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鉴赏分类解题指导

 hzwhl798 2011-05-14
古诗词鉴赏分类解题指导

古诗词鉴赏要求考生调动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去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领略诗歌情感,并用语言“准确、简洁、完整、通顺”地加以表达。
    一、相关概念说明
    1.形象
    形象一般是指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也包括诗人着意刻画或者是与诗人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形象,比如《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是诗人塑造的主人公形象,而诗人自己,是抒情主人公。
    2.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是诗人通过诗的语言描绘出来的可以被读者理解、重现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人、事、物、景,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意象是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富于美感的形象,它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我们理解诗歌形象,就是从感受意象开始。马致远的《天净沙#8226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
    3.意境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
    4.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分为抒情手法、表现(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等;表现手法,主要有烘托、渲染、对照、映衬、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描写、用典、象征等;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5.思想
    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一般包括对诗歌主旨的评价、对思想感情的评价和对诗人观点态度的评价三个方面。评价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⑴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⑵把握时代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⑶品读“序”和“注”。许多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 诗词的后面有一些“注”,它们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⑷了解感情的复杂性。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苏轼的《江城子#8226密州出猎》充满了豪放之气,而他的《江城子#8226十年生死两茫茫》却婉约之至。
    二、相关知识储备
    1.意象和意境
    意象,指诗人通过诗的语言描绘出来的可以被读者理解、重现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人、事、物、景。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它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比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高考试卷中单独考查过的意象:
    02年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折柳 03年春季北京卷《闻雁》《寒塘》-雁
    04全国Ⅰ卷《鹧鸪天》杜鹃 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暮春浐水送别》-水 
    07年浙江卷《乌衣巷》《人月圆》《中吕山坡羊#8226燕子》-燕子
    由此启发我们,在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比如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思乡;斜阳表示日暮,含有凄惨之感;残月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西风表示凄清之情,忧愁之绪;梅花表示凌雪傲霜,坚强之意;牡丹表示富贵、大方;荷花表示夏季,清雅高洁;兰草表示高洁、友谊;芳草喻离恨;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是一种凄苦之音;梅花是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杨花有飘零之意;秋风表示萧条、冷落;杜鹃表示悲苦凄凉;猿啼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大雁、青鸟是对行人思念;羌笛有凄切之音;白云、明月表示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水是绵绵不断的愁思。
    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熟知这些意象的寓意,对鉴赏古诗是极有意义的。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在一些写景抒情诗中,意象是一个个物象,而意境则是这些物象综合起来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所构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意境是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显现。
    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苏轼的《卜算子#8226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连用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意境。
    阅读诗歌时,要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意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浑壮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净
    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沉郁孤愁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和谐静谧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高远辽阔
    古典诗词常用意境:幽静、宁谧、繁丽、莽苍、深远、热烈、高昂、幽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繁华、荒芜、孤寂、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宛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2.题材及感情
    (1)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2003年考查的王维《过香积寺》,就是通过描写去香积寺沿途的景物,抒发晚年沉湎佛意的恬静心境。
    常见风格:冲淡宁静、平实质朴。
    常用意象:田园、山水、林木、庄稼、家禽、家畜。
    常见思想感情:不满现实,追求淡泊,安贫乐道。
    常用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即景抒情,白描,烘托,虚实结合。
    (2)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如2005年重庆卷考查的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借一特定情境,描写边塞生活,抒发将士们的思念之情。
    常用意象:大漠、朔风、关塞、雪山、长城、征马、鼓角、沙场。
    常用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情景相生、正侧描写、虚实动静、直抒胸臆、用典比兴。
    常见思想感情:或不畏艰险,杀敌报国;或环境艰苦,厌战思乡;
    常见风格:或慷慨雄奇,或悲凉伤感。
    (3)赠友送别诗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送别诗一直是在中国诗坛的重要题材。赠友送别诗主要为抒写离别之情。2006年湖北卷考查的《丹阳送韦参军》《暮春浐水送别》借助于“水”这一意象,表达了不同的感情。
    常用意象:柳、水、酒、月、泪、云、南浦、灞桥、长亭、古道。
    常见思想感情:或依依难舍、缠绵伤怀、或相期祝福、感奋励志;
    常见风格:语深情切、或缠绵哀感、或洒脱旷放。
    (4)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如2005年全国卷二考查的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就是作者在邯郸驿馆的思家之作。
    常用意象:暮春、秋月、叶落花谢、寒风苦雨、杜鹃悲鸣、猿猴哀啼。
    常用表现手法:渲染环境、寓情于景、即景抒情、比拟铺垫、虚实相生、对比抑扬、烘托映衬。
    常见风格:孤独惆怅、寂寞伤感、抑郁悲苦;
    常见思想感情:思乡念亲、有家难归、漂泊天涯、孤苦寂寞。 
    (5)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一般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领悟感情,分析写法。如2007年浙江卷考查的《乌衣巷》《人月圆》《中吕山坡羊#8226燕子》都是怀古之作,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常用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常用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常见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常见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6)思妇闺情诗 所谓思妇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在传统的思妇闺情题材中,有抒发别离苦情的,有描写美人迟暮的,有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2004年浙江卷考查的李白的《菩萨蛮》就是此类诗作。
    常用意象:寒月、青灯、空房、孤枕、杨柳、黄花、梧桐清霜。
    常见风格:缠绵婉转,悲怆幽怨 
    常见思想感情:孤独伤感,忧闷惆怅。
    3.炼字与炼意
    古人讲究一字传神。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关于“炼字”与“炼意”典故比比皆是。他们常常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
    (1)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歌中的诗眼。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的独特感受,写出了这种独特感受,不论是情景交融,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着到景物上去也好,诗人写出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2007年全国卷Ⅱ考查的王维《新晴野望》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的“明”和“出”。
    (2)形容词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直”和“ 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2006年辽宁卷考查的苏轼《东坡》“自爱铿然曳杖声”中“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3)名词 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因为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中温庭筠《商山早行》共写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亮、脚印、小桥、霜,本联纯用名词组成诗句,将六种景物作意象的叠加,如一个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此外,有些诗歌中还应注意数词和副词的使用。数词不只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中的“一”字使用即为传神之笔。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一”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得此梅不同寻常。紧紧地扣住了题目“早梅”。
    (4)副词常用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巧妙地使用副词,常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尽”字,写出了戍边将士一无例外的思乡之情。2006年江苏卷考的是元代诗人魏初的《鹧鸪天#8226室人降日》,问题是:第二句“今年相望又一年”中“又”妙在那里?这个“又”字就是一个副词,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因此妙处无穷。
    4.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①比喻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深广漫长。
    ②夸张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2005年福建卷考查的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其中“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一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③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2007年重庆卷考查的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釉伦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表达了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2)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描写可分为白描、细节描写等;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三、下面归纳出六类古诗词鉴赏命题问法及相应的解题对策
    (一)炼字类
    命题问法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们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题指津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看”字,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情形(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二)关键词类
命题问法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题指津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第一步,分析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第二步,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三)表达技巧类 
    命题问法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示例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蜀相》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四)形象意境类 
    1. 形象 
    命题问法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是:(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①是什么形象;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示例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 
    2. 意境 
    命题问法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指津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示例作者在下列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山居秋瞑》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五)语言特色类 
    命题问法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 
示例试分析下列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 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六、思想内容类 
    命题问法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 
解题指津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示例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迷津欲有问”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严格地说,诗歌鉴赏题正式步入高考殿堂应该是始于1994年。从此至今,这种试题权重日见增大,形式日趋稳定,命题技巧日臻圆熟。当然,在为高考天地拥有了体现文学鉴赏要求的诗歌鉴赏题这一美丽“风景”而喝采鼓掌时,我们也不能不正视我们学生解题时无所适从的窘迫现实。为此,本节课拟从命题特点这一角度,就高考诗歌鉴赏题谈谈有关看法,以期为大家顺利过“关”提供一些路径。

命题的迁移性

    就选材而言,高考诗歌鉴赏题,在内容上一般文字短小精悍而且通俗易懂,在体式上已涉及诗、词、曲等多种样式,在时代上已从唐、宋、元三代向现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含选项中的材料)都与课本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常常是课本知识的有机迁移。
    首先说思想内容。1994年所考七绝《菊花》与陶渊明的《饮酒》、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关;1995年所考小令《如梦令》,出自部编初中教材;1996年所考元曲与《赤壁之战》史实关系甚为密切,而选项D涉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997年所考两首七绝《望洞庭》、《题君山》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对象相近;1998年所考五律《题李凝幽居》,考生当不陌生,课本中有关“推敲”的典故,1999年所考《漫成一首》,其意境与教材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诸多诗句“似曾相识”,而选项A、D分别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柳宗元的《江雪》。《我爱这一片土地》的作者艾青的其它作品在高中课本也出现过。2000年春季所考的《蝉》在高中课本中有同篇名的文章——法布尔的《蝉》,《雷》与屈原的《雷电颂》有关。
    再说语言形式。1994年所考的描写与议论,渲染,文字隽永;1995年所考的直接、间接抒情,借代,设问;1996年所考的总分结构,首尾呼应,咏史抒情,词的风格;1997年所考的想象,神话传说,比喻,映衬;1998年所考的环境描写;动静结合;1999年所考的对比,意境;2000年所考的象征、寓情于景等等,均是教材中诗、词、曲以及其他相关作品里的表达方式(方法)的灵活迁移。
    至于说具体字、词的含义推敲,这已不只可以结合教材中诗歌里的相关词句得到解释,更可以从教材里的文言词语中追本溯源找到注释。

命题的整体性

   诗歌鉴赏题应该侧重考查考生文学鉴赏的能力。综观高考命题,它依循《考试说明》,一般是从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概括地说,是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检测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整体空间,还是在局部层面.甚或是在个别字、词处设问,这些选项尤其是答案所在的选项均指向于对读物的整体理解,在采点时突出了鉴赏的整体性。
首先说内容理解。
    第一,就整体空问的欣赏读物而言,诗歌的意境、主旨、感情基调等,需要考生着眼全诗整体揣度。例如,1999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读物一样,写了四个景物且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选项。这典型地体现了从全局整体理解诗歌的要求。原读物主要借月、灯、鹭、鱼等四个景点描绘了——幅恬静美妙的图画。表达了杜甫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所给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或只有两个景点(A项),或只有三个景点(B项),或表面虽有四个景点但又是局部有两个景点合作成一景,实则仍是三景(D项)。它们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没有对全诗的全方位的“扫瞄”“滤析”,考生是不能准确得到以上结论的。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某些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所在诗歌的“诗眼”,或是所在诗歌的语言障碍。分析这些词、句的含义,也要求考生拥有整体思考的意识、能力。例如,1999年试卷中有关艾青的一道现代诗歌鉴赏题中,D选项将结尾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解释成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从整体上看,这两句是全诗(节选)的点题之句。此前,诗人以“鸟”作喻,从多个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而作结时,这两句诗恰恰是在向读者直抒胸臆,“我”已不再指喻体“鸟”,而是指“诗人自己”了。此例表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即使是在理解细小的词、句内容方面设题,也对考生提出了整体思考要求。
其次说形式欣赏。
    第一,就整体空间的欣赏读物而言,有些诗歌全篇以某种表达方式(方法)见长,命题者常于此设题,要求考生予以整体思考。仍以1999年试卷为例、杜甫的《漫成—首》诗,典型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笔法——诗的第二、四两句所写的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反衬了一、三两句的静景。命题者故意将其说成“对比”,如此理解便不能突出诗歌的安谧的意境。此题巧妙地引导考生在思考反衬与对比的修辞功用时,很好地欣赏了诗歌的整个意境。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一些诗歌几乎每句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表达方法,而在整体上它们又共同服务于主题。因此,命题者常常一一予以制题,引导考生在这些局部的形式方面的欣赏中融入有关全诗的整体思考。例如,1995年试卷中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抒情颇为含蓄婉曲。命题者分别就情景交融、借代、设问等手法依次设置了A、B、C三个选项,既引导考生欣赏其形式,又引导考生分析其内容,这就为选项D“全诗直抒胸臆”的说法提供了对应的思考,考生在整体比较后就能得出全诗并非直抒胸臆的理解,从而能正确答题。

