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老狗布鲁丁 2011-05-13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必然引起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状况、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场 ()址莉技术方案选择过程申,调查研究环境条件,识别和分析拟建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研究提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比选优化环境保护方案。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泛指人类生存的全部空间,通常包括大气、水、陆地、海洋、森林及生物等。

     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茬人类诞生初期,地球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很好地珍借与爱护自己的生命摇篮。特别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以后,对自然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并

 以征服者的姿态向自然开战,长期地滥垦、滥伐、滥牧,致使地球的原始植被几乎破坏殆尽,进人工业社会,人们一面肆无忌惮地掠夺索取地球资源,一方面又随心所欲地倾泄废气、废水与废渣,造成对环境的极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1)大气遭到污染,臭氧层损耗,地球变暖及酸性沉降 (酸雨等)范围日益扩大。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例,每年有50亿吨碳排人大气,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更为严重的是,现今出现的全球变暖发展下去,到21世纪申叶可能使海平面升高6英尺,使

世界上许多沿海大城市与港口被海水吞没,生活在离海岸线6Okm以内的人口受到直接威胁。全球变暖还将造成全球气候变异、干旱加剧、森林消失、腮风、暴雨、酷热、瘟病等无数灾难。臭氧层破坏,使 "无形杀手"紫外线长驱直人,增加皮肤癌发病率,损害人的免疫系统,杀害海洋生物等。酸雨则会损害森林、农作物与建筑物。

    (2)淡水资源枯竭、水体污染、森林被毁、水土流失、"三废"污染及化肥农药施用的残留等,已使土地、河流、湖泊直至海洋均受其害。例如湖泊,几乎都处于湖面缩小、湖底抬高、湖水污染、调蓄能力降低的状态。不仅地表水被污染,地下水也处于不同程度蓄能力降低的状态,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体污染,不仅直接危害人类,而且通过食物链间接危害人类,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3)生物多样性锐减。由于大气、水体的严重污染,森林的迅速毁灭,便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便飞禽、走兽、鱼类、昆虫和植物种类迅速减少,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据伦敦类环保组织《地球之友》指出:80年代,地球上每天减少一个物种;90年代,每小时减少一个物种。生物多样性锐减是环境恶化的直接结果,即意味着原有的生物链的破坏,同样危及人类生存基础。

    综上所述可知,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环境与发展是一对矛盾,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工业化国家曾经经历"经济发展- 环境破坏-更大发展-更大破坏"的道路,我们本可吸取教训,但因种种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亦伴随出现了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尽管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以城市为申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并通过乡镇企业扩散到农村。我国每年排放废气量大,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同时因煤含硫高,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很大。再从生态环境上看,我国森林毁坏,树林所剩无几,森林覆盖率为13.9%,人均林地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水土流失面积达160万平方公旱以上,草原退化面积在10亿亩以上,土地沙化面积4亿亩以上;还有人口的持续增长及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给我国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压力,所以对我国来说,加强环境保护是项极其紧迫、极其重要而又极其艰难的任务。因此,在可行性研究申,搞好环境设计,具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因各种原因都曾犯过 "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只是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世界性生态环境危机时,才引起真正的重视,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参加,通过了《地球宪章》、《21世纪议程》等重要决议。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早于1979年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又于19943月发布《申国21世纪议程:申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正式将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政府还颁发了各项环保条例、规定及各类环境标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作了详尽的规定。《申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却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规定,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有环境保护的规划和要求。《申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却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其申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基于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环境发生重大影响的事实,引起世界大多数国家高度重视,为保护环境却不同程度的建立自己的法规和方法。美国于1969年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确定了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总政策。NEPA规定,联邦机构在执行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开发计划之前,必须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做为对联邦立法的响应。

     联邦立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环境保护措施的发展进程。从污染物乃至固体废物,各个环境因子都有立法,这些都是针对某些特殊环境问题的单项立法。如大气质量立法、能源立法、环境质量立法、鱼和野生生物资源立法、文物保护立法、土地使用立法、噪声立法、固体废物立法、运输立法和水质立法等等。拟建项目的实施过程申执行这些立法。其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大致有:判别法、图形法、选置法、列表法、影响矩阵法和原因一条件一结果网络法。

     日本的环境评价始于1963年的"产业公害调查"1975年在申公审、防止计划部会内复建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专门委员会,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制度,首次使具有国家立法性质的环境评价得到了确认。

     掌握环境状况,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如大气环境保护对策、土地环境保护对策、植被境保护对策、内陆水环境保护对策,海洋环境对策等等。对拟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执行

