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Q+新战略

 kenvin158 2011-05-20
  腾讯的开放平台终于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推出了“Q+”产品,通过该产品向第三方开放其核心业务腾讯QQ。官网有一段视频是介绍未来的开放互联网可以使用QQ来实现任何一台联网的电脑同步数据、应用、娱乐等。

如果你看完了这段介绍视频,请认真看第27秒的动作,是点击Windows图标,桌面直接切换成全屏腾讯界面,这和近期推出的WebQQ增强版是一致的。

为什么我会强调这一点?我举个例子:国产浏览器盛行的时候,世界之窗、遨游、TT、搜狗、360等,这些厂商开发的浏览器都是基于IE内核,说直白了,就是在IE上面套上一层壳,穿一件漂亮的衣服。因为这些厂商都知道,在国内,IE浏览器是无法撼动的,所以不怎么愿意去拿开源程序二次开发一套浏览器,或者说自己开发内核做浏览器。这样既要成本,又浪费时间,而且推广起来,还不一定有成效,网民们不一定认可。而直接利用IE的内核,加一些功能,美化下界面,这样的效果会更好,更利于网民的接受。腾讯深知这个道理,你要想和Windows系统对抗,成功率基本上等于零。所以还不如在Windows等操作系统之上,开发出一套“衣服”,“衣服”上有很多“口袋”,可以装很多东西,方便网民,这也一样可以达到对抗Windows系统的效果。而不必像雨林木风,花重金、下大力去开发基于Linux下的Ylmf OS,即使开发好了,会用的网民又会有几个呢?

我们接着看上面这条短片。腾讯想表达的,就是用户在“Q+”上可以完成所有的日常活动,比如QQ、微博、视频、查找分类信息、团购、天气、股票等等。腾讯开放平台上有千千万万个应用程序,可以满足网民们绝大多数的需求。如果真的未来的用户习惯变成这样,那么没有和腾讯合作的应用大多会死亡。

腾讯手里有6.47亿QQ用户的活跃量,如果有一半的网友使用“Q+”,那么这一半的用户使用的应用直接会被腾讯控制。我再举个例子:百度开放平台,也就是百度框计算。只有你加入了百度开放平台,你才有机会出现在百度搜索框下面的推荐栏目里。如果你没有和百度合作,甚至你有可能都不会出现在百度这个网站的数据库里面。腾讯“Q+”道理一样。用户依赖“Q+”后,所有应用程序都在开放平台里找,然后添加在“Q+”桌面上。这个时候腾讯很容易把用户带到一个“习惯”的怪圈子里面,比如你一开始用的是暴风影音看电影,但是“Q+”里没有暴风影音,推荐QQ影音。QQ影音完全可以完成暴风影音的播放电影作用,用户又懒得离开“Q+”回到自己电脑上使用Windows平台里的暴风影音,这样暴风影音基本上可以宣布关门大吉了。所以说用户形成的“习惯”是最可怕的。

如果你还没有为你的产品而感到危机,那么我再讲一个案例。如果网民要购物,在“Q+”里一开始选用支付宝来作为支付手段,但后来,“Q+”里没有了支付宝,只有财付通。拥有支付宝的网民一定有网银,而用网银开通财付通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个时候会有相当一部分的网民会选择开通财付通来支付(不一定会放弃支付宝)。因为网民只是为了买一件东西付款而已,到底是用支付宝还是用财付通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只要能付款就行。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会发生在现阶段最火的微博身上。

接下来说加入腾讯开放平台的应用如何盈利。盈利方式最常见的有两种:一、学习App store,搞收费加免费;二、在程序上加广告。

先说第一点。大家看看苹果的iPhone、iPod、iPad等,国人有几个是花钱去买的应用程序?大多都是越狱玩免费的,只要涉及到购买,绝对不干。那么你开发的应用程序如何让国人为你付费?你有多大信心?

再说第二个。现在视频网站大多数是网页广告还有视频开头广告。如果优酷加入了开放平台,用户看优酷里的节目还要先看30秒广告,我相信用户肯定会不爽,腾讯也会不爽,因为别人是在自己的地盘赚钱。既然看不惯,腾讯完全可以重点推荐腾讯自己的视频网站,为什么还要推荐优酷网、土豆网呢?

很多人抗议腾讯垄断,要腾讯搞开放平台。这些人想要的开放平台是腾讯开放自己的用户,让他们能分到一杯羹。马化腾是商人又不是慈善家,怎么会把自己的用户开放出来给大家享用?腾讯的这次“开放”其实是在加速“闭合”,把用户的日常生活都“闭合”在自己的圈子里,打造真正的一站式服务。这对于其他互联网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