命题的迷惑性

    平心而沦,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屡屡出错,这固然与不能灵活迁移已学知识以及整体理解所给读物有关,但试题的答案(均是要求选出错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也是造成考生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历年试题,其答案的迷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望文生义”。
    在理解某些词句的意思时,有些考生常常只从字面上作简单的附会性理解,命题者常常抓住考生的这种“望文生义”的毛病设计选项。例如,1998年试卷中关于贾岛诗的第1小题,要求考生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B选项中对“少邻并”的解释是“李凝自小就与邻
居紧挨着作伴”。单就字面意思而论,取此义项也并无什么不妥,但是就整个诗歌的主旨而言,这一解释恰恰有悖于诗题以及下文共同构建的“清幽”意境。显然,惯于“望文生义”理解诗歌的考生必然难逃此“劫”。
二是设置陷阱。
    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一问题的几成定论的看法的影响,一些考生分析、理解所给读物时,常常容易有一种“惯性”思维,“定势”思考,结果常常搞错了读物的或局部词句或整体内容方面的意思。命题者常常在这些地方设置“陷阱”。让考生往里钻。例如,1994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的C选项说“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其实,此诗三、四两句只是从季节的角度描写议论,表明作者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凋谢后已无其他花卉可供欣赏。命题者故意将此诗的菊花说得像传统看法那样的“高洁”,这是典型地利用考生容易有的思维定势设置选项。以上是从局部词句的理解角度设置“定势”陷阱的例子。在整体内容方面,命题者也常常设置这种陷阱。例如,1996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第1小题中的选项。原读物借叙写三国史实抒发情怀。考生极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把曲中所赞美的英雄理解为三国时的三大诸侯刘备、孙权和曹操。其实,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等句可知,曲中所写人物,蜀方的代表恰恰是诸葛亮。
三是拔高主题。
    一般而言,高考所选诗歌材料,或抒发人生情怀或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积极而且向上的,考生在体会这些内容时常常容易拔高原有主题。命题者常于此制题,以引导考生仔细分辨,正确评价读物。例如,1996年试卷中的第2小题,选项C在表述诗人的感情基调时,使用了“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等词句。原诗(曲)确实有“追慕古贤”之意,但是,“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根本无从寻觅。在设置答案所在的选项时,命题者故意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拔高诗的主题。
四是“真”中藏“假”。
    有的选项、其考测点常常不只是一个,命题者在安排答案所在的选项时,故意在看似“真”的说法中藏一个“假”的细节,考生稍不注意,便会选错答案。例如,1997年试卷诗歌鉴赏题的第1小题,B项对两首诗所描写的对象特征进行比较,得出“都贴切地描绘了
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的结论。应该说,刘诗写的确系月光下的湖面,但同样是写洞庭湖。雍诗却不是写的月下湖水。命题者比较隐蔽地以假乱真。第2小题的D项,就两首诗的意境、情感进行比较,得出“都将洞庭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的结论。其实,刘诗写的是远望之景,写得确实“高旷超俗”,但雍诗写的却是近视之景,写得“清秀俊美”,D项又一次“真”中藏“假”。
五是“似是而非”。
    从形式角度而言,修辞方法中带“像”字的真假比喻,借代与借喻,设问与反问,对比与反衬,比拟与比喻、明引与暗引等等;表现手法中的点与面,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白描与细描,叙写与议论,联想与想象,现实与浪漫,烘托与对比,伏笔与照应,寓情于景(物、事)与托物言志,等等,这些相近的修辞方法或相对的表现手法,考生在辨别时常常容易混淆,命题者便在1995年试卷、1996年试卷、1997年试卷、1998年试卷、1999年试卷中编制题目(例析参见“整体性”部分有关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这也迷惑住了不少考生。

充分把握三性,抓住前后信息,准确解答问题

一、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托物言志,叙事则是寓情于事等等。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

二、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诗歌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
    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

四、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象辩真伪。
    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试时宜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来。

欣赏诗词九要

  (一)扫除字词障碍(包括查明典故)

  阅读诗词可能会碰到两种情况:第一种通俗易懂,没有艰涩的字词,也没有生僻的典故,比如清代陆次之的《五人墓》:“五人五匹夫,五人五君子。埋骨在青山,题名在青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能读下来;但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不见得能读懂;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可能读懂,但未必能挖掘出其中深刻的含义。其中的关键是要了解“五人墓”是怎么回事。高中同学读过张博的《五人墓碑记》,因此可能读懂,但要从赏析角度讲。能从此诗挖掘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人,应该怎样生;又应如何死”,就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通俗易懂的诗词不见得能理解深透。

  第二种情况是有较多的生字和典故。读下来都较困难,这就非借助工具书不可了。比如南宋戴复古的《饮中》这首七律: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能持螯。蝇随骥尾宜千里,鹤在鸡群亦九皋。贤似屈平因独醒,不禁憔悴《离骚》。

  此诗困难的是用典太多,全诗共用了五个典故。

一是“别肠贮酒”。此为古语,言酒量过人。
二是“左手持螯”。典出《世说新语》:晋代毕卓嗜酒如命,曾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三是“蝇随骥尾”。典出《后汉书·隗嚣传》,刘秀曾对隗嚣说:“……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超群。”骥,良马也。
四是“鹤鸣九皋”。典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九皋,指深远的水泽淤地。
五是“屈平独醒”。典出《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被放逐于滨,遇见渔父,见屈原“颜色憔淬,形容枯稿”便问他何以到这个地步,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但查清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意图即他想通过用典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

  比如第三个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什么?从原诗句“蝇随骥尾宜千里”来看,估计复古有难言之隐。这从“宜”字可以看出。既是“随骥”本应(宜)可以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里有两种推测:一是复古曾有意“随骥”,想借他人名势而封印成名,结果却落了空。二是并无事实,只是假设:如果我有蝇苟之心,便可“随骥尾”,也早该飞黄腾达了,然而我不愿做这种丧失气节的事,从复古的性格和经历看,当以后者的推论为准,这由下句更可得到印证。

  这就联系到第四典的用意。复古以鹤自比,觉得自己是鹤立鸡群,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鹤的本性。鹤总要独立孤鸣,其声闻于野,而鸡群是无法理解的。诗人为自己绘出一幅孑然傲立,顾影自怜的画像,清高傲岸使他不可能去作“蝇随骥尾”的事情。

  这样,两典就和作品的思想联系起来了。由此更能深刻理解诗人阶性格特点。再说第五典。诗人以屈原的遭遇类比自己,痛切地感到当前的社会,尤其是南宋统治者们恰似楚亡前夕的状态,生活在醉生梦死之中,而诗人又不能“随波逐流,哺糟啜离”,那么也只好任其“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像屈原一样赋《离骚》那样的悲世之作了。明白此典,再看“贤似屈平因独醒,不禁憔悴赋《离骚》”这一结尾就可豁然贯通了。

  诗中用典必须查清,但更重要的是弄清典故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当然要弄清这一点,很可能还需对作者生平、写诗背景有所了解。

  上面说了读诗可能碰到的两种情况,读词亦然。如王先的《人月园·元夜》就属通俗易懂的一类: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园时。禁街萧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帐。

  全诗除“禁街”(指皇区、皇宫大内等禁地)值得查一查之外,再无难懂的词句。但要体会出作者写元宵之夜的意境特点,也非易事。元宵节在古代是非常热闹的节日,尤其在宋代更甚。

  柳永描写元宵有这样的词句:“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一对比,你就能发现此词的特点了。所以,别看字面上通俗易懂,要想分析透彻,也不大容易。

  第二类词作可用姜夔的《湘月》为例。下面仅录上片作一简要分析。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 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这里描绘了一幅非常优美的画面。你能体会出来吗?你看,日沉西山后,暮色渐渐笼罩远处的山峦。从晚霞映天到暮色苍茫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幻。朦胧清幽的暮景藏着深不可测的美的精华,正怂恿诗人大舟浮水乘兴一游。天色更加暗了,劳累了一天的渔民也都收网归家,水面上原有的撒网声,鲜鱼的崩跳声,浪花的激溅声现在已经全无,天光的余辉映在水面上,反射出银色的光斑,水上也许只有大舟击楫之声了。江上不时还有几只水鸟匆匆飞过,它们也要归巢栖息了。寂静的江面上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也逐渐消失,夜,将帐幕完全落下,一轮明月悄然升起,将清辉洒在江面上,再也听不到单调的划桨声,船在水中任其漂流。此时只觉远山近水空寒逼人,月色透过薄薄雾气,弥漫在江面上,更显得朦胧。虽是溽热的盛夏,望着江中小舟洲,水边的草树,不但顿觉溽暑全消,更使人感到一股凄冷袭上心头。“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不是秋寒,却似秋寒,……万籁全息,江面如镜,任“一叶”在江中漂泛,谁也不肯用船桨点破明镜的江水,损害这天然的静美……这是一幅多么清幽的月夜浮湘图呀! 可是,你要描绘出这样一个优美的意境,如果连词中的“一叶”、“夷犹”、“汀洲”、“中流”、“容与”、“画桡”等词都弄不懂,怎么可能呢?如果你写不出意境又不解“终年底事”为何意,你就更弄不明白“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这句领起全词的问句是什么意思了。 可见,要读懂词,领会其写景的意境,先扫除字词障碍是多么重要了。 底事,何事,何以,即为什么。领起句的意思是:与友同游太湖早有旧约,为什么没有实现呢?自问年复一年,为了何事长期辜负这清幽的美景?“一叶”指画船,“夷犹”从容不迫,汀,水边平地;洲,水中陆地。“中流”指湖中(还记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吗?)“容与”,安逸自得貌,一讲起伏徐动貌。(还记得“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吗?)“画桡”,画船之桨,桡rao,船桨。 读诗词必须先扫障碍。但扫清障碍不是就读懂了诗词,实际上走完这一步,对诗词尚来分析哩。

(二)了解有关情况

  要深入了解一首诗词,除了要扫除字词障碍外,还需了解有关方面的情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题目,二是作者有关情况(尤其是和作品关系密切的情况),三是浏览诗词时引起的有关联想。这些联想很可能对你深入理解诗意有推动作用。当然这些联想必须有泛读的基础和审美联想能力。联想往往是自然跳出的,不是冥想可得。但如果你在分析一个诗人的某个时期的诗之前,广泛地浏览他那一时期的其他作品,那么你对那首诗的理解可能会深刻得多。后面我们将举例说明。四是作者的写作风格。还有一点要说明,即对有关背景和史实的了解也很重要,但我们单列为一项,放到第“五要”中具体说明。

