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胆泻肝汤临床新用探讨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

 kittywei 2011-05-18
   

龙胆泻肝汤临床新用探讨

龙胆泻肝汤临床新用探讨

外耳湿疹

患者,男,12岁,2006年4月6日初诊。自诉:左外耳道、耳郭红肿,瘙痒1个月余。西医诊断:外耳湿疹。曾服用阿莫西林、扑尔敏,外用无极膏、龙胆紫等罔效。诊见:外耳道及耳郭周围皮肤潮红、灼热、瘙痒,局部有水疱、糜烂、渗液及黄色痂皮附着,烦躁失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旋耳疮。证属肝胆湿热,治宜清泻肝胆,解毒祛湿;以龙胆泻肝汤化裁,处方:龙胆草10g,山栀10g,黄芩10g,柴胡10g,车前子10g,泽泻10g,木通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0g,苦参15g,当归6g,生地10g,甘草6g。水煎服,共服15剂而愈。

按:外耳湿疹中医谓“旋耳疮”,方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清泻肝胆湿热,加入金银花、蒲公英、苦参以助之,使其如虎添翼,功效倍增。方中龙胆草入肝经,清肝火除湿热,并引诸药直达病所;黄芩、山栀清热解毒祛湿;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引火从小便而出;生地凉血滋阴;柴胡舒肝理气,并“引诸药归于肝经”。全方配伍得当,相得益彰,功效卓著。

急性膀胱炎

患者,女,25岁,2006年1月26日初诊。自诉:尿频、尿急、尿痛3天。西医诊断:急性膀胱炎。经口服氟哌酸、呋喃妥因等治疗,效果不显。服用中药“八正散”罔效。诊见:寒热往来,心烦欲呕,少腹痛,尿频、尿道口灼痛,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医诊断:淋证。证属膀胱湿热,治宜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10g,山栀10g,黄芩10g,柴胡10g,车前子10g,泽泻10g,木通10g,乌药10g,扁蓄10g,瞿麦10g,黄柏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2剂后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服5剂而愈。1周后复查,此症未见复发,小便常规正常。

按:急性膀胱炎,中医谓之“淋证”。少腹乃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患者情志怫郁,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而化热,湿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遂致寒热往来,尿痛、尿频、尿道口灼热,尿黄赤。方中龙胆草、山栀、黄芩、黄柏清利湿热;车前子、泽泻、木通、扁蓄、瞿麦清热利湿通淋;柴胡、乌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综观全方,立法严谨,丝丝如扣,共奏疏肝解郁,清热利湿通淋之功,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膀胱得以气化,水道得以畅通,肝气得以条达,淋证得以痊愈。

急性支气管炎

患者,女,34岁,2005年9月26日初诊。自诉咳嗽、痰黄1周。检查:双肺可闻及散在湿鸣音。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经环丙沙星、严迪、棕色合剂等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罔效。诊见:气逆咳嗽,痰黄难咳,咳引胁痛,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

中医诊断:咳嗽。证属肝火犯肺,治宜清肝泻火、润肺化痰。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10g,山栀10g,黄芩10g,柴胡10g,当归6g,生地15g,木通10g,车前子10g,泽泻10g,瓜蒌15g,麦冬10g,川贝10g,桑皮10g,甘草6g。水煎服,7剂而愈。

按:急性支气管炎中医称之咳嗽。此患肝气郁结化火,气火逆乘于肺,气失清肃,则气逆咳嗽痰黄;肝火上炎,火热灼津则口苦咽干、痰黄难咯;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则大便秘结而腑气不通,又加剧了肺气不利;肝经布胁肋,故咳引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旺肺热之象。古有“见咳治咳,是为下工”之训。因此推本循源,探微索隐,得“制木清金”之法,秉“治病求本”之意,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清肝泻火。加瓜蒌清肺涤痰,宽中散结,润肠通便;川贝清肺化痰,润肺止咳;桑皮清泻肺热;麦冬滋阴润肺止咳。诸药合用共图清肝泻火,润肺化痰之功。使肝木条达,肺金肃降,气机升降如常,诸症悉除。(安步林 吕增会)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贡献值:+2(千古医帝)
  •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9-03-29 20:15 | [楼 主]
    许先生
    开坛元老
    年度优秀管理奖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86
    发帖: 18485
    威望: 85 点
    金钱: 1110 元
    贡献值: 8992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6063(小时)
    注册时间:2007-06-08
    最后登录:2011-05-18