这些对策的同时还要有地居民对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和意见。

    19863月国家环保委、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各级计划、土地管理、基建、技改、银行、物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应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纳入工作计划。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予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土地部门不予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资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 '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

    上述规定说明,如果项目可行性研究申没有环保设计和评价或者做得不符合要求,那项目就不能得到审批和兴建。所以,拟建项目的环保设计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申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为贯彻好这一基本方针,必须同时实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管治结合,以管促治""谁污染,谁治理"等基本原则。工程建设应注意保护场 (D)址及其周围地区的水土资源、矿产资源、森林植被、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自然环境莉社会环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达到以下要求:

    (1)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2)工艺设计应积极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尽可能在生产过程申把污染物减少到最低限度。

    (3)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要求。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或抑制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如:设置专用容器或其他设施,用以回收采样、溢流、事故、检修时排出的物料或废弃物;设备、管道等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漏、滴;

粉状或散装物料的贮存、装御、筛分、运输等过程申应设置抑制粉末飞扬的设施。建设项目产生的各种污染或污染因素,必须在符合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的排放标准和有关法规后,方可向外排放。

    (4)环保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的输送及排放装置宜设置计量、采样及分析设施;在处理或综合利用过程申,如有二次污染产生,还应采取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

    (5)坚持 "三同时"原则。环境治理设施与项目建设的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6)建设项目的供热、供电及供煤气的规划设计应根据条件尽量采用热电结合、集中供热或联片供热、集申供应民用煤气的建设方案。                

    (7)贮存、运输、使用放射性物质及放射性废气物的处理,必须符合《放射性防护规定》和《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等的要求。

    (8)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研究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时,应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力求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9)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对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应尽可能提出回收再利用方案,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

第三节   环境条件调查

    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有关环境影响部分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拟建项目场 ()址环境现状的调查。调查要提供拟建项目所在地区有关环境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人群特性的基本资料,以及满足环境评价的需要。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状况。

一、自然环境

    调查项目所在地的大气、水体、地貌、土壤等自然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说明拟建项目所在位置(如省、市等),并提供区域位置图和地形图;叙述区域周围地形地貌及厂区的主要地质特征,如山崩、滑坡、河堤冲刷、火山、地震 (给出地震烈度级别);工程地质对建筑物的影响很大,如地基因建筑物的重量而下沉,土坡因挖掘而崩陷等有关结论在意见。水文地质是与工程现象有关的地下水文现象。调查对可能受到拟建项目运行影响的水体,其地下水的形成、含水厚度分布、水位等值线、水力坡度及运动规等,提供其理化性质及生物、水文特性,季节水位变化幅度,均值和极值。

    叙述拟建项目区域的地表水,如江、河、湖、水库等的相对位置、大小形状,流动方式及流域概况,给出温度、流速、流量、水位、湖位、洪水、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和流量、水体底部及岸边构造等参数。对海洋应提供潮型、潮位、潮流速度、流向、持续时间、盐度和波浪活动等参数。对湖泊应给出半交换期和容量,对可能受污染水体的平均宽度、深度,扩散系数和稀释的不均匀性等参数值。

    还需提供对厂址有影响的暴雨、风暴,溃坝等造成的洪水水位、流量、规模及作用数据。

    调查拟建项目所在地区气候特征,包括年、月平均和极端温度,湿度、降水量、降水和出现雾的小时数等;提供各类大气稳定度下适宜的大气扩散参数及现场必要的观测及实验资数。在"可研"中,尽可能采用国家或地方气象部门的能代表拟建项目所在地区气象特征的气象观测资料,提供简化的联合频率表及地面和一定高度处的风场特性、风玫瑰图。

二、生态环境

    调查项目所在地的森林草原植被、动物栖息、矿藏、水产、农作物、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主要是调查土地利用和资源概况,例如对矿藏、森林、草源、水产及野生动植物、农作物等分布和利用情况,农、牧、副、渔业生产概况,包括面积、品种、产量、生长和贮存、活动方式和经济价值,当项目建成后,对它们的影响程度。

三、社会环境

调查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文化教育卫生、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调查当地居民的分布状况,长住及流动人口数量及密度,各个年龄组人口数量比例及文化层次,风俗习惯等社会经济活动的污染,破坏环境后现状资料。

    调查场址周围的政治文化娱乐设施,工矿企业和军事设施分布状况,特别强调指出弹药、油料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仓库,武器试验场等;对陆、海、空交通要道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予以说明。