  当然,不是对所有的诗题、词题都需要研究,但有些题却非研究不可。如李商隐的《花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这诗题就很值得玩味。花下醉,真是醉得奇丽,醉得惬意。然而此醉是不胜酒力而微醺呢,还是观赏花艳而陶醉呢?看来,“醉”字却有双关。诗人因不胜酒力而去“寻芳”,已是微醉,看到百花吐艳、溢彩流芳又不禁陶醉,这才有后面“更持红烛赏残花”的情趣。像这样的题目就值得推敲。 再如顾炎武的“悼亡”诗,如果你不知悼亡诗的来源及它特指悼念亡妻的意思,分析起来就会失之浅薄。至于像《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杜甫)这样的诗题,如果不弄清“泥饮”(niyin强留客人饮酒,表示十分热情)是什么意思,严中丞是谁。(严武),“美”的词性变化(赞美之意)那就很难往下读诗了。 有些词题也不可忽略,它往往点明全词内容和写作目的,为你的分析提供线索。比如郑燮的《沁园春·恨》,这“恨”字就是全诗线索。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题名点明时间、地点和词的内容。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点明是咏荷上之雨,而不是雨中之荷,为你的分析提供了重点。

  总之,分析诗词往往就从题目入手,千万不可忽视。 第二是了解作者有关情况。这也是分析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诗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所以要深刻理解一首诗必须了解作者有关情况。 以顾炎武的《悼亡》诗为例: 甘年作家向边陲,坐叹兰枯柳亦衰。传说故园荆棘长,此生能得首丘时? 当然,首先要把“作家”(治家)和“首丘”(《礼·檀弓》:“古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丘是狐穴根本之处。后人谓返葬故里为归正首丘。)查清。但如果不去了解顾炎武的生平事迹,而只从诗面看,也不过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前两句写对妻子的歉疚之情,后两句写对故乡的怀恋,如此而已。但如果你对顾炎武的生平和性格有所考查,对诗的理解就会加深很多。 顾炎武出身在江苏昆山,其祖父和母亲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不但使他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更使他懂得要作一个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人。一六四五年五月清兵渡江,他毅然到江苏参加抗清斗争,虽未成功,且经受了兵败、母死的惨痛打击,但从此立下了坚定的抗清复明志向,至死不衰。四十五岁决定到北方游历,以便更广泛地结交抗清志士,从此一直奔走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后在山东定居。一六七七年他六十五岁时又从山东迁至陕西华阴,但仍然不忘抗清复明,最后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因上马失足,受伤病死在山西曲沃。他自离家二十多年直至七十岁寿终,一直为两件事奔忙;一是抗清,二是作学问。却从未回家探望过一次。这中间他的外甥都已做了清朝的大官,几次写信请他南归,都被他严词拒绝。其实他并非毫无思家之情,但为了不作异国臣子,为了学术研究,他鄙弃了可以轻易得到的高官厚禄,他的这种心情和高尚品格,难道在他的《悼亡》诗中丝毫没有反映吗? 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妻子和故土是怀着多么深挚的感情!但在权衡家与国的重量上在衡量营造家庭的温暖、妻小的安适和深虑国家的兴亡、学术的进步两者的轻重上,他没有迟疑,把全部砝码放在了后者。当我们了解了以上事实后,再看他的《悼亡》诗,就会透过表面看到了贯串在他一生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而深深为之感动了。

  第三是由诗句引发的联想。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其他诗句,尤其是表达类似思想的诗句有所了解,还有,也要了解其他各个历史时代的诗人表达类似思想的著名诗句。现以秋瑾的《对酒》为例;不借干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便可联想起曹操的诗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一个是表达对离乱的伤感,建功立业的渴望,一个却是抒发拯救祖国的革命豪情。第一句可从其豪气联想到秋瑾的其他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但秋瑾也还有做为一个女子的生活情趣和细腻感情:“夏昼初长,纨扇轻携纳晚凉,……浴罢兰泉,斜插茶花映翠钿。”第二句大有李白诗风:“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将进酒》)第三句可想到他的另一些诗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第四句和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思想是相通的。分析一首诗,对这位诗人的其他诗作了解得越全面,分析得可能越透彻;由诗句引起的联想越丰富,分析的说服力可能就越强。 第四是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要对一个诗人的写作风格有较深刻的理解,必须研读这一诗人一定量的作品。

  这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较困难,也是没用必要的。但对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风格有个最基本的了解,却并不困难,同时也是必要的。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屈原作品)是浪漫主义源头。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感情奔放,极富浪漫色彩;杜甫诗沉郁凝重,诗风富于变化。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农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作品。李煜词颓蘼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永叔(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希文(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山谷(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易安(李清照)词婉约凄切,诚斋(杨万里)词新鲜活泼。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稼轩(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

  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诗词风格一直影响到明清诗坛,因此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也不难找到古代诗风的影响。 分析诗词,若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苏拭是北宋豪放词派之首,可是看看他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其悲戚哀婉并不在李清照《声声慢》之下。

(三)研究布局结构

  诗词无论长短,分析前都要研究结构。尤其是较长的诗词,如果不能解剖,分成几块,那就很难入手分析了。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共120句,内容非常丰富,如果你逐句串下来,每句的意思大致能懂,但全诗的脉络却显得模糊。所以必须进行结构分析,把诗分成三大部分:

尽口君王看不足。写出一个重色轻国的天子,一个娇媚恃宠的贵妃,为后面迷色误国必然演出的一幕血泪悲剧做好铺垫。
、魂魄不曾来入梦。写爱情破灭,贵妃赐死。尽力渲染凄凉萧索的环境以突出明皇的寂寞和悲伤。
"此恨绵绵无绝期"。写贵妃已在仙境,但两人对爱情的向往已成泡影。最后点出"长恨"的题旨。这样对全诗的概貌有了基本理解。再对每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就较容易了
  短诗也一样要分析结构,如郑燮的题画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结构上讲,首句写根坚,不但为第二句写根基铺垫,且为后两句的万劫不毁张本。第二句写根基,第三句写磨难(结合他的经历分析)已经可以看到韧竹(实际就是作者)的坚韧性格。第四句写骨气,把韧竹形象推到最高潮。四句诗,句句推进,前后照应,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 词如果是双调,已分出上下片,大的结构已然分明,一般规律是上片重景下片重情。如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上片写江边所见雄伟景色。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束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片赞扬周瑜的英雄业绩,进而和自己对比,抒发出人生如梦的消极慨叹。 但词的结构并非全是上景下情。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上片)便已含很深的感情:江水中有多少逃难百姓的眼泪!西北望长安,可叹被群山所阻,哪里望得到!忧国忧民之情已跃然纸上。 对诗词结构的分析,有时可看出作者的匠心,好的诗词句段不可轻移,是非常严谨的。

(四)体会诗中意境

  意,指作者的主观想像;境,指客观存在的环境。意境是客观景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经再创造的产物。意境本来就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有我之境。读诗如果不能把作者创造的意境体会出来,当然就不会产生审美感受。因此读写景诗体会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现在我们该回答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了。 如何把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所写的意境体会出来呢?请看下面这段描写: 这是一个长镜头:在去往黄四娘家的小溪两旁,绿肥红艳,姹紫嫣红。诗人一路走,一路观赏,浮在花的海洋中,弥望的是奇花异卉,闻到的是浓郁花香。从色彩的艳丽,到沁人的花香,都使诗人沉浸在美的享受中。镜头集中在大小各异、色彩不同的花枝上。镜头推近,映出众多花朵。千朵万朵已使人有数不尽之感,但写其多还不能写出花的质感和重量。而压技低却形象而逼真地写出花的质和量。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读者仿佛看到数朵硕大的花团盛开在绿叶陪衬下的枝叶中。微风吹来,枝条在微微颤动,似有不胜花重之态,而艳丽的花朵却含靥放蕊。显出一种少女对青春的矜夸。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镜头啊!"压""低"两字不但写出花朵的大而多,同时从静态中写出微微的动态,更赋予花枝以感情,引发读者广泛的联想。?

  再看,戏蕊彩蝶在花丛中流连忘返,不时在花间翩翩起舞。如果说上两句还是描绘花朵静态的妩媚,那么第三句则写出戏蝶动态的舞姿。这里的"戏"和"舞"都用了拟人之法,写出了众多彩蝶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乍停乍飞,扇动翅膀的优美舞姿。此时作者已把艳丽的花丛作为背景,而把镜头集中在翩然起舞的彩蝶上,由静过渡到动,更加深化了"春意闹"的意境。但作者并未止笔,正当诗人也"流连"于花艳煤舞之时,耳边又传来黄莺娇嫩的啼声。至此,诗人便把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受写全。

  从多方面唤起读者的美感体验。"恰恰"两字也恰到好处地写出诗人对当时意境的潜在感受:当诗人从视觉、嗅觉感知外界自然的色艳、形美、花香、蝶舞等多种景色时--恰在此时从听觉又感知了娇莺自由自在的啼叫,这就形成了一曲多角度的优美的自然交响曲,今诗人也令读者陶醉在这一幅大自然的美景中。诗人不可能像小说家那样把自己创造的意境详细地给你描绘出来。只有通过你的想象,才能把诗合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并像电影一样衔接起来。这也是一种审美创造。

  每个人的审美联想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得到审美愉悦。联想越丰富越细致,画面便越生动越动人。诗是形象的又是凝炼的,它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想象余地。阅读写景诗如果缺乏这种想象力,那就必然觉得枯燥无味了。 学习诗词鉴赏应该逐渐培养锻炼这种能力。比如给你一首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迹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能把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吗?不妨试一试。 对于写景诗意境的体会可参见本部分第一个问题中对姜夔《湘月》的描绘。

(五)考查有关背景(包括了解有关史实)

  有些诗词在阅读时并不需要去考查背景,如某些写景诗,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等。

  但有些写景诗却较为复杂了。比如南朝诗人江淹的《望荆州》: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此诗结构可视为前八后六两部分。前八基本上是写景,后六则重在抒情。但写景中已带有浓烈的政治悲叹,和后面的抒情实为有机的整体。

  首句便言自己是奉义到荆州的。江淹曾作为属僚随宋建平王刘景素往镇荆州,而刘景素早有谋反之心。江淹已有察觉,曾规诫苦谏,但刘因受左右怂恿已难易辙,故此江淹时时有危惧之感。下两句描写楚塞之长,实为夸张之笔,恐怕有侧写镇守荆楚责任重大之意。而再下的写景也正是他危惧之感的外现。深秋,凄冷的荒郊,万木萧条,一阵悲风吹过,发出阵阵哀鸣;天上的云霞照在暴涨的沮漳二水之上,更显得周围一片寒瑟。这寒秋之景正象征着政治前景的险恶。岁晏君如何这里的君当指刘景素。

  岁晏似有双关,一指时令已至深秋,另似暗指刘已到岁暮途穷之日,预示其险恶前景,故有君如何之问。从玉柱、金樽来看,似乎这是一次露大宴饮,但既无热烈场面,又无欢愉情绪,有的却是一片冷寂。琴瑟不奏,徒然蒙上一层露水;金樽未饮,白白凝上一层冷霜。突然,不知那里奏起《苦寒行》来。这支描述行军艰难苦寒的乐曲,更增加了诗人的悲戚。 刘景素不久移镇京口,与腹心日夜谋议,江淹知祸机将发,又赠诗隐谏,终触怒刘而被斥为吴兴令。不久,刘举兵失败,招致杀身之祸,而江淹幸免株连。联系他写《望荆州》前后背景,便知此诗绝非一般游山玩水之作。 全诗这种冷寂悲惧的基调,如果你不知道当时的背景和诗人的处境,你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或者只视为一般纪游之作,那就谈不上对诗的深刻理解了。 我们在前面还曾提过范仲偷囊皇状省短抟啤罚ǖ诙糠质闱槭械亩梁笥懈欣ぃ┒琳馐状室残攵苑吨傺偷木⑺枷胍约氨尘坝兴私猓裨颍源实睦斫獠皇鞘е潮。褪敲馨俪觥4蠹抑溃吨傺鸵运囊磺粤贡车摹队婕野痢范骨Ч牛对姥袈ゼ恰分械南忍煜轮嵌牵筇煜轮侄忠殉汕Ч琶洹?

