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内外因辩证关系看健脾的重要性

 天天健康常识 2011-05-15
     现在,针对不少疾病都制定了不少的防治指南:高血压指南、糖尿病指南、肝炎指南等等。这些指南的制定,对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功不可没!
    但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指南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尽管都强调一级预防,但缺少详细具体的手段,以至于讲到预防的时候往往是云里雾里,很难执行到位;而治疗则是小剂量不行换大剂量,单个药不行联合用药,有很明确的要求。按照现行指南的思维,一个病只要有了明确诊断:用药就只能是递增了。
    从哲学的观点看,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也就是说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密切相关。换言之,在有些场合,当药物不起作用或逐渐失效时,原因不是在药物而是在机体自身对药物的反应性,而现有的指南,面对这种情形,强调的也是甲药不行换乙药。漠视调整机体自身的作用。
    中医自古以来就强调治病必求其本,在致病病邪与机体正气之间,这个本其实就是机体正气,所以治病不仅要驱除病邪,还要注意调动机体内在的正气,其中包括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而现在的防治指南,基本忽视了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同时也缺少可以实施的具体操作手段。
    充分发挥中医治病求本的精神,改变人体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性意义重大!然而受制于指南,连很多中医出身的人也无法冲破指南的束缚去治病,结果使中医治疗的特色大打折扣,真是悲剧。
    笔者新近治疗一个糖尿病病人,口服降糖药副作用大,血糖控制不佳,改用胰岛素后又出现过敏,非常痛苦,笔者对其实施中药联合短期极低热量饮食治疗(轻身健脾治疗)、重建脾主运化功能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降至6点多,餐后血糖10左右,是自诊断糖尿病以来控制最好的时期,类似的成功的病例还有多例;高血压也是如此,很多患者通过轻身健脾疗法后达到了撤减药的目的。然而由于这种治疗思路不符合指南,不符合现在的主流“医学”,受尽多方质疑。连中医同道也会以不符合“指南”予以拒接,真是无言!
    对此笔者认为那些只懂得改变外在治疗(标),而不懂得调整机体自身(本)的医生,应该好好理解一下哲学的内因与外因辩证思想;特别是那些中医出身的人,应该好好去领略一下治病必求其本到底是什么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