     

    龙胆泻肝汤治疗青壮年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作者:管仲良

        1 临床资料

        病例均系本院外科从1996年5月~1998年5月间住院的前列腺炎患者50例,按入院的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20~45岁,病程10天~3年。治疗组25例中急性15例,包括急性尿潴留(癃闭)5例,单侧或双侧睾丸附睾炎4例;慢性10例,合并男性不育症2例。前列腺Ⅰ度肿大20例,正常5例。25例均有触痛,前列腺按摩液镜检:白细胞(+~)19例,()以上者6例;卵磷脂小体<50% 21例,<20% 3例;脓球() 3例,培养仅1例有葡萄球菌生长。均经X线摄片、血、尿及三杯试验无明显异常。对照组25例中急性14例,急性尿潴留6例,单侧或双侧睾丸附睾炎5例;慢性11例,并男性不育症2例。前列腺Ⅰ度肿大18例,正常7例。25例均有触痛,前列腺按摩液镜检:白细胞(+~)18例,()以上者4例;卵磷脂小体<50% 21例,<20% 3例,脓球()3例。培养:葡萄球菌生长2例。均经X线摄片、血、尿及三杯试验无明显异常。两组病例相似,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急性前列腺炎合并尿潴留(癃闭):①立即建立排尿通道,解除急性尿潴留。一经确诊,即插导尿管并留置,首次排尿不超过500ml,次日拔管。②龙胆泻肝汤加大黄、芒硝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处方:龙胆草12g,黄芩、山栀、泽泻、车前子、柴胡、生地各10g,木通、当归各6g,甘草3g,大黄、芒硝各10g(后下);并将药渣第3煎坐浴,每日2次。③艾灸膀胱区会阴部,针灸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日2次。急性前列腺炎以1个月为1个疗程。单纯性急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除不需插导尿管外其它治疗均同上,疗程为1个月。慢性前列腺炎(肝气郁结或肾气亏损):前期服药同上,后期服金匮肾气丸以固本,每周行前列腺按摩1~2次,以促进前列腺分泌物排出,达到减压疏通之目的。3个月为1个疗程。

        对照组 首选SMZco,每次2片,每日2次。如果患者不宜服SMZco,可次选氨苄青霉素,每次3g,静滴,1天2次,或庆大霉素每次8万u,肌注,1天2次,1周后改服环丙沙星片,每次0.25g,1日3次。急性以1个月为1个疗程,慢性以3个月为1个疗程。随访1年。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原肿大触痛之前列腺消退,前列腺按摩液检查恢复正常;好转:自觉症状消失,前列腺肿大较治疗前有缩小,触痛较治疗前减轻,前列腺按摩液检查基本正常。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16例,占64%,好转9例,占36%。对照组痊愈17例,占68%,好转8例,占32%。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8%,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40%。