  他确实不愧为一位忧国爱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然而《剔银灯》一词看去却颇为消极,似乎诗人已看破红尘,视宦海为畏途,大有生年不满百,一醉解干愁之叹。你怎么解释这个矛盾?如果你不了解某些史实,你就会陷入迷惆之中。 《中吴纪闻》载:范文正与欧阳文忠席上分题《剔银灯》,皆离劝世之意。可见这是即席应答之作,且有劝世之意。象是一位老人回顾一生后对青年语重心长的教诲。全词主旨,上片象是站在字宙来看人间的争战,觉得真是用尽机关,徒劳心力,政治斗争,军事谋划,无非是徒劳心力,争来争去又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大家都象刘伶一样,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呢!作为一个政治家,竟产生以醉酒来逃避现实的思想,不是很难理解吗? 然而纵观范仲淹的历史,对他的消极情绪并非不能找到一些原因。仁宗时,他迁吏部员外郎,因忤吕夷简而罢知饶州。

  庆历三年(1043)他已64岁,任参知政事,同富弼、欧阳修等向仁宗建设十事,主张改革官制,重视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又因被谗,出为河东陕西四路宣抚使,徙青州,在赴颖州途中病死。这是他一生中两大挫折。尤其是改良运动的受挫,他和欧阳修一样,在政敌的打击和排挤下,不可能不产生消极思想。因此当他雪染双鬓、回首一生时,感到了政治斗争的险恶和无聊,进而产生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的想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看下片,是对少年学子提出的由衷告诫:人世都无百岁,少痴老成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这里作者给人们算了一笔帐:一般人都活不了一百岁,而年幼时尚未涉世,幼稚不免愚顿;到年老时,脑筋迟钝,四体不灵,弯腰驼背,也不免笨拙;只有中间一段,年富力强,思敏体健,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只可惜一些少年总是把心计牵挂在功名之上,或追利禄而蝇营狗苟,或逐功名于宦诲沉浮。到头来怎么样呢?还不是用尽机关,徒劳心力!最后作者提出忠告: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当你们面对一品那样的高官,千金那样的厚禄时,请先问一问白发人,问问他们怎样才能避免陷在那争名逐利的可怕漩涡中。统观下片内容,虽从结构上象是上片思想的推进,但因为强调了看破名利,强调了看重韶华,强调了去问白发,遇到名利的诱惑又如何回避,这就可以使我们把作者的思想引到更积极方面去理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由此可以看出,范仲淹一生就没有牵系浮名、看重名利。

  他的忧乐全系于国家和人民之上。如果我们把刘伶一醉的消极成分削减,而把作者看作一位指导少年如何步入人生的白发,那么他所指出的道路应当是一条正直而积极的道路吧! 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你不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你就无法解释他的消极思想;但如果你不能全面了解作者思想的单调,你就很难看出词中的积极万分,也分辨不出贯穿全词的主线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了。 人的感情毕竟是复杂的,在人生旅途中必定会反映出多层面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当然在弯路的行进中总有一个大趋势,在思想的大动荡中也有一条主流。我们读《剔银灯》也会感到在消极的心绪中却不觉得颓唐,在人生经验的大总结中仍含着几分耿介。 可见,分析诗词还需要一点辩证思想。

(六)深味诗外之意

  诗是形象的艺术,诗人总是通过形象打动读者,表达自己的感情。即使是直抒胸臆的作品,也往往含着更深层的原因有待挖掘。如前面讲过的郑燮的《沁园春》(恨)就是一例。词中对恨的宣泄己到极点,但恨什么,为什么恨,却要每个读者去体会。“诗言志”,但如果都是直言其志而一览无余,恐怕就不成其为诗了。宋代诗人梅圣俞说,最好的诗应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诗最忌写得太直露,而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苏轼语)既然如此,那么体会诗外那个“无穷之意”就特别重要了。李白有一首《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写的是一个少妇在秋夜凝思呆望,站立已经很久,露水已沾湿罗袜,她还凝望着秋月,毫无睡意。可以想见,此诗写的是思妇的愁怨,但全诗无一“怨”字,而愁怨充满全诗。诗人写的是形象,而感情须你自己体会。如果你体会不出诗外的“怨”字,那就无法言诗了。 前面还提到韦在的一首《陆金陵府相中堂夜饮》,这首七律从结构看,前三联极写夜宴欢歌乐舞、豪华富贵的场面,而最后一联却跌出一个“愁”字。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从表面看,这“愁”也许是对好景不长的惋惜,也许是留恋豪华的享受?如果你这样理解这个“愁”宇,那就不浅薄了。在这“愁”字的背后,应该说还包含着很深的内涵,而这些意蕴都必须在诗外寻找了。 首先得了解韦庄所处的时代特点。韦庄生活的年代,唐王朝已是日暮途穷。黄巢起义大军的浪潮已席卷长安,地方上的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军阀混战弄得兵燹遍地、民生涂炭,而僖宗只好四处逃窜,求得偏安一隅。

  这样一个政治大动荡的局面,投射在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感情上,往往表现出一种伤感的愁绪。虽然有些人在纵情声色的欢乐中可以暂时求得麻醉,忘却前途的黯淡,但一些清醒的头脑也会产生消亡前的危俱,不由唱出无可奈何的挽歌。这首《中堂夜饮》在一片珠光宝气的眩照中透出了作者隐隐的哀愁。这简直是大厦将倾的预感,末日将临的哀鸣。韦庄的思想,在国家危亡,哀鸿遍野之际,虽然还提不到杜甫那样忧国忧民的高度,但他毕竟看到了那些高官显贵骄奢淫逸的后面隐藏着多么严重的危机。他以较为清醒的头脑,窥出无可逆转的事态趋势,因而产生一种浓重的愁思,在客观上使读者鄙视、憎恶那些穷奢极侈、置国家人民于不顾的达官贵人们,这不能不算是他的可取之处。 其次要分析一下尾联的深意。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世间也没有永驻的欢乐。而杯盘狼藉、灯灭舞散的场面更使人倍感寂寞和凄凉。此处诗人用了一幅半月斜天,江水呜咽的荒寂夜景来和上面三联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加深了这一“愁”字的意蕴。 第三,要了解韦庄是个什么样的人。韦庄是长安杜陵人,并且是唐朝宰相韦见素之后。可见他和李唐王朝是息息相关的。但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岌岌可危,他也流落到镇江。西望长安,思乡之情顿起;北顾中原,忧国之痛何堪!诗人看到半月斜天,不由不想到半壁江山也已朝不保夕,在此兵燹遍地、战乱频仍、前途黯淡、凶吉难卜之际,这些贵人们却还纵情声色,似乎国破家亡不堪一忧,想到此,诗人怎能不愁上心头更上眉头呢?所以这一“愁”字乃是全诗机纽,按动它才能解开全诗。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这一“愁”字,在诗外还有那么多的意蕴,而要挖出诗中含蓄的意蕴,则必须要全面了解诗的背景、考查诗人的身世以及深挖诗中的内涵。

(七)分析艺术特点

  接着上面分析的例诗,来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它的突出特点是在极写欢歌乐舞、层层迭进之后,最后跌出一个“愁”字。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跌势冲击,恰如把水势不断提高,以形成巨大落差,一下子飞流直下,这种势能则具有更大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首联连用三个“满”字,极力张开一幅豪华热闹的画面。颔联不用正比“富贵犹如神仙窟”,却用反说,使人想到海上仙窟的豪华富丽也不过如此了,使其豪华迭进一层。颈联再进一层,以重彩渲染夜间的灯火辉煌和舞姿的溢彩流光。诗至颈联已把豪奢写绝。但这三联都是诗人客观的描摹,却不曾带有一丝欢快,好象冷眼旁观,内心却隐藏着几丝凄凉和哀怨。所以当尾朕蓦然跌出“愁”字时,细细品味并不感到生硬。前三联的迭进已给“愁”字的跌出蓄积了极大的势能,所以一旦跃出力量就大得多了。 请再读下面这首诗。 晓征戚继光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黎。 这首诗并不难懂,但你能看出它写法上的特点吗?前两句极写其静。拂晓本来就是万物将醒的沉寂时刻,再以潺潺霜溪流水衬之,更给人寒寂之感。可有谁知,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却有千军万马在行军。这里本来形成静与动、沉寂与喧嚣的巨大反差,而在此,作者却极力突出静的一面,写其形而避其声。

  “霜溪曲曲转旌旗”,这是个鸟瞰的镜头:只见战旗随着弯弯曲曲的溪流在蜿蜒前进。只有形没有声,但这还不足以突出静。你知道,溪岸的水鸟是最警觉的,稍有动静便会扑楞楞群起而飞。此时岸边不知睡着多少沙鸥,在它们身边走过千军万马,它们竟然不曾察觉,周围该是何等的静啊!但在这静中,你又是否看到了戚家军纪律的严明?这里面蕴涵着多么大的战斗力!这正是衬托的妙用。 后两句战斗突兀而起。在极静中写笳响鼓呜,前后构成强烈对比。笳鼓之声迭起,一声比一声紧促急迫,侧面烘托出鏖战渐至酣畅。而结句又是一个衬托。你知道,深山多年修炼的高僧最不易受尘世喧嚣的干扰,一般声响无法惊扰他的禅坐,而此处却用了“惊杀”二字,不仅写出鏖战中各种混杂之声音响之大,同时也突出了沉寂和喧嚣的巨大反差,而在这种反差中又使我们感到了戚家军的勇猛和令行禁止,铁一般的纪律。 从此诗我们可以悟出对比的力量和衬托的妙用。 研究词的艺术特点,最好是抓住最突出的一点分析,最忌泛泛而谈。凡泛泛的分析,如果不是诗作本身确无特点,那就只能说明你对此诗的艺术魅力并无感受了。

(八)推敲用字精巧

  古人作诗填词很重视炼字,有时“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此说并不夸张。杜甫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古诗要求凝炼生动,在格律上又有诸多限制,因此更加要求字字含有丰富的内容。最为大家熟悉的是王安石炼字的故事。他有一首《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日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先后换过十余字。最初用“到”,后改“过”,又改“入”,再改“满”,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什么好呢?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当然在表达上就会更丰富,可从三方面来看:

  一、“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但写不出春到的景象。而“绿”却能使你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

  二、“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它写出了范围,但却写不出颜色——春季特有的颜色。“绿”却写出了。

  三、“绿”字暗暗透出一个“望”字。作者泊船瓜州,而他的家在金陵,此时正有思家之念。遥望江南“又是一年春草绿”,思乡之情顿生。如果用“到”“过”等字就传达不出这种感情了。 还有大家熟知的“推敲”这一典故的来源。唐代诗人贾岛作诗很重视炼字。一次在驴上得一联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觉得其中“推”字也可用“敲”字,正在用手做推敲的姿势时不觉冲撞了韩愈的行轿。韩愈得知缘由,考虑了一会对贾岛说,“推”字音义浊重,不如“敲”字更能传达当时意境。确实,“敲”字在极静中写出声,有衬托之妙。 唐代僧齐已有一首《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校开。”郑谷见之,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技开。”后僧视郑为“一字师”。

