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失落的童心

 昵称936669 2011-05-19

寻找失落的童心


 

 

策划人小语

 

你的孩子是否曾提出这样的“疯狂”想法:“我想要个城堡。”“我想摘月亮。”你有没有这样回答过他们:“没钱买城堡。”“你好好学习,成为太空人就能去月亮了。”

 

或许你会跟着流行歌曲高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但总有某一刻,你会发现当你面对孩子的童心时,你的做法是那么的“不童话”。孩子“疯狂”的梦想是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体现,是童心的真实表达。但你的“不童话”,却会让他们早早地“被长大”。

 

或许在某一天你会回想起童年的自己,也曾这样天真烂漫,也曾有着上天入地的想法,也曾经在想法被父母一次又一次忽略后,把童心一点点地赶出了生命。

 

这是一种让人伤感的循环,你还没来得及掩埋失去的童心,却又开始扼杀自己孩子的童心。

 

你想改变这一切,你需要的是一段关于童心的旅程,你将会去回忆、去寻找,然后学会怎样把童心存在家里,存在每一分每一秒的生活里。

 

这段旅程,从你翻开这一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回忆

 

曾经我们也有过没被满足的 童年愿望

 

李昭苏,30岁,在美国留学5年,物理学博士,工作之余的爱好是垒球和攀岩。她硬朗、现代,身上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味道。但在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化装舞会上,她总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地穿上小纱裙,在这一晚,她就是一个“小公主”。

 

李昭苏记得5岁时,幼儿园要举办一个小晚会,她兴奋地翻箱倒柜,把妈妈的白丝袜、带蕾丝边的裙子统统穿在身上,再把一块绣花的沙发布披在身后,她跟妈妈说:“我要当公主!”妈妈手里忙着,抬头看了她一眼,伸手就把她系在身上的沙发布扯了下来:“当什么公主,你爸你妈就是普通老百姓,没钱,你要想当公主得重新投胎去。赶紧把衣服换了,你穿成这样去幼儿园,小朋友都得笑话你。”李昭苏耍赖、哭闹、乞求……把小脑袋瓜里所有的招数都用上了,但还是在妈妈的呵斥中上演了“公主变平民”的戏码。 

 

漫长的成长岁月里,她忙着升学、考试、出国、工作,当她逐渐以一个很MAN的形象出现的时候,第一次参加的化装舞会上,别人身上的公主裙却深深地刺激了她。第二年,她毫不犹豫地打扮成了公主,白色的薄纱掠过腿部的皮肤,她似乎回到童年,兴奋不已。

 

但她仍然有遗憾。“虽然现在穿公主裙也很兴奋,但却不是小时候那种感觉。如果我有孩子,我一定会用好多时间给他的童年圆梦。”

 

其实,没被满足的童年愿望会潜伏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来自父母的粗暴对待也会一直印在心中。一些人会像李昭苏一样,成人后依然渴望完成童年梦想;而另一些人则会把父母的粗暴方式“遗传”下去。

 

“五一”假期,鲁靖带着4岁的儿子回老家。儿子是个一刻也闲不住的好奇坯子,吃完饭,举着一根羊腿骨骑在椅子上大喊:“爸爸,我要当牛仔!”鲁靖严厉地喝止他:“看看你什么样子?给我下来!”家里的老人看了这一幕,对鲁靖说:“你儿子跟你小时候一个样,就想骑马当武士。”这句话让鲁靖的心震了一下。他忽然想起小时候有一次冲到爸爸面前说:“我要当圣斗士!”爸爸当时说了什么他已经记不清了,但那种严厉愤怒的样子依然清晰可见。鲁靖说:“我从小敬畏我爸,跟他一点都不亲。心里老想着‘爸爸真坏’,但我没想到我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变成另一个他。”

 

实现童年梦想的过程是孩子重要的人生体验

 

并非所有的父母都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童心,仍然有很多父母,会用属于自己的创意方式,帮助孩子实现他们充满童心的愿望。这种体验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是可以延续到成年的温暖感受。

 

【口述人/谢宁 男 36岁】

 

当5岁的儿子冲到我面前,跟我说“我想养老虎”的时候,我正在修改职称评定的论文,下意识地敷衍他两声,儿子被他妈一把拉走,但我看到了他失望的小脸。第二天我去单位,跟同事说起儿子的伟大计划,同事们一阵笑声:“跟他说,养个老虎晚上把他吃了。”“告诉他老虎是不能养在家里的。”我知道这样说可以最省力气地把儿子打发掉,但我不想这样,孩子那么信任我,我拒绝他一次,很可能就再也没有下一次了。

 

晚上回家,我蹲在儿子面前问他:“你为什么想养大老虎呀?告诉爸爸好不好?”儿子一仰头:“我要打老虎!我要当武松!”原来这小子不是觉得老虎可爱,而是想当英雄啊!幸亏我仔细问了,否则永远都不知道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那么,是给他买个老虎玩具让他摔打吗?好像也不太对。为了满足儿子这一小小的渴望,我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到一个好点子。

 

小时候看的皮影戏不就有一出“武松打虎”吗?还记得我当时看的那个兴奋劲,儿子一定喜欢,皮影戏还有故事情节,还可以进行亲子互动。想罢,我立即上网淘到一副精美的“武松打虎”皮影戏。过两天拿回家,儿子一看高兴坏了,拿着皮影舍不得松手,嘴里不停地叫着:“爸爸,太棒了!”

