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雄项羽为什么功败垂成

 东山樵夫 2011-05-13
英雄项羽为什么功败垂成?
时间:2011-05-13 04:45:18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李清泉

[提要]  千百年来,不管我们如何评价项羽的功过得失,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对它自刎乌江的选择充满着无限的哀婉和同情。如果我们抛开项羽过不过江这件具体事来分析,“无颜见江东父老”这种思想有他的积极意义。

□徐晓娟整理

  千百年来,不管我们如何评价项羽的功过得失,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对它自刎乌江的选择充满着无限的哀婉和同情。他是一个越研究越让人敬佩的人,它是一个越琢磨越充满魅力的人。而这一切,就缘于两个字:真实――真人、真事、真性情、真英雄。 

 

  如果说项羽一生充满传奇,而最具传奇色彩,最有悬念,以至到今天仍争论不休的,就是他不肯过江求生、自刎乌江这件事。

  对项羽宁愿战死乌江,也不肯过江求生这件事,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项羽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至少有下列四个因素比较大地影响了他的决策。主要为:宿命遮双目,惭愧了此生,虚荣断归路,英雄怒易成。

  宿命遮双目

  在项羽生活的时代,人们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个定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无法改变的。而能够决定这些事情的是天,所以有“天命不可违”之说。

  对项羽而言,他一生几乎都在打胜仗,战必胜,攻必取,有较强的骄傲情绪,面对垓下兵败这样一种残酷的事实,他接受不了。他觉得自己作为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怎么能够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呢?这种情况下,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天命这个问题。

  在史记中,有两处明确的记载,体现了项羽根深蒂固的天命观。一处在项羽率领八百军队的突围过程中,逃到东城这个地方,项羽一清点人数,只剩下了二十八骑,很是可怜。这时候,项羽对和他一起突围的将士说,想我项羽出道以来,身经七十余战,从来都是战必胜,攻必取,今天沦落到这样的境地,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另外一处记载的是项羽到了乌江边,面对亭长的规劝,他再次提到,“此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就是说,天要亡我,我逃不掉的,这是我项羽的命,我过江还有什么意思呢?

  通过这两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天命观在项羽的内心深处扎根很深。

  所以,面对失败,他会自然而然地从天命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他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得失,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垓下兵败的原因,很难在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一味地把失败归结为天命。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目光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缺乏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转败为胜的决心。

  惭愧了此生

  项羽觉得愧对楚国的父老乡亲对他的厚爱,因此,无颜见江东父老,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负罪感,所以,项羽才决定不过江了。由于这一不肯过江的理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项羽的嘴说出来的,而史记又是一部信史,所以,一直以来这一看法是流传最广,也是最普遍的一种认识。

  直到今天,我们说一个人做了对不起家庭、对不起家乡、对不起国家与民族的事情,我们都会形容为“无颜见江东父老”。

  如果我们抛开项羽过不过江这件具体事来分析,“无颜见江东父老”这种思想有他的积极意义。

  因为这一思想背后至少体现了一种重要的思想,那就是:人一定要有知耻之心。中国有句古话,“知耻而后勇”。知耻心背后所体现的其实是责任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正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这种积极的思想内涵,几千年来它深深根植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虚荣断归路

  项羽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将领,是非常要面子的人,他人生奋斗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是恢复他家族的荣耀,所以,他有很深的楚国情结,希望能够重新获得楚国百姓的尊重和爱戴。也正因为如此,项羽消灭强秦之后,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回到故乡,在父老乡亲面前展示一下。项羽对此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如果按照逻辑,衣锦就还乡,不衣锦就不还乡了。项羽率领大军西征之前,是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那是何等光鲜,而现在,垓下兵败,狼狈不堪,全军覆没,他又怎么好意思再回故乡去呢?

  项羽坚强的背后,勇猛的外表下,有这样一种性格特点,那就是强烈的虚荣心。正是这种强烈的虚荣心,在关键的时候影响到了他的选择,也在某种程度上断送了他的归乡之路。

  英雄怒易成

  项羽从垓下出逃,一直到乌江边,基本上都是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这很正常。但是遇到了乌江亭长后,为什么他的思想转变得如此快呢?问题就出在这个“怒”字上。人一怒,就会缺乏理性,就会钻牛角尖,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一些超乎想象的事情。当时项羽正处在这样一种状态。霸有天下不能说没有本事,垓下一战精锐损失殆尽,不能说不是一次大挫折。所以,对项羽来说,比较容易受到刺激,产生偏激的想法,容易作出一些超出常规的选择。

  实际上,在项羽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里,项羽心里一直不痛快和受刺激,一直怒火中烧。至少有四口大气是他难以下咽的,会比较大地影响到他的最终决定:

  第一是刘邦毁约。本来项羽和刘邦签署了和平协议,但是,刘邦却出尔反尔,趁其不备,背后偷袭。项羽想起来就火冒三丈,后悔没有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所以,他才留下来再战刘邦,只是没有想到,他反而被刘邦兵困垓下,因此更是气上加气。

  第二是痛失虞姬。有关史料显示,项羽在虞姬自刎之后,悲痛难忍,割下了虞姬的头颅带在身边,一同突围。虽然听起来有些残忍,但也可以看出项羽与虞姬的感情之深,无法割舍。然后,在逃亡的道路上,由于不停地与汉军厮杀,所以虞姬的头颅在路上不小心丢了,项羽因此伤心之至。这口气项羽咽不下去。

  第三是阴陵迷路。项羽率领小股部队从垓下突围,走到阴陵这个地方,阴陵大约相当于今天安徽蚌埠东南,迷了路。见到一个农夫问路,结果农夫一看是项羽,便给指了一条错路,项羽深陷沼泽之中,既耽误了时间,又损失了部分将士。这一带当时归楚国所有,一国之主在最危难之际被自己的一个老百姓给骗了,项羽能不生气吗?

  第四是垓下被骗。项羽到达乌江边之后,从亭长嘴里知道了楚国未亡的消息,才知道四面楚歌是刘邦和韩信的计谋,而这几首楚歌却唱散了他的十万大军,输掉了他的毕生积累。对项羽这样性格的人而言,他对刘邦和韩信是恨之入骨,前面不守信用,后面又用诡计骗人,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卑鄙的小人。项羽气愤不过,要与刘邦一决生死。

  这些怒气夹杂在一起,项羽心里气愤万千。再想想江东父老对自己的期待和战死沙场的八千子弟,看看身边的二十几名将士,总不能够扔下不管吧。面对这一切,项羽再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了,在一瞬间,他发怒了,当然,他不怒也就不是西楚霸王了。

  上面四个因素有内在的,有外在的,有长久积累的,有临时出现的。这些因素在有限时间里相互碰撞,相互影响,最终促成了西楚霸王不肯过江求生这样一个事实。项羽的死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遗憾,也让后人非常惋惜。无论从正面理解,还是从反面分析,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件事确实让他的一生变得更加传奇和悲壮。

  《李清泉解读英雄项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