  元代有个著名诗人叫萨都拉,曾写了一联诗云:“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后听了一老人的意见,把上联的“闻”字改为“看”,全句顿时生色不少。大家知道,诗的意境讲究调动读者各种感官来体会。此句上下联一“闻”一“听”,不但相重,且不能使视听互衬,声色辉映。改一“看”字便有了视觉之景,听觉之声,意境更加完美。 古人既然如此注意炼字,我们读诗当然要注意字的表现力。前些部分以举过不少例证,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的“压”“低”等字,郑燮《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夜宴》中起句的三个“满”字等等。 几乎对每首诗中的某些用字都值得推敲,但推敲时一定要仔细品味诗人用字的表现力。

  再举一例:白居易的《暮江吟》首句为“一道残阳铺水中”。用了一个“铺”字。至少可以使我们想到以下三个妙处。一者言其残阳漫江之广;再者状出红日西沉,已落江面,光照之角几乎与江面重合,这才有平铺之感;三者写出光照的强度已由白无直射的强烈转为日暮斜射的柔和。“铺”使人联想到柔软波动的絮被,恰与荡起涟漪的江面吻合。如果用“洒”就缺乏整体感了。

(九)品味音韵和谐

  我们读古诗,尤其是律诗和绝句,往往感到铿锵悦耳,节奏和谐,有一种音韵上的美感。古人讲吟诗,可见诗必须读出来才能体会它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句式上的整齐,声调上的平仄,节奏上的和谐。至于词,本来就是可以唱的,当然有很强的音乐性。 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不同,尤其是古诗,都寻求有整齐的句式,从《诗经》中的四言到唐诗中的七言排律,句式都很整齐,读起来就有一定节拍,显示出一种音乐性。如“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相鼠》)两字一节,四言一拍,节奏非常鲜明。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二二三式的七字句,七言四拍,读起来也很和谐。但有些古诗每句字数并不象律诗那样整齐,但一样使你感到节奏鲜明,显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这本来就是东汉乐府曲调,句式虽比较灵活,但决不杂乱。句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雪。”三七七构成一句,两句相对,有极鲜明的节奏。有时长短参差的句式不但不会破坏音乐性,反更使句式错落有致,显出特有的韵味。如杜甫的《饮中八仙》。

  有兴趣不妨一读。 有时诗人用短促的句子还和他要表达的感情有关。如清代诗人张沙白的《太白墓》:“明皇顾,宫奴怒,玉环妒。四海飘零七尺身,千古才名三尺墓。……”起篇就用三句短促的节奏,三句连韵,准确的表达出作者的激愤情绪,概括了非常丰富的史实。 诗句的音乐性还来源于声调的平仄。语言显得铿锵悦耳主要在于用字平仄的对应上。请看下面这一对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读来觉得和谐悦耳、朗朗上口,再来考察一下字的平仄,应是:仄仄平平仄,平手仄仄平。可见上下句,字字在平仄上都是相对的。(还可试析“海阔凭鱼跃,无高任鸟飞。”)当然对句在平仄上并不要求每字都对,但规定的字必须相对,这样才能保证诗中音韵的和谐。(参见附录二诗词简要知识)古诗词的平仄和押韵是比较复杂的一项专门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无须掌握,我们只要能体会到诗词中音韵的和谐就行了。

高考诗歌鉴赏题应对方法(一)

  诗歌鉴赏题应该侧重考查考生文学鉴赏的能力。综观高考命题,它依循《考试说明》,一般是从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概括地说,是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检测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整体空间,还是在局部层面.甚或是在个别字、词处设问,这些选项尤其是答案所在的选项均指向于对读物的整体理解,在采点时突出了鉴赏的整体性。

首先说内容理解。

  第一,就整体空问的欣赏读物而言,诗歌的意境、主旨、感情基调等,需要考生着眼全诗整体揣度。例如,1999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读物一样,写了四个景物且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选项。这典型地体现了从全局整体理解诗歌的要求。原读物主要借月、灯、鹭、鱼等四个景点描绘了——幅恬静美妙的图画。表达了杜甫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所给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或只有两个景点(A项),或只有三个景点(B项),或表面虽有四个景点但又是局部有两个景点合作成一景,实则仍是三景(D项)。它们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没有对全诗的全方位的“扫瞄”“滤析”,考生是不能准确得到以上结论的。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某些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所在诗歌的“诗眼”,或是所在诗歌的语言障碍。分析这些词、句的含义,也要求考生拥有整体思考的意识、能力。例如,1999年试卷中有关艾青的一道现代诗歌鉴赏题中,D选项将结尾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解释成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从整体上看,这两句是全诗(节选)的点题之句。此前,诗人以“鸟”作喻,从多个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而作结时,这两句诗恰恰是在向读者直抒胸臆,“我”已不再指喻体“鸟”,而是指“诗人自己”了。此例表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即使是在理解细小的词、句内容方面设题,也对考生提出了整体思考要求。

其次说形式欣赏。

   第一,就整体空间的欣赏读物而言,有些诗歌全篇以某种表达方式(方法)见长,命题者常于此设题,要求考生予以整体思考。仍以1999年试卷为例、杜甫的《漫成—首》诗,典型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笔法——诗的第二、四两句所写的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反衬了一、三两句的静景。命题者故意将其说成“对比”,如此理解便不能突出诗歌的安谧的意境。此题巧妙地引导考生在思考反衬与对比的修辞功用时,很好地欣赏了诗歌的整个意境。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一些诗歌几乎每句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表达方法,而在整体上它们又共同服务于主题。因此,命题者常常一一予以制题,引导考生在这些局部的形式方面的欣赏中融入有关全诗的整体思考。例如,1995年试卷中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抒情颇为含蓄婉曲。命题者分别就情景交融、借代、设问等手法依次设置了A、B、C三个选项,既引导考生欣赏其形式,又引导考生分析其内容,这就为选项D“全诗直抒胸臆”的说法提供了对应的思考,考生在整体比较后就能得出全诗并非直抒胸臆的理解,从而能正确答题。

高考诗歌鉴赏题应对方法(二)

  平心而沦,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屡屡出错,这固然与不能灵活迁移已学知识以及整体理解所给读物有关,但试题的答案(均是要求选出错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也是造成考生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历年试题,其答案的迷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望文生义”。

  在理解某些词句的意思时,有些考生常常只从字面上作简单的附会性理解,命题者常常抓住考生的这种“望文生义”的毛病设计选项。例如,1998年试卷中关于贾岛诗的第1小题,要求考生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B选项中对“少邻并”的解释是“李凝自小就与邻居紧挨着作伴”。单就字面意思而论,取此义项也并无什么不妥,但是就整个诗歌的主旨而言,这一解释恰恰有悖于诗题以及下文共同构建的“清幽”意境。显然,惯于“望文生义”理解诗歌的考生必然难逃此“劫”。

二是设置陷阱。

  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一问题的几成定论的看法的影响,一些考生分析、理解所给读物时,常常容易有一种“惯性”思维,“定势”思考,结果常常搞错了读物的或局部词句或整体内容方面的意思。命题者常常在这些地方设置“陷阱”。让考生往里钻。例如,1994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的C选项说“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其实,此诗三、四两句只是从季节的角度描写议论,表明作者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凋谢后已无其他花卉可供欣赏。命题者故意将此诗的菊花说得像传统看法那样的“高洁”,这是典型地利用考生容易有的思维定势设置选项。以上是从局部词句的理解角度设置“定势”陷阱的例子。在整体内容方面,命题者也常常设置这种陷阱。例如,1996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第1小题中的选项。原读物借叙写三国史实抒发情怀。考生极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把曲中所赞美的英雄理解为三国时的三大诸侯刘备、孙权和曹操。其实,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等句可知,曲中所写人物,蜀方的代表恰恰是诸葛亮。

三是拔高主题。

  一般而言,高考所选诗歌材料,或抒发人生情怀或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积极而且向上的,考生在体会这些内容时常常容易拔高原有主题。命题者常于此制题,以引导考生仔细分辨,正确评价读物。例如,1996年试卷中的第2小题,选项C在表述诗人的感情基调时,使用了“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等词句。原诗(曲)确实有“追慕古贤”之意,但是,“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根本无从寻觅。在设置答案所在的选项时,命题者故意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拔高诗的主题。

四是“真”中藏“假”。

  有的选项、其考测点常常不只是一个,命题者在安排答案所在的选项时,故意在看似“真”的说法中藏一个“假”的细节,考生稍不注意,便会选错答案。例如,1997年试卷诗歌鉴赏题的第1小题,B项对两首诗所描写的对象特征进行比较,得出“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的结论。应该说,刘诗写的确系月光下的湖面,但同样是写洞庭湖。雍诗却不是写的月下湖水。命题者比较隐蔽地以假乱真。第2小题的D项,就两首诗的意境、情感进行比较,得出“都将洞庭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的结论。其实,刘诗写的是远望之景,写得确实“高旷超俗”,但雍诗写的却是近视之景,写得“清秀俊美”,D项又一次“真”中藏“假”。

五是“似是而非”。

   从形式角度而言,修辞方法中带“像”字的真假比喻,借代与借喻,设问与反问,对比与反衬,比拟与比喻、明引与暗引等等;表现手法中的点与面,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白描与细描,叙写与议论,联想与想象,现实与浪漫,烘托与对比,伏笔与照应,寓情于景(物、事)与托物言志,等等,这些相近的修辞方法或相对的表现手法,考生在辨别时常常容易混淆,命题者便在1995年试卷、1996年试卷、1997年试卷、1998年试卷、1999年试卷中编制题目(例析参见“整体性”部分有关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这也迷惑住了不少考生。

高考诗歌鉴赏题应对方法(三)

  高考诗歌鉴赏题应对方法四 就选材而言,高考诗歌鉴赏题,在内容上一般文字短小精悍而且通俗易懂,在体式上已涉及诗、词、曲等多种样式,在时代上已从唐、宋、元三代向现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含选项中的材料)都与课本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常常是课本知识的有机迁移。

  首先说思想内容。1994年所考七绝《菊花》与陶渊明的《饮酒》、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关;1995年所考小令《如梦令》,出自部编初中教材;1996年所考元曲与《赤壁之战》史实关系甚为密切,而选项D涉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997年所考两首七绝《望洞庭》、《题君山》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对象相近;1998年所考五律《题李凝幽居》,考生当不陌生,课本中有关“推敲”的典故,1999年所考《漫成一首》,其意境与教材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诸多诗句“似曾相识”,而选项A、D分别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柳宗元的《江雪》。《我爱这一片土地》的作者艾青的其它作品在高中课本也出现过。2000年春季所考的《蝉》在高中课本中有同篇名的文章——法布尔的《蝉》,《雷》与屈原的《雷电颂》有关。

  再说语言形式。1994年所考的描写与议论,渲染,文字隽永;1995年所考的直接、间接抒情,借代,设问;1996年所考的总分结构,首尾呼应,咏史抒情,词的风格;1997年所考的想象,神话传说,比喻,映衬;1998年所考的环境描写;动静结合;1999年所考的对比,意境;2000年所考的象征、寓情于景等等,均是教材中诗、词、曲以及其他相关作品里的表达方式(方法)的灵活迁移。

  至于说具体字、词的含义推敲,这已不只可以结合教材中诗歌里的相关词句得到解释,更可以从教材里的文言词语中追本溯源找到注释。

高考诗歌鉴赏题应对方法(四)

  高考诗歌鉴赏题应对方法四 就选材而言,高考诗歌鉴赏题,在内容上一般文字短小精悍而且通俗易懂,在体式上已涉及诗、词、曲等多种样式,在时代上已从唐、宋、元三代向现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含选项中的材料)都与课本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常常是课本知识的有机迁移。

