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40??世界觀與歷史觀

 自乐众乐 2011-05-18

         世界觀的福報是報得,而歷史觀等則是修得;

        修慧方為修得,若修福則會產生報得…

─────────────────────────

 

世界觀與歷史觀皆是人類生命體驗中的宏觀境界。世界觀或稱

國際觀,是生命體驗中的第一層宏觀境界,此中有靜態的宏觀

與動態的宏觀。

 

靜態宏觀為生命中的第一次宏觀經驗,亦是生命中福報培養的

第一要件,果報即是天王報;若經常有此國際觀或世界觀用之於

方方面面,皆稱生命體驗中的第一次宏觀經驗,以其皆屬靜態的

宏觀,此非禪修行者,乃修慧不成所得之福報。

 

動態的宏觀經驗則不然!由世界觀的第一次體驗可以進而深化,

此乃第二次體驗,將因行者的因緣,諸如環境、性格等之不同,

而向宇宙觀、生命觀或歷史觀不同的方向發展;  自此以後,

行者的生命因素萌芽,生命可以繼續深化。  此種第二次宏觀

經驗兌現時,禪修行者的法身已然出生,當下即與法界中之淨土

諸佛相應!此世命終即是最後分段生死亡,臨命終時剎那際即

與淨土諸佛相應,隨其性德而得往生!

 

世界觀是福報的展現,此一福報則帶有智慧的形相,故為修慧

的福報;若修慧無成者,則此福報多表現於世間技術、思想,

乃至佛門中建設、弘法、護法、組織發展等作為。然若為慧行者,

乃至修慧成就者,其心志將由世界觀走向歷史觀(其中包括

宇宙觀、生命價值觀、生命觀、社會中心價值觀、社會發展觀

等的生命體驗);所以從第一層次的體驗到第二層次的體驗,

乃是九信位以前阿羅漢的體驗,與法身位以後的法身大士的

生命體驗之不同,其中的關鍵即是十信位的區別,十信位即是

此第一層次及第二層次生命體驗的橋樑。

 

而此橋樑在此娑婆修學本不難,唯是意識形態遮障了此橋樑的

架構。然諸佛淨土被稱為第二世界的極樂世界,即是訓練架構

此十信位橋樑的最好地方,從此以去,即是入法界!  所以,

普賢乘行法以入十信位後為第二階段的修行開始線!此一標準

的門檻,比第一階段空性修學的淨識高出很多,同是修行開始線,

在不同的階段中,標準是不同的。

 

再返回來看,世界觀的福報是報得,而歷史觀等則是修得。

歷史觀中包括宇宙觀、生命觀、社會觀、值觀觀,雖統稱為

歷史觀或史觀,但重點不在回顧過去的歷史,而在開展人類

未來的歷史;此中,向未來開展的歷史觀才是人類生命永恆

與恆動的生命體驗!亦唯有向未來無限開展的恆動,方為

真實生命!

 

是故,修慧方為修得,若修福則會產生報得;  而於修法中

所謂的因果律乃為修福者說;若謂因果不思議或不可思議因果,

則為修慧者說。今人所謂因果律者,皆謂修福之果報也,故曰:

正法不彰!  時人皆不識佛法不可思議的廣大善根境界,因而

不會修學不可思議的正法矣!

 

宏觀與微觀的佛法區別事小,第一層次與第二層次的宏觀體驗

事關重大,此乃十信位所居位次與功能的關鍵性!  若不能

徹底明白,則大乘混為人天乘而不知,即是將修福的因果律

誤為修慧的不思議因果境界。今此普賢行者,必認真、慎重矣!

 

E40 世界觀與歷史觀/宏觀佛法中的普賢乘~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