 

看着儿子的高兴劲儿,我真是感同身受,仿佛儿时的那个我也是这样的快乐。真希望儿子长大后,能一直记住这种快乐、幸福、满足的感觉。

 

【口述人/邓瑶 女 29岁】

 

小时候,我对天上的世界很好奇,经常仰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好奇上面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吗?有漂亮的宫殿和仙女吗?可是怎么才能到天上呢?后来,看了《杰克与魔豆》,我特别开心,原来顺着魔豆长成的树爬呀爬,就可以穿过云端,抵达天堂。

 

5岁生日的时候,爸爸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说:“我想要杰克的魔豆,能爬到天上的那种。”爸爸当时笑了,摸摸我的头,什么也没说。第二天,他递给我一个漂亮的花盆,说:“这就是你要的魔豆。你要经常给它浇水,好好照顾它。”

 

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天天盼它长成擎天巨树。可是,它竟开花了,粉红粉红的。魔豆不是这样子的,我当时就傻眼了。可爸爸对我说:“天堂里啊长满了这种杜鹃花,现在,你不用辛苦地爬上去,就可以看到天堂的样子了。”他还让我闭上眼睛去摸杜鹃花的花瓣,嫩嫩软软的,还有点儿湿。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仿佛真的看见天堂里到处怒放的杜鹃花,粉粉嫩嫩地开了一地,一眼望不到边。

 

虽然长大后,我知道爸爸是骗我的,但却感激爸爸让我生活在童话里,拥有那么美好的回忆。每次看见杜鹃花,我都会想起天堂,想起爸爸,心里一阵阵的温暖。现在爸爸已经去世了,但是我的心里却并不悲伤,因为我知道他去了一个满是杜鹃花的地方。

 

寻找

 

在孩子的“疯狂”想法中找回失落的童心

 

说了半天到底什么是童心呢?其实童心就是对外部存在表现出来的新鲜感、好奇心和探索欲。当人渐渐长大,童心被现实蒙上了一层灰,来不及拂去,便越积越厚……房贷、车贷、金融危机、裁员等等这些繁复沉重的问题把童心逼到了看不见的角落。有些时候,父母也想寻回童心,但却不知从何处开始。其实,当孩子冒出看似疯狂的童心想法时,就是成年人寻回失落童心的契机。

 

第一步: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

 

经常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拍洋画、弹球、打弹弓、跳皮筋、跳房子、吹泡泡、过家家,都曾使我们迷恋过;骑马打仗、打雪仗、藏猫猫,也曾使我们激动过。放松下来,回忆童年时自己的心情,回忆童年时自己做过的那些疯狂的事情,回忆那些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梦想。让自己的内心经常和童真碰触、连接,这样,就能更加理解孩子的世界。当孩子说出属于他们的童年梦想时,你会更多地去认同,而不是急于否定。

 

第二步:了解孩子的世界

 

经常看看孩子在玩什么、看什么,如果孩子爱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父母至少也要知道谁是喜羊羊,谁是懒羊羊,用孩子感兴趣的语言和孩子交流,事半功倍。想想自己的童年,就会理解孩子的世界,就会知道每一个看似疯狂、不可思议的童年梦想对孩子的重要意义。把孩子的梦想当回事,麻木和忽略只会培养出同样麻木、对世界缺乏感知和兴趣的孩子。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家长们想要的。

 

第三步:跟着孩子去大自然

 

不是带着孩子去大自然,而是要跟着孩子去。不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是要听孩子说:“如果风把这朵花吹走,蝴蝶会不会跟着走呢?”“两片云如果撞上了会不会疼啊?”……

 

跟着孩子的眼睛重新认识一下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除了压力,还有儿时的你也曾知道的另一面,重新找到让生命焕发生机的动力,找回所有遗失的情感:纯真、幻想、轻松、无拘无束……重新试着以孩童的眼光打量成人世界,会让你以更敏锐、更真切的感受投入到生活之中。这一面是这样美好,只要你愿意,就仍会随时为你敞开。

 