  首先说思想内容。1994年所考七绝《菊花》与陶渊明的《饮酒》、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关;1995年所考小令《如梦令》,出自部编初中教材;1996年所考元曲与《赤壁之战》史实关系甚为密切,而选项D涉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997年所考两首七绝《望洞庭》、《题君山》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对象相近;1998年所考五律《题李凝幽居》,考生当不陌生,课本中有关“推敲”的典故,1999年所考《漫成一首》,其意境与教材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诸多诗句“似曾相识”,而选项A、D分别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柳宗元的《江雪》。《我爱这一片土地》的作者艾青的其它作品在高中课本也出现过。2000年春季所考的《蝉》在高中课本中有同篇名的文章——法布尔的《蝉》,《雷》与屈原的《雷电颂》有关。

  再说语言形式。1994年所考的描写与议论,渲染,文字隽永;1995年所考的直接、间接抒情,借代,设问;1996年所考的总分结构,首尾呼应,咏史抒情,词的风格;1997年所考的想象,神话传说,比喻,映衬;1998年所考的环境描写;动静结合;1999年所考的对比,意境;2000年所考的象征、寓情于景等等,均是教材中诗、词、曲以及其他相关作品里的表达方式(方法)的灵活迁移。

  至于说具体字、词的含义推敲,这已不只可以结合教材中诗歌里的相关词句得到解释,更可以从教材里的文言词语中追本溯源找到注释。

作文材料的积累方法
  作文要有材料,材料来自积累。学生手中掌握了丰富的作文材料,习作时就会有事可叙,有人可写,有景可摹,有情可抒,作文的难就转化为易,心理上的惧怕也就变为喜欢了。

  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作文材料呢

   一、背诵积累。指导学生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能使学生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学生读而不背,作文时就会感到笔力不足,词语贫乏。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年龄段是一生中记忆的最佳时期这一特点,对学生加强背诵指导,强化记忆,帮助他们积累起终生受用不尽的材料。   一般说来,教学每册教材,教师要做到:①选择一些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的优秀课文,让学生整理背诵掌握全篇。②对于不便全篇背诵的课文,可选择其中片断,指导学生背诵。并要他们抄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利用课余饭后,一早一晚,进行吟诵、品味、内化。③指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的佳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这样,学生不仅能从中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段式、篇章结构方法,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巩固学习成果,而且便于把书本里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作文时想用某些句式、段式结构方法,也就如探囊取物了。

  二、生活积累。生活好比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才能长流不竭。帮助学生积累生活,是学生作文之溪长流不竭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①指导观察,让学生运用教材中学到的观察方法,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事情,从中捕捉和积累作文材料,提高观察分析事物、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②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参观、旅游、劳动、科技活动等,每次活动都要有目的。活动前要有准备,活动中要细心指导学生感受生活,活动后要认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③引导学生通过电视、电影、广播等视听途径积累材料。经常有目的、有选择地组织学生看爱国影片、儿童节目、《新闻联播》、《人与自然》等,以扩大学生的见闻,丰富学生的生活。④鼓励学生勤动笔,及时作些记录,坚持写观察日记,作好文字积累。

  三、阅读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搜集和积累材料,鼓励他们自学阅读,随时摘录,坚持写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材料分类,如按内容分成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 通过以上多种渠道的积累,学生胸中有材料厚积而薄发,作文时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写作能力的提高,便是指日可待了。

第五章 作 文]
·第一节 全面准确

一、考纲要求
对题目的意义、范围、要求能全面准确地把握
二、知识结构
1.什么叫审题
2.如何全面、准确地审题
①命题作文的审题
②材料作文的审题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审题,是对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和审定。审题的过程,就是确立文章体裁、题材、中心 和写作的过程。这是高考作文的第一步,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将会“失之毫厘,谬以千 里”,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高考的时候,考生容易抢时间,临场心里又十分紧张,所以冷 静审题显得特别重要。
下面从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两个方面分别说明: 
①命题作文的审题
命题作文的题目,可以是一个词语或一个短语,也可以提供一个话题。如1994年的高考作文 题《尝试》,要求“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这个题目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尝 ”也就是“试”,是指第一次有目的地去做某事。这个题目的范围十分广泛:尝试的主动者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可以写日常小事,也可以写重大的事情;尝试结果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其表现的主题只要是建设性的,能够使人受到教益的都可民。这个题目审题最关键的地方是“尝试”性的行为应该是主动的、有目的的,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第一次”,如果不能深入地挖掘这个内容,选择的“第一次”目的性不强,从审题角度看,写出来的文章只能给人似是而非之感,考分自然要大打折扣。再如1994年上海卷作文题 《父辈》,要求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这个题目乍一看很熟悉,题材范围很好划定,仔 细一斟酌才发现并不那么简单:第一,既然是写“父辈”,不少同学会在文章中写父辈与中 学生自己的关系,这时决不能喧宾夺主,一定把“父辈”作为主角。第二,既然是写父“辈 ”,那么取材时有的同学会写自己的父亲,这自然是可以的,但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 林”,一定要把他放到一个群体中去写。当然,这个题目的选材也是广泛的,可以写父辈的 工作精神、创业艰辛,也可以写他们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还可以写他们对晚辈的关心和 爱护。每个考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去写。
除了以上所讲的要注意选择恰当的题材外,还要注意文体的确定。有的作文题可以写成多种 文体,如《习惯》这个题目,既可写成议论文,但是当年许多考生都“习惯”地写成了议论 文,结果佳和极少,原因是这个题目想要议论得很深刻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容易千篇一律, 写成平庸之作。这一年作是出现不少优秀的记叙文。所以同学们不要一看到作文题立刻就想 到写议论文,今后命题在文体上的要求可能会保持近两年的特点,非常灵活,不限文体,这 样就给考生留下了更大的发挥余地,更有利于考生考出真实的水平。所以同学们在确立文体 的时候,要注意两点:第一,你所拥有的材料用什么表达方式来体现主旨更合适;第二,你 擅长写什么文体。总之要综合考虑,扬长避短,发挥特长。
②给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更大一些,因为材料作文题干中的信息更多一些,必须仔细琢磨,不能曲解其中的某一个信息,也不能随意漏掉某一个信息,否则都是会导致偏题。另外这些材料有些具有隐寓的性质,往往凭借描述事物或说故事来含蓄地表达某种深刻的道理,这种主旨的含蓄性,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既然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较多,那么我们就要善于提炼,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筛选寻找关键词 或短语。例如1996年的作文题是这样的:仔细观察下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成作文题: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理由。这个题目有四个关键词或短语:一次漫画欣赏会、比较、更喜欢、理由。既然是“一次漫画欣赏会”,那么就要求对漫画进行鉴别 、赏析,所以文体就不是一般的议论文,而是漫画评论;既然是“比较”,那就不能只写一幅漫画,而要涉及两幅漫画;既然是“更喜欢”,那么不能两幅都喜欢,更不能两幅都不喜欢转而赏析第三幅漫画;既然要说出“理由”,那就必须从两幅漫画的构思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上进行充分的对比分析,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再如1995年高考大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一首寓言诗:《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 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 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鹜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题目要求根据《鸟的评说》,自 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这道题目要 正确审题,仍然要找关键词或短语。诗中的关键短语应该是“怕冷的懦夫”、“徒有一身美 丽的装束”、“动机不纯”等,这些关键短语有一个共性,其内容都是带有攻击性的,都是将别人的特点甚至优点曲解为缺点。这们我们就能挖掘出这首诗的寓意了:用拟人的手法写群鸟的相互攻击来讽喻那些由于偏见把别人的特点甚至特长曲解为缺点而加以攻击的社会现象。我们由此可以归纳出这样的观点:要全面地、辩证地、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由此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第一,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全面地、辩证地、正确的对待自己和他人?这是向“所以然”方向开掘。第二,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和自己,将会有什么后果?这是向“后果”方向开掘,考生从“直接寓意”或“延伸方向”的某一点入手,均可视为切合题意。
四、能力训练
试对“谈语言文明”这一作文题进行审题。
审题指导:“谈……”,“论……”,“说……”是议论文的标志。“语言文明”最起码的要求是不说脏话,而较高层次的要求则是语言美。