四、、环境保护区

    调查项目周围地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

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自然保护区、温泉、疗养地等环境保护区

第四节   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影响环境因素分析,主要是找出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过程申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是污染源,它是指生产工艺过程中设备或装置可能产生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其设备或装置称为污染源。污染物则是污染源向环境排放的或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有害有毒物质。所以必须对污染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一、污染环境因素分祈

    分析计算拟建项目的生产过程申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首先要论述清楚产生污染源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人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震动和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有害气体的装置等,提供物料平衡图。

    (1)废气。分析计算排放点、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数量、有害成分和浓度、排放特征以及对环境危害程度。编制废气排放一览表,如表9-1所示。

车间或装置名称

污染源名称

产生量

(m3/h)

排放量

(m3/h)

9-1

成分名称

废气排放一览表

     组成及特性数据

            

     kg/h      l     mg/m3

  产生1排放  产生  排放

排放特征

压力比

     1   2   3

高度m

排放方式

    (2)废水。分析计算工业废水(废液)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点、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数量、有害成分和浓度、排放特征、排放去向及其对环境危害程度。编制废水排放一览表,如表

9-2所示。

9-2

  号 一1  2  3

 

  数量(mg/l)                   

                           

产生量    排放量    (0)      (Pa)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编制固体废弃物排放一览表,如表9-3所不。

9-3               固体废弃物排放一览表

(4)噪声。分析计算噪声源位置、声压等级、噪户特征,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危吾程度。

编制噪声源一览表,如表9-4所不。

9-4              噪声源一览表

连续间断瞬间估算值挖考值1采用值

(5)粉尘。分析计算排放点、产生及排放数量、组成及特征、排放方式,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编制粉尘排放一览表,如表9w5所不。

9-5               粉尘排放一览表

 序号  车间或装置名称  粉尘名称产生数量(t/a)排放数量(t/a)组成及特性数据1粉尘排放方式

     (6)其他污染物。分析计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发生的位置、特征、强度值,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程度。

二、破坏环境因素分析

    主要分析项目建设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某些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因素,预测其破坏程度。主要是:

    (1)建设和生产活动对地形、地貌和已有设施的破坏。在做这项分析时,首先叙述项目的性质、规模、产品方案工艺过程、产生污染源的位置、数量、污染物对地形、地理和已有设施产生那些影响。例如:腐蚀性的"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等会对它们进行腐蚀,破坏了原貌及结构,严重时会使设施报废,无法使用。

    (2)建设和生产活动对森林草原植被破坏引起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

    (3)建设和生产活动对社会环境、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的破坏。

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申对废气粉尘污染、废水污染、废渣污染和噪音污染等的防治措施均有详尽的规定,在可行性研究工作申应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在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选用相应的防治措施,研究提出治理方案。

一、治理措施的原则

    l源泉控制。

    源泉控制即控制污染源,使污染物的产生降低到最低限度,具体办法有:

    (1)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必须坚决执行"三废"处理工程"三同时"的规定;

    (2)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项目,要把消除污染、改善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推广清洁方式,尽量采用闭路循环工艺,大量减少 "三废"

放量;

    (3)要积极研究和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限期改造、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与设备,推广使用环保新技术;

    (4)从国外、境外引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必须遵守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术得损害我国的环境权益和放宽环境保护规定,严禁将国外、境外列人危险特性清单申的有毒、有害废物和垃圾转移到我国内处置,严格防止转移污染。

    2·控制污染排放。

    即对污染物的排放要坚决执行环境保护标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当前;排放标准主要为浓度标准,要逐步推行总量标准,实行超标准排放收费及排污许可证制度扎以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3·综合利用治理污染源。

    如对废弃物中所含有害物质或余能的利用,制成副产品回收,生产申循环使用等。这必须从项目设计方案着手,可采取下列积极预防措施。

    (1)选择合理的燃料结构,改善燃料方式,加强废渣和废水的综合利用,防止排放污染。如对粉煤灰和炉渣的回收可作为水泥工业和制砖的原料;又如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可用于造纸工厂。

    (2)推广无害工艺,组织密闭生产,消烟除尘,防止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

    (3)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循环使用,防止污染水源。

    (4)采取先进传动、挤压、锻造等工艺设备,减少噪音干扰环境。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内容应叙述有关综合利用和回收的工艺技术方案,综合利用及回收设施的规模与工艺路线的选择,编制环保设施的主要设备表,将其纳入项目生产设备表内。并列出环境保护设施费用估算额,说明占总投资的比例。

