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器官演化模型统一论 - 任之堂主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清茶清清 2011-05-20

(本论文仅供参考,如需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原作者以及转载来源:论文图书馆 www.)

 

【摘要】  中医是以模型思维来构建其理论核心的。这种模型表达为哲学模型、数学模型、模型数学公式推导等。脏、腑、官、窍,都是相对独立的器官或器官群落的演化表达,它们却统一在同一个奇素数演化简式N=2 m+1,揭示出中医几千年来巨大的科学价值,那就是器官演化统一论。

【关键词】  模型 公式 脏腑 官窍

脏腑各有开窍,这是中医特有的医学认知。《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问题是,五脏如何配七窍,中医从来没有从精确的数理模型中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是一脏开一窍,或是一类脏开一窍?无从而知。

   

  寻找器官脏腑背后统一的演化公式,对各个生命层次上的器官或组织进行统一说明,是确立脏腑演化研究的主要动机之一。最终获得,生命在器官层次上,以奇素数演化公式N=2m+1而化演[1]。

  1  脏、窍元态演化与数学模型

   

  当m = 0,代入奇素数演化公式N=2m+1,则N=1。即表示同源生命器官的演化,高度统一于受精卵这个“道”体里统一的“太极”之精元或基因。任何脏腑、官窍,都没有演生出来。此为生命演化元态,或始态。阴阳潜含不显。生命处于高度自给、自足、自立的“一”态。对应着模糊数学模型“1”。

   

  元态,生命差异完全消失或没有表达出来。这里需要再探讨的是,元态的演生经历。老子认为“道生一”,即“道(易)生太极(一)”,历代均无令人信服的解释。其实,考究种子演生,一目一然。如花生开花结果,刚开始扎根地下,结出稚幼的花生果实,内含清汁汪汪,不见种子模样,唯有一团清沏均匀的液态浆质。此时正处于“有物混成”的“道”态。此时生命之质“太极”这个“胚”还没见影子。当时日渐笃,果实渐见种子模样,最后是种子形成,再成熟。“道”体里终于孕育出生命高度统一其中的“太极”───胚,实为胚中之基因。从混元一“道”,到演出清淅可见的“太极”之胚,生命经历了“道生一”。所以,“道”是生命载体,“太极”是生命演生的统一根源。元态,既可指“道”体,又可指“太极”精源。“道”是整体,“太极”只是整体中有生命演化源的部分。生命统一于“太极”,演于“道”体。

   

  “道生一”,是“气生精”的过程。从而来推导出,有界膜存在的细胞(精),是从更细微的无形之“气”演化而来,如《管子·心术下》:“一气能变曰精”。精是比气更精华的精微物质。

  2  脏腑阴阳偶对演化

   

  阴阳偶对演化,是脏腑最普通的演化。它关注的是阴阳对待演化,并不关注演化的数量,反映出胸腹内成脏腑精气,千篇一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举例如下:

  2.1  结构性阴阳偶对模型如脏实、腑空。脏多是实体器官,如五脏“肺、肾、脾、胰、肝”;腑多是空腔器官,如五腑“心、膀胱、胃、肠、胆”。心,中空,所以应该为腑。

  2.2  功能性阴阳偶对模型脏腑功能阴阳偶对:藏而不泻为脏;传而不藏为腑。如肝泌胆汁故为脏;胆纳其汁故为腑。

  2.3  方向性阴阳偶对模型脏器产生的精微物质在相表里脏腑间的流注,产生阴阳偶对:流出者为脏;流入者为腑。如,肾泌液出,下纳入膀胱,故肾为脏,膀胱为腑。

  2.4  运动性阴阳偶对模型脏腑运动性阴阳偶对:相对运动弱者为脏,相对运动强者为腑。如心动为阳,故为腑;肺被动而动,故为脏。

  2.5  序位性阴阳偶对模型脏腑序位性阴阳偶对:上位者为脏,下位者为腑。表里关系的脏腑,肺上位、心下位;脾后上位、胃前下位;肝上位、胆下位;肾上位、膀胱下位;胰左上位、肠右下位。

  2.6  奇偶性阴阳偶对模型脏为阴多呈偶数演化,并位于中轴线两侧存在,如2个肾、2个肺、2个睾丸、2个卵巢等等;腑为阳多呈奇数演化,并位于中轴线存在,如1个心、1个胃、1个胆、1个膀胱等等。消化系统的脏多呈单体演化,如1个肝、1个胰。而循环系统的脏多呈偶数演化,如2肺、2肾、2个性腺,等。