找回童心,就好像找回了一个家庭成长的生机。童心和爱情一样,也需要家庭成员一起“保鲜”。像投资一样,抓住每一个机会,把童心一点一点地存起来,让它成为家庭中自然流动的快乐根源。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提出过“爱情银行”的概念:每次你做了让对方开心的事情,就是在对方的账户里存款;每次你让对方感到挫折和痛苦,就是在你们的银行中提了款。

 

同样的,每个家庭中也有一个“童心银行”,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童真账户。每当孩子提出他们的童心想法时,你让他们感受到开心和尊重,你就在他们的“童心账户”中存了款;而每次你让孩子的童真感受到挫折,你就在他的“童心账户”中取了款。

 

如果一个家庭“童心银行”的存款丰厚,孩子的童真和创造力就会更进一步地发展,家长和孩子会形成生机盎然的互动模式,亲子间的心灵贴得更近,家里也会有更多的笑声。而如果“童心银行”赤字连篇,那么孩子的童心和创造力就被父母用成人的方式扼制了,亲子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僵化,逐渐变得缺乏交流和应有的亲密。

 

孩子们的童真想法,并不一定要按照他们原话那样被实现,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用带有童心的方式保护他们的童心。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在真实的银行里给他们存下成长费用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在他们的“童心银行”存下爱的存款。

 

你的孩子一定也说出过很多童心想法,而你的做法,是“存款”还是“取款”呢?

 

练习

 

你是“存款家长”还是“取款家长”

 

【当孩子说】

 

“我想摸摸月亮姐姐的脸。”

 

取款

 

“你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能去了。”

 

“告诉你吧,月亮上都是坑。”

 

存款

 

“妈妈陪着你画属于你自己的月亮姐姐,好吗?”

 

“如果你见到了月亮姐姐,会发生什么事呢?给爸爸讲讲好吗?”等宝宝讲述完毕后,家长可以跟着孩子一起继续虚构,慢慢地丰富成“我家宝宝童话书”。

 

“月亮姐姐住得很远,如果来看宝宝,需要走很远的路,但她会派自己的好朋友来看望宝宝,并且会给宝宝写信,如果你收到月亮姐姐的来信,也一定要给她回信呀!” 这样家长可以隔一段时间念一段来自“月亮姐姐”的信,让宝宝常常记得月亮上的亲戚,并鼓励宝宝回信。

 

取款

 

“卖豆浆有什么出息啊!”
“你爸要卖豆浆就得起早贪黑,你就见不到我了。”

 

存款

 

“宝宝你是不是觉得豆子在一个容器里突然变成豆浆十分神奇啊?爸爸和你一起探索这个奥秘好吗?” 家长可以自己买一个豆浆机,从泡豆子开始,和孩子一起做豆浆。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带孩子观察一下黄豆的生长。

 

“好啊,这个周末爸爸就变成‘豆浆爸爸’,但宝宝得想方设法,给爸爸找来客源啊!”周末可以在小区里办一个“豆浆集市”,鼓励宝宝帮爸爸宣传,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传单和招牌,一起发送传单,让宝宝在其中展现创意,也能让孩子体会到做豆浆和做生意的辛苦。

 

 

取款

 

“小心摔死你!”

 

“旅游的时候你不是坐过飞机了吗?”

 

“你又没长翅膀,怎么飞啊?”

 

存款

 

“宝宝你是不是想待在一个离天空很近的地方?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动手,把蓝天白云搬到你的房间里来好吗?”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卧室的天花板和墙壁画上天空、白云、飞来飞去的鸟,也可以在地板上画云彩,让孩子觉得自己坐在云的上面。不用介意画画水平,只要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即可。

 

“宝宝,让我们来想一想,你怎么才能飞上去?想借什么动物的翅膀?为什么呢?飞到天上后,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等等,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象,在和孩子一起幻想过后,轻轻地问孩子:“宝宝,咱们飞了这么久,你累不累呀?要不要回到地面休息一下?”在幻想中回到地面之后,幻想结束。

 

“宝宝,爸爸妈妈来和你一起做一个翅膀好不好?”做好后,可以举着孩子,或用其他方式让他体验一下有翅膀“飞”在空中的感觉,但一定要保护安全。

 

取款

 

“糖是种不出来的。”

 

“吃那么多糖会长虫牙的,乖,不能吃糖啊。”

 

存款

 

“宝宝,爸爸妈妈还有更神奇的法宝,只要一点麦种,就能变成甜甜的糖哟!”可以拿一个大花盆,种一些麦种,和孩子一起精心培育,收获后和孩子一起做成麦芽糖。不一定非要成功,只要让孩子尝到甜味,知道糖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收获就可以了,在过程中孩子也了解了很多自然知识。

 