        4 讨 论

        急性前列腺炎由细菌感染前尿道,向后蔓延累及前列腺;也可由细菌逆行感染而发病。但感染从身体其它病灶经血行或淋巴达前列腺者亦不少见[1]。而慢性前列腺炎多由急性转变而来,但部分并无急性阶段,该病一般的西医治疗很难根治。国外有学者提出对那些抗生素治疗有效,但屡次停药后复发者可行长期或终身治疗[2]。中医临床辨证具有较为明显的肝经实火,湿热下注之证候,因此我们以泻肝经湿热法治疗。龙胆泻肝汤是泻肝经湿热之代表方,它主治肝经实火和肝经湿热下注。对癃闭急证,我们加入大黄、芒硝取其通后穹以启前窍之意,也得益于《素问.宣明五气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弱。”“治必先通大便,其小便自通也。”之启迪。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中极、关元系任脉之穴,均有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小便不利、小便频数,针刺尿潴留患者的中极、关元等穴观察对膀胱功能的影响,发现膀胱神经支配完整的患者在每次捻针时膀胱逼尿肌收缩,内压上升[3]。配三阴交等穴作辅助治疗其疗效自然更加显著。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9-03-29 21:20 | 1 楼
    许先生
    开坛元老
    年度优秀管理奖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86
    发帖: 18485
    威望: 85 点
    金钱: 1110 元
    贡献值: 8992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6063(小时)
    注册时间:2007-06-08
    最后登录:2011-05-18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病期不超过5天,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及未经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2组。龙胆泻肝汤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9.69岁。病毒唑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54岁。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1.2 治疗方法 龙胆泻肝汤组,药用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生地15g,大青叶15g,连翘10g,生甘草10g,泽泻10g,元胡10g,车前子(布包)10g;随证加减:头面者加菊花;上肢者加片姜黄;下肢者加牛膝;血热明显出现血疱坏死者加白茅根、赤芍、丹皮;感染重者加银花、公英、板蓝根;便秘者加生大黄;年老体虚者加黄芪、党参。水煎服,每日1剂, 早晚餐后各煎服1次。病毒唑组静脉滴注病毒唑600mg,每日1次。10~14d为1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观察及疗效判定标准 每隔3天随访1次,并记录以下指标 [1,2] :(1)停止出现新发皮疹时间;(2)结痂时间,指90%以上皮损干涸、结痂;(3)疼痛减轻时间,指疼痛明显减轻,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睡眠;(4)止痛时间,指疼痛基本消失;(5)皮损痊愈时间,指皮损完全消退或脱痂,如皮损痊愈后,仍有明显疼痛者判为后遗神经痛,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3]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各组数据用X±s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带状疱疹症状的消退时间 (略)

        2.2 后遗神经痛 龙胆泻肝汤组,发生后遗神经痛者1例,占3.1%;病毒唑组2例,占7.1%。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龙胆泻肝汤组出现腹痛、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1%;病毒唑组出现头晕2例,其中1例伴有耳鸣、胃肠道不适3例,发生率为14%;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可坚持治疗,且在疗程结束后均可逐渐消失,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当病毒再活动时,沿周围神经而侵及皮肤,出现皮疹。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相类似,此属肝胆热盛,气滞湿阻,兼感毒邪;治宜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为主。研究结果表明,龙胆泻肝汤组在控制新发皮损、止痛,皮损结痂及痊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静脉滴注病毒唑组。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9-03-29 21:21 | 2 楼
    许先生
    开坛元老
    年度优秀管理奖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86
    发帖: 18485
    威望: 85 点
    金钱: 1110 元
    贡献值: 8992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6063(小时)
    注册时间:2007-06-08
    最后登录:2011-05-18

     

    龙胆泻肝汤新用举隅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宗金鉴》,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满意,兹举验案如下。

        1 带状疱疹

        李某,女,32岁。2005年3月6日初诊。患者于2天前因家务事生气,次日即觉右腰背部皮肤灼痛,不能触衣,触衣则痛甚,同时于疼痛部位皮肤上发生簇集性水泡,而来就诊。诊见右腰背部皮肤上可见数处成簇水泡群,基底潮红,疱液略浑浊,皮损沿肋间神经呈带状分布,前后皆未超过正中线。并伴纳食欠佳,头痛头胀,心烦易怒,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带状疱疹。证属肝火炽盛。治以泻火解毒止痛。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柴胡、通草、延胡索、川楝子各9g,车前子(包)、栀子、夏枯草、板蓝根、大青叶各15g,滑石、泽泻各10g。水煎服。5剂后,疼痛明显减轻,皮损大部分已干涸结痂,无新皮损发生,纳食增,头不疼不胀,口不苦,时觉心烦,大便稍干,小便稍黄,舌苔黄,脉弦数。上方续服6剂而愈。

        按: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应抓住热盛有湿的特点,皮损表现以潮红,灼热,肿胀,水泡成簇,痒痛交作,疼痛剧烈,痛如火燎为辨证要点。同时伴有湿热内蕴热盛于湿的全身症状,如头痛头胀,心烦易怒,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药症相符,故获佳效。

        2 急性湿疹

        赵某,男,24岁。2006年8月10日初诊。患者于3天前因过量饮酒又食海鲜,次日即觉阴囊潮红瘙痒,继之发生糜烂渗出,而来求治。诊见阴囊潮红、肿胀,糜烂渗出明显,渗出物呈淡黄色,边界不清。伴大便干,小便黄。舌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急性湿疹。证属肝经湿热。治以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柴胡、通草、泽泻、苦参、黄柏各9g,栀子、车前子(包)、生地、茵陈各15g,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g,白鲜皮、地肤子各12g。水煎服。外用方:马齿苋45g,黄柏、苦参各30g,水煎,冷湿敷,每日2次。5剂后,阴囊皮肤轻度潮红,皮掼已无渗出,糜烂面已干燥结痂,瘙痒明显减轻。大便已调,每日一行,小便稍黄。舌苔黄,脉弦数。停用外洗剂,内服方去黄柏、茵陈、生大黄,续服5剂而愈。