  3  脏、窍三才演化与数学模型   

  当m = 1,代入万有演化公式N=2m+1,则N=3。即受精卵这个“太极”一精气,按三才模型而“一源三岐”。

  3.1  三胚层与三才在细胞这个“无形”精气层次上,受精卵先演出三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符合道生论演化公式,即奇素数演化公式:N=2m+1。  

  受精卵的发生,是生命最小单位“细胞”的化生。它符合“太极”模型演化公式:N=2m

     所以受精卵以倍二化演化,依次演生出:2个细胞、4个细胞、8个细胞、16个细胞、32个细胞……所以,所谓八卦,只是倍二演化分式中,取了1个模型,即“一分为八的模式”,它只是统一太极演化模式中的一个特例。   

  所以,卵细胞在细胞演化层次内,是以太极模型而化演,演化公式为N=2m;而细胞在向更高层次的器官或组织演化中,是以道生论模型而化演,演化公式为N=2m+1。三才,只是道生论模型中的1个特例而已。

  3.2  势态三焦与三才对于脏腑演化,成脏腑精气,均从三胚层演生。按三才而演形成三势精气:升势、中势、降势。因肺金主肃降、肾水主润下,二者由降势之气所演故为阴主降;肝木主条达为升、胰火助消化吸收上达,二者由升势之气所生故为阳主升。脾,中焦之枢,为中位成脏精气所演,承上达下,得土位占尽中势之优,故为中势。故势态三焦为:   

  上焦:肺、肾精气;中焦:脾精气;下焦:肝、胰精气。   

  势态三焦,较之部位三焦更具有临床意义。中医强调的是功能意义上的脏腑精气,所以,定位于精气层次上,以精气的运动潜势来界定五脏精气类型,提出势态三焦说,意义重大。在脏腑演化图谱中,我们显然看到,势态三焦更具有合理性。上焦器官,多为循环系统的器官,如肺、心、肾、膀胱。下焦器官,多为消化系统的器官,如肝、胆、胰、肠。在上焦者方能降,肺、肾是也;在下焦者方能升,肝、胰是也。下焦多升清,肝、胰将消化吸收的精微物质上达心肺而化宗气、营卫之气;上焦多降浊,肺、肾助血运下达而利水排小便。

  3.3  五脏演生与三才五脏,是脏腑精气按三才模型演化而来的。所以,五脏精气,一定会在三才的构架中,形成空间分布。五行,在三才模型的话语中,是两个三才共“中轴”串联的结果。五脏,以“土”位为演生中心。上焦“金、水”之精气,演生出两类脏:肺、肾;下焦“木、火”之精气,演生出两类脏“肝、胰”;中焦“土”类之精气,演化中位脾脏。如果一个三才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那么,五脏是由两个三角形模式演生而来。见图1。

  图1  五脏两个三才模型演化(略)

  3.4  五官演生与三才五官:目、耳、鼻、舌、唇。它是由表皮细胞经过几亿年的演化过程中,习得了与五行相符合的五类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如果在三才模型中讨论,五觉实为三类觉:   

  化学感觉——味觉、嗅觉   

  波类感觉——视觉、听觉(光波、声波)   

  触类感觉——触觉   

  而五觉均有触觉成分,所以,五觉实际可认为均由触觉演生而来,由相同的原始体表细胞,由于不同的外界刺激演化出了五类感觉。五觉亦构成了两个三角形。见图2。

  3.5  相表里脏腑的“三角”式奇素数演化成脏腑精气,先呈“太极”一气而存在,再以“一阴一阳”而对待演出相表里的阴阳偶对:肺、心;肾、膀胱;脾、胃;肝、胆;胰、肠。   

  每一对阴阳偶对的脏腑,又作为同源精气,以三才的“一源三岐”而呈三角式演化。循环系统的相表里脏腑,呈典型的“三角式”演化。演化模型:2脏+1腑。2脏位于中轴两侧,1腑位于中轴线上。如2肺、1心;2肾、1膀胱;2睾丸、1精囊;2卵巢、1胞宫。即呈“两脏一腑”型的脏腑排列。

    在人体外观,也是呈“三角式”而存在:两乳房、一脐。乳是乳腺小结分泌而出,乳腺小结呈实体的“脏”态,符合“实者为其脏”的定义。而脐,在先天是人体营养通道,呈空腔状的“腑”态,所以符合“空才为其腑”的定义。故两乳、一脐,实际是“两脏、一腑”排列模型,呈三角关系存在。可见人体的奥秘,远远不止于内在脏腑的三角式关系,在外在的体表,亦可表达的这种三角式关系。

图2  感觉两个三才模型演化(略)