第二节 生动形象

一、考纲要求
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
二、知识结构
1.什么叫生动形象
2.如何才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发展等级中的“生动形象”这一条,体现了高考作品对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的要求,这是较高层面上掌握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要求,即不仅要把问题阐述透彻明了,还要描画得生动形象,给人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易懂耐读也易接受。根据考纲的提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其内涵。
1.能够运用并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常见的表达方式不外乎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与文体的关系比较紧密,对于某一种具体的文体,其主要表达方式是一定的。文章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就要在把握文体特征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扬长避短,渗透融合,进一步增强表达效果。刻画人物血肉丰满,创设意境景致深远,尤其要注意记叙、描写、抒情更能体现的恰当运用更能体现生动形象这一点。
2.能够运用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使语言新鲜活泼,生动有趣,很富表现力。一个巧妙的比喻胜过了大段呆板平直的说理文字 。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引用明代解缙的一副对联为主观主义者画像,
在《反对党八股》中引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这一俗语比喻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章,显得形象而生动。
[考题分析]
①材料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 a 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 b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 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深思。 
②要求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表达方式中的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相貌、神态、衣着、打扮等。这些外部形象特征不仅能表现人物身份,还能够表现人物的内部特征——内心活动。题目要求符合人物的年龄和性格,关键是对性格的揣摩。通过比较两者的对话,分析她们的年龄特征和性格上的差异,再进一步发挥想像力,就可以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参考例文:
这对孪生小姑娘的年龄大约八岁左右,剪着一样的“娃娃头”都有一张圆圆的脸,圆圆的脸上都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穿着一样的花格子连衣裙和米黄色的塑料凉鞋。很难辨出究竟 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如果你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她俩的差异:一个肤色红里透黑,大 概是因为她在家里呆不住,喜欢到处“野”,海南岛火辣辣的太阳便在她身上打下了这个印 记。另一个小姑娘比较白净,说话的声音也轻柔、甜美。看来,她是一个性格文静的孩子。 
1990年小作文要求作肖像描写,1993年要求对环境和气氛加以描写,写人物的对话、神态,1997年要求对人物作行动描写,这些都属于人物描写,还有场面、场景描写,也要求生动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范文借鉴] 
严监生的两个指头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里拿出 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 就把头摇了两三遍。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 明白?”他把两眼睁得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吴敬梓《儒林外史》)
[简评]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就会使他断不了气。这一绝妙的细节描写,活画出严监生这个悭吝鬼的丑恶形象。
当奥楚蔑洛夫出巡的时候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胳膊下夹着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走去,他身后跟着 一个警察,生着棕红色的头发,手里端着一个粗箩,其中盛着没收来的醋栗,装得满满的。 四下里一片寂静。……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小铺和酒店的大门敞开着,无精打采地面对上 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些饥饿的嘴巴。店门附近连乞丐都没有。(契诃夫《变色龙》)
[评]契诃夫为了鞭挞帝俄时代的“土希诺两面派”,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见风转舵、趋炎附势、迎上压下的巡官奥楚蔑洛夫的典型形象。无论巡官奥楚蔑洛夫走到哪里,哪里的人民群 众就要遭罪受苦;因此,巡官一出现,人民群众就纷纷躲避。契诃夫连用了四组景物:“① 四下里一片寂静”,②“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③“小铺和酒店的大门敞开着,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些饥饿的嘴巴”,④“店门附近连乞丐都没有”,这就鲜明地反衬出巡官的丑恶嘴脸,充分表现了人民对他的憎恶之情。 
[习作讲评]
不多久,一位穿着极为普通却又极具传奇色彩的农家大娘——王四婆子,手里端着一碟色泽乌亮的酱干,随着酒保悠长洪亮的吆喝声从里屋走了出来。乍看,她手中这玩意没啥稀奇,不过是几分钱一块的豆腐干罢了,好到哪里去?然而你细细品尝时,就会觉得有咸、苦、酸 、辣、麻五种滋味在舌尖上萦绕,心底就如同吃了一粒黄黄的话梅,如同嚼了支盐腌的辣子 ,如同饮了一盅醇芳扑鼻的“女儿红”一样服贴。“三万六千个毛孔,都像吃了人参果,无 一处毛孔不畅快。”这时你才算真地吃出味来了,也许还会情不自禁地拍桌大喊:“老板, 再来一碟!”
余志央《五香酱干》
叙述的语言形象化,就是让读者具体地感受到,如置身于所述的情景之中,这就要在叙述中插入描写成分或运用比喻、象征、引用等修辞方法,使叙述具体形象。《五香酱干》诸法并用,很能逗起读者的想象。
溜留之间
看了以上材料,我很有感触。确实,有些人总是以“马列主义对别人,自由主义对自己”, 当自个儿遇上麻烦,就一心想着别人快来“助人为乐”,轮到别人遇上麻烦了,就想:“管那闲事干吗?溜!”
溜得好!溜掉了麻烦。溜得对!溜得轻松。哦,还溜掉什么?溜掉了友谊,溜掉了关怀,也溜 掉了人格!
下次您遇了麻烦,回顾无门时,您还会觉得那些从您身边溜走的人“好”“对”吗?
其实,静下来想想,人们在帮助别人时,自己也会得到很多。当他人的麻烦消失了,笑逐颜开,将全心敞开,捧出他纯洁的友谊时,你是“狠狠赚了一票”的;你的举手之劳,换来的却是一颗跳动的真心。当你不幸陷入麻烦之中,你不再需要独立支撑,因为你手里还有一颗心!当然,像《教父》中的“唐”那样把友谊当作买卖,把帮助当作是交情债,那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了。助人为乐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在你需要时,不期而然地为你雪中送炭。如果你从助人以后的第二天起就寻思如何利用一下你的被救助者,那就非但享受不到惊喜的乐 趣,反而会算计出毛病来。
我建议那家杂志社把他们的调查问题改一改,改成这样,“你对自己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 ”如果答案排在第一位的仍是“助人为乐”,我将三呼万岁,然后写一篇比本文出色得多的文章;如果某单位的不记名问卷得到这样的答案:“我将留下来帮忙。”我将更愿意把它作为这次作文的材料,因为它能给我好心情,带来好分数。然而,这一次都建立在“如果”上 ,要把这些“如果”都变成现实,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最后,这篇文章将被命名为“溜留之间”。
我,选择留。
这是1997全国高考的一篇优秀作品,原材料是这样的:
1.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 “乐于助人”。
2.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 ”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1”和“材料2”,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作文立意很关键,但作为议论文,板起面孔枯燥地讲一番大道理,空喊几句口号,不但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还令人望而生厌,觉得虚伪可笑。上文贵在严密论证的同时,也写得有血有肉,活活泼泼。文章先各用一字概括出当代某些年轻人的人生态度:要求于人——留 (助己,乐于助人);要求自己——溜(利己,免遭麻烦)。再写了他人遇到麻烦时,自己“溜 ”与“留”中所作的选择。语言诙谐,但褒贬自明。
四、能力训练
1.我最喜欢的一幅封面
要求:(1)用描述性说明的文字介绍一部书的封面设计及特点。(2)简要点明喜欢这幅封面的 原因。(3)不少于200字。
2.有人说:“读书使人避恶,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你一定读过许多书,请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一部,联系以上这句话的有关内容,谈谈它对人的帮助。题目自拟,字数600左右。
构思导引:两个命题,前一个是介绍性的小作文,但介绍的是一个封面,命题又限制为“最喜欢的”,所以不同于一般说明文(如介绍圆规),语言必须要有较强的描述性,也即给人形象可感的印象,而且要有鲜明的感情倾向。以说明为本体,恰到好处地结合描述,并在说明 、描述中渗透感情是本文写作成功的关键。大作文是一篇议论文,但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既不是谈读一部分的感受,也不是对一部分的评述,如果写成一部书的简介就更离题了。它要求从一部书写起,写这部书对自己心灵成长的帮助。很显然,就表达方式而言,应以议论为框架,将议论与记叙相结合,还要渗透自己的情感,即恰当抒情,这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时要做到生动形象,让人如见其书,如历其事。
材料提示:这两个命题的取材是十分宽泛的。小作文几乎时时可取,处处可取。十几年的读书生活,一般说,总会对某部书的封面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课外读物、教科书都可以作为取材的范围。关键在于是否有过较细心的观察。大作文的取材要求相对高一些。但一个高中生,对读过的书总该有些是难忘的。取材时要能寻找它当初对自己心灵所有过的触动,所产生的或大或小、若显若隐的影响,把文章的那份情感写得玲珑剔透。

第三节 富于文采

一、考纲要求
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文句有意蕴。
二、知识结构
1.什么叫富于文采
2.如何使文章富于文采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何谓富于文采?即:在文章的语言准确地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词汇量要丰富,信息承载量要 密集,用词要贴切生动;有表现力,句子灵活且富于变化,并且文中能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有 一定意蕴和内涵的句子,这一切都有赖于语言的修辞技巧的掌握和对语言的 锤炼,有赖于作者思想思维品质的修养。

[考题分析]
1992年上海高考作文试题
题目:遥望星空
例文
遥望星空
小时候,听说过张衡数星星的故事,于是搬来了小板凳,坐在阳台上,一、二、三……却怎 么也数不清,倒养成了爱在星空下畅想的习惯。
夏夜的星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望着这个广袤无垠的天地,真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不由 地感叹人生有限,宇宙无穷。
上古年代,盘古氏开天辟地,将混沌的地球分为天地。地球存在至今已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 ,那点点繁星更何止几十亿年。而人类出现至今只不过几百万年而已,人生的几十年比起苍 茫辽阔的星空真是强烈的对比。
遥望星空,想想人生在世只不过区区几十年,然而在这区区几十年中如果不做出点什么成就 ,我们不禁要自问:是否枉来这世间一趟呢?是啊,因为人生短暂,我们“舍生而取义者也 ”;因为人生短暂,我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因为人生短暂, 我们“俯首甘为孺子牛。”
遥望星空,我猛然醒悟了,为什么巴金说:“我们不单靠吃米活着”,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茫茫宇宙啊,你虽然无穷,你虽然拥有海王、冥王、天王星甚至银河系,还有银河系外的众多繁星,但我已经 找到了比你更无穷的东西。
所以,星空下有坚守边防的战士,有努力工作的工人,有畅谈理想的学生。我们谈过去、现 在,更谈将来,如何将自己的一切投入到时代的火熔炉里。既然我们降生在这块土地上,既 然我们是属于这一代的青年人,我们毫不犹豫地将时代负在肩上,让宇宙看看,我们是无畏 的一代。
收回思想的缰绳,畅想的骏马回到身边,当我再次仰望星空时,它还是那么美,却不再那么 遥远了。
[简评]这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文章大致符合“静赏式”的套路模式。这是就结构而言的特点。文章还有突出之处就是语言整散结合,句式富于变化,过渡自然,表现出作者的较深厚的语文功力。 
[范文借鉴]
依依惜别学友情
——在长沙交通学院1985级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
岁月匆匆,我们来不及更多地问候,来不及将每个人再仔细而深情地看上一眼,来不及把老师额头上新添的皱纹数清楚,来不及叙说彼此之间的情谊有多浓……今天,我们就要分别了 ,就要分别了!岁月何无情,聚散两匆匆!
四年的岁月,14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终日相守,朝夕相伴。在课堂、寝室;在操场、图书 馆——早晨一声“你早!”晚上一句“晚安!”多少情谊,几多依恋!今日分别,我们何时再 相见,何时再相见?
当年初相见,我们都是羽毛未丰的雏鸟,带着求知的欲望带着父母的嘱托,更带着祖国的希 望,来到这神圣的学府,遨游这知识的海洋。转瞬间,四年已经过去,太阳依然是昨天的太 阳,学校仍旧是当初的学校,但是,我们,却已不再是当年的我们!亲爱的老师已为我们插 上了腾飞的翅膀,可爱的母校已为我们鼓起了远航的风帆!别了,老师,我们飞得再高,心儿总与您连在一起;别了,母校,我们航行再远,总与您遥遥相望!我们将永远记住:我们 的事业是从这里开始,我们的未来是从这里起步。让我们共同说一声:谢谢您了,我亲爱的老师!谢谢您了,我可爱的母校!
如果说,我们当年的相识或许显得平淡,那么,我们今天的远别则是情真意切,依依难舍。 你说一声“别了”,我心儿发慌;我道一声“再见”,你鼻子发酸!同窗情谊,天地共鉴!
如果说,我们当初相见是为了寻求知识,积蓄力量,那么,我们今天相别则是为了实现理想 ,大展宏愿!学校虽是宁静的港湾,我们终究要驶向广阔的大海;学校虽然是安全的机场,我们终究要飞向万里蓝天!不要悲伤,同学们,让我们飞向蓝天,让我们驶向大海,让我们 走向未来!
让我们轻轻说一声:再见!
在我们亲手修建的高速公路上再见,在我们亲手设计的现代化桥梁上相见,在我们理想与现 实的会合处再见!
再见!
[评]:这是一篇“告别辞”,回忆昨天,展望明天,这几乎是告别辞所共有的内容。而这 一篇的优点在它的情真意浓,而这种浓烈的抒情氛围是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尤其 是反复、对句和排句手法的运用实现的,使得文辞华美,婉转动人,造成了一种略显华美的 抒情风格。这种风格用在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是得体的。
[习作讲评]
流水之歌
谁知你原是一泓涓涓的细流,如今却凝聚成荡荡的江河,浩瀚的海洋。是因为感到生命之源 日渐枯竭,不忍在山谷中虚度春秋?还是为着向往于海阔天空的自由?
谁曾想过:那浩瀚的沧海,荡荡的江河是深山细流的汇流?当人们初见你时,哪肯相信这小得可怜的细流,竟是汪洋大海,滚滚江河的源流呢?
你——涓涓的细流啊!从高山穿过层层纵横的岩脉与山丘,还有枯老的古树根和新发芽的青 草地……伴和着高亢的歌声,以急速的速度激越地向广大无垠的平原奔去,像一匹无羁的野马。可是——就算野马也需要有片刻的休息啊!然而你这不受规范束缚的竟走者,却永远地 只有匆匆。怀着坚强无比的意志和对于自由的恋慕,去迎击每一块丑陋、固执、阻碍去路的 ●崖巨石,而激起无比洁白开明的水花…… 
任何阻碍不能使你停留,稍有不平便激起你的怒吼!你为了追求可贵的自由,不惜以生命与 逆境搏斗。每当你高唱胜利之歌,又冲过一段险阻的关口,就拍着愉快且富于节拍与旋律的掌声,载着那原始渔舟,匆匆地,匆匆地,以最大的欢欣,奔赴广阔无边的海洋。从此你与大海汇合,将生命献给无边的宇宙!我感叹生命的创造力,超绝了一切的伟大和神秘。
流水啊!愿你带着朵朵白云化成的轻舟,满载着向往的心情,驶过那阴郁的森林,及贫乏萧 条的原野,到达广大自由的世界,去迎接从茫茫海雾里升起的旭日,然后在那浩瀚湛蓝的大 自然的乐园里畅快荡遨!
[评]老作家孙梨曾说过,要像追求真理一样追求语言。对语言的追求,《流水之歌》在这方面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作者描写流水,歌颂流水穿山越谷,一往无前,奔流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寄托着对人生的感悟。在句式上,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兼用,疑问句用于探索事理,陈述句用于陈述流水情态,感叹句用于赞美流水的精神,而祈使句用于表达心愿。修辞格方面,本文运用了呼告、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方式描写流水气势,赞美流水的精神,抒发作者的感情,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吻合。在句型选择上,长短句兼用,整句散句交错,显示出一种形式美。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悦耳,简直就可以把它当诗来读。
四、能力训练
题目:《珍惜年轻》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700字以上。
审题指导:珍惜年轻,是要珍重爱惜正处于学习成长,蓬勃向上的青少年时期。珍重爱惜有 如一天之中的早晨,一年里头的春天,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本文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或小 说,通过“我”或“他”的所作所为所说所想来现身说法如何“珍惜”;可以写成议论文( 思想评论),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怎样才算是“珍惜”,应该怎样去“珍 惜”,还可以写成抒情散文,抒发自己或一代人的追求与憧憬,歌唱年轻祖国的繁荣与昌盛 。
构思指导:以抒情文为例。首先得捕捉住情的依附点。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凡抒情散文者,或借事,则要选准事;或借景,则需找定景。从本文题看,当属说理抒情文,其立足点当在一个“理”字,即议论是龙身,抒情是灵魂,“珍惜”当为龙眼。
其次是理顺议论与抒情的关系——在文中议论是基础,为抒情服务,因而不像议论文那样力 求论证的严密;抒情是着力点,是议论的精髓所在,所以要重在抒发“我”或“我们”当如 何去“面对”、“拼搏”才是珍惜青春,珍惜年轻。
三是掂量清楚行文的顺序,结构——是并列对比,还是承接递进,只有井然有序,理才说得 清晰,情才抒得充分实在。
四是要把握好抒情的“度”——过份过火了,有矫揉造作之嫌;过于拘谨放不开,又怎能以 情感人?抒情说理,其主观色彩甚浓,议论要到位,观点要鲜明,这样才能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第四节 有创新