        按:本患者症状表现为肝经湿热,故治以清热利湿为主,配合外用药冷湿敷,故疗效尤佳。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胆实火;黄柏、泽泻、茵陈、车前子、通草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生地凉血解毒;柴胡引诸药人肝胆经;白鲜皮、地肤子、苦参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生大黄泻热通便;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肝经湿热得除,则诸症自愈。

        3 多形性红斑

        王某,女,23岁。2005年5月7日初诊。患者于5天前不明原因地发生手足对称性水肿性红斑,瘙痒明显,而来就诊。诊见手足以掌跖为主对称性散见米粒至黄豆粒大之红色水肿性斑疹,中央有水泡,可见典型的虹膜样外观。并伴纳食欠佳。大便干,小便黄。舌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多形性红斑。证属肝经湿热。治以清热利湿凉血。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甘草各6g,银花、土茯苓、白鲜皮各12g,生地、丹皮、紫草、当归、川牛膝各10g,车前子(包)15g,栀子、泽泻、苦参、黄芩、通草各9g。水煎服。3剂后已无新皮损发生。5剂后,部分斑疹已消退,余下之斑疹色淡红,中央之水泡已干涸结痂,瘙痒明显减轻,纳食增,大便不干,小便略黄。舌苔黄,脉弦数。效不更方,续服5剂而愈。

        按:多形性红斑又称渗出性多形红斑,中医称“猫眼疮”或“雁疮”,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粘膜损害,皮损呈多形性,典型损害为虹膜状红斑。本例患者辨证为湿热蕴结,故治以清热利湿凉血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方以龙胆泻肝汤清利湿热、泻火解毒;另加银花、土茯苓、白鲜皮、丹皮、紫苹、苦参、川牛膝等以增加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诸药合用,使湿热得清,血热得凉,则诸症自愈。(江 超 彭炜丽 于泳芬)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9-03-29 21:23 | 3 楼
    许先生
    开坛元老
    年度优秀管理奖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86
    发帖: 18485
    威望: 85 点
    金钱: 1110 元
    贡献值: 8992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6063(小时)
    注册时间:2007-06-08
    最后登录:2011-05-18

     

    龙胆泻肝汤化裁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广西中医药990521 1989~1993年,笔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化裁治疗阳痿、急性睾丸炎、不育症、急性精囊炎等男科疾病,效果满意,兹举验案4则如下。

        1 阳痿

        患者,男,46岁,1993年4月15日初诊。阴茎不能勃起半年。患者诉半年前因精神紧张,出现阴茎萎软,举而不坚,渐至阳事不举,自服补肾壮阳之品无效。伴胸胁懑胀,性情急躁,口干苦。查:睾丸及阴茎发育正常,形体壮实,舌质红,苔黄稍腻,脉弦有力。西医诊断:阳痿;中医诊断:阳痿,证属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治宜清热祛湿,疏肝解郁。予龙胆泻肝汤加味:

        龙胆草 9g 栀 子 9g 黄 芩 12g

        泽 泻 12g 木 通 9g 车前子 15g

        生地黄 18g 当 归 9g 甘 草 3g

        僵 蚕 12g 苍 术 9g 柴 胡 9g

        陈 皮 9g 枳 壳 9g

        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胸闷烦躁口干大减,晨起阳具举而不坚。因恐苦寒药通泄太过,上方龙胆草、栀子、木通减为6g,黄芩减为9g,并将苍术改为白术12g,生地黄改为熟地黄12g,去僵蚕改为蜈蚣3g,另加山药15g,隔日1剂,2周后治愈。

