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仕女画欣赏之六

 榆城古风 2011-05-15
历代仕女画欣赏之六

 



 

清 康涛 三娘子图 立轴.jpg

清 康涛 三娘子图 立轴 绢本没色   尺寸不详   首都博物馆藏
三娘子为蒙古鞑靼部的女首领,于万历十五年,受明政府加封为忠顺夫人。一生历配三代首领,掌握部族军政大权二十余年,积极与明政府修好,使两族最终停止战 争,互开贡市,促进蒙汉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深受明政府的器重。图中三娘子容貌娟秀,体态端庄,身着汉人服饰,似是大家闺秀。眉宇间略带惆怅,眼神却果 断、坚定。画面不着背景,使人物更有呼之欲出之感。线条流畅不滞,笔简意足,造型生动传神,是一幅优秀的人物画作品。

 

清 康涛 贤母图 立轴.jpg

清 康涛 贤母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36.7厘米 横6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从此图的题款“临民听狱,以庄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则忠”,可以推知此为贤母向即将离家仆任的儿子所作的教诲。画家以高超的笔法将贤母严肃训诫却又暗含 离别伤感之态、儿媳恭顺侍立而又对丈夫依恋不舍之情、儿子恭敬聆听却踌躇难离之意,刻画得极其生动传神。人物在构图上呈一斜线排列,目光或低垂,或凝望, 各自不同,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配景的案几、床榻、屏风形成由近及远的层次感。画风严谨,设色清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清 冷枚 连生贵子图 立轴.jpg

清 冷枚 连生贵子图 立轴 绢本没色 纵95.5厘米 横43.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冷枚,生卒年不详。字吉臣,号金门外史,胶州(今山东胶县)人。画学焦秉贞,康熙后期进入宫廷供职。擅长画人物、仕女及山水楼阁。画风工细,色彩浓丽。传 世作品有《万寿圣典图》《连生贵子图》。 这是一幅寓意画,以桂树、妇人手中的莲花、芦笙以及膝下的幼儿,组成“连生贵子”的吉祥含义。人物刻画十分工细,勾线填彩,设色浓丽。妇人的疼爱愉悦之情 与小儿活泼可爱之态,刻画得十分准确。

 

清 李育 出浴图 扇面.jpg

清 李育 出浴图 扇面 纸本设色   纵17.8厘米 横5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以杨贵妃出浴为画题,取:白居易《长恨歌》的诗意,表现杨贵妃娇美、动人的体态,画中人物有聚有散,姿态刻画准确到位。线条近兰叶描,宛转曲折。敷色讲究,以艳丽的色彩突出主要人物。

 

清 刘彦冲 听阮图 卷.jpg

清 刘彦冲 听阮图 卷 纸本设色   纵207厘米子 横78.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刘彦冲(1807—1847),初名荣,字咏之,四川铜梁人,侨寓江苏苏州。朱昂之弟子。工诗文,擅绘事,山水、人物花卉师古有深造。泼墨作小米云山, 苍郁可观。传世作品有《柳燕图》《群峰秋翠图》《松阴高士图》《听阮图》图中款识可知此画是刘彦冲以其八兄为描绘对象绘出的。图中文人身着高冕宽服,抱膝 而坐,正听一位歌女弹奏阮琴。阮音清扬,四处芳草如茵,梧桐枝叶繁茂,又配以湖石、芭蕉、翠竹,清幽异常。图中人物用线细劲圆润,颇有古意,设色妍丽明 快。草地以大面积花青渲染,以重色细笔根根绘出,间以浓淡的变化,形成雾动云涌之感。梧桐近乎淡墨白描,更有幽深清丽之意。整个背景有一种缥缈空灵的虚幻 意味,衬托出人物笔墨的写实生动;画中人物的表情动态,又反衬阮音的悠扬动听。虚实相辅,以有写无,形成脱俗越尘的艺术效果。

清 刘彦冲 听阮图 卷(局部).jpg

 