一、考纲要求
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
二、知识结构
1.有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创新?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文贵创新。“新”表现在许多方面,巧引旧材料,化腐朽为神奇是新;截取生活中的鲜活的 材料,富有时代气息是新;见解深刻,观点不落窠臼,另辟蹊径是新;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思维品质有个性特征是新;构思精巧,布局谋篇引人入胜是新。
[考题分析]
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 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98年全国高考试题引导考生关心未来世界,着眼科学素质的培养,重视想像力的开发,具有创新意义。试题内容就是一篇作文创造教育宣言。
[例文]: 脑界(江苏考生)
眼前亮光一闪,大卫瞬时失去了知觉。几分钟后,他逐渐苏醒,展现在他眼前的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脑界。
他曾无数次在这神秘的世界里为顾客移植记忆芯片,但自从妻子和女儿在这棕榈弯海滩出事后,他已经很长时间没干这活了,要不是经理再三恳求,大卫是不会再干这危险的工作的。 
对讲机中传来经理焦急的声音:“怎么样,大卫?任务能完成吗?”“没问题!不过这可是最 后一次啦!”“行。这可是位很有地位的人物,好好干。”大卫关上了对讲机,为了能源用 完之前回到这儿,并传送出去,他只有快点行动了。 
其实他的任务很简单,在大脑皮层中找到语言记忆区,为这种神秘的客人植入A国语言记忆 芯片便完成了。可是,由于匆忙和有些生疏,他竟走过了地方,来到了中央记忆区。
他拿出记忆浏览器,想先查看一下客人的记忆内容,再植入芯片,但看着显示器上的文字, 他的脸色慢慢变了。
“No19,从各方面的证明来看,两个月前在棕榈湾海滩坠毁的不明飞行物确是我国秘密研制 的‘卵石工号’间谍卫星。为了防止泄密,对外界必须宣称不明飞行物,切记。”
大卫不禁想起了棕榈湾海滩那痛苦的一幕。两个月前,他好不容易有假期陪妻子女儿去了向 往已久的棕榈湾海滩。但就在那个悲惨的日子,一个大火球从天而降,霎时吞灭了在海滩上休息的妻女。而他正巧去借露营帐篷而躲过这一劫。当时官方宣称,这一不明飞行物来历有待查证,对死难者家属进行赔偿后,这事便不了了之。
“难道他们在撒谎?”大卫继续翻看浏览器。“No20,本月必须植入A国官方语言芯片,以便 能同A国签订协议,共同研究‘卵石’系列间谍卫星,对付共同的敌人C国。”
“原来如此!这些不要脸的战争贩子,他们害了我的妻子女儿,如今又想发动战争,残害更多无辜的人,我不能让你们得逞!”
他举起了激光枪,一阵亮光闪过,中央记忆区所有记忆被一扫而光。 
由于能量的过多消耗,大卫不可能再返回了,他知道死亡即将来临。不过他很坦然,脸上挂 着微笑。一条脑电波不知不觉向他袭来,一下子把他吞没了。
[简评]文章标题新颖,一下子就把我们领进了科幻世界。它歌颂了一位热爱和平的科学家 为防止战争而献身的精神,主题鲜明。由海滩不明飞行物到秘密研制的间谍卫星,推理想象 有独到之处,将科幻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另外,文中有顺叙,有插 叙,情节曲折,容量较大,但篇幅不长,可谓构思新巧,引人入胜。
[范文借鉴] 
贝尔门画最后一片叶子
第二天早晨,苏只睡了一个小时的觉,醒来了,她看见琼西无神的眼睛睁得大大地注视着拉下的绿窗帘。
“把窗帘拉起来,我要看看。”她低声地命令道。
苏疲倦地照办了。
然而,看呀!经过了漫长一夜的风吹雨打,在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长青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了。靠近茎部仍然是深绿色,可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经枯萎发黄,他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这是最后一片叶子。”琼西说道,“我以为它昨晚一定会落掉的。我听见风声的。今天它 一定会落掉,我也会死的。”
……
白天总算过去了,甚至在暮色中她们还能看见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紧紧地依附在靠墙的枝上 。后来,夜的到临带来了呼啸的北风,雨点不停要拍打着窗子,雨水从低垂的荷兰式屋檐上流泻下来。
天刚蒙蒙亮,琼西就毫不留情地吩咐拉起窗帘来。
那片藤叶仍然在那里。
第二天,医生对苏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你成功了。现在只剩下营养和护理了。”
下午苏跑到琼西床前,琼西正躺着,安祥地编织着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毛线披肩。苏用一只胳臂连枕头带人一把抱住了她。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小家伙”,她说,“贝尔门先生今天在医院里患肺炎去世了。他只病 了两天。头一天早晨,门房发现他在楼下自己那间房里动弹不了。他的鞋子和衣服全都湿透 了,冰凉凉的。他们搞不清楚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他究竟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发现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还有一块调色板,上面涂抹着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面,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
[简评]贝尔门用生命画出的一片叶子,挽救了琼西的生命,不愧是不朽的杰作。贝尔门这一行动,是独特的,又是十分典型的,它突出地反映了这位穷画家崇高的精神境界。贝尔门 这一闪光的行动,是在作品结尾处突然出现的,是作者精心布局,巧妙构思的结果,这是欧·亨利艺术风格的特色之一。
[习作讲评]
我愿我望
香港圣杰灵女中 无鸟
一阵清风,载着一个绮丽的梦,吹到蓝澄澄的天际,驾着白悠悠的浮云往前飞,飞到夕阳边 ,飞到落霞里,为嫣红的天衣绣上一道绚烂的缤纷。
穿起鞋子,驮起背囊,背着七彩的梦,背着满怀的理想,背着一颗无知的心,背着一股青春的傻劲,踏上径途。 
我愿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嗅嗅扑鼻的花香,听听万籁的回响,低吟李白的诗,轻唱李煜的 词,不然就飘上青天揽明月……
我愿立在喜马拉雅山山峰上,让无际晴空洗净我眼中污秽;让飒飒清风吹走我心上的尘垢。 当夜阑人静,仰望长空,便悄然与星儿窃窃私语,跟月儿互唱心曲,驱走无眼的孤独……
我愿站在万里长城上,远眺无边的国土,听黄河悲壮激昂的呼声,吐尽多少碎心断肠的中国梦……
我愿携着布囊,携着一颗炽热的心,对抗炽热的太阳,成为丝路过客。哪怕热浪的煎熬,信心和毅力是荒漠的甘泉;哪怕长路的折磨,意志和勇气是扶杖。纵然是仆仆风尘,漫漫长途 ,满腔热却使我如骑着飞马向前奔腾,向前空飞,飞到那遥远的撒哈拉……
我愿骑着一匹骆驼,轻抚他柔软的驼峰,横渡万里黄沙,踏遍使人悠然神往的撒哈拉;我愿 以驼足为画笔,黄沙为纸幅,绘画出撒哈拉的神秘和奥妙。曾几何时,一个满怀理想的中国 少女,披着一肩散发,披着一腔飘逸、洒脱、浪漫的豪情,留住了哭泣的骆驼,编织了撒哈 拉的故事,浪迹天涯,飘落异地,体验了真正的游子生活……
我愿长着梦幻的翅膀,飞到希腊的爱琴海边,让潮水卷来奥运的欢呼声,让海涛伴着柏拉图的沉思。躺在那弥漫着神秘色彩的希腊神殿里,凝视着那一支支燃烧着文化气息的火炬,回想着那一串串浪漫旖旎的神话,但愿自己也幻化成希腊女神,跨在太阳神的肩上漫游莎孚的 诗路……
我愿——
我愿这个理想,这个愿望,没有实现的一天,要不,这个绮丽美梦,就会粉碎于现实的大海里。
[简评]这是一篇满怀激情,充满想象,甚至带有奇幻色彩的散文,结尾独特,令人深思。作者给自己插上了想象的彩翼,遨游于广阔无垠的天地之中,吟李白的诗,唱李煜的词,登喜 马拉雅山峰顶,攀长城最高处,远眺神州大地,并飞驰在遥远的撒哈拉,飞到希腊的爱琴海 ……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之意,寄托对祖国、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的结尾一反常情,说:“我愿这个理想,这个愿望,没有实现的一天……”这里,作者就严肃地提出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暗示出实现理想和愿望会遇到种种的障碍。与其让“绮丽的梦”“粉碎于现实的大海里”,不如让它长留心中,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成为一种支配自己、鼓舞自己的力量。这正是作者构思之“新”。
四、能力训练
[题目]
冬眠是某些动物对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冬眠时,血液循环和呼吸非常迟缓,神经活动几乎完全停止。据科学研究,冬眠是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一旦破译这种基因,将其移植到人体内,人也就可以冬眠了。假如这样,人类自身代谢就可以控制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癌症等疾病的长期治疗和未来的宇宙旅行等。假如人类真的能冬眠,它将引发你想什么呢?
请以“假如人类可以冬眠”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具体的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文体不限,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审题]
1.话题作文,开放性较强,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制,要在限制范围(人类冬眠)内展开想象,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
2.人类冬眠还没有实现,只是一种对未来的假设,故想象的时间范围和编述故事的主体只能 是“现在”或“未来”,不能在时间上回溯,已作古的人不能作为冬眠对象;
3.大胆想象仍需合理,这是题目的隐含要求;
4.文体不限,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