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

 益生保健 2011-05-18

中医的治疗原则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之病四肢治,四肢之病中间治。

对疾病的认识:

一切疾病源于五脏和归于五脏,即落脏的观点。

1、从脏腑的功能认识疾病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心主血脉。

肺其华在毛,脾其华在唇,肝其华在爪,肾其华在发,心其华在面。

中医所说的脏有问题并不是说脏有器质性的病变,而是他的工作能力的减弱。

事物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脏器的质变之前都有一个量的积累。所以说病不是一下就得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积累到极限才会发现。

2、根据经络的变化诊断疾病

《内径》言:心肺有邪,沉于两肘;肝上有邪,沉于两腋;肾上有邪,沉于腘窝;脾上有邪,沉于两胯。

3、从表象看本质(即一切疾病源于脏腑的病变。)

《黄帝内经》说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关于疾病的治疗

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子又能令母实。

经筋病变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凸起,二是凹陷。

凸起是一种阻的表现,它又分为硬、软、粘滑和经筋的清晰与浑浊。

凹陷是气血严重亏损的表现,主要是触摸宗筋上的结节点看它是哪一条经络上的,以确认是某脏腑的疾病,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