        按:阳痿,以往治疗多责之于心肾,若久服补肾壮阳之品未效,则应知常达变,责之于肝。因肝主疏泄,调和气机。肝疏泄功能正常,气血畅通,则宗筋充润,阳气宣通而阳事始举。本例患者精神紧张,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湿热内蕴,宗筋失润而致阳痿。方中龙胆泻肝汤具有清湿热、泻肝火作用,加入陈皮、枳壳,合柴胡疏肝解郁。加入白术、熟地黄、山药能健脾气、养胃阴,使宗筋充润。僵蚕、蜈蚣为血肉有情之物,通络行痹而振奋阳道。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获良效。

        2 急性睾丸炎

        患者,男,27岁,1992年8月28日初诊。发热、睾丸肿痛1周。患者于1周前出现发热、恶寒、咽痛,左侧睾丸红肿疼痛,行走时牵动尤甚,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症状未解。曾在外科门诊肌注青霉素5天,效果欠佳而求治。查:体温38℃,阴囊皮肤灼热,左侧睾丸3cm×5cm×7cm,质硬,触痛明显,右侧无异常。伴口干,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血常规:WBC 11.6×109/L,L 0.23,N 0.77.西医诊断:急性睾丸炎;中医诊断:子痈,证属肝胆湿热下注,阴器筋脉瘀积不畅。治宜清肝泻热,化湿散结。予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9g 栀 子 12g 黄 芩 12g

        柴 胡 12g 泽 泻 12g 木 通 9g

        生地黄 20g 甘 草 6g 大 黄 12g

        板蓝根 15g 金银花 15g

        日1剂,复煎分2次服。并继续肌注青霉素治疗。另嘱忌辛辣之品。3天后复诊,诉发热、睾丸肿痛减轻。查:体温37.3℃,左睾丸为3cm×3cm×4cm,质稍硬,压痛减轻。大便正常,尿黄,舌红、苔黄、脉弦。邪气已减,继续用大黄及较大量柴胡恐伤津劫肝阴,因此守上方去大黄,柴胡减为9g,加玄参12g,浙贝母15g,夏枯草12g.并停用青霉素。5剂药后,诸症消失,复查体温、左侧睾丸如常,血常规正常。

        按:本例急性睾丸炎,归属中医子痈范围,乃由肝失疏泄,湿热蕴阻肝胆两经,下注阴器所致。故以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热祛湿,加板蓝根,金银花,大黄清热解毒散结,玄参、夏枯草、浙贝母生津散结。药证合拍,则收效佳。

        3 不育症

        患者,男,28岁。1990年3月11日初诊。患者结婚后2年余未育,曾在本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不育症。多服滋阴壮阳补肾之品,仍未见效。刻诊:胁部胀闷不舒,烦躁多怒,口干苦,尿黄,时有尿频尿急,房事后阴茎疼痛及会阴部潮热胀痛,舌红,苔黄,脉略数。近2次精液化验检查示:精子数(32~46)×109/L,活动精子百分率0.40~0.50,活力弱,畸型、死精>25%,白细胞6~10/HP,脓球(+)/HP,液化时间45min.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HP,红细胞(+)/HP,脓球(+),卵磷脂小体极少,直肠指检:前列腺肿大,压痛。西医诊断:①不育症,②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不育。此属湿热下注,热郁精室。治宜清热化湿,予龙胆泻肝汤加味:

        龙胆草 9g 栀 子 9g 柴 胡 12g

        黄 芩 12g 泽 泻 12g 木 通 9g

        车前子 20g 生地黄 20g 当 归 9g

        甘 草 3g 黄 柏 9g 川楝子 9g

        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胁部胀闷稍减,余症无明显改善。因恐清泄太过将耗气伤津,故将上方龙胆草减至6g,柴胡减至9g,去车前子改为败酱草15g,加白术15g,余药不变,隔日1剂。2周后上述诸症悉减。复查精液:精子数52×109/L,活动精子百分率0.55,活力一般,畸型、死精>15%,白细胞4~6/HP,液化时间40min.前列腺液:白细胞(+)/HP,红细胞(1~3)/HP,卵磷脂小体(+++),直肠指检:前列腺无压痛。继续予上方合六味地黄汤加肉苁蓉、桑寄生、枸杞子等再调整2月余妻怀孕,次年春足月顺产一女婴。

