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美丽心灵
——品味于娟老师的美丽人生
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在病魔面前依然能笑对人生,积极乐观,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的人,于老师虽然走了,我们深表悲痛,但我相信于老师愿意看到的不是大家因为一个生命的陨落而扼腕长叹,潸然泪下,而是希望大家能走入她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分享她的世界,我们不应只是出于人性的本能而伤感,而是要去认真思考,感悟生命的意义。
说到感悟人生的,很多人都觉得太深奥了。的确如此,几千年来没有人能说清楚人生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人生都能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都在经历不同的人生,这是非常奇妙的一个东西。但于老师在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一份豁达,那一份博爱,那一份乐观,正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所需要的东西。
照片上的她长长的秀发随风飘动,脸如秋月,笑容灿烂,眉宇之间,灵动机敏。谁也不会把这么一个漂亮老师跟身患绝症的人联系起来,也不敢去联系,我想其它人都和我一样,看到首先是心里一惋惜,便是在惋惜之余呢?我们应当进一步去思考,去领会于老师在面对恶梦时所表现的勇气。而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人,一遇到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看到社会黑暗的一面就沉沦不进,甚至因为一点点小事,就闹自杀,跳楼,跳江的,因为一时过不了坎就轻易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何其悲哉!为什么就不能退一步想想,豁达一点,大度一点,为什么眼睛里就不能容下一颗沙子呢?
于老师告诉我们,活着就是王道,胸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于老师坚强对对抗病魔,虽然知道自己生命既将消失,但却依然坚强乐观,积极地活好每一天,每一秒,不放弃,不悲观!我们无法体会那种心情,但是却能感受到她强大的力量。
是什么样的一股力量,发于微微之声,而令四海共鸣?我想是一颗美丽而高贵的心灵。于老师的活着是活得美丽,活得快乐,活得有意义,而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活着。即使我们只剩下明天,我们依然要认真过好今天。于老师的人生态度,对我活着的人而言,是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对于身患绝症的人来说,是要乐观开朗,认真过好每一分每一秒;对于经受挫折的人来说,是要坚定不移,不轻易言败;对于一味追求名利的人来说,是要淡泊名利,胸怀大度;对于现在碌碌无为的人来说,是要我们重新确定目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于身体残疾的人来说,是要身残志不残,乐观豁达,微笑面对人生……
伊人已去,我们愿于老师一路走好,你虽然不在了,但是你美丽和高贵的心灵却一直存活在千千万万的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