人的注意,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为此,许多理论家对语言陌生化的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整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很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参考意见。但就中学生作文来说,能够掌握一个化意为象就足够了,因为中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要求主要还是规范、通顺、晓畅。如何做到语言个性化——化意为象呢?下面我以许俊文先生的《乡村的风》为例加以说明:

1、把感情转化为真切的感受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这是文章第一次写乡村的风。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回到家乡那种欣喜、亲切、陶醉的情绪。如果用欣喜亲切陶醉这一类词语来表达,便属于类型化语言,读者虽然知道他的情绪是什么,却未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种情绪,于是作者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也就是对乡村的风的描写,先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乡村的风那种顽皮的性格,亲切、欣喜就在那一连串的动作中表现出来了;然后作者又把乡村的春天的风写成一只小花狗,通过触觉来感受故乡对自己的亲热;最后作者又通过嗅觉去感受故乡秋天的风里那种浓浓的醇意,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陶醉的心情。在这一段描写中,作者几乎没有写到自己的情感,只写对故乡的风的真切感受,但是哪个读者感受不到他的情感呢?

2、把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任何一篇写故乡的文章,都会写故乡的生活,以此来表达对故乡的感受。如果作者写故乡的人是如何淳朴、故乡的生活是如何随意、故乡的环境是如何自由,便又写得概念化了,因为淳朴随意自由都是一些抽象的词语,只能达意而不能传情,更不能营造一种具体可感的韵味。作者依然将感受寄托于风,写风把炊烟吹成天空中悬腕挥就的狂草,一份诗意的洒脱便如在眼前了;写风把莲荡乱成了大美,那不加雕琢的自然乱荷图就成了一种带有象征意味的画面了;写秋风吹落黄叶,枝柯间的鸟巢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一缕淳朴、明快的乡村音乐便如在耳边轻轻萦绕了……炊烟的飘逸,莲荡的自然,秋树的简朴——我们在天书乱荷音符的意境里,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生活的理解与热爱,却不必去听连篇累牍的演说,怎么能不和作者一起思绪飞扬呢。

3、把哲理融合于鲜明的意象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奔跑,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作者对故乡的理解没有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文章的结尾他想告诉我们乡村变与不变的规律,这本可以用很理性的语言加以议论或者抒情的,但作者仍然把情与理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中,他从自然之风给乡村带来的影响入手,借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这样的暗示,告诉我们这里的风已经具有了社会因素,它是历史也是政治,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但乡村浓浓的乡音、乡味、乡情不变。如此深邃的哲理,却融化在作者笔下的两组意象之中——绿草、绿树、绿山和遍地黄叶,庄稼、驴马、鸟雀和蟋蟀的浅唱,这比啊,乡村的风……”式的空喊、说教不知要高明多少。

个性化语言的表达效果已无需多说,创造个性语言的方向也已明确,只要写作的人能够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生活、把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融入具体的生活图景,便会自然流淌出清新、活泼的个性化语言,关键是写作的时候要入境,即在下笔之时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之中,而不是悬在文章之外指手划脚,无动于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