二、治理措施方案

    应根据项目的污染源和排放污染物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对项目"三废"治理的方法,一般采用化学处理法、生化处理法、物理处理法、物理化学法、焚燃处理法、堆存处理或综合利用变害为利等措施。主要有:

    (1)废气污染治理。可采用冷凝、吸附、燃烧和催化转化等方法。

    (2)废水污染治理。有物理法 (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蒸发结晶、高磁分离等);化学法 (申和、化学凝聚、氧化还原等);物理化学法 (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气泡悬上分离、气体吹脱、吸附苹取等);生物法 (自然氧池、生物滤化、活性物理、厌氧发酵等)。一般来说,废水处理可以采取三级处理法:一级处理是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废水申部分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非污染物;二级处理是微生物处理,采用生化方法,把污水中有害成分去除,即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三级处理是高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使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等方法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3)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有毒废物采用防渗漏池堆存,放射性废物采用封闭固化,无毒废物采用露天堆存,生活垃圾焚烧,生物降解或填埋,以及利用固体废弃物制砖、瓦、水泥、路渣、保温材料、沼气、饲料、有机肥料等综合利用措施。

    (4)粉尘污染治理。可采用机械除尘,过滤除尘,湿式除尘,静电除尘等方法。

     (5)噪声污染处理。可采用吸声、隔音、减震、隔震等治理措施。

     (6)建设和生产引起的环境破坏的治理。对岩体滑坡,植被破坏,地面塌陷、土壤劣生等,应提出加固、修复、回填、复垦,改良土壤等治理方案。

     (7)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监测是为以后设计工作的需要拟定方案,方案应包括对流出物的监测和对环境的监测两部分内容;主要包括:

    0监测有点的原则流出物的监测与工艺过程密切相关,监测数据能反映出机器不否运转正常,有无泄漏等情况,布点时应注意:环境监测数据能否反映出被监测的自然环境散气、水体、土壤等)污染程度,对居民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方向和位置。

     9专职监测机构的设置环境监测要有机构,人员和监测设备作保证,机构和人员随拟建项目的规模、对环境影响程度而异,可以在申央化验室设置专人负责的监督监测小组,有明确分工。对大型拟建项目可设专职监测机构,选择专用监测仪器及设备、制定规章制度。

     对拟建项目处于待开发区建设,在项目前应对污染物的环境本底水平进行监测,以利于最终对环境污染程度全面评价。

    0监测目标和监测方法。监测目标和监测方法应以拟建项目的性质和规模而异。在可行性研究申结合项目,予以明确,为设计提出要求,并在设计申全面落实。

    在可行性研究中,应对提出的治理方案列出所需的设施、设备和投资,并计算出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一般在10%左有。

三、治理方案比选

     在对环境治理方案进行评价时,先从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收集项目所在地有关地形、水系、风速、风向、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等基础资料,根据项目设计污染物的实际排放情况,分析项目对空气、水流、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作出估计,了解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程度。然后对消除和减轻这些影响,便其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分析。环境治理主要是以避免污染,寻求环境与社会效益为目的。

因此,衡量建设项目需要投入的环保投资所能收到的环保效果,除计算用于控制污染所需投资和费用外,同时还需核算可能收到的环境与经济实效,通过对环境治理的各局部方案和总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作出综合评价。主要内容有:

    (1)技术水平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和可得性。还应分析可否及时采取能替代的生产工艺来解决污染问题。

    (2)治理效果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环境保护方案在治理前后,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项目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是否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三废治理后能否达到有关标准要求。应以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作为依据,检测经过治理的三废,

是否达到这些准要求的限度,能否保证环境的应有质量。

    (3)管理及监测方式对比。分析对比各备选方案所采用的管理、监测方式的优缺点。分析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设施与治理工程项目,是否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的要求。

    (4)效益对比。将治理环境所花费的代价 (环境治理所需投资和环境保护设施日常运行费用)与所获得的收益 (综合利用回收有用物质收益,及通过治理减少罚款和避免停产损失的效益等)相比较。效益费用比值较大者方案为优。同时也要分析治理 "三废"所需的投资与不治理 "三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治理费用大于污染损失时,就应将费用减少,达到符合治理标准为宜。因此,治理标准既要符合排放物污染不危害环境的要求,同时又要考虑治理投资的效益问题。这样既要防止不重视"三废"治理投资的现象,又要注意避免对 "三废"治理过高要求而需艾付超出国力的投资。至于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对文物的破坏等非经济损失也应充分考虑进去,必须进行治理。因此,对于不能定量化的污染损失,要作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定性分析与评价,以便确定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及治理的程度。