        按:本例患者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湿热内蕴,下扰精室,精液受损,少精不育。故治疗先用清热化湿之法,使湿热得除,肝脉通畅,经气调和,再以益肾填精之法,使精液得以正常生成。方用龙胆泻肝汤加黄柏以除下焦湿热,川楝子行气助运,败酱草解毒排浊祛瘀,白术健脾化湿,六味地黄汤合肉苁蓉、桑寄生滋阴补肾,再加阴中之阳药枸杞子生精助阳。如此用药,则肝疏泄有节,而获良效。

        4 急性精囊炎

        患者,男,26岁,1989年7月12日初诊。血精1月余。患者常于酒后纵欲,近1个月来,每于房事后排深红色血精,伴阴茎刺痛,会阴作胀。曾在本院外科门诊诊治,检查前列腺液及小便常规均正常,化验抗结核抗体(-)。精液常规检查:暗红色,红细胞(++++)/HP,白细胞(+)/HP,死精,无法计数。曾口服百炎净片治疗,效果欠佳。诊见:形体壮实,口臭,舌红,苔黄,脉弦有力。西医诊断:急性精囊炎;中医诊断:血精。此属湿热下注阴器,灼伤精室血络。治宜清热化湿,凉血止血。予龙胆泻肝汤加味:

        龙胆草 9g 栀 子 9g 黄 芩 12g

        泽 泻 12g 木 通 9g 车前子 25g

        柴 胡 9g 生地黄 25g 当 归 9g

        玄 参 20g 牡丹皮 12g 生白芍 20g

        甘 草 5g

        每日1剂,复煎分2次服,另嘱其节欲。3天后再诊,考虑此证并有肾阴亏损,而龙胆草、柴胡、木通等较大量久用会耗津伤阴,故将上方龙胆草减为6g,柴胡减为6g,去木通,加熟地黄20g.6剂。2周后诸症消除,复查精液常规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患者因房事不节,湿热交困,相火炽盛,热扰精室,损伤精室血络而致血精。用龙胆泻肝汤清下焦湿热,牡丹皮、玄参合当归清热凉血养血,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阴,熟地黄补血滋阴。以上诸药合用,共起清热而不伤阳,祛湿而不耗阴,药证合拍而奏效。

    (作者:陈晃)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9-03-29 21:25 | 4 楼
    许先生
    开坛元老
    年度优秀管理奖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86
    发帖: 18485
    威望: 85 点
    金钱: 1110 元
    贡献值: 8992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6063(小时)
    注册时间:2007-06-08
    最后登录:2011-05-18

     

    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阳举不衰案例


    医案 李某某,男,33岁,已婚,木工。初诊:1997年3月25日。患者形体瘦小,面色灰暗。近20多天阴茎勃起不衰,胀痛异常。经医院检查无异常。给以氟派酸、呋喃坦啶等无效。求中医诊疗。刻诊:脉弦有力,舌苔黄腻,便秘,尿黄,口苦。责之肝经实火,处以加味龙胆泻肝汤。药用:    治疗方法/用药处方/诊疗技术/经验,已屏蔽,需要了解,请联系服务中心,以便我们为您服务。  水煎3次,分2次服,日1剂。服2剂胀痛除,3剂而如常,后以六味地黄丸善后。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体会 阳举不衰,阴茎勃起异常,历时数日甚至数月不衰,即《诸病源侯论》所谓“茎长盛不痿”;《灵枢•经脉篇》称“纵挺不收”;《甲乙经》作“阳挺长”;《千经方》、《世医得效方》等谓“强中”;《医学纲目》名“阳纵不收”;《诸病源流犀烛》叫“阳挺”、“茎强不痿”;《石堂秘录》、《本草经疏》名为“阳强不倒”。本病临床不多见,医者多以秘尿道感染施治,得效甚微。中医历来分为肝胆实热各阴虚火旺两型施治。笔者所治属肝胆湿热型。治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为首选方药。方中龙胆草苦寒专入肝胆,善泄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泄火燥湿两全为君药。黄芩清热燥湿,栀子苦寒降泄,泻之焦火,利尿除湿,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邪有出路,肝性体阴用阳,主藏血,善调达,热盛而伤阴血,气机壅滞,故用生地滋阴生津,当归、柴胡养血疏肝,使肝体得养,肝用得疏,是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合诸药。本例加用丹参、牛膝二味及善后用六味地黄丸是遵史道生氏《阴茎勃起的临床治疗体会》所示:“本病首须祛逐厥阴湿热之毒,佐以消散阴茎血脉瘀阻,终以养血益肾,庶可全功,”之旨而设。
    本病治疗要慎用黄柏、知母二味(倒阴汤)。古人说用此方治阳举不衰有应时消散之效。然有倒后经年经岁不能得振之虞,亦是苦也。切记。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9-03-29 21:27 | 5 楼
    许先生
    开坛元老
    年度优秀管理奖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86
    发帖: 18485
    威望: 85 点
    金钱: 1110 元
    贡献值: 8992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6063(小时)
    注册时间:2007-06-08
    最后登录:2011-05-18

