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战国时期之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是指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魏军在阴晋(今陕西华阴东)反击秦军,最后以少胜多痛歼秦军的重要战役。 魏文侯在位时,国力强盛,曾派出大批军队攻取了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秦军退守洛水一带。 秦国失去河西战略要地,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经过数年的准备,秦国于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开始进攻魏国,九年(前393年)与魏国战于汪(今陕西澄城境内),十二年(前390年)又与之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企图夺回河西要地。魏国军队则全力与秦军作战。 十三年(公元前289年),秦国再次调集50万大军,进攻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阴晋。秦军在阴晋城外布下营垒。形势危急。魏国在河西驻守着一支精锐军队。西河郡守吴起,激励军队保持高昂士气。他请 此战,虽面对强大的秦军,但吴起通过激励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魏军士气,显著地增强了战斗力。并以少数精兵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保卫了河西战略要地,有效地遏制了秦军东进的势头。这场战役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