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教育要让教育对象有感觉”

 昵称3897598 2011-05-13
 
0

前些日子闲来无事,随手翻阅一期《上海教育》。为什么说是闲来无事呢?因为我平时是不读这些看起来水平好高距离好远的高端教育文献的。美其名曰:看不懂!既然看不懂,干嘛为难自己呢?还是看看一些浅显的文字吧。呵呵,典型的知难而退。然而,美好的东西总能在你接触的第一时间打动你,源自一篇名为《教育要让教育对象有感觉》。

将教育从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走到极有人缘的“下里巴人”的一种转变。倘若我们的教育永远是一张只要自己舒服不让教育对象舒服的紧绷着的脸,也许其张力是值得怀疑和探究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教育者的高高姿态对待受教育者的。记得刚毕业那会,配班老教师就忠告我:“刚开始一定要给学生下马威,不能笑,否则以后就难管了!”偶尔也会听同事们念叨:现在的学生就不能给他们好脸色,否则就爬你头上撒野了!于是,我们越来越多的时候是“紧绷着脸”,只希望自己在教育中能过得“舒服”一点。戴校长在英国学习归来后,给我们展示过一老师半跪着跟学生说话的照片,深深刺痛了我。我反思自问:我能吗?不能。答案干脆得很。有时候,我还会故意抬起“高傲的头”以示威严。连“蹲着”都不肯,更不会“跪着”了。这些曾扭曲教育者心态的陈旧思想,应该改变了,让教育真正以孩子们为中心,让孩子感受你的爱,我想这是做“让教育对象有感觉的教育”的第一步。

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可谓不辛苦。不说风里来雨里去,至少也是阳光与风雨兼程。然而,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有时离阳光不近,却离风雨不远?

不错,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很认真地对待我们的教育对象,披星戴月上班、绞尽脑汁斗智,呕心沥血、掏心掏肺对待问题学生……于是家里人生病了,我们没时间管;自己身体垮了,我们忍着;学生病了,我们不吃饭不睡觉守着,终于把个别学生感化了,我们的心也就如同黑夜里射进一缕阳光,温暖而知足。如果遇到这个学生不知“感恩”,不被“感化”,我们的眉头皱眉又加深了,两鬓白发又多几根。不是“不可谓不辛苦”简直是“辛苦极了”。问问自己,你对你的教育效果满意吗?我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苦口婆心怎么就唤不回你的回心转意?因此,我觉得除了爱还不够,要有智慧的爱,是做“让教育对象有感觉的教育”的第二步。

有一点值得探寻,教育是不是忽视了教育对象,更忽视了对教育对象能不能产生感觉?我们再也不能让没有感觉的教育自娱自乐,也不能对教育对象的感觉自生自灭。毕竟教育是要让教育对象有感觉,这是一种理智的回归。

教育的回归是什么?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学校德育都想让学生欣然接受。如何让学生欣然接受是我们追求的宗旨。因此,我又要说做让学生有感觉的教育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好像挺喜欢以这句话结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