  4  脏腑五行演化与数学模型
   
  五行,是当m =2,代入万有演化公式N=2m+1,则N=5。此时,同源物质演化系的“太极一气”,演化出五气、或五类气,即“一源五岐”或“一气五态”,这就是中医的“五行”演化模式。此时有两对阴阳部分,一个中轴(或中心)部分“1” 。   
  可见,中医的元气、三才、五行,都统一于同一个老子万有演化公式N=2m+1中,三者同源精气之“道”而演化。只是五行,是比三才更高级的演化模型。中医的五脏、五腑、五指、五趾、五官,均是五行模型演化的器官。五脏,是五类脏,不是确数,是与五类精气“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五类脏。五类脏的真实还在于,“五”是男、女胸腹腔里继“一源三岐”之后最小的公约数。虽然男、女各有两个性腺亦符合“脏”的定义,但男性之性腺在形成后却下纳于腹腔处的阴囊。只有女性卵巢还置于盆腔中。故统而言之求其同,男、女胸腹腔内共有的只有五类脏“肺、肾、脾、肝、胰”。
   
  五行模型,是人体任何脏腑或脏腑演化群落至今也没有突破的一个极限。所以,它是素数演化简式中一个很重要的解值。

  5  脏、窍演化总的图式表达   
  五类脏没有突破,但五类脏中演化出的脏腑精确数量,却远不是五个。如脏演化有精确个数在胸腹腔内是七脏:左肺、右肺、左肾、右肾、脾、肝、胰。五官演化的却是七窍:口、左鼻孔、右鼻孔、左目、右目、左耳、右耳。五脏、五官,是属性意义上的大致界定。而七脏、七窍,是从“五”的模型,跳跃到“七”的模型。脏、窍数量的高度统一,只有一个解释正确:窍确实是脏气所通之窍道。《灵枢·脉度》的“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可表达为“七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五脏、五官;七脏、七窍,都是不同意义上的数学表达。属类不等于数量的确数。但均是奇素数,统一于同一个素数演化简式N=2m+1中。   
  至于何脏开何窍,经过详确的研究后,结果如下: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目;肝开窍于右耳;胰开窍于左耳。   
  这些结论的意义在于,七脏是个确数,正好符合七窍;脾是中位之脏,对应于消化道,上开窍于口显而易见;以肺呼吸,鼻翼煸动,故肺开窍于鼻易知。最难分晓的是,肾、肝、胰三脏,如何开窍。中医命门概念,从目追到肾,说明目与肾肯定有更相关的密切联系。目瞳孔之“黑”,与肾水所主之“黑”同。目流泪为水,亦合肾之“水脏”。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肾在中医是生命最重要的承载之脏。所以,肾开窍于目,至少在中医文化中也能“自圆其说”。更重要的是,现代胚胎学的研究,已经找到更为详尽的证据,来安排肾、肝、胰的最终开窍。“肝、胰等消化腺体,与中耳、咽喉管,均发生于胚胎内胚层演化出的原肠中;而肾上腺髓质与视网膜神经,则分别演化于胚胎外胚层演化出的神经嵴、神经管中。”[2]这说明,肝、胰开窍于耳,肾开窍于目,更有科学依据。   
  中医拘于“有效”来得出的开窍,不符合胚胎学与发生学的考证。本课题的观点是:有效又符合科学解释,才是中医研究的必然。我们只记得了“肝与目”的关系,没有研究在肝病中,肝与耳是否更具有相关性。肾病同理。肾虚患者耳的听力弱,但此时肯定“目”也好不哪里去。所以,传统的有效定开窍,缺乏更为科学的研究参量。而现代胚胎学恰好弥补了这一点。
   
  根据同气相求,同侧相应的原理,左、右窍与左、右之脏对应。所以,七脏与七窍对应关系如下:脾开窍于口;左肺开窍于左鼻孔;右肺开窍于右鼻孔;左肾开窍于左目;右肾开窍于右目;肝开窍于右耳;胰开窍于左耳。口、脾,均演于所在空间里的“中位”。可以看出,七脏是以消化道为演化中轴线;七窍是以过“口”的位线为演化中轴线。
   
  七脏,可认为是以中位“脾”为演化中心,演化出的三个三才模型:左肾、脾、右肾;左肺、脾、右肺;左肝、脾、右胰。七窍,亦可以认为是以中位“口”为演化中心,演化出的三个三才模型:左鼻孔、口、右鼻孔;左目、口、右目;左耳、口、右耳。表达见图3。

  图3  脏窍雷同的演化模型排列(略)

  6  脏、窍演化公式   
  本课题研究,最大收获是找到了生命呈素奇数演化这样一个结论。并推导出其公式:N=2m+1。
      当m = 0,则N=1,就是太极演化模式,生命演化于“道”体里统一的“太极”精气。如生命统一于受精卵里相同的基因。   
  当m = 1,则N=3,就是三才演化模式,生命统一之太极精气,以“一源三岐”而化演。如势态三焦说。
      当m = 2,则N=5,就是五行演化模式,生命在三才基础上,再以“一源五岐”的五行模式而化演。如五脏、五腑、五官。
   