清 闵贞 纨扇仕女图 立轴.jpg

清 闵贞 纨扇仕女图 立轴 纸本墨笔   纵113.8厘米 横45.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闵贞,生于l730年,卒年不详。字正斋,江西南昌人,侨寓汉口,一作汉阳人。擅山水,工写意人物,兼精写真。所作山水,运笔沉雄,颇得巨然神趣。所画 人物,笔墨奇纵,衣纹流畅,顿挫有法。亦工篆刻。传世作品有《纨扇仕士图》《八子观灯图》《蛤蟆仙人图》等。此图仕女神态娇弱,流露出一种夏日疲困的气 息。树干的苍老虬蟠与女子的妩媚身姿,曲线交叉,相映相称,构成新颖别致的格局,着意刻画仕女轻挥纨扇,脉脉含情之态。从图中可以窥见当时人对于仕女的审 美情趣。闵贞传世的人物画以粗放写意者居多,此幅用笔严谨,人物线条的钩勒较为流畅自如,是风格清丽的上细之作,为作者五十岁时的作品。

 

清 倪田 四红图 立轴.jpg

清 倪田 四红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22厘米 横49.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倪田(1855~1919),初名宝田,字墨耕,号默道人、壁月盒主,江苏江都人,侨居上海。初学画于王小梅(素),人物仕女及佛像皆取景高远,线条 流畅。尤擅画马及走兽,能随手挥洒,不用笔起稿。兼上山水。传世作品有《写吴昌硕六十六岁肖像》《钟馗仕女图》《三侠图》《昭君出塞图》。此图中以古拙奇 趣之笔意,塑造四个不同时期的女子。线条圆润劲秀,设色妍丽,笔法工整细致。作者近学任伯年,远效陈洪绶,得工笔重彩之神韵,却又不拘成法。人物造型略有 夸张,但比例大致准确,面部及目光的正侧欹仰,自然生动,赋于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表现了人物或刚或柔,或外露或内敛的不同精神面貌。

 

清 倪田 昭君出塞图 立轴.jpg

清 倪田 昭君出塞图 立轴 纸本没色   纵105厘米 横51.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自题“一望关河萧索”,写王昭君的思乡之情。画面景色肃杀枯败,塞外深秋,寒气袭人。一身胡服穿戴的昭君,一手执马鞭,一手执缰绳,似刚下马背。 空中几只南归的大雁吸引了她的目光,让她不觉黯然神伤,萌生故国千里、归期如梦之感。画家较少用线条钩勒,以墨彩直接渲染。师法任伯年的小写意人物画,却 又独具一格,笔法更为自由,写中带工,收敛自如。背景以淡彩渲染烘托,以红、绿、黑等重色为主调,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效果。笔不显而意满,景不实而韵足, 格调清新雅致,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清 倪田 钟馗仕女图 立轴.jpg

清 倪田 钟馗仕女图 立轴 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图写钟馗与其妹倚石对坐,喝酒饮茶,似在谈天说地,旁边一小鬼卒端上新采的野果,气氛平和轻松。人鬼两界的兄妹俩倒都像是凡间的人物,加上瓶花、香 炉,更添一些世俗化的气息。作者以不同的笔法来体现不同的人物特征。钟馗以大色块渲染,粗笔干墨略加钩勒,画法粗犷有力,体现其孔武雄健之力;其妹用笔轻 细,渲染较为细致,色调清雅,显其娴静之态,,一刚一柔,一张一弛,构图斜中存直,对比之中又协调统一,使画面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清 任淇 送子得魁图 立轴.jpg

清 任淇 送子得魁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97.6厘米 横42.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任淇,生年不详,卒于1861年。字竹君,号建斋,浙江萧山人,任熊族叔。工书法,精篆刻,擅画花鸟、人物、界画。画风工细。这是一件临摹之作。图中仕 女孩童面部造型、衣纹线条、甚至右上角“老莲洪绶画于狮子林”九字,都仿陈洪绶的艺术风貌。从自题中可知此画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虽神不足而貌尚在,可以看 出他的临摹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从中国近代绘画史的角度来看,这件摹本自有其特定的艺术研究价值。

 