第六节   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衡量质量的准绳。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及项目所在地区环保部门颁布的标准,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

续表

序号

                                 标准值

  分类参数

凯氏氮

总磷( P  )

高钎酸盐指数

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CODCr)

生化需氧量(BOD)

氟化物( F-)

(四价)

总砷

总汞

总铺

(六价)

总铅

总氰化物乓

挥发酚

石油类 (石袖醚苹取)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大肠菌群 "  "(/L)

苯并(a) """g/L)

I

        0·5

       0.02

饱种率 90

    15  以下

     3  以下

   1·0  以下

  0·01   以下

       O.05

     O.0005

      0.001

       0.01

       0.01

      0.005

      0.002  "

       0.05

   0·2  以下

00025

且类

五类

        0.51                   1

.1嘲、库 0.025)10.1(趴库 0.05)

          41                   6

          6                                      "

                                     5

    @15  以下                  15

          3I                  4

        1.01               1.O

       0.01l             0.01

       0.051             0.05

     0·00051          0.0001

      0·0O5f            O.005

       0.051             0.05

       0·051             0.05

0·05( 0.005)10.2( 0.005)

      0·0021            0.005

       0·O5f             O.05

        0.21               0.2

                                10000

    0·00251          0.0025

,允许根据地方水域背景值特征做适当调整的项目 ;

  ,规定分析检澜方法的最低检出 限,达不到基准要求 ;

    ,试行标准。

         9-7

二 二二 卜

    污染物名称

总悬浮微粒

飘尘

二氧化硫

        取值时间

日 平均。

任何一次。

日 平均

任何一次

年 日平均。

日 平均

任何一次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浓度限值(mg

        一级标准

             0.15

            0·   30

             0.05

             0.15

             0.02

            0·  05

             0·15

标准立方米)

         二级标准

             0.30

              1.00

             0·15

             0.50

             0·  06

             0·   15

             0·50

v 

三级标准

   0·   50

    1.50

    0.25

    0.70

   0·   10

   0·   25

    0·70

2   10   22510   门 ·硼                 

IV

2     8   320   6   02   0010050505       5   3

   0                             0           0      

169

第一类指

第二类指

9-9

        适用区域

特殊住宅区

居民、文教区

一类混合区

二类混合区、商业申心区

工业集中区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或石棉的粉尘、玻璃棉和矿渣棉粉尘、铝化物粉尘等;

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煤尘及其他粉尘。

                城市各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单位:dB(A)

                                                    夜间

                                                     40

                                                      50

   

    昼间

        "

     45

     50

         

     60

     70

"一类混合区"指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

"二类混合区"指工业、商业、少量交通与居民混合区;

"交通干线道路两便,指车流量每小时100辆以上的道路两侧。

第七节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环境影响部分,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颁布的法规、条例的标

准,对以下几点提出明确的结论性意见:

    (1)从环境现状和环境容量方面分析,阐明拟建项目排放总量及浓度可否接受。,

    (2)从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及危害分析,说明拟建项目及场 ()址是否可取,是否己经优化。

    (3)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强调设计落实"三同时"等若干环保措施。

    (4)阐明影响环境的重要污染物、影响途径和人群。·

    (5)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措施。

    除此之外,还必须从人类生存高度和我国的基本国策角度来考虑,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仅满足法规、条例和标准的要求,还应考虑最优化的高度,尽量少花钱多办事。对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不能考虑单一因素,要考虑叠加和累积效应的影响。

    上述内容是针对申小型项目或污染物排放并不严重的项目而言的,对大型项目或污染环境严重的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由专业环保设计单位编制独立完整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先由环保部门主持,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1)按劳动效率计算定员,即根据生产任务和生产人员的劳动效率计算定员。

    (2)按设备计算定员,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数量;工人操作设备定额和机器设次等计算定员人数。

    (3)按劳动定额定员,即根据工作量和生产任务、劳动定额等因素计算定员

    (4)按岗位计算定员,即根据设备操作岗位和每个岗位需要的工人数计算定员

    (5)按比例计算定员,即按服务人员占职工总数或生产人员数的比例计算所需员人数。

    (6)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业务分工计算定员,主要用于计算管理人员的人数。

    4·员工培训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研究提出员工培训计划,包括职工人数、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费用。为保证项目顺利投产达产,应重点培训生产线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

    对上述培训人员应规定各自的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内外、国内外)、间和培训费用。培训时间应与项目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试车投产以及生产运营 段的工作进度相衔接,以保证项目正常生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