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帖]一个拉好正手弧圈球的重要关键(原创:德瑞克)

 朱富贵 2011-05-16
一个拉好正手弧圈球的重要关键(原创:德瑞克)

 

一般业余球迷 ,练习了老半天, 一上球台, 怎么打都觉得别扭,发不出力,无法维持练习时的姿势, 感觉起来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怪"字. 原因出在哪 ?
    大部分的人 ,满脑子拉球的时候 只想着手臂如何发力, 如何一板打死对方, 转死对方... 程度好一点的人, 想着如何用腰力, 用腿力l来击球... 一直想着"如何击球" "如何打磨" "如合加转" , 想着拍型要如何如何....   , 却忘了拉弧圈球 很关键的一个动作 - 引拍.   我能肯定的说, 一旦引拍方式错误, 击球再怎么强调腿腰手的力量, 也是白费. 

    引拍的正确与否 , 将严重影响整个拉球的后续动作 . 但是引拍动作 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细节.

    以下是我大约整理的项目, 给大家参考.

    1. 忘了引拍 —— 有些人击球前, 整个人正对着球台, 只是稍微把手后拉 就想发力击球 , 压根儿 根本没什么引拍动作.  没引拍, 用哪发力阿?  肯定是甩大臂 再用身体往左甩 , 手腕翻拍, 抬肘 胡乱发力...

    2. 引拍高度不对 —— 明明想打前冲,  引拍时手放太低.  想打加转, 手肘却提的太高.

    3. 转腰不足 —— 有些人知道要转腰引拍, 用腰带手, 却转的不够.  球跟拍子的距离不足, 没有预留适当的距离来加速发力. 这可能造成 被球追身 无法发力的后果, 或者是 为了转腰击球 击球点变的离身体太远 .

    3. 手臂提早发力 僵硬 —— 有些人用大臂后拉来引拍, 一开始肌肉就紧绷发力, 手肘抬起僵硬,  让小臂失去收缩的弹性.  或者, 引拍时还很放松, 快击球时就提早紧绷, 小臂太快发力收缩, 等碰到球时 力量已经消耗大半 无法集中发力.

    4. 引拍时重心没有事先右移 —— 许多人以为打球的时候 重心有左移就行, 想想看 如果重心没有事先右移, 击球时才往左移 不就整个人往左倒去 ? 这样如何还原 ?

    5. 引拍时手腕僵硬 —— 初学弧圈球者 手腕要放松 相对固定, 不要管什么内收 外撇.... 胡乱发力.

    6. 引拍时机 —— 许多人 球都来了 才开始引拍... 来不及引拍的情况下 被迫回击... 这样是无法充分发力的. 

    7. 徒手练习时没有想像击球点 —— 徒手练习 姿势十足, 一上台 打不到球 找不到击球点 , 就是如此.    练习时 应该要假想一个击球点来发力, 光有姿势是不够的.  

    8. 用手追球引拍 —— 脚步站的太死 , 用手追球.  引拍动作进行时 脚步要配合移动, 用身体来控制球跟身体的相对位置 而不是 用手追球. 

    9. 重心后坐 身体太过僵直 —— 引拍时, 身体僵直 . 身体注意要前倾 , 含胸收腹, 两脚稍弯 保持弹性.. 气势要有如一只蓄势待发的老虎 就要扑向敌人般的凶猛.... 准备动作有了, 击球时配合重心转移 身体往击球方向主动前迎, 可以更好发力.

    10. 意识影響步伐 —— 在动作衔接当中, 随时要有起拍的意识. 这意识的训练相当重要, 有引拍拉球的意识在先, 才会增强预判能力, 随后就会影响 步伐的到位能力.  如果是球都来了 被迫移动步伐 才启动"意识"来起拍拉球, 肯定是力量不足, 失误连连.

    11. 肘关节太过近身      弧圈球在收小臂发力摩擦之前的 "前迎"动作, 必须要有类似丢铁饼甩臂感觉.  拍子的轨迹与身体的垂直轴心之间, 必须形成一个"扇型" . 扇型面积越大, 爆发力越大.  要做好这个"扇型"运拍前迎,就必须在引拍时打开肘关节, 不要夹臂. (并非靠抬肘力量拉球). 前迎动作是腿腰发力来带动大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