清 任熊 瑶宫秋扇图 立轴.jpg

清 任熊 瑶宫秋扇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85.2厘米 横33.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任熊(1823~1857),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曾至上海卖画。工人物、山水和花鸟。人物学陈洪绶,风格有所变化。笔力雄厚,气韵静穆,富有 装饰趣味。传世作品《瑶宫秋扇图》《于越先贤传》《四红图》《高士传》《人物图》等。此图工笔写一仕女手执鹦鹉纨扇,姿容秀丽。衣纹线条刚劲、飘洒,时出 方折之笔,笔致细腻,设色浓丽,有更多世俗趣味。人物描写着重刻画动态。造型略带夸张,风格近似陈洪绶,是任熊传世杰作之一。

 

 

清 任薰 麻姑献寿图 立轴.jpg

清 任薰 麻姑献寿图 立轴 纸本没色   纵172厘米 横81.5厘米   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任薰(1835—1893)字阜长,又字舜举,浙江萧山人,任熊之弟。长期在苏州、上海等地卖画为生。擅画人物,尤工花鸟。人物取法陈洪绶,具有独创一 格的精神,在用色方面尤见浓淡相间的匠心。传世人物作品有《瑶池霓裳图》《人物图》《麻姑献寿图》等。此幅为工笔重彩佛道人物画。据葛洪《神仙传》,麻姑 修道于牟州姑余山,姿容美妙,成仙后居蓬莱仙岛。三月三日,王母寿辰,麻姑用灵芝酿酒作寿礼,后来民间多画此以贺女寿。此画仿陈洪绶笔意,用铁线描,却又 多方折之笔,笔意新颖。仙女造型皆作凡人,富有天上人间的变幻,引人入胜。

 

清 任薰 瑶池霓裳图 立轴.jpg

清 任薰 瑶池霓裳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243.5厘米 横122.2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中瑶池之上云雾弥漫,众仙女正吹奏各种乐器,仙乐袅袅中,王母乘着彩凤,从云端徐徐降落。画中人物造型各异,设色十分清淡,人物的面部略加晕染。线 条多为宛转回旋的行云流水描及飘逸的兰叶描,画风独特。构图以下方之密相对于上方之疏,从而突出整幅画的中心人物王母。画面淡雅空灵,隽永秀美。

 

 

清 任颐 花容玉貌图 团扇.jpg

清 任颐 花容玉貌图 团扇 绢本没色   纵25厘米 横2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任颐的写意仕女画开近代画坛一代新风。图中花人相对,颜容相映,突出了画题。用笔简练,墨彩挥洒自如,不拘成法,利用留 白构成画面。可谓匠心独运。

 

 

清 任颐 人物图 团扇.jpg

清 任颐 人物图 团扇 绢本设色   纵28厘米 横28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作者早期的仕女画多较工细。此图中仕女以手支颐,眼望春柳,惆怅若失。构图虽简单,用笔却十分细致。以细笔描绘青丝盘头,淡墨写面部、手指;衣纹线条流畅,起笔多顿点,用富有装饰性的钉头鼠尾描形成有节奏的白描效果。法自任薰,设色清淡,工写兼备。

 

清 任颐 松溪吹箫图 立轴.jpg

清 任颐 松溪吹箫图 立轴 纸本水墨淡设色   尺十不详   (新加坡)私人藏
本图是写诗意之画。诗意委婉清幽,含几分伤感,画亦随之同调。任氏作画用笔多激亢,节奏感强烈。本图却平和简静,人物动态十分入情,女子低唱的面部表情与 手势刻画得尤其精微传神。松姿的运笔也变以往常见的苍劲奇崛为柔润婀娜,更烘托出本图所画诗意的深沉情境,实为其晚期绝妙佳作,极耐人寻味。

 

清 沙馥 芭蕉美人图 立轴.jpg

清 沙馥 芭蕉美人图 立轴 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图虽以诗意入画,却更接近于人物肖像画。画中女子发髻高盘,面部五官比例恰当准确,有写生的效果。不着痕迹的淡彩晕染,突出人物肌肤的质感和结构的明 暗变化。蕉叶及衣纹皆以墨笔勾画,运笔迅疾,顿挫宛转,流畅自如。此图虽未脱离美女细眼长眉的标准,但仍有别于当时面目千篇一律的仕女画风潮。

 