“宝宝觉得糖果种下去了,会发出什么样的苗?长成什么样的糖果树?”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糖果树,也可以在墙上画一棵糖果树,要一点一点的,每天根据宝宝的描述,从破土开始,到出苗,到一点点长大,每个阶段都按照宝宝的幻想来进行。完成的时候,在枝头贴上各种各样的糖果,并让宝宝叫他的好朋友们来一起分享。

 

很多父母发现,他们之所以经常会选择“取款”的方式,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在孩子说出童心想法时,马上想出富有童心的“存款”方式。对于很多失去了童心的父母来说,“存款”需要练习。而在学会“存款”之前,最重要的就是不再继续盲目地“取款”。

 

小贴士   不再取款:接纳孩子的童心

 

孩子眼中的世界与大人不同,当孩子说出他们充满童心和疯狂的想法时,你要做的,是接纳和理解。你可以慢慢练习怎样说出“存款”的话,但你首先要学会怎样说出不再“取款”的话。

 

第一句肯定的话:“你的想法真有趣,我为你感到骄傲。”

 

无论孩子说出什么想法,里面都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对他进行肯定。尝试着说说:“你的想法真有想象力,爸爸觉得你真棒。”或是“你的想法真新奇,妈妈觉得好玩极了。”只需一个肯定,但孩子感受到的是你的赞同和接纳。

 

第二句询问的话:“能不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很多孩子都会说“我想飞”,但他们会这么想的原因却可能千奇百怪。有的孩子是想看星星,有的孩子想体验长翅膀的感觉,有的孩子想当宇航员……父母只有明白孩子想法背后真正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存款”,配合孩子实现他们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询问也让他们感受到父母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也会让他们和父母形成更好的互动。   

 

第三句引导的话:“爸爸想听一听,你想怎么实现你的想法?有什么想让爸爸帮忙的吗?”

 

这句话可以引导孩子更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更进一步发挥自主性。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愿意陪伴自己实现想法,这对孩子的童心是非常重要的呵护。

 

当父母可以接纳孩子的童心时,就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存款”练习,学着用更有童心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童心。

 

有一些很常见的游戏,却被父母们忘却了多年。从这些游戏开始,你会融入孩子的思维和世界,越来越懂得怎么做个“存款”父母。收获的不仅是孩子的童心,还有自己童心的重建和更加紧密、快乐的亲子关系。

 

猜谜游戏:父母把某一个特定物品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形容出来,让孩子去猜。比如,父母可以说“千根线、万根线,掉到水里就不见”,引导孩子猜出“雨”。也可以引导孩子提出题目,父母来猜答案。

 

孩子得到的收益:丰富了孩子的描述能力和想象力。

 

父母得到的收益:重新感受到生活中每样东西都可以如此有趣。

 

 比手划脚游戏:父母和孩子轮番用肢体演绎动物、物品、自然现象等等,让对方去猜,可以尽可能的夸张。

 

孩子得到的收益:锻炼了孩子的肢体创造和肢体表达。

 

父母得到的收益:感受到抛弃成年人丰富繁琐的语言表达,重新和孩子站在同一条“肢体表达”的起跑线上,努力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感受。

 

扮演游戏:父母可以问孩子:“你想当什么?”然后用语言、道具等各种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如:一个想当宇航员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提示,如你驾驶着飞船到了月亮,你遇到了谁?你想做些什么?飞船出现了故障,你如何修理等等。也可以手工做出各种场景和道具,让孩子扮演的角色更全面地展现。

 

孩子得到的收益:启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父母得到的收益:可以逐步更好地学会如何引导孩子的表达。

 

接龙游戏:接龙游戏有很多种,最适合父母和孩子互动的有两种:一种是“绘画接龙”。如:中秋节,全家用接力的形式一起画一幅“家庭月饼年画”;另一种是“故事接龙”。如:一个小女孩发现马路中间长出了一棵大树,父母和孩子接力把故事讲完。

 

孩子得到的收益:锻炼了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和别人共同协作能力。

 

父母得到的收益:为了配合孩子的童心,父母需要尽可能地画得有感染力,故事讲得有创造力,这是让父母重建童心表达的游戏。

 

这些游戏,不限时间地点,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玩得精彩。这些“存款”游戏,可以让父母感受到更多的童心表达方式和与孩子的互动方式。这些,都可以在需要“存款”的时候运用。最重要的是,当你用游戏的方式“存款”的时候,孩子得到的最重要的收益不是能力的锻炼,而是他们可以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童心的尊重和呵护。

 

本刊观点

 

鲁迅先生很早就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作,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童心,是连接父母与孩子的最好纽带,失去童心童趣的家长,往往与子女相距日远、隔膜日深,不知不觉间失去了许多教育子女的机会和条件。童心,也是父母对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最温暖的保护。父母是孩子面对世界的第一扇窗,只有你先当个多姿多彩的父母,孩子才会真正打开双眼,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