     

    龙胆泻肝汤于眼科的应用


        龙胆泻肝汤方名最早见于金·李杲所撰写之《兰室秘藏》,后来沿用为《医方集解》之方,现多引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方和清代《医宗金鉴》之方。多数学者认为此方出自东恒之手。该方主治肝胆实火上扰或湿热下注之症。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肝经有热,本已易耗伤阴血,再加用苦寒燥湿,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柴胡引药入肝胆,甘草调和诸药[1]。

        临床上无论内外障眼病,只要有头晕胀痛,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多梦,协肋灼痛,便秘尿黄,或有痞块,厌食、腹胀、口苦泛恶,寒热往来,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肝胆实火,肝胆湿热的表现,均可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不必拘泥于是哪一种病或哪一阶段,往往可收到相当好的疗效。

        组成龙胆泻肝汤各中药主要化学成分有:龙胆草含龙胆苦甙,龙胆碱,龙胆黄素,龙胆糖。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某些皮肤真菌及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炎镇静,肌肉松弛降压作用。泽泻含三萜类化合物、生物碱、天门冬素树脂等,有显著利尿作用。黄芩含黄芩甙元,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苯甲酸等,有广谱抗菌作用,还有利尿、镇静、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栀子含栀子素、栀子甙、去羟栀子甙、藏红花素、藏红花酸、熊果酸等,有解热、镇痛、降压、止血、镇静作用。车前子含琥珀酸、车前烯醇、腺嘌呤、胆碱、车前子碱等,有显著利尿作用,并对各种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当归含藁本内酯、正丁烯夫内酯、当归酮、香荆芥酚,水溶成分有阿魏酸、丁二酸、菸酸、尿嘧啶、腺嘌呤、豆甾醇-D-葡萄糖甙、香荚兰酸等,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基保阿魏酸能改善外周循环、降血脂作用,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并有镇静、镇痛、抗炎、抗缺氧作用[2]。

        文献资料记载用该方治疗较多的眼病,如:带状疱疹所致睑皮炎。该病最大特点是患处剧痛难忍,彻夜不眠。笔者用该方,能明显减轻病人痛感。有学者实验发现龙胆泻肝汤有明显镇痛作用,能明显减少腹腔被注射0.6%醋酸的小鼠的扭体反应,延长疼痛反应潜伏期[3]。

        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因素有关,与各种炎症介质有关,与自由基有关[4]。冯亦颖发现龙胆泻肝汤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对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对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5]。谭毓治发现本方煎剂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明显抑制作用[6]。临床上用该方治疗葡萄膜炎取得良好疗效的文献资料亦十分丰富。特别适用于合并慢性胃炎、胃溃疡、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不适用消炎痛或皮质激素葡萄膜炎患者。

        何骁勇应用该方于行小梁切除术后的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发现该方能有效提高术后眼压控制率,并指出机制可能是龙胆泻肝汤通过消炎、抗过敏、抗组胺反应,减轻手术切口纤维化[7]。

        另外,尚有文献报道用该方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中浆、急性视神经乳头炎、视盘血管炎、巩膜炎等,均取得良好疗效。中医治疗疾病讲究辨证论治,其中有异病同治之法。故应用该方,并不局限于以上病种。

        对于龙胆泻肝汤应用的安全问题,亦应引起重视。有报道该方引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主要是因为该药配方中的关木通含马兜铃酸直接损伤肾小管。关木通所含木兰碱中毒引起的箭毒样作用,及神经节阻断作用也不可排除。故临床应用时,可以木通取代关木通,避免大剂量、长期服用,时间控制在3个月以内。肾功能不良、老人等特殊人群应慎用,儿童、孕妇禁用。用药时应注意肾功能监测[8]。祖国医学认为本方药物多为苦寒之性,内服每易有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多服、久服皆非适宜。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9-03-29 21:28 | 6 楼
    许先生
    开坛元老
    年度优秀管理奖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86
    发帖: 18485
    威望: 85 点
    金钱: 1110 元
    贡献值: 8992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6063(小时)
    注册时间:2007-06-08
    最后登录:2011-05-18