清 汤杼木名 摹方椿年松下仕女图 立轴.jpg

清 汤杼铭 摹方椿年松下仕女图 立轴 纸本水墨   淡没色纵98.4厘米 横29.4厘米   (日)私人藏
       汤杼铭,生卒年不详。活动于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字右民。江苏武进人,汤贻汾次子。曾官广西巡检。幼承家学,擅长工笔淡彩之花卉、仕女,笔调清雅秀 逸。与其弟汤禄名齐名。图中岩畔水际,有松树三株,清矍高朗。一仕女坐于石上,怀抱一琴,手执团扇,回眸左盼;另一仕女倚松而立,目光仰视。二人皆若有所 思,仕女气质高雅,面貌清秀,身姿纤弱,与作为背景之松石完美融合。画风明朗峻洁,幽雅清逸。

 

 

清 王树毂 朝妆缓步图 立轴.jpg

清 王树毂 朝妆缓步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83.8厘米 横30.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王树毂,生于1649年,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原串,号无我、鹿公,一作丽公,又号方外布衣,一作文外布衣,晚号栗园叟、慈竹君、一笑先生,浙江仁和 (今杭州)人。工写人物,笔法出陈洪绶,所作衣纹秀劲,设色古雅。传世作品有《学士校书图》《弄胡琴图》《煮茶图》《人物图》。此图中一名仕女身裹披风, 一手支颐,一手执扇,婷婷娜娜,缓步而行,一边回头观看,似被什么所吸引。背景不置一物,却通过人物的装束和动态,体现出早晨清露未退、凉风微动之感。用 笔圆润细劲,得陈老莲之笔意。图上方有另一名清代画家张庚所题诗跋。

 

清 王素 湔裙图 扇面.jpg

清 王素 湔裙图 扇面 纸本设色 纵18.7厘米 横5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以写意笔法绘远近树丛抽条返青,溪水宛转之景,一女子正在溪畔洗衣。画面只施淡彩,以水墨展现空间的延伸和空寥幽远的意境。人物以细秀的线条描出,造型准确,富有生活气息。

 

清 王素 梧桐仕女图 立轴.jpg

清 王素 梧桐仕女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34.6厘米 横30.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写李清照词意。画中以粗笔大写山石及梧桐树叶,点叶勾花写秋菊数丛,笔法纵逸,意境冷峭。倚窗而立的女子纤弱秀美,用线细劲。以人物之实与景色之虚相映衬,烘托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意境。

 

清 王文亭 王母庆寿图通景屏(局部)1.jpg

清 王文亭 王母庆寿图(部分)通景屏 金笺纸本设色   纵218厘米 横40厘米 (美)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王文亭,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光绪年间。苏州人,移居上海,拜师任颐门下,力追陈洪绶画法,得老莲神髓而别出心裁,堪称伯年高足,惜传世之作甚少,故湮没无 名。西王母蟠桃会是清代绘画常见的题材。此通景屏正是描写这一盛会的。在此所选的六条屏中绘各路神仙云集,前来祝寿的情景。画面色彩富丽堂皇而精致,木石 花鸟的配景疏密有致,穿插于人物之间,起到很好的烘托及调节气氛的作用。笔法多样,游丝描、铁线描、折芦描等交互使用,或设色勾填,或没骨晕染,画面繁而 不冗,杂而不乱,有陈洪绶之气韵。此画代表了清末至民国初年人物画和花鸟画的水平。从自题中得知,此图为贺陈夫人六旬大寿而作。

清 王文亭 王母庆寿图通景屏(局部)2.jpg

 

 

清 王学浩 弄莺图 立轴.jpg

清 王学浩 弄莺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00.3厘米 横39.4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王学浩(1754—1832),字孟养,号椒畦,江苏昆山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山水得王原祁正传,结构整密,笔力苍劲。初受业于李豫德, 中年兼涉写生,敷色淡雅,自言能得元人逸趣。论者谓:“深得画禅精蕴,所嫌用力太猛,未免失之霸悍。”传世作品有嘉庆七年(1802)作《溪山野屋图》 《文选楼图》《山南老屋图》《弄茑图》。此图写古诗之意境。春天柳树新绿、黄莺双鸣,一位正思念远方丈夫的闺中少妇, 因恐 莺啼挠乱她与丈夫梦中的相会,拿着枝条去驱 赶黄莺。神情凄婉含愁。画面构图疏朗,用线简洁松秀,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十分到位。

 