  当m = 3,则N=7,就是七行演化模式,生命在五行基础上,再以“一源七岐”的七行而化演。如七脏、七窍。   
  当m = 4,则N=9,就是九行演化模式,生命在七行基础上,再以“一源九岐”的九行而化演。如九脏、九窍。
      ……      
  生命演化是无穷尽的,但均呈奇素数演化。统一于奇素数演化公式N=2m+1。九脏、九窍,是什么?《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这里清楚提出了九窍说。并说明九窍,是在三才基础上演化而来。因为九、五,均在“其气三”的三才模型中,找到了统一理论。九窍,按照“有一脏必有一窍”的惯性思维,应该对应着“九脏”。这就是在七脏基础上,加上两个性腺体器官。   
  两性器官的演化:男子两睾丸、女子两卵巢,均内在充实为脏,在两侧;而男子精囊、女子胞宫,均内在空虚为腑,呈单个存在而居中间。男子外生殖器,又称外肾,如肾囊。宋代的宋慈在《洗冤录·疑难杂说》有:“更验肾囊两子”,此处两肾,特指男子外生殖器睾丸。两个性腺虽然排除在传统的“五脏”之内,而称之为奇恒之脏,但却绝对符合“实者为其脏”的脏定义,亦是胸腹成脏腑精气所演生,由中胚层所化,属于大循环系统。两性腺开窍于前后两阴:左腺开窍于前尿道(前阴),右腺开窍于后肛道(后阴)。理论是,“左阳右阴;前阳后阴”的方向与阴阳配伍原则。   
  所以,成脏腑精气,以太极“1”为演化源,演化出九个脏:左肺、右肺、左肾、右肾、肝、胰、脾,左睾丸、右睾丸(或左卵巢、右卵巢)。人体也以九窍以应之:左鼻孔、口、右鼻孔、左目、右目、左耳、右耳、前阴、后阴。   
  所以,千古脏腑官、窍的演化奥秘最终揭示:脏腑及官窍,均是演化于统一的成脏腑精气。在胸腹内,以消化道为演化中轴,依次演化出一个(或一类)脏、三个(或三类)脏、五个(或五类)脏、七个(或七类)脏、九个(或九类)脏……
      相应的官、窍亦如影随之:一个(或一类)窍、三个(或三类)窍、五个(或五类)窍、七个(或七类)窍、九个(或九类)窍……   
  数字,既可代表是独立意义上的器官存在,也可代表相关精气的属类或准确演化个数。如七脏,既可代表七个脏,同样可代表七脏演生的与之相应的七类精气。

  7  再读广义脏腑演生律   
  万有演化公式N=2m+1,它最终反映了任何脏腑(器官)的演化,呈奇数而化演,并以一个“太极”为演化中心。综上所述,得到广义脏腑演化定律的另类解释(广义脏腑演化律):①任何脏腑或相对独立群落的脏腑,都同源演化于统一思维模型里的精源物质(同源);②脏腑演化基数,呈奇数而化演(奇数);③脏腑演化基数选项,统一于相同的公式: N=2m+1(同式);④太极一气,是脏腑演化之基态;三才,为脏腑演化之初化;五行,为脏腑演化之次化。理论上讲,脏腑演化的奇数选项是无穷的,可以是一行、三行、五行、七行、九行、十一行……

  8  结论

  8.1  脏腑演化,符合太极、三才、五行等这些思维模型中,统一于相同的素数演化公式N=2m+1。

  8.2  每一脏腑器官或脏腑器官的演化群落,统一于同一的空间里,以阴阳偶对为相对待演化模版,以三才模型的“三角式”排列,为基本定格的最小模型。以五行、七行、九行……,等奇数基数选项,为更高层次的模型演化选项。

  8.3  脏的演化与窍的演化高度相吻合。说明脏与窍的演化背后,有惊人相同的演化数学公式,即是奇素数演化公式N=2m+1。

  8.4  广义脏腑演化律的公式表达,只能说明演化后的脏腑,按照公式所规定的几何规律分布才能发挥其功能。

  8.5  脏腑或脏腑演化群落,按照素数演化公式解值所规律的空间存在,而有规律地对称排列。或换言之,是演化出的脏脏器官或官窍,严格按照公式解值确定的几何学分布而对称分布,才能发挥最佳生理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全年.脏腑是怎样炼成的——脏腑演化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 高英茂,徐昌芬,王亚平,等.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