     

    龙胆泻肝汤治验二则


    1 暴盲

    王某,女,27岁,工人,1995年4月19日诊。患者怀孕3个月后视力卒然下降近1个月。来诊前已在多家医院诊治,诊断为“双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经用多种西药疗效不显。刻诊:双眼外观无异,视物昏朦、变形,眼前时有黑影,视力右0.08,左0.06;视网膜水肿混浊,右眼视乳头周围朦胧,左眼视乳头可见火焰状之出血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全身症见口苦咽干,烦躁难寐,小便少而混浊,大便干结,苔薄腻质红,脉弦细。此乃肝经湿热夹胎火上扰清窍而致暴盲,姑予清肝胆湿热,泻火利湿,投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8g,黄芩5g,石决明(先煎)30g,生地黄12g,车前子(包)、蒲公英、枸杞子各15g,焦栀子、木贼草、密蒙花、潼蒺藜、白蒺藜、泽泻、当归、碧玉散(荷叶包)各10g。水煎服。服药7剂后,诸恙悉减,两眼视力恢复至0.4。续服原方15剂后,改服六味地黄丸调理。时隔月余追访,视力右眼0.8、左眼1.0,视网膜水肿混浊已消失。
    按:暴盲一证,祖国医学认为多责之于风、火、痰、虚、气滞血瘀,临床宜随证辨治。本例乃素体阴虚,适逢胎孕,阴亏火亢,肝火夹湿热上攻目系,窍道闭阻,致使失明。方中用龙胆草、栀子、黄芩、石决明清肝胆湿热治标;当归、生地黄、枸杞子益阴养血活血治本;泽泻、碧玉散利水渗湿。泻中有补,清中有养,肝火泻、湿热清,药能中的。

    2 失眠

    刘某,男,49岁,采购员,1996年6月18日来诊。患者自述失眠2周余,严重时彻夜不眠,临睡前服镇静安眠药物均不见效,苦不堪言。刻诊:性情急躁,头痛目赤,耳鸣如潮,口渴欲饮,且口苦泛泛欲呕,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证属肝郁化火,扰及心神,故治以清泻肝火,参入安神条达气机之品,方用龙胆泻肝汤加磁石(先煎)、夜交藤各30g,郁金、香附各10g,琥珀末(分冲)、玄明粉(分冲)各4g。服药8剂,诸症悉除,神安食增。
    按:失眠因心不藏神,阳不入阴,而究其体质有虚实之分。本例患者因情怀不畅、肝气郁结,郁久肝火引动心火,心神被扰,神不得安则不寐。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疏肝解郁之品。证因明辨,治有遵循,故收捷效。
    作者简介:胡建中,男,41岁,中医师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9-03-29 21:29 | 7 楼
    许先生
    开坛元老
    年度优秀管理奖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86
    发帖: 18485
    威望: 85 点
    金钱: 1110 元
    贡献值: 8992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6063(小时)
    注册时间:2007-06-08
    最后登录:2011-05-18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附睾睾丸炎


        附睾睾丸炎属于祖国医学“子痈”范畴,其多因湿热之邪下注肾子,致其气血壅滞,经络不畅,湿热壅结不化,絷胜肉腐嘏痈。现代医学认为,其致病菌经尿液、前列腺、后尿道、精囊沿输精管蔓延至附睾丸,临订虽予抗生素、局部封闭等治疗,而效果不佳,且易转 为慢性而缠绵难愈。本病与肝有关,肝腺循会阴,络阴器,帮治疗可从肝辩治。方药组成:龙克草8克,黄柏、山栀、木通、当归、牛膝、柴胡、甘草和10克,车前草30克,泽泻15克。上方煎汤,每日1剂,分2次饭前口服。随证加减:痛甚者加金铃子、延胡索;热重者加金银花。蒲公英;肿块者加三棱、莪术;阴囊积水者加赤茯苓、大腹皮。服本方期间忌食辣厚味肥甘之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