清 吴求 豳风图 册页-八月剥枣.jpg

清 吴求 豳风图 册页 绢本设色   纵26.5厘米 横23.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豳风”是指今陕西及邻近地区的民风民俗,作者据此画出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在此选其中二帧,之一为《八月剥枣》,写几位农妇正在打枣的情景,人 物有老有少,姿势有动有静,情趣盎然。之二为《缝衣图》,几位仕女凭案围坐,手中飞针走线,正在缝制衣服,人物装束华丽,环境幽雅,当是富贵人家的场景。 二幅图中人物姿态自然,用线轻细,设色淡雅,背景用笔较为粗放。

清 吴求 豳风图 册页-缝衣图.jpg

 

清 佚名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 立轴.jpg

清 佚名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55.5厘米 横11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孝庄文皇后,姓博玺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后金天命十(1625)二月,被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 聘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改元,五宫并建,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顺治元年尊为圣母太后,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曾参与政事多年。图中孝庄文皇后身着 华丽的服装,坐在宝座上,庄重威严。面部吸收西洋画技法,立体感较强,凤椅及地毯尚无采用焦点透视。笔法精工,设色富丽,是一幅肖像画佳作。

 

清 佚名 雍正妃行乐图 立轴1.jpg

清 佚名 雍正妃行乐图 立轴 绢本 设色   尺寸不详   私人藏
       宫廷生活即森严又枯燥,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嫔妃,都想方设法取乐解闷。清庭之内不仅雍正帝或扮高人雅士、或作山林野夫以取乐,嫔妃也纷纷效仿,多扮成才女仙人,并由画家作画写之,《雍正妃行乐图》正是由此而来。画中女子皆以明清美女模式绘出面容,但在晕染上加入明暗的肌理变化,质感及立体感突出,配景描绘十 分详尽写实,是一种中西合璧的画法。但由于画家拘于院画体制,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画中人物多娇柔造作,表情呆板雷同。浓艳工整之中,少了一些精神及气质上的表现。在此选其中二幅。

清 佚名 雍正妃行乐图 立轴2.jpg

 

 

清 余集 落花独立图 立轴.jpg

清 余集 落花独立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93.1厘米 横34.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画中雨意朦朦,桃花嫣红,点点飘落,帘栊高卷的檐下,一位少妇正依门而立,注视着细雨中匆匆归来的双燕,神态凄清孤寂。画面用笔疏简,设色清淡,烘托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归”的诗意。

 

清 禹之鼎 乔元之三好图 卷.jpg

清 禹之鼎 乔元之三好图 卷 纸本设色   纵36.5厘米 横107.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主要表现学者乔元之的生活意趣。画中乔元之踞榻而 坐,后面的案几上书卷堆积如山;左边三个女乐人正吹拉弹唱,而右侧他的妻子和女仆抬出一瓮新酒。书籍、酒坛、女乐寓意着书、酒、音律“三好”,充分展示出 主人公豪宕放纵,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征。乔元之的面部用写真法绘出,勾染细腻,具肖像效果。仕女用笔也较工整,设色清丽,反映出作者另一种秀媚古雅的风貌。

清 禹之鼎 乔元之三好图 卷(局部).jpg

 

 

清 禹之鼎 双英图 立轴.jpg

清 禹之鼎 双英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36厘米 横56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禹之鼎(1647—1716),字尚(上)吉,一字尚其,号慎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康熙间供奉内廷。擅画小像,亦能山水、花鸟,,幼师蓝瑛,后出入 宋、元。其写真多白描,秀媚古雅,一时名人小像,多出其手。传世作品有《王原祁艺菊图》《王世祯放鹇图》《乔元之三好图》《女乐图》等。此图以工笔重彩描 绘两位仙女飘逸脱俗之姿。图中人物用线多为铁线描,细劲有力。细节的刻画非常精细,敷色沉稳清丽,没有沉重之感。笔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

 

清 张淇 仕女图 立轴.jpg

清 张淇 仕女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04厘米 横48.1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作者在自题中称此画是仿改琦笔意,画中仕女宽袖长服,手持帛巾,正回头顾望。人物的刻画虽近似改琦,但却少了几分灵润和变化,略显呆板,尤其头部。衣纹用笔粗放,以淡